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傷寒證
臨床表現(xiàn):
惡寒,發(fā)熱,無汗,頭身疼痛或肢體拘急,鼻塞流清涕,舌淡苔薄白而潤,脈浮緊等。
證候分析:
寒邪襲表,束縛衛(wèi)氣,衛(wèi)氣不能發(fā)揮溫分肉的功能,則見惡寒;
寒邪襲表,衛(wèi)氣奮起抗邪,正邪斗爭,則見發(fā)熱,外感寒邪導致的發(fā)熱和里熱熾盛導致的發(fā)熱,發(fā)生機理不一樣,治療也有本質區(qū)別,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寒邪束表,腠理閉塞,故無汗;
寒邪束表,經脈不通,則見頭身疼痛或肢體拘急;
肺合皮毛,寒邪束表,肺氣不利,故見鼻塞流清涕;
舌淡苔薄白而潤,為寒性舌象;
脈浮主表,脈緊主寒,脈浮緊為寒邪襲表之象。
治法:
辛溫發(fā)汗散寒。
方藥:
輕者用蔥豉湯(蔥白、淡豆豉)加荊芥、防風、蘇葉、杏仁;
重者用麻黃湯(麻黃、桂枝、杏仁、甘草)。
方藥說明:
蔥豉湯出自《肘后備急方》“治傷寒時氣瘟病方第十三”。
原書認為:“傷寒有數(shù)種,人不能別,令一藥盡治之者,若初覺頭痛,肉熱,脈洪,起一二日,便作蔥豉湯”。
后世一般將它用作辛溫發(fā)汗散寒之輕劑。此處加入荊芥、防風、蘇葉、杏仁,以加強其宣肺散寒的功效。
麻黃湯出自《傷寒論》,“太陽病,頭痛,發(fā)熱,身疼腰痛,骨節(jié)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該方是治療太陽傷寒證的主方,其使用指征是:惡寒,發(fā)熱,無汗,咳喘,周身疼痛,脈浮緊。
太陽中風證
臨床表現(xiàn):
惡寒,發(fā)熱,汗出,頭痛,鼻鳴干嘔,舌質淡苔薄白,脈浮緩等。太陽中風證是素體脾胃虛弱,腠理疏松,感受寒邪較輕而表現(xiàn)出的證候。
寒邪襲表,束縛衛(wèi)氣,衛(wèi)氣不能發(fā)揮溫分肉的功能,則見惡寒;
寒邪襲表,衛(wèi)氣奮起抗邪,正邪斗爭,則見發(fā)熱;
素體脾胃虛弱,腠理疏松,衛(wèi)不固外,營不內守,則見汗出;
寒邪束表,經氣不暢則頭痛;
寒邪束表,肺氣不宣則鼻鳴;
寒邪束表,影響胃氣和降,則干嘔;
舌淡苔薄白,為寒性舌象;
寒邪襲表,故脈浮,汗出肌疏故脈緩。
治法:
解肌散寒,調和營衛(wèi)。
方藥:
桂枝湯(桂枝 白芍 生姜 炙甘草 大棗)。
方藥說明:
桂枝湯出自《傷寒論》。
第12條: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fā),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fā)熱,鼻鳴干嘔者,桂枝湯主之。
第13條:太陽病,頭痛,發(fā)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
桂枝三兩(去皮)
上五味,㕮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役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以上是《傷寒論》中關于桂枝湯的基本內容,臨床用桂枝湯應遵循原方的煎服調護方法。
太陽傷寒和太陽中風是外感寒邪初期的基本證型,其共同的特征是“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傷寒論》第1條),其鑒別的關鍵是傷寒無汗,中風有汗。
形成太陽傷寒和太陽中風的原因可能與寒邪的輕重和體質的強弱有關。體質強壯,感受寒邪較重者易形成太陽傷寒;感受寒邪較輕,素體脾胃虛弱,腠理疏松者易形成太陽中風。
特別提示:
外感寒邪初期的太陽傷寒發(fā)熱往往很高,即《內經》所謂:“因于寒,體若燔炭,汗出乃散”。
現(xiàn)行的教科書中區(qū)別外感病初期寒熱性質的方法是根據發(fā)熱和惡寒的輕重來判斷的,這就導致絕大多數(shù)的人不能正確判斷外感病初期的寒熱屬性。
在不能正確判斷寒熱屬性的前提下,面對外感寒邪初期的高熱,絕大多數(shù)的人會用寒藥,其理由是,對發(fā)熱而言,即使誤治,用寒藥也比用熱藥的后果要輕。
因此,外感寒邪初期濫用寒涼已經成為潮流,沒有人認為這是錯誤的。
可是,麻黃湯證如果不及時用麻黃湯,會變成大青龍湯證,大青龍湯證如果不用大青龍湯,會變成麻杏石甘湯證,麻黃湯證是感冒,而麻杏石甘湯證就是肺炎了,這種后果還不嚴重嗎?
因此,對于外感寒邪初期,無論發(fā)熱高低,只要與惡寒無汗、頭身疼痛、舌質淡苔薄白,脈浮緊并見,就要及時用麻黃湯,多可一汗而解。
注:本文摘自肖相如著《外感病初期辨治體系重構》,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5年出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