一把紫砂壺來到陰間報道,閻王查看生死簿后問道:“爾陶土作軀,無有碰撞,陽壽未盡,為何急來報道?”
紫砂壺說:“我也想多活幾年,奈何主人不爭氣,使我活不長?!?/span>
閻王大奇,問道:“為何活不長?說來聽聽。”
紫砂壺說道:“除了因碰撞損毀的,我還有其他死法?!?/span>
紫砂壺的吸附性十分強勁,除了容易吸油,也很容易吸味。吸味功能強,對于泡茶、養(yǎng)壺來說,原本是好事,但如果混進去一些奇奇怪怪的味道,那你想你還能喝得下去么?
幾年前刮起紫砂熱,紫砂壺成為了收藏界炙手可熱的黑馬,炒作炒的老高,大有大片上映前的宣傳攻勢。盛極必衰,是天下至理。果然這兩年進入了深度調(diào)整期,有的紫砂壺承受不住大幅降價的壓力,一不小心就摔死啦。
這種情況在冬天使用朱泥壺或薄胎工藝的壺中比較常見,當環(huán)境溫度過低,突然在壺中注入熱水,壺的溫差發(fā)生急變收縮,這部分冷,那部分熱,或者局部驟冷驟熱,搞得它無所適從,內(nèi)心OS:“握草這是上刑吶!老子不干了,要開裂自盡!”
長期不用的紫砂壺隨便放在了悶燥之處,或者把剛洗完還有濕氣的壺包裹起來放在盒子里,然后一個不湊巧碰到了梅雨季,等到主人再想起它時,才發(fā)現(xiàn)壺壁上長了霉斑,并且還有味道,于是整個人都不好了。
除了個別的逸品老壺和建立在陶藝理論基礎(chǔ)上的作品外,壺之為器,存在基礎(chǔ)在乎“用”。有的人為了證明對紫砂壺的真愛,買了好多把壺,然后囚禁在櫥架上,壺無人問津,寂寞而死。
氣死是紫砂壺最可悲的死法了,被人誤會多了也就氣死了。新買的壺內(nèi)有白色沙粒,以為買到了化工壺;壺底內(nèi)一絲絲的痕跡,是“敗絮其中”;壺上的凸點是做工有問題;黑色的鐵質(zhì)析出則一定是次品……你說,受到這種誤解,哪把壺不“委屈”?
用甘蔗豆腐開壺、被熊孩子用油膩的臟手抓了個花臉、一遍一遍的用茶湯澆淋壺身、同一把壺綠茶紅茶黑茶混著泡……好好的壺被糟蹋了,這就是典型的“作死”。
壺之所成,土摶之,水和之,木規(guī)之,金琢之,最終成就者,火也!五行齊備而適當,殊為不易。澄泥煉泥,幾多艱苦;摶器裝飾,幾多辛勞!壺人諸君,敢不慎乎?珍惜每一把壺,爭取發(fā)揮出它最大的魅力,才算不辜負這一片紫泥芳華。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