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藍(lán)田褲帶面
面條長、寬、厚就像皮帶一樣,煮好后調(diào)以佐料,吃起來滑而不膩,別有一番嚼頭。
2、大荔爐齒面
因其形似爐齒而得名,是陜西大荔著名的漢族傳統(tǒng)風(fēng)味小吃,具有面條柔韌光潤,臊子香辣味濃的特色。
3、華縣洋芋面
洋芋條條、蒜苗和蔥一起放到鍋里進(jìn)行爆炒,過程中加以各種調(diào)料,炒一段時間后,倒入適量的水,再將菠菜和西紅柿放入鍋中,蓋上鍋蓋,煮一段時間,感覺洋芋條條熟了時,再放入少許的醬油和醋,再將煮好的面條參合到鍋里,然后調(diào)劑少許辣椒油和其它調(diào)料即可食用。
4、華陰大刀面
在面中加入堿面,等面發(fā)好,將發(fā)好的面搓成絮狀,用櫞頭木杠壓成硬塊,盤至小山狀,搟開一毫米厚薄后,拎搟杖疊起成半圓形,然后用大刀切至絲狀,上鍋煮兩遍,即可煮熟食用。
5、彬縣御面
彬縣地方風(fēng)味特色面食,御面,又稱玉面、淤面,是一種有別于涼皮的面粉特制食品。
6、禮泉烙面
烙面是陜西關(guān)中地區(qū)漢族特色面食??杉訙秤?,亦可干吃。
7、乾縣澆湯面
重大日子及過年時才吃,正宗之地在陜西乾縣、永壽、扶風(fēng)、武功交界的地方,尤以店頭鎮(zhèn)儀井鎮(zhèn)地區(qū)為最.澆湯面是世上少有之美食。
8、武功旗花面
平行四邊行或三角形,因它所用的雞蛋花、蔥花、帶片等都切成像小旗子一樣的平行四邊行或三角形,故而得名“旗花面”。
9、楊凌蘸水面
楊凌蘸水面講究個一青二白,青則可以是菠菜、苜蓿、豌豆苗等等,總之是要有那水草一般招搖的青綠于水,面是拉出來的,寬3-5厘米,長1.5-3米,厚2-3毫米,白白的盤繞于青綠之中。
10、岐山搟面皮
酸辣可口,具有筋斗、柔軟、涼香、酸辣可口的特點,是關(guān)中西府小吃代表之一,也是西北最具民族風(fēng)味的食品之一。
11、岐山臊子面
起源于商周,清代已馳名,岐山臊子面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名。臊子面要求寬湯,即湯多面少,并突出酸辣味。所謂煎、汪即面條要熱的燙嘴、油要多,才能體現(xiàn)此面的特色 。
12、西府扯面
關(guān)中地區(qū)的傳統(tǒng)面食小吃,陜西八大怪之一,寬如褲帶。用燒熱的油潑后攪拌食之,其特點是色澤協(xié)調(diào)、光滑柔韌、淡雅清香。
13、西安油潑面
將手工制作的面條在開水中煮熟后撈在碗里,將蔥花碎、花椒粉、鹽等配料和厚厚一層的辣椒面一起平鋪在面上,用燒的滾燙的菜油澆在調(diào)料上,頓時熱油沸騰,將花椒面、辣椒面燙熟而滿碗紅光,隨后調(diào)入適量醬油、香醋即可。
14、延安蕎面饸饹
由蕎麥制作成粉條狀,與羊血湯相配食用,味道鮮美可口。在陜北民間有“蕎面饸饹羊血湯,死死活活相跟上”的俗話。
15、蕎剁面
定邊美食,將蕎麥面粉和成面團(tuán),搟成薄餅,用專用剁刀(月牙形、長約一尺、兩端有柄,雙手操作)剁成韭葉寬的長條,再將羊湯澆入即可。
16、榆林羊肉面
是田莊的一大飲食特色,到田莊不吃羊肉面就如同到西安沒有吃羊肉泡饃。純純的羊肉湯、地道的田莊手工面,熱氣、香氣、辛辣氣撲面而來。
17、戶縣擺湯面
面與臊子分開盛放,妙就妙在這一碗上好的臊子湯,湯中配有黃花、木耳、油豆腐丁、西紅柿、蒜苗、韭菜、蔥花、肉丁等。一碗溫湯細(xì)面條,吃時挑一筷頭面條放入臊子湯中,來回擺動,讓其充分沾上調(diào)味汁子。面薄筋光,油汪湯煎,酸香適口,有人贊“薄如紙,細(xì)如線,下到鍋里蓮花轉(zhuǎn),撈到碗里象條線,吃到嘴里光又綿?!?/p>
18、戶縣軟面
戶縣另一種特色面食,一筷子面條進(jìn)嘴,軟軟的、滑滑的、筋筋的、粘粘的、潤潤的、滿滿的、噴香的感覺通過你的味覺、嗅覺讓你感到活得充實和滋潤。
19、安康蒸面
類似涼皮的面食一種,是陜南安康風(fēng)味小吃一絕。它和“炕饃”已成為陜南人早點之首選,也是外地游客頗具口碑的風(fēng)味小吃。
20、安康漿水面
是夏季常見小吃,相傳該名是由漢高祖劉邦與丞相蕭何在漢中所起,用時令青菜腌制出漿水,手搟細(xì)面,調(diào)入蒜辣子紅油,令人口味大開,醒酒解暈,清酸爽口。漢中漿水面,其味酸、辣、清香,別具一格,漿水菜的菜以芥菜(花辣菜)為佳。關(guān)中的漿水面類似于酸湯面 。
看完這20種面,有沒有流口水!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