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甘淡性平, 補而不膩,利而不峻,還有“四時神藥”的美稱。因為它功效非常廣泛,不分四季,將茯苓與各種藥物配伍,不管寒、溫、風、濕諸疾,都能發(fā)揮其獨特功效。配利藥可助祛濕之功,配補藥益健脾之效;配斂澀之藥則澀精止遺,配行散之藥則利水行濕。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肺、脾、腎經(jīng),氣味俱薄,升而復(fù)降。味甘補土,健脾祛濕,又淡能利竅。氣味俱薄而升浮,可生津上行,又復(fù)下降,可導濁下行。故茯苓為淡滲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之要藥,可治脾虛不運之水腫、痰飲、食少、便溏及心神不安等證。茯苓有赤、白之分,一般說茯苓時指的是白茯苓,為藥材茯苓塊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而赤茯苓則是茯苓塊里淡紅色疏松的部分。白補而赤瀉,白茯苓補則健脾益智,赤茯苓瀉則清熱除濕,如明·繆希雍《本草經(jīng)疏》曰:“補心益脾,白優(yōu)于赤,通利小腸,專除濕熱,赤亦勝白”。
茯苓平淡之性,補而不膩,利而不峻,與他藥配伍成對,則妙用無窮。配利藥,則祛濕之功更長,配補藥,則健脾之效益顯;配斂澀之藥則澀精止遺,配行散之藥則利水行濕;配寒藥則寒,配熱藥則熱。正如清·嚴潔等《得配本草》曰:“得人參,通胃陽;得白術(shù),逐脾水;得艾葉,止心汗;得半夏,治痰飲;得木香,治泄痢不止;配黃蠟,治濁遺帶下;君川連、花粉,治上盛下虛之消渴;加朱砂,鎮(zhèn)心驚?!?/span>
說茯苓必定要說到其淡滲利水的功效:茯苓配白術(shù)可健脾利水,茯苓配豬苓淡滲利水、茯苓配升麻升陽利水、配杏仁宣肺利水,配木香行氣利水,配冬葵子滑竅利水,配桂枝通陽化氣利水等
還有常用的配伍有茯苓配人參,可和胃助陽,茯苓配麥冬可益肺寧志,配茯神可寧心安神。
此外,茯苓是復(fù)方配伍中最基本的單位,體現(xiàn)了中藥配伍中寒熱、補瀉、升降、斂散等配伍關(guān)系。且茯苓不但與他藥配伍形成藥對,還常作為主藥對在復(fù)方中發(fā)揮主導作用,體現(xiàn)了中醫(yī)治病求本的思想。
【來源】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主產(chǎn)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通常在 7 ~ 9 月采挖,反復(fù)“發(fā)汗”,陰干,再稍蒸,曬干,或鮮茯苓陰干。
【異名】云苓、玉靈、白茯苓。
【性味】其性平,味甘、淡。
【歸經(jīng)】歸心、肺、脾、腎經(jīng)。
【功能與主治】滲濕利水,健脾,寧心安神。主治水腫尿少、脾虛食少、痰飲眩悸、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等。
【成分】茯苓含茯苓多糖、葡萄糖、氨基酸、有機酸、脂肪、卵磷脂、腺嘌呤、膽堿、麥角甾醇、多種酶和鉀鹽。
【適用人群】本品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顯著抑制癌細胞的作用,還有強心、利尿、鎮(zhèn)靜、保肝等作用。臨床上還用于治療產(chǎn)后尿潴留及肝炎、癌癥的輔助治療,以及治療小兒秋季腹瀉等疾病。
【注意事項】虛寒精滑或氣虛下陷者忌服;茯苓忌醋。
【用法用量】煎服,一次常用量 9 ~ 15 克。茯苓為利水滲濕而消水腫之要藥。在藥膳、保健食品制作時,可選用炒、煮、燉、蒸、燒、炸等烹制方法。
證屬脾虛水泛,又當先治脾胃時,常用的食療食材就有茯苓,一些傳統(tǒng)藥膳一直為人們所喜愛,茯苓餅就是其中之一。還有延年益壽藥膳茯苓豆腐,健脾益氣藥膳茯苓酥,茯苓包子則是具有燥濕化濁、清熱利濕、溫陽化水作用的祛濕藥膳。
像上文說的與他藥搭配,茯苓與薏苡仁強強聯(lián)合的薏苡茯苓粥便是清熱除濕藥膳,適用于濕熱兩盛,或濕從熱化,以及濕熱下注所引起的病證。
健脾祛濕
【臨床表現(xiàn)】
癥狀一、身體困重,四肢乏力,這是體內(nèi)濕氣重的最典型的表現(xiàn)。
癥狀二、頭暈,頭部沉重“蒙查查”,想要睡覺。
癥狀三、大便粘,便便拉出來粘在馬桶上,用水沖都沖不干凈。
癥狀四、沒有胃口,感覺肚子飽脹,總是不想吃東西。
癥狀五、嘴巴發(fā)粘,并且發(fā)甜。
癥狀六、頸肩腰腿痛人群感覺癥狀加重等
【食療藥膳】
從本能量餅干:覆盆子、白術(shù)、茯苓、黑芝麻等,磨為細末,加雞蛋黃油,混勻,與面粉一起加水和面,做成餅干樣的小餅,置烘箱內(nèi)烘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