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 Chan AK, et al. Oncotarget. 2015 Aug 28; 6(25): 20885-901.】
較低級別膠質瘤,包括WHOⅡ級、Ⅲ級星形細胞瘤、少突膠質細胞瘤以及混合性少突星形細胞瘤。這些腫瘤具有生物學和臨床異質性,是神經腫瘤研究領域的難點。香港中文大學解剖和細胞病理學的Aden Ka-Yin Chan等撰文在2015年8月《Oncotarget》雜志上,報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神經外科膠質瘤團隊和香港中文大學合作開展的比較遺傳學分子標記物與WHO腫瘤分級判斷較低級別膠質瘤預后的研究成果。
研究共納入香港威爾士親王醫(yī)院的較低級別膠質瘤78例,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的較低級別膠質瘤136例。其中,142例WHOⅡ級彌漫性膠質瘤,包括86例彌漫性星形細胞瘤、18例少突膠質細胞瘤和38例少突星形細胞瘤;72例WHOⅢ級間變性膠質瘤,包括63例間變性星形細胞瘤,6例間變性少突膠質細胞瘤,3例間變性少突星形細胞瘤(圖1)。所有腫瘤樣本均作了分子病理學檢測,包括IDH、1p/19q共缺失和TERT啟動子突變等。
圖1. 214例較低級別膠質瘤的臨床、病理學分級和遺傳學分子標記物比較。分子學標記檢測包括IDH、1p/19q共缺失、TERT啟動子突變和EGFR擴增。
該項研究首先發(fā)現,患者年齡、腫瘤病理學分級以及分子標記物IDH1/2、1p/19q和TERT啟動子突變是預測較低級別膠質瘤患者預后的因素(圖2)。各因素間的比較發(fā)現,就預測患者預后的效果而言,IDH1/2突變不如腫瘤病理學分級,因此提示腫瘤病理學分級仍然是判斷膠質瘤預后的重要因素。
圖2. 各項臨床變量、病理學分級和分子標記物與患者生存率的相關性分析。A. 腫瘤病理學分級;B. 年齡;C. 組織病理學類型;D. IDH1/2突變;E. 1p/19q共缺失;F. TERT啟動子突變狀態(tài);G. EGFR擴增。
通過遺傳學分子標記物分析,發(fā)現IDH1/2突變、1p/19q共缺失和TERT啟動子突變(IDH mut-OT)提示預后最好的患者占31.7%;IDH 1/2突變、1p/19q野生型和TERT啟動子野生型(IDHmut)提示預后居中的患者占45.8%;IDH1/2突變、TERT啟動子突變或EGFR擴增(IDHwt-ET)提示預后最差的患者占5.6%(圖3)。
圖3. 應用遺傳學分子標記物分析膠質瘤患者的生存狀況。IDHmut-OT:預后最好;IDHmut 、IDHwt:預后居中;IDHwt-ET:預后最差。
最后作者指出,在IDH1/2野生型膠質瘤中,并非所有組織病理學類型腫瘤均為高度惡性;通過遺傳學分子標志物分析可鑒別膠質母細胞瘤的亞型;結合遺傳學分子標志物比單純靠組織病理學分類判斷較低級別膠質瘤的預后可能更有優(yōu)勢。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