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文言文閱讀練習1

文言文閱讀練習1

山東濟南外國語學校2011屆高三第二次質(zhì)量檢測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司馬芝字子華,河內(nèi)溫人也。少為書生,避亂荊州,于魯陽山遇賊,同行者皆棄老弱走,芝獨坐守老母。賊至,以刃臨芝,芝叩頭曰:“母老,唯在諸君!”賊曰:“此孝子也,殺之不義?!彼斓妹夂?,以鹿車推載母。居南方十余年,躬耕守節(jié)。

太祖平荊州,以芝為菅長。時天下草創(chuàng),多不奉法??ぶ鞑緞⒐?jié),舊族豪俠,賓客千余家,出為盜賊,入亂吏治。頃之,芝差節(jié)客王同等為兵,掾史據(jù)白:“節(jié)家前后未嘗給徭,若至時藏匿,必為留負?!敝ゲ宦?,與節(jié)書曰:“君為大宗,加股肱郡,而賓客每不與役,既眾庶怨望,或流聲上聞。今調(diào)同等為兵,幸時發(fā)遣?!北鸭ぃ?jié)藏同等,因令督郵以軍興詭責縣,縣掾史窮困,乞代同行。芝乃馳檄濟南,具陳節(jié)罪。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節(jié)代同行,青州號芝“以郡主簿為兵”。遷廣平令。征虜將軍劉勛,貴寵驕豪,又芝故郡將,賓客子弟在界數(shù)犯法。勛與芝書,不著姓名,而多所屬托,芝不報其書,一皆如法。后勛以不軌誅,交關(guān)者皆獲罪,而芝以見稱。

黃初中,入為河南尹,抑強扶弱,私請不行。會內(nèi)官欲以事托芝,不敢發(fā)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猶憚芝,不為通。芝為教與群下曰:“蓋君能設(shè)教,不能使吏必不犯也。吏能犯教,而不能使君必不聞也。夫設(shè)教而犯,君之劣也;犯教而聞,吏之禍也。君劣于上,吏禍于下,此政事所以不理也??刹桓髅阒?”于是下吏莫不自勵。

  后為大司農(nóng)。芝奏曰:“王者之治,祟本抑末,務(wù)農(nóng)重谷。方今二虜未滅,師旅不息,國家之要,惟在谷帛。臣愚以為專以農(nóng)桑為務(wù),于國計為便?!泵鞯蹚闹?。

  芝性亮直,不矜廉隅。與賓客論,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無異言。卒于官,家無余財,自魏迄今為河南尹者莫及芝。

9、對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同行者皆棄老弱走        走:逃跑

B. 賓客子弟在界數(shù)犯法     數(shù):屢次

C. 芝不報其書,一皆如法   報:報告

D. 芝性亮直,不矜廉隅     矜:夸耀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 于魯陽山遇賊    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B. 此孝子也        魏公子無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異母弟也

C. 芝乃馳檄濟南    今少卿乃教以推賢進士

D. 因芝妻伯父董昭  相如因持璧卻立

11、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能表現(xiàn)司馬芝為政有方的一項是( 

⑴母老,唯在諸君  ⑵勛與芝書,不著姓名,而多所屬托  ⑶芝乃馳檄濟南,具陳節(jié)罪  ⑷居南方十余年,躬耕守節(jié) ⑸入為河南尹,抑強扶弱,私請不行 ⑹專以農(nóng)桑為務(wù),于國計為便

A.⑴⑵⑷  B.⑵⑶⑸  C.⑴⑷⑹   D.⑶⑸⑹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篇寫司馬芝避亂荊州,守母遇賊之事,表現(xiàn)了他非凡的品格,為下文寫其為官事跡起到有力的鋪墊和烘托作用。

B.司馬芝任菅長時,征調(diào)郡主簿劉節(jié)的門客王同等人去當兵,劉節(jié)不從。司馬芝便上書太守,列舉劉節(jié)的罪狀。太守當即下令讓劉節(jié)代替王同去當兵,使劉節(jié)受到了應(yīng)有的懲處。

C.司馬芝任廣平縣令時,征虜將軍劉勛給他寫信,卻不署姓名,多次囑托他幫忙。鑒于劉勛的特殊身份,司馬芝不得不聽。后來劉勛犯法被殺,司馬芝并沒有因此獲罪。

D.司馬芝為人耿直,從不兩面三刀。和別人談話時,只要不同意,就當面指出,回去后也不會有微詞。他在當時有著很高的聲望。

四、(17分)

1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⑴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天下莫不聞。今吾且死,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我豈有所失哉?

                                                                               

 

將一卷文言文閱讀語段中劃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⑵君為大宗,加股肱郡,而賓客每不與役,既眾庶怨望,或流聲上聞。

                                                                                  

 

⑶君劣于上,吏禍于下,此政事所以不理也。

                                                                                  

【參考答案】

9、C 報:答復(fù),給回信 

10、B  語氣助詞,表判斷; A 項介詞,在/介詞,表被動;C項副詞,于是/副詞,竟然,卻;D項介詞,通過/副詞,于是。

11、D ⑴⑷寫司馬芝為官之前的事,⑵是劉勛的行為。

12、C 司馬芝拒絕了劉勛的囑托。

13、每句2分,錯一處扣一分,扣完為止。

⑴我對待侯先生已經(jīng)夠周到的了,天下無人不曉,如今我將要赴死,可是侯先生竟沒有一言半語來送我,我難道有什么過錯嗎?(所以、且、曾)

⑵您是豪門大家族,又在郡里擔任重要職務(wù),而您的賓客經(jīng)常不服勞役,黎民百姓早就心懷怨恨和不滿,有些流言已經(jīng)被上級聽到。(與、望、或)

⑶君主在上面有劣政,官吏們在下面造成災(zāi)禍,這是政事得不到治理的原因,(劣、所以)

參考譯文:

司馬芝,字子華,河內(nèi)郡溫縣人。少年時是書生,到荊州去躲避戰(zhàn)亂,在魯陽山里遇到賊寇。同行的人們都丟下老人和弱小逃走了。只有司馬芝一個人坐在那里守護老母親。賊寇來到后,用刀逼著司馬芝。司馬芝叩頭說道:“母親老了,她的死活就由諸位決定了。”賊寇們說:“這是個孝子?。⑺遣涣x的?!彼抉R芝因此免于被殺,推著小車把他母親拉走了。司馬芝在南方住了十幾年,親自耕種,恪守禮義節(jié)操。

魏武帝曹操平定了荊州,任命司馬芝作菅縣長。當時天下政權(quán)剛剛建立,居民大多不遵守法律??ぶ鞑緞⒐?jié)是舊日的大族子弟,為人豪爽俠義,擁有一千多位賓客,外出就做盜賊,到官署里則擾亂吏治。不久,司馬芝派遣劉節(jié)的門客王同等人去當兵。掾史阻止說:“劉節(jié)家里從來就沒有派人服過搖役,如果他們到時把人藏起來,您一定要為滯留誤期而負責的。”司馬芝不答應(yīng),給劉節(jié)寫了封信說:“您是豪門大家族,又在郡里擔任重要職務(wù),而您的賓客經(jīng)常不服勞役,黎民百姓早就心懷怨恨和不滿,有些流言已經(jīng)被上級聽到。現(xiàn)在征發(fā)王同等人去當兵,希望您能按時派遣他出發(fā)?!笔勘鴤円呀?jīng)在郡里集結(jié)了。但劉節(jié)把王同等人藏了起來,還乘機讓郡督郵偽稱征調(diào)軍隊士兵去向管縣索要。

縣里的掾吏沒有辦法,請求讓自己代替王同去當兵。司馬芝就派人騎快馬把一封信送到郡城濟南,信上詳細列舉了劉節(jié)的罪狀。太守郝光歷來敬重司馬芝,很相信他,當即下令讓劉節(jié)代替王同去當兵。青州人民稱司馬芝能讓郡主簿去當兵。后來司馬芝升作廣平縣令。征虜將軍劉勛,地位尊貴,受寵驕橫。他又是司馬芝原來所在郡里的將軍。劉勛賓客和子弟們在司馬芝的管界內(nèi)多次犯法。劉勛給司馬芝寫信,不署上姓名,卻在信中多次囑托司馬芝幫忙。司馬芝沒有給他回信,一概按照法律處理。以后劉勛由于行為不軌被誅殺,與劉勛交往并有關(guān)聯(lián)的人全都獲罪,而司馬芝卻因為不徇私而被人們稱道。

黃初年間,司馬芝被調(diào)入京城任河南尹。他抑制豪強,扶持貧弱,私下請托也行不通了。正遇宮中太監(jiān)想托司馬芝辦事,又不敢開口講,就通過司馬芝妻子的伯父董昭傳話。董昭也害怕司馬芝,不給太監(jiān)傳話。司馬芝給下屬官員們寫了告示,規(guī)定教令說:“君王能夠設(shè)立法令,卻不能讓吏員們一定不違犯法令。吏員們能觸犯教令,卻不能讓君主始終不知道。設(shè)立了法令卻有人違犯,這是君主的不足,官吏們觸犯了教令讓君主知道后,就是官吏們的災(zāi)禍了。君主在上面有劣政,官吏們在下面造成災(zāi)禍,這是政事得不到治理的原因。大家能不以此自勉嗎?”于是他下屬的官吏們沒有不以此勉勵自己的。

后來,司馬芝任大司農(nóng)。司馬芝上奏說:“王者的治國方法,崇尚農(nóng)耕本業(yè),抑制商販這些末梢的行業(yè),發(fā)展農(nóng)業(yè),重視糧食?,F(xiàn)在吳、蜀地的賊人還沒有被消滅,戰(zhàn)爭不斷,國家最重要的事務(wù)就是儲備糧食和布帛。臣下的愚見是,要專門把農(nóng)耕蠶桑當作要事,從國家大業(yè)考慮,這樣才是方便有利的?!蔽好鞯勐爮牧怂囊庖?。

司馬芝性情公平正直,不以廉潔方正自矜。他和賓客們談?wù)摃r,有認為不對的,就當面指出他們的錯誤,回來后也不會說什么不同的話。司馬芝在任職期間死去,家里沒有一點多余的財產(chǎn)。自從魏國建立以來到現(xiàn)在,歷任河南尹中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司馬芝。


山東濟南一中2011屆高三10月階段考試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一14題。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為著勝。光武南定河內(nèi),而更始大司馬朱魷等盛兵據(jù)洛陽。光武難其守,問于鄧禹曰:“諸將誰可使守河內(nèi)者?”禹曰:“昔高祖任蕭何于關(guān)中,終成大業(yè)。今河內(nèi)帶河為固,戶口殷實,北通上黨,南迫洛陽??茆奈鋫渥悖心寥擞娭?,非此子莫可使也?!蹦税葩觾?nèi)太守,行大將軍事。

    建武二年,執(zhí)金吾賈復(fù)在汝南,部將殺人于穎川,恂捕得系獄。時尚草創(chuàng),軍營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復(fù)以為恥,還過穎川,謂左右曰:“吾與寇恂并列將帥,而今為其所陷,大丈夫豈有懷侵怨而不決之者乎?今見恂,必手劍之!” 恂知其謀,不欲與相見。谷崇曰:“崇,將也,得帶劍侍側(cè)。卒有變,足以相當?!扁唬骸安蝗弧N籼A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頗者,為國也。區(qū)區(qū)之趙,尚有此義,吾安可以忘之乎?”乃敕屬縣盛供具,儲酒醪,執(zhí)金吾軍入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饌。恂乃出迎于道,稱疾而還。賈復(fù)勒兵欲追之,而吏士皆醉,遂過去。恂遣谷崇以狀聞,帝乃征恂。恂至引見,時復(fù)先在坐,欲起相避。帝曰:“天下未定,兩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庇谑遣⒆鴺O歡。

    (高)峻據(jù)高平,畏誅堅守,大將軍耿弇等圍之,一歲不拔。十年,帝議遣使降之,乃謂恂曰:“卿今為吾行也。若峻不即降,引耿弇等五營擊之。”恂奉璽書至第一(第一,高平城名),峻遣軍師皇甫文出謁,辭禮不屈。恂怒,將誅文。諸將諫曰:“高峻精兵萬人,率多強弩,連年不下。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無乃不可乎?”恂不應(yīng),遂斬之。遣其副歸告峻曰:“軍師無禮,已戮之矣。欲降,急降;不欲,固守?!本炭?,即日開城門降。諸將皆賀,因曰:“敢問殺其使而降其城,何也?”怕曰:“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取計者也。今來,辭意不屈,必無降心。全之則文得其計,殺之則峻亡其膽,是以降耳。”諸將皆曰:“非所及也?!?/p>

    恂經(jīng)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奉,厚施朋友、故人及從吏士。常曰:“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獨享之乎!’,時人歸其長者,以為有宰相器。十二年卒,謚曰威侯。

                                       (《后漢書·鄧寇列傳》,有刪節(jié))

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南迫洛陽                  迫:逼迫

B.有牧人御眾之才            牧:統(tǒng)治

C.引耿弇等五營擊之          引:帶領(lǐng)

D.恂經(jīng)明行修,名重朝廷      修:美好

1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恂乃戮之于市

侯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謝客就車

  B.恂遣谷崇以狀聞

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C.卿今為吾行也

吾社之行為士先者

D. 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獨享之乎

     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13、下列句子中反映寇恂機智有謀略的一組是                           (      

    ①軍營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

    ②恂知其謀,不欲與相見。

    ③乃敕屬縣盛供具,儲酒醪,執(zhí)金吾軍入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饌。

    ④詢乃出迎于道,稱疾而還。

    ⑤恂至引見,時復(fù)先在坐,欲起相避。

⑥遣其副歸告峻曰:“軍師無禮,已戮之矣。欲降,急降;不欲,固守?!?/p>

A. ①②③             B. ①④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14、下列對本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br>   A. 因敵人強大,河內(nèi)重要,寇恂文武兼?zhèn)?,光武才任命他做河?nèi)太守。
   B. 寇恂為了國家利益和不激化內(nèi)部矛盾,才不想和賈復(fù)相見。
   C. 寇恂殺死皇甫文的原因就在于他出言不遜,觸犯了寇恂的尊嚴。
   D. 寇恂與賈復(fù)矛盾的最終解決是因為光武帝出面調(diào)解。

【參考答案】

11 A「解析」“迫”應(yīng)解釋為接近。

12 B「解析」B項“以”均為介詞,可譯作“把”。A項前一個“乃”為“竟然”的意思。后一個“乃”為“于是”的意思。C項前一個“為”,是介詞,可譯作“替”,后一個“為”是動詞,可譯為“做”。D項前一個“其”表反問語氣,可譯作“難道”,后一個“其”是加強肯定語氣的副詞,可譯作“一定”。

13 D「解析」①句表現(xiàn)他執(zhí)法嚴正的品格。②⑤句表現(xiàn)他胸襟開闊的美德。

14 C「解析」寇恂殺死皇甫文的原因不是因一己之利,而是一種策略,以此來威懾高峻,使其早降。

「文言文參考譯文」

    寇恂,字子翼,是上谷昌平人,世代都是當時名聲顯赫的大姓人家。光武帝向南平定了河內(nèi),可是更始皇帝的大司馬朱魷等人重兵據(jù)守在洛陽。光武帝認為河內(nèi)防守很難,向鄧禹詢問道:“眾將中誰是可以派去鎮(zhèn)寧河內(nèi)的人?”鄧禹說:“從前漢高祖任命蕭何在關(guān)中防守,最終成就了帝業(yè)?,F(xiàn)在河內(nèi)陸區(qū)有黃河環(huán)繞作為堅固的防線,人口眾多,向北通到上黨,向南接近洛陽??茆奈浼?zhèn)?,有統(tǒng)帥之才,派遣守河內(nèi)的人非他莫屬。”于是授寇恂河內(nèi)太守職,掌管大將軍事務(wù)。

    建武二年,執(zhí)金吾賈復(fù)在汝南,他的部將在穎川殺人,寇恂捉到行兇者將其押在獄中。當時為萬事創(chuàng)辦待興之時,軍營中犯了法紀,大多情況是對犯法者寬容而不追究,寇他競?cè)辉诩兄袣⒘诵袃凑摺YZ復(fù)認為這是個讓他感到恥辱的事情,回過頭路過穎川,對左右人說:“我和寇恂共同做將領(lǐng),可現(xiàn)在被他所侮辱,大丈夫中哪有心懷怨忿而不馬上決斷的人呢?如今要見到寇恂,必定親手用劍殺死他!”寇恂知道了他的意圖后,不想和他相見。谷崇說:“我,是個將領(lǐng),請讓我能夠帶劍陪侍在你身邊。一旦有變故,我足以為你挺身而出?!笨茆f:“不要這樣。從前相如不畏懼秦王卻屈從于廉頗的原因是為了國家啊。小小的趙國,尚且有這種重義之人,我怎能忘記這種大義呢?”于是命令部下準備好供應(yīng)軍隊的用具,儲備好美酒,執(zhí)金吾的軍隊一入界,讓他們一個人得到兩個人能享有的酒飯的款待。寇恂于是在道中迎候,口說有病而回去了。賈復(fù)率兵想追擊他,可手下的官吏士卒都醉了,于是就這樣走過了他的治界。寇恂派谷崇把情況向上匯報,皇帝于是征召寇恂,寇恂到了以后,發(fā)現(xiàn)賈復(fù)先在那兒坐著,想起身回避,皇帝說:“天下沒有平定,兩虎怎能私自相斗?現(xiàn)天我要把你們分開?!庇谑莾扇斯沧?,極盡歡樂。

    高峻據(jù)守高平,害怕被殺而堅決死守,大將軍耿弇等人圍攻他,一年也沒攻下來。建武十年,皇帝商議派使臣招降他,就對寇恂說:“你現(xiàn)在替我前去招降。如果高峻不馬上投降,你就帶領(lǐng)耿弇等五營兵力去攻擊他?!笨茆踔t書走到第一城時,高峻派軍師皇甫文出城拜謁,行推辭禮,表示不屈服??茆l(fā)怒,將要殺死皇甫文,眾將功諫說:“高峻有精兵萬人。大多帶有強努,連年攻克不下,現(xiàn)在想讓他投降卻反倒殺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笨茆淮饝?yīng),就殺了他。派他的副手回去告訴高峻說:“軍師無禮,已經(jīng)殺了他了。想投降,趕快降;不想降,就固守?!备呔炭植话?,當天就開城門投降。眾將都來賀喜,趁機問:“請問你殺掉高峻的使者并且使他率城投降,為什么呢中?!笨茆f:“皇甫文,高峻的心腹人呀,是給高峻出謀劃策的呀?,F(xiàn)在到來,態(tài)度推辭不屈從,一定無投降心。成全他那么他就會得計,殺了他高峻便嚇破了膽,他就會投降?!北妼⒍颊f:“我們確實比不上你呀?!?/p>

    寇恂學問深品行好,在朝廷名聲很響,所得的俸金,多多地施給朋友、故人以及跟從自己的官吏士兵。常說:“我依靠著你們才達到現(xiàn)在這個地步,難道我能獨享這些東西嗎?!碑敃r的人把他歸于仁厚的長者一類人,認為他有宰相的器量。建武十二年去世,謚號是威侯。


山西徐溝中學2011屆高三第二次練兵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題。 

高仙芝,高麗人。年二十余,以父功補游擊將軍。數(shù)年,父子并班。仙芝美姿質(zhì),善騎射,父猶以其儒緩憂之。初事節(jié)度使田仁琬、蓋嘉運等,不甚知名。后事夫蒙靈察,乃善遇之。開元末,表為安西副都護、四鎮(zhèn)都知兵馬使。
    小勃律①,其王為吐蕃所誘,妻以女,故西北二十余國皆羈屬吐蕃。自仁琬以來三討之,皆無功。天寶六載,詔仙芝以步騎一萬出討。是時步兵皆有私馬自隨,仙芝乃自安西過撥換城,入握瑟德②,經(jīng)疏勒③,登蔥嶺,涉播密川④,遂頓特勒滿川⑤,行凡百日。特勒滿川,即五識匿國也。仙芝乃分軍為三,使疏勒趙崇玼自北谷道、撥換賈崇瓘祐自赤佛道、仙芝與監(jiān)軍邊令誠自護蜜俱入,約會連云堡。堡有兵千余。城南因山為柵,兵九千守之。城下?lián)爬沾?。會川漲,不得度,仙芝殺牲祭川,命士人赍三日糧集水涯,士不甚信。既涉,旗不沾,韉不濡。兵已成列,仙芝喜,告令誠曰:“向吾方涉,賊擊我,我無類矣。今既濟而陣,天以賊賜我也。”遂登山挑戰(zhàn),日未中,破之。拔其城,斬五千級,生禽千人,馬千余匹,衣資器甲數(shù)萬計。
    仙芝欲遂深入,令誠懼,不肯行。仙芝留羸弱三千使守,遂引師行。三日,過坦駒嶺,嶺峻絕,下四十里。仙芝恐士憚險不敢進,乃潛遣二十騎,衣阿弩越胡服來迎,先語部校曰:“阿弩越胡來迎,我無慮矣。”既至,士不肯下,曰:“公驅(qū)我何去?”會二十人至,曰:“阿弩越胡來迎,已斷娑夷橋矣?!毕芍ゼ搓栂?,令士盡下。娑夷河,弱水也。既行三日,越胡來迎。明日,至阿弩越城。遣將軍席元慶以精騎一千先往,謂小勃律王曰:“不窺若城,吾假道趨大勃律耳?!?/u>城中大酋領(lǐng)皆吐蕃腹心,仙芝密令元慶曰:“若酋領(lǐng)逃者,第出詔書呼之,賜以繒彩,至皆縛以待我?!痹獞c如言,仙芝至悉斬之。王及妻逃山穴,不可得,仙芝招喻,乃出降,因平其國。急遣元慶斷娑夷橋,其暮,吐蕃至,不克度。橋長度一箭所及者,功一歲乃成。八月,仙芝以小勃律王及妻自赤佛道還連云堡,與令誠俱班師。于是諸胡七十二國皆震懾降附。
[注]①國名。②③④⑤均為地名。

4.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行凡百日                               凡:大約

B. 會川漲,不得度                          會:恰好

C. 仙芝至,悉斬之                          悉:全部

D. 吐蕃至,不克度                          克:能夠

5. 下列各組句子中,分別能表現(xiàn)高仙芝“機智善戰(zhàn)”和“威嚴威懾”的一組是(   )

A. ①仙芝美姿質(zhì),善騎射

       ②仙芝招喻,乃出降

B. ①乃潛遣二十騎,衣阿弩越胡服來迎

       ②于是諸胡七十二國皆震懾降附

C. ①撥其城,斬五千級,生禽千人

       ②既至,士不肯下

D. ①仙芝至,悉斬之

       ②仙芝留羸弱三千使守,遂引師行

6. 下列各句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高仙芝容貌俊美,擅長騎射,起初不太知名,后來受夫蒙靈詧?zhí)釘y,才擔當重任。

B. 小勃律國的國王被吐蕃誘惑,進而唐王朝的二十多個附屬國都依附了吐蕃,唐王朝多次征討吐蕃,卻都無功而反。

C. 高仙芝在形勢非常不利的情況下,果敢進兵,大敗敵軍,一舉攻克了連云堡。

D. 高仙芝與邊令城擊破小勃律國后,又招降了小勃律國的國王,隨后從連云堡班師回朝。

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 向吾方涉,賊擊我,我無類矣。今既濟而陣,天以賊賜我也。

(2) 遣將軍席元慶以精騎一千先往,謂小勃律王曰:“不窺若城,吾假道趨大勃律耳?!?/p>

【參考答案】

4.【答案】A  【解析】 凡:總共

5.【答案】B

6.【答案】D

【解析】 邊令誠并沒有隨同高仙芝進攻小勃律國。

7、①(5分)假使剛才我正在渡河的時候,賊人攻擊我們,我們就全都會死掉了?,F(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渡過河并排列成陣,這是上天給機會讓我們殲滅他們啊。

 [向:假使,1分;無類:死光,沒人能夠幸存,1分;濟:渡過河 ;陣:排列成陣  1分 ;句意正確,1分]

②(5分)高仙芝派遣將軍席元慶帶領(lǐng)精銳騎兵一千人先去小勃律,對小勃律國王說:“我們不打算暗中占據(jù)你的城池,我們只是想借路到大勃律去罷了?!?/p>

[以:帶領(lǐng),1分;窺:暗中占據(jù),1分;若:你的,你們的,1分;假道:借路,1分;大意,1分]

【參考譯文】

高仙芝,高麗人。二十多歲時,因為他父親的功績補任游擊將軍。幾年之后,高仙芝父子成為同僚。高仙芝容貌俊美,擅長騎射,但他父親還認為他文弱而為他擔心。起初他做節(jié)度使田仁琬、蓋嘉運等人的部下,不是很有名氣。后來做夫蒙靈察的部下,才得到優(yōu)厚對待。開元末年,夫蒙靈察上表奏請皇帝讓高仙芝做了安西都護府副都護、四鎮(zhèn)都知兵馬使。

小勃律國,它的國王被吐蕃誘惑,吐蕃國主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小勃律國王做妻子,因此西北二十多個國家都歸向吐蕃。自田仁琬以來唐軍屢次征討,都沒有成功。天寶六年,皇帝下詔命令高仙芝帶領(lǐng)步兵和騎兵一萬人前去征討。這時唐軍步兵都有自己的馬匹隨軍同行,高仙芝就從安西出發(fā),經(jīng)過撥換城,進入握瑟德,再經(jīng)過疏勒城,登上蔥嶺,涉水過播密川后,就臨時駐軍于特勒滿川,行軍總共用了一百天時間。特勒滿川,就是五識匿國所在地。高仙芝就把軍隊分為三部分,派疏勒城守衛(wèi)將領(lǐng)趙崇玼從北谷道、撥換城守衛(wèi)將領(lǐng)賈崇瓘從赤佛道、自己與監(jiān)軍邊令誠從護蜜一齊進入特勒滿川,相約三軍在連云堡會師。連云堡有敵軍一千多人守衛(wèi)。敵軍還在城堡南邊依山建立柵寨,并部署了九千人的軍隊守衛(wèi)它。城堡下臨婆勒川。這時恰逢婆勒川河水暴漲,不能渡河,高仙芝宰殺牲口祭婆勒川,命令士兵攜帶夠吃三天的干糧到河邊集合,士兵不很相信能渡河。等過了河,才發(fā)現(xiàn)旗子沒有沾濕,馬鞍沒有沾水。唐軍已經(jīng)排列成陣,高仙芝大喜,告訴邊令誠說:“假使剛才我正在涉河的時候,賊人攻擊我軍,我們就全都會死掉了?,F(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過河并排列成陣,這是上天給機會讓我們殲滅他們啊?!本偷巧教魬?zhàn),時間還沒到正午,就打敗了敵軍。攻下了敵軍的城堡,斬敵軍首級五千級,生擒敵軍一千人,奪得戰(zhàn)馬一千多匹,衣服物資器物甲仗以幾萬計算。
    高仙芝想就此再深入敵境,邊令誠害怕,不肯繼續(xù)前行。高仙芝留下瘦弱的士兵三千人,讓他帶著守衛(wèi)城堡,于是帶領(lǐng)軍隊繼續(xù)前行。三天后,大軍過了坦駒嶺。坦駒嶺十分險峻,下嶺有四十里的路程。高仙芝擔心士兵害怕山勢太險不敢前進,就事先暗暗派遣二十個唐軍騎兵,穿上阿弩越胡人的衣服來迎接唐軍。高仙芝事先告訴部下將校說:“阿弩越胡人會來迎接我們,我們沒有什么擔心的?!钡搅讼律降穆房冢勘娌豢舷律?,說:“您要驅(qū)使我們?nèi)ツ睦??”恰好那二十個騎兵到了,這些騎兵說:“我們阿弩越胡人來迎接大軍,我們已經(jīng)砍斷娑夷橋,斷絕跟吐蕃的關(guān)系了?!备呦芍チ⒓醇傺b十分高興,命令士兵全部下嶺。娑夷河,就是弱水。已經(jīng)走了三天,阿弩越胡人真的來迎接大軍。第二天,到了阿弩越城。高仙芝派遣將軍席元慶帶領(lǐng)精銳騎兵一千人先去小勃律,對小勃律國王說:“我們不打算要你的城池,我們只是想借路到大勃律去罷了?!背侵械拇箢^領(lǐng)都是吐蕃的心腹,高仙芝秘密命令席元慶說:“要是那些頭領(lǐng)逃跑的話,你只管拿出詔書(以皇帝詔書的名義)叫他們回來,然后拿彩帛賞賜他們,等我到了,就將他們?nèi)冀壛藖淼却姨幹?。”席元慶按照他的話做了。高仙芝到了后,將那些頭領(lǐng)全部處斬。小勃律國王和他的妻子逃到山洞中躲藏起來,唐軍抓不到他們。高仙芝曉喻招降他們,國王才出來投降。于是徹底征服了他的國家,并急忙派遣席元慶砍斷娑夷橋,當天傍晚,吐蕃軍隊就到了,但不能過橋。橋的長度大概是射一箭所能達到的距離,需要花一年的功夫才能重新修好。八月,高仙芝帶著小勃律國王和他的妻子從赤佛道回到連云堡,與邊令誠一起班師,于是西域各地七十二國的胡人都被震懾住了,主動歸降親附唐朝。

 


陜西藺店高中2011屆高三第二次月考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王丹字仲回,京兆下邽人也。哀、平時,仕州郡。王莽時,連征不至。家累千金,隱居養(yǎng)志,好施周急。每歲農(nóng)時,輒載酒肴于田間,候勤者而勞之。其墮懶者,恥不致丹,皆兼功自厲。邑聚相率,以致殷富。其輕黠游蕩廢業(yè)為患者,輒曉其父兄,使黜責之。歿者則賻給,親自將護。其有遭喪憂者,輒待丹為辦,鄉(xiāng)鄰以為常。行之十余年,其化大洽,風俗以篤。

丹資性方潔,疾惡強豪。時,河南太守同郡陳遵,關(guān)西之大俠也。其友人喪親,遵為護喪事,賻助甚豐。丹乃懷縑一匹,陳之于主人前,曰:“如丹此縑,出自機杼?!弊衤劧袘M色。自以知名,欲結(jié)交于丹,丹拒而不許。會前將軍鄧禹西征關(guān)中,軍糧乏,丹率宗族上表二千斛。禹薦領(lǐng)左馮翊,稱疾不視事,免歸。后征為太子少傅。時,大司徒侯霸欲與交友,及丹被征,遣子昱候于道。昱迎拜車下,丹下答之。昱曰:“家公欲與君結(jié)交,何為見拜?”丹曰:“君房①有是言,丹未之許也?!?/p>

丹子有同門生喪親,家在中山,白丹欲往奔慰。結(jié)侶將行,丹怒而撻之,令寄縑以祠焉。或問其故,丹曰:“交道之難,未易言也。世稱管、鮑,次則王、貢。張、陳兇其終,蕭,朱隙其末②,故知全之者鮮矣。”時人服其言??统跤兴]士于丹者,因選舉之,而后所舉者陷罪,丹坐以免??蛻M懼自絕,而丹終無所言。尋復(fù)征為太子太傅,乃呼客謂曰:“子之自絕,何量丹之薄也?”不為設(shè)食以罰之,相待如舊。其后遜位,卒于家。

(摘自《后漢書·卷二十七》)

【注】①君房:侯霸的字。②張、陳兇其終,蕭、朱隙其末:張耳、陳余,兩人初為刎頸之交,后兵戎相見;蕭育曾舉薦朱博,后兩人有仇怨。這兩個例子說明未能善終的朋友很多。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候勤者而勞之                       勞:勞作

B.行之十余年,其化大洽               洽:和諧

C.家公欲與君結(jié)交,何為見拜           見:我

D.交道之難,未易言也                 易:容易

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王丹樂善好施的一組是()(3分)

①歿者則賻給,親自將護         ②遵為護喪事,賻助甚豐

③丹率宗族上表二千斛           ④其有遭喪憂者,輒待丹為辦      

⑤丹乃懷縑一匹,陳之于主人前   ⑥令寄縑以祠焉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③⑤⑥      D.②④⑤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王丹家道殷實,錢財富足,他隱居鄉(xiāng)里修身養(yǎng)性,樂善好施。在他的資助和督促下,鄉(xiāng)民們競相互作表率,勤勉勞作,日子富裕起來。

B.王丹濟勤不濟懶,那些懶惰的人為此深感羞愧,于是加倍努力自我激勵。王丹長期樂善好施,全鄉(xiāng)邑受其影響,民風極為純樸。

C.王丹正直高潔,厭惡豪強。和他同郡的河南太守陳遵自以為名氣大,想和王丹交朋友,王丹拒不答應(yīng)。對大司徒侯霸,王丹也是如此。

D.王丹的兒子有位同學家在中山,父親去世,兒子要去吊唁,王丹為此打他。王丹認為,朋友不宜走得太近,太近了最終不會有好結(jié)果。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其輕黠游蕩廢業(yè)為患者,輒曉其父兄,使黜責之。(5分)

譯文:                                                                         

(2)“子之自絕,何量丹之薄也?”不為設(shè)食以罰之,相待如舊。(5分)

譯文:                                                                         。

【參考答案】

4.(3分)A (勞 :慰勞。)

 

5.(3分)B(②說的是河南太守陳遵的事;⑤王丹給辦喪事的人送一點禮,這是人情方面的事;⑥王丹兒子的同學死了父親,王丹讓兒子寄些縑帛表示吊唁。這三項均與王丹“樂善好施”無關(guān))

 

6.(3分)D(王丹認為“全之者鮮矣”,能夠交到底的好朋友很少,而并非好朋友走得太近了最終不會有好結(jié)果。)

 

7.(10分)(1)(5分)那些輕浮狡猾、游手好閑、不務(wù)正業(yè)、為害鄉(xiāng)里的人,王丹就告誡他們的父兄,要對他們嚴加責罰。             (共5分,譯出大意給2分,“其”“ 曉”“黜責”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2)(5分)“你自己跟我斷絕交往,為什么把我想得那么淺薄呀?”不給他安排飯菜來處罰他,仍然像過去那樣對待他。             (共5分,譯出大意給2分,“自絕”“ 薄”“ 相”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參考譯文】

 

王丹,字仲回,是京兆下邽人。漢衰帝、漢平帝時在州郡做官。王莽篡政時期,接連征召他做官他都不去。他積存了很多錢財,隱居鄉(xiāng)里修身養(yǎng)性,樂善好施。每年農(nóng)忙時就把酒菜用車拉到田間,等待那些勞作的人來到田間就慰勞他們。那些懶惰的人因為得不到王丹的資助而感到羞恥,于是都加倍努力自我勉勵。鄉(xiāng)民們競相互作表率,從而富裕起來。那些輕浮狡猾游手好閑不務(wù)正業(yè)為害鄉(xiāng)里的人,王丹就告誡他們的父兄,要對他們嚴加責罰。對死去的人王丹就提供辦喪事所需的財物,并且親自操辦。那些家里死了人而無錢辦喪事的,都等著王丹給他們辦,鄉(xiāng)鄰們(這樣做)都習以為常了。(王丹)樂善好施十幾年,整個鄉(xiāng)邑風氣十分和諧,民風極為純樸。

王丹天性正直高潔,厭惡豪強。當時,和王丹同郡的河南太守陳遵是關(guān)西的豪杰。他的友人死了父親,陳遵幫助他料理喪事,資助了很多財物。王丹卻只拿著一匹縑,放在主人面前,說:“這匹縑,是我家自己織的!”陳遵聽了露出慚愧的神色。陳遵自以為名氣大,想和王丹交友,王丹拒不答應(yīng)。適逢前將軍鄧禹西征關(guān)中,缺乏軍糧,王丹率領(lǐng)宗族獻上二千斛糧食。鄧禹舉薦王丹擔任左馮翊,王丹以有病為借口不到職,(朝廷)只好免去他的官職讓他回家了。后來他被征召擔任太子少傅。當時,大司徒侯霸想跟王丹交友,等到王丹被征召入朝做官時,侯霸派兒子侯昱在路上迎候。侯昱在車下迎接下拜,王丹下車答禮。侯昱說:“家父想跟您結(jié)為朋友,你為什么禮拜我呢?”王丹說:“君房說過這話,但我沒有答應(yīng)他呀?!?/p>

王丹的兒子有一位同學死了父親,他家在中山,兒子跟王丹說要去吊唁。兒子和同伴將要出發(fā),王丹生氣地打了他,讓他寄些縑帛表示哀悼就行了。有人問他選樣做的原因,王丹說:“與人打交道的難處,不容易講清楚啊!世人都稱頌管仲、鮑叔牙的友誼,其次是王吉、貢禹。但張耳、陳余最后兵刃相見,蕭育、朱博最終也反目為仇,所以我知道朋友能夠交到底的很少啊! ”當時的人都信服他的話。有位門客當初向王丹推薦了一位士人,王丹于是把那位士人選拔出來向朝廷舉薦,后來那個被舉薦的士人犯了罪,王丹因為受牽連被免去官職。那門客又慚愧又害怕,就跟王丹斷絕了來往,而王丹始終沒說什么。不久王丹又被征為太子太傅,于是他把那門客叫來對他說:“你自己跟我斷絕交往,為什么把我想得那么淺薄呀?”不給他安排飯菜來處罰他,仍然像過去那樣對待他。王丹后來退休了,死在家中。

 


山西山大附中2011屆高三10月月考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李靖,本名藥師,雍州三原人也。少有文武材略,每謂所親曰:“大丈夫若遇主逢時,必當立功立事,以取富貴。”其舅韓擒虎,號為名將,每與論兵,未嘗不稱善,撫之曰:“可與論孫、吳之術(shù)者,惟斯人矣。”初仕隋為長安縣功曹。左仆射楊素、吏部尚書牛弘皆善之。素嘗拊其床謂靖曰:“卿終當坐此?!?/p>

大業(yè)末,累除馬邑郡丞。會高祖擊突厥于塞外,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因自鎖上變,將詣江都,至長安,道塞不通而止。高祖克京城,執(zhí)靖將斬之,靖大呼曰:“公起義兵,本為天下除暴亂,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斬壯士乎!”高祖壯其言,太宗又固請,遂舍之。

四年,靖又陳十策以圖蕭銑,高祖從之。銑集兵于夔州。銑以時屬秋潦,江水泛漲,三峽路險,必謂靖不能進,遂休兵不設(shè)備。九月,靖乃率師而進,將下峽,諸將皆請停兵以待水退,靖曰:“兵貴神速,機不可失。”進兵至夷陵。銑將文士弘率精兵數(shù)萬屯清江,靖見其軍亂,縱兵擊破之。

時諸將咸云銑之將帥與官軍拒戰(zhàn)死者,罪狀既重,請籍沒其家,以賞將士。靖曰:“王者之師,義存吊伐。降而籍之,恐非救焚拯溺之義。但恐自此已南城鎮(zhèn),各堅守不下,非計之善?!庇谑撬熘埂=?、漢之域,聞之莫不爭下。以功授上柱國,封永康縣公。乃度嶺至桂州,遣人分道招撫,其大首領(lǐng)馮盎、李光度、寧真長等皆遣子弟來謁,靖承制授其官爵。

突厥諸部離叛,朝廷將圖進取,以靖為代州道行軍總管,率驍騎三千,自馬邑出其不意,直趨惡陽嶺以逼之。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見官軍奄至,于是大懼,相謂曰:“唐兵若不傾國而來,靖豈敢孤軍而至?”一日數(shù)驚。靖候知之,潛令間諜離其心腹,其所親康蘇密來降。四年,靖進擊定襄,破之,可汗僅以身遁。太宗嘗謂曰:“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書名竹帛。卿以三千輕騎深入虜庭,克復(fù)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保ü?jié)選自《舊唐書.李靖傳》,有刪節(jié))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累除馬邑郡丞         除:擔任

B.執(zhí)靖將斬之           執(zhí):捉住

C.王者之師,義存吊伐   吊:慰問,安撫

D.突利可汗不虞于靖     虞:欺騙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①而以私怨斬壯士乎         ②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

B.①請籍沒其家,以賞將士     ②不賂者以賂者喪

C.①乃度嶺至桂州            ②乃謂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

D.①潛令間諜離其心腹        ②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

6.以下六句話分別編成四組,全部直接體現(xiàn)李靖軍事才能的一組是(      )(3分)

①可與論孫、吳之術(shù)者,惟斯人矣         ②左仆射楊素、吏部尚書牛弘皆善之。

③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               ④靖曰:“兵貴神速,機不可失?!?/p>

⑤靖見其軍亂,縱兵擊破之               ⑥靖候知之,潛令間諜離其心腹。

A.①②⑥ B. ③④⑤ C. ①③⑥ D. ④⑤⑥

7.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李靖年輕時就有文才武略,左仆射楊素認為他將來做官一定能做到自己現(xiàn)在的位置。

B.李靖在攻打蕭銑的戰(zhàn)斗中,看重行軍的速度,抓住了先機,最終取得了戰(zhàn)爭的勝利。

C.李靖認為戰(zhàn)爭的目的是吊民伐罪,對待俘虜不該太苛刻,結(jié)果使很多敵人主動歸降。D.唐太宗認為,李靖在平定突厥各部的叛亂中,戰(zhàn)功卓著,可以和漢代的李陵相媲美。

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①丈夫若遇主逢時,必當立功立事,以取富貴。(3分)

答:                                                   

②降而籍之,恐非救焚拯溺之義。(4分)

答:                                                  

③卿以三千輕騎深入虜庭,克復(fù)定襄。(3分)

答:                                                  

【參考答案】

4.D(虞:意料,預(yù)料)

5.C(都是連詞,相當于“于是”“就”。A中兩個“而”分別表示轉(zhuǎn)折和承接關(guān)系;B中兩個“以”都是連詞,分別是表示目的和因果關(guān)系;D中兩個“其”都是代詞,第一個是“他的”的意思,第二個是“他”的意思)

6.D(①②不是直接體現(xiàn),③不能體現(xiàn)。)7.D(唐太宗的意思是李靖要超過李陵很多,而不是相媲美)

參考譯文:

李靖,本名藥師,是雍州三原縣人。年輕時就有文才武略,常常對自己親近的人說:“大丈夫如果遇上英明的君主和大好時機,就一定要建立功勞成就事業(yè),來博取富貴。”他的舅舅是韓擒虎,號稱為名將,每和李靖談?wù)摫?,沒有不稱贊他好的時候,撫摸著他(的頭)說:“可以和他談?wù)搶O、吳的兵法的,只有這個人?!遍_始的時候在隋朝做長安縣功曹。左仆射楊素、吏部尚書牛弘都稱贊他。楊素曾經(jīng)摸著他的座椅對李靖說:“你最終應(yīng)該坐到這里?!?/p>

在隋朝大業(yè)末年,授予馬邑郡丞的官職。正碰上唐高祖李淵去攻打突厥,李靖觀察李淵,知道他有奪取天下的意圖,于是給自己戴上枷鎖,將要前往揚州,向朝廷報告事變,路過長安,因為道路堵塞不通才作罷。高祖攻下京城,抓住李靖,將要殺他。李靖大喊道:“您拉起正義的隊伍,本應(yīng)為天下除暴亂,為什么不想成就大事,卻要因為個人的私怨殺掉壯士呢?”高祖認為他的話很有氣魄,太宗又堅決請求(不要殺他),于是就放了他。

貞觀四年,李靖又上奏十條計策來對付蕭銑,高祖聽從了他的意見,蕭銑在夔州聚集軍隊。蕭銑認為當時正是秋汛季節(jié),江水上漲,三峽道路十分危險,堅信李靖不能進軍,于是讓士兵休息,不加防備。九月,李靖就帶兵前進,將下三峽,將領(lǐng)們都請求停止進軍來等待江水退了再說。李靖說:“兵貴神速,機會不能喪失。來到江陵,扎營在城下,蕭銑十分害怕,這時才從江南征調(diào)人馬,果然調(diào)集不到。李靖打敗了他的勇將楊君茂、鄭文秀,俘虜帶甲的士卒4000多人,又率領(lǐng)軍隊包圍蕭銑所居城堡。蕭銑派人請求投降,李靖當即進入占據(jù)了江陵城,軍隊號令如山,紀律嚴明,沒有私下?lián)锫拥默F(xiàn)象。

當時諸將都說蕭銑的將士與官軍以死拒戰(zhàn)的人,罪行嚴重,應(yīng)抄沒他們的家資來獎賞將士們,李靖說:“我們是仁義之師,作戰(zhàn)的意義在于吊民伐罪。人家投降了還要抄沒他們的家產(chǎn),恐怕不符合把他們從水深火熱中救助出來的本意吧。只怕從這往南的各個城鎮(zhèn)都會堅守不投降了,這不是一個好計策?!庇谑菦]有那樣做。江漢一帶聽到這個消息,沒有不爭著歸降的。李靖憑借戰(zhàn)功被授予上柱國的官職,封為永康縣公。李靖于是度過五嶺來到桂州,派人分路招撫各部落。部落大首領(lǐng)馮盎馮盎、李光度、寧真長等都派人來請降。李靖秉承皇帝的意旨授予他們官爵。

突厥各部叛變,朝廷計劃進軍攻打,任命李靖為代州行軍總管。李靖率領(lǐng)三千勇猛的騎兵出敵不意,從馬邑直走惡陽嶺來逼迫敵軍,突利可汗沒有料到李靖會這樣做,看到官軍突然來到,于是很害怕,議論紛紛:“唐軍如果不是全國軍隊都來了,李靖怎么敢孤軍深入呢?”一天之內(nèi)多次自相驚擾。李靖通過偵察知道這種情況,暗中讓間諜挑撥突利可汗和他心腹將領(lǐng)的關(guān)系,突利可汗親近的康蘇密前來投降。貞觀四年,李靖進攻定襄,打敗了突厥,突利可汗僅僅一個人逃走了。唐太宗曾對他說:“從前李陵帶領(lǐng)步兵五千去攻打匈奴,最后不免自己投降了匈奴,才得到史書留名;你帶領(lǐng)三千輕騎兵深入到突厥內(nèi)陸,最后攻克了定襄,威名震懾了北邊的胡人,這真是從古到今所沒有的功績。”

8、①大丈夫如果遇上英明的君主和大好時機,就一定要建立功勞成就事業(yè),來博取富貴。(關(guān)鍵詞:若、時、必、以)(3分)

②投降了還要抄沒他們的家產(chǎn),恐怕不符合把他們從水深火熱中救助出來的本意吧。(關(guān)鍵詞:降、籍、救焚拯溺、義)(4分)

③你帶領(lǐng)三千輕騎兵深入到突厥內(nèi)陸,最后攻克了定襄。(關(guān)鍵詞:卿、以、虜庭、克復(fù))(3分)


四川龍臺中學2011屆高三第二次月考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趙氏。秦時已并天下,略定楊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謫徙民,與越雜處十三歲。佗,秦時用為南海龍川令。至二世時,南海尉任囂病且死,召龍川令趙佗語曰:“聞陳勝等作亂,秦為無道,天下苦之,項羽、劉季、陳勝、吳廣等州郡各共興軍聚眾,虎爭天下,中國擾亂,未知所安,豪杰畔秦相立。南海僻遠,吾恐盜兵侵地至此,吾欲興兵絕道,自備,待諸侯變,會病甚。且番禺負山險,阻南海,東西數(shù)千里,頗有中國人相輔,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國??ぶ虚L吏無足與言者,故召公告之?!奔搭C佗書,行南海尉事。囂死,佗即移檄告橫浦、陽山、湟溪關(guān)曰:“盜兵且至,急絕道聚兵自守!”因稍以法誅秦所置長吏,以其黨為假①守。秦已破滅,佗即擊并桂林、象郡,自立為南越武王。

    高帝已定天下,為中國勞苦,故釋佗弗誅。漢十一年,遣陸賈因立佗為南越王,與剖符②通使,和集百越,毋為南邊患害,與長沙接境。

高后時,有司請禁南越關(guān)市鐵器。佗曰:“高帝立我,通使物,今高后聽讒臣,別異蠻夷,隔絕器物,此必長沙王計也。欲倚中國,擊滅南越而并王之,自為功也?!庇谑琴⒛俗宰鹛枮槟显轿涞郏l(fā)兵攻長沙邊邑。敗數(shù)縣而去焉。高后遣將軍隆慮侯周灶往擊之。會暑濕,士卒大疫,兵不能逾嶺。歲余,高后崩,即罷兵。佗因此以兵威邊。財物賂遺閣越、西甌、駱,役屬焉,東西萬余里。乃乘黃屋左纛,稱制③,與中國侔④。

             (《史記·南越列傳》)

注:①假:代理。②剖符:皇帝分封諸侯用的符信。③稱制:自稱皇帝。④侔:相等。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郡中長吏無足與言者               足:值得

    B.秦為無道,天下苦之               苦:痛苦

    C.因稍以法誅秦所置長吏             稍:逐漸,漸漸

    D.敗數(shù)縣而去焉                     去:離開,離去

9.下列選項中,全部說明趙佗能夠“割據(jù)自立”的原因的一組是               (   

     ①秦為無道,天下苦之               ②中國擾亂,未知所安

     ③恐盜兵侵地至此                   ④番禺負山險,阻南海

     ⑤頗有中國人相輔                   ⑥高后聽讒臣,別異蠻夷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10.下面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秦二世時,趙佗擔任南??埓h縣令,是任囂的下屬,后得到任囂的信任,代任南??の镜穆殑?wù)。

    B.高后執(zhí)政時期,禁止趙佗在邊關(guān)設(shè)市進行鐵器貿(mào)易,并派大軍征討趙佗,攻占了趙佗的好幾座縣城。

    C.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后,由于中原百姓困苦,無暇他顧,被迫封趙佗為南越王,以保持南方的安定。

    D.高后駕崩后,趙佗用財物收買百越各部落,使他們歸附南越,進而擴展疆土,與漢朝天子分庭抗禮。

11.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吾恐盜兵侵地至此,吾欲興兵絕道,自備,待諸侯變,會病甚。(5分)

         譯文:                                                                   

    (2)高帝已定天下,為中國勞苦,故釋佗弗誅。(5分)

譯文:                                                                   

【參考答案】

8.B(苦:怨恨)

9.C(③句是任囂的擔心,⑥句是割據(jù)自立后的事,且指高后,而非趙佗。)

10.B(是趙佗攻占了長沙邊邑數(shù)縣。)

11.(1)我怕強盜的軍隊侵奪土地打到這里,我想發(fā)動軍隊切斷通往中原的大道,自己早作防備,等待諸侯的變化,恰巧我的病重了。(得分點:兵、絕、會各1分,句意2分)

    (2)漢高祖已經(jīng)平定天下,因為中原百姓勞頓困苦,所以高祖放過了趙佗,沒有殺他。(得分點:為、中國、釋各1分,句意2分)

參考譯文:

    南越王尉佗是真定人,姓趙。秦國兼并了六國,攻取并平定了楊越,設(shè)置了桂林、南海和象郡,把犯罪而被遷徙的百姓安置到這些地方,同越人雜居了十三年。尉佗,秦朝時被任命做了南??さ凝埓h令。到秦二世時,南海郡尉任囂得病將死,把龍川令趙佗召來,并對他說:“聽說陳勝等發(fā)動了叛亂,秦朝推行暴虐無道的政策,天下百姓對此感到怨恨。項羽和劉邦陳勝吳廣等都在各自的州郡同時聚集民眾,想建軍隊,象猛虎般地爭奪天下。中原地區(qū)擾攘動亂,不知何時方得安寧。豪杰們背叛秦朝,相互對立。南??てнb遠,我怕強盜的軍隊侵奪士地打到這里,我想發(fā)動軍隊切斷通往中原的大路,自己早作防備,等待諸侯的變化,恰巧我的病重了。再說番禺這個地方,背后有險要的山勢可以依靠,南有大海作屏障,東西有幾千里,還有很多中原人輔助我們,這也能當一州之王,可以建立國家。南??さ拈L官中沒有誰值得我同他研究這些事,所以把你召來告訴你這些事?!比螄坍敿聪蜈w佗頒布任命文書,讓他代行南??さ穆殑?wù)。任囂死后,趙佗就向橫浦、陽山、湟溪關(guān)一帶傳布檄文說:“強盜的軍隊將要到來,要疾速斷絕道路,集合軍隊,保衛(wèi)自己?!壁w佗逐漸按律令殺了秦朝安置的官吏,而用他的親信做代理長官。秦朝被消滅后,趙佗就攻擊并兼并了桂林和象郡,立自己為南越武王。

    漢高祖已經(jīng)平定了天下,因為中原百姓勞頓困苦,所以漢高祖放過了趙佗,沒有殺他。漢高帝十一年(前196),派遣陸賈去南越,命令趙佗因襲他的南越王的稱號,同他剖符定約,互通使者,讓他協(xié)調(diào)百越,使其和睦相處,不要成為漢朝南邊的禍害。南越邊界與北方的長沙接壤。

    高后時代,有關(guān)部門的官吏請求禁止南越在邊境市場上購買鐵器。趙佗說:“高帝立我為南越王,互通使者和物資,如今高后聽信饞臣的意見,把蠻夷視為異類,斷絕我們所需要的器物的來源,這一定是長沙王的主張。他想依靠中原的漢王朝,消滅南越,兼作南越王,自己建立功勞?!庇谑勤w佗就擅加尊號,自稱南越武帝,出兵攻打長沙國的邊境城邑,打敗了幾個縣才離去。高后派遣將軍隆慮侯周灶前去攻打趙佗。正遇上暑天潮濕的氣候,士卒中的多數(shù)人都得了重病,致使大軍無法越過陽山嶺。又過了一年多,高后死去,漢軍就停止了進攻。趙佗因此憑借他的軍隊揚威于邊境,用財物賄賂閩越、西甌和駱越,使他們都歸屬南越,使他的領(lǐng)地從東到西長達一萬余里。趙佗竟然乘坐黃屋左纛之車,以皇帝身份發(fā)號施令,同漢朝地位相等。


四川成都外國語學校2011屆高三10月月考

杜正倫,隋仁壽中與兄正玄、正藏俱以秀才擢弟。隋代舉秀才者止十余人,正倫一家有三秀才,甚為當時稱美。

貞觀元年,尚書右丞魏征表薦正倫,以為古今難匹,遂擢授兵部員外郎,太宗謂曰:“朕今令舉行能之人,非聯(lián)獨私于行能者,以其能益于百姓也。朕于宗室以及勛舊無行能者,終不任之。以卿忠直,朕今舉卿,卿宜勉稱所舉。”

二年,拜給事中兼知起居注。太宗嘗謂侍臣曰:“朕每日坐朝,欲出一言,即思此言與百姓有利益否,所以不能多言。”正倫進曰:“君舉必書,言存左史。臣職當修起居注,不敢不盡愚直。陛下一言乖于道理,則千載累于圣德,非直當今損于百姓,愿陛下慎之。”太宗大悅,賜絹二百段。

四年,累遷中書侍郎。六年,與御史大夫韋挺、秘書少監(jiān)虞世南、著作郎姚思廉等咸上封事稱旨,太宗為之設(shè)宴,因謂曰:“朕歷觀自古人臣立忠之事,若值明王,便得盡誠規(guī)諫,至龍逢、比干,竟不免孥戮。為君不易,為臣極難。我又聞龍可馴,然喉下有逆鱗,觸之則殺人。人主亦有逆鱗,卿等遂不避觸,每進封事。常能如此,朕豈慮有危亡哉!”尋加散騎常侍,行太子右庶子,太宗謂曰:“國之儲副,自古所重,必擇善人為之輔佐。太子年在幼沖,志意未定,朕若朝夕見之,可得隨事誡約,今既已委以監(jiān)國,不在目前,知卿志懷貞愨,能敦直道,故輒輟卿于朕,以匡太子,宜知委任輕重也。”正倫出入兩宮,參典機密,甚以干理稱。時太子承乾有足疾,不能朝謁,好昵近群小。太宗謂正倫曰:“我兒疾病,乃可事也。但全無令譽,不聞愛賢好善,私所引接,多是小人,卿可察之。若教示不得,須來告我?!闭齻悢?shù)諫不納,乃以太宗語告之。承乾抗表聞秦。太宗謂正倫曰:“何故漏泄我語?”對曰:“開導(dǎo)不入,故以陛下語嚇之。冀其有懼,或當反善?!钡叟?,出為谷州刺史,又左授交州都督。后承乾逆,事與侯君集相連,稱遣君集將金帶遺正倫,由是配流州。

[注](1)起居注:指侍從皇帝,記錄皇帝言行的官員。(2)封事:古時臣下上書奏事,防有泄露,用袋封緘,稱為封事。

(《舊唐書·列傳二十·杜正倫》)

8、 對下列句子中加橫線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甚為當時稱美                稱:稱道

B非朕獨私于行能者            私:有私心

C臣職當修起居注              當:掌管

D但全無令譽                  令:美好

9、下列兩組句子中加橫線意思的解釋,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①朕令舉行能之人          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③非當今損于百姓         好世俗之樂耳

A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也相同

B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同

C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

D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也不同

10、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杜正倫因魏征的推薦踏上仕途,并受到唐太宗的賞識和信任。唐太宗鼓勵他不要 辜負魏征的舉薦,努力做好本職工作。

B、杜正倫等人給皇帝的奏疏,深合唐太 宗的心意,因而受到嘉獎。唐太宗希望他們經(jīng)常這樣做,以免除他的危亡之憂。

C、杜正倫接受了教導(dǎo)太子的重任,多次勸諫太子,然而毫無效果,杜正倫只好把皇帝的原話告訴太子,以期太子能夠思過悔改,太宗因此大為惱火,認為他處事不當。

D、杜正倫得罪了唐太宗以及太子,又受到太子圖謀背叛事件的牽連,最后落得個“配流州”的結(jié)果。

11、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每句2分)

(1)王無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

譯文:                                                        。

(2)此為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

譯文:                                                        。

(3)故輒輟卿于朕,以匡太子。

譯文:                                                         。

(4)冀其有懼,或當反善。

譯文:                                                        。

【參考答案】

8、 B(偏愛)

9、 C (現(xiàn)在/如果;只是)

10、A(不要辜負唐太宗的舉薦)

11、(1)大王不要對百姓說您吝嗇而感到奇怪。(2分)

(2)這樣,只把自己從死亡中救出來,恐怕還來不及,哪里還顧得上講求禮義呢?(2分)

(3)所以就暫時讓你離開我的身邊而去輔助太子。(2分)

(4)希望他害怕,或許會回到善良。(2分)


四川綿陽實驗高中2011屆第二次月考

萬石君,名奮,姓石氏。年十五,侍高祖。高祖與語,愛其恭敬,問曰:“若何有?”對曰:“奮獨有母,不幸失明。家貧。有姊,能鼓琴?!备咦嬖唬骸叭裟軓奈液酰俊痹唬骸霸副M力。”于是高祖召其姊為美人,以奮為中涓,徙其家長安中戚里。

    其官至孝文時,積功勞至大中大夫。無文學,恭謹無與比。及孝景即位,以為九卿;奮長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慶,皆以馴行孝謹,官皆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寵乃集其門?!碧枈^為“萬石君”。

    孝景帝季年,萬石君歸老于家,以歲時為朝臣,過宮門闕,必下車趨,見路馬必式焉。子孫為小吏,來歸謁,必朝服見之,不名。子孫有過失,不譙讓,為便坐,對案不食。然后諸子相責,因長老肉袒固謝罪,改之,乃許。子孫勝冠者在側(cè),雖燕居必冠,申申如也。童仆如也。萬石君以孝謹聞乎郡國,雖齊魯諸儒質(zhì)行,皆自以為不及也。

    長子建為郎中令,少子慶為內(nèi)史。建老白首,萬石君尚無恙。建為郎中令,每五日洗沐歸謁親,竊問侍者,取親中裙,身自浣滌,復(fù)與侍者,不敢令萬石君知,以為常。慶為太仆,御出,上問車中幾馬,慶以策數(shù)馬畢,舉手曰:“六馬。”慶于諸子中最為簡易矣,猶如此。為齊相,舉齊國皆慕其家行,不言而齊國大治,為立石相祠。

    萬石君以元朔五年中卒。長子郎中令建哭泣哀思,扶杖乃能行。歲余,建亦死。諸子孫咸孝,然建最甚,甚于萬石君。

   太史公曰: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其萬石君之謂邪?是以其教不肅而成,不嚴而治。斯可謂篤行君子矣!         

(《史記 萬石張叔列傳》)

注:①中戚里:京城皇室外戚居住的地方。②路馬:通“輅馬”,天子所乘之馬,此指天子的車駕。

8、下列語句中加點實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過宮門闕,必下車趨       趨:趨向,表示追隨于后。

B .見路馬必式焉          式:同“軾”,手扶車軾表敬。

C.雖燕居必冠           燕:同“宴”,安逸、閑適。

D.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訥:言語遲鈍,寡言。

9、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①其萬石君之謂邪         ②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B.①因長老肉袒固謝罪        ②不如因而善遇之  

C.①若能從我乎           ②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

D.①萬石君以孝謹聞乎郡國        ②萬石君以元朔五年中卒

10、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萬石君出身低微,十五歲初侍高祖,因為端莊有禮,雖無才能卻頗受漢高祖信任并官至太中大夫。

B.漢景帝稱石奮為“萬石君”是一種褒揚。這是針對石奮父子五人所受恩寵及官階俸祿說的。

C.文章表現(xiàn)石奮父子為官治家的恭敬孝謹,客觀上也反映了朝臣們謹小慎微而又惶恐的心里。

D.司馬遷認為石奮品行忠厚,善于教化而不苛刻,做到了孔子所說的“訥于言而敏于行”。

11 、將下面文言文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①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其萬石君之謂邪?是以其教不肅而成,不嚴而治。斯可謂篤行君子矣。(6分)

 

 

②子孫有過失,不譙讓,為便坐,對案不食。(4分)

 

 

 

【參考答案】

 

8.A(“趨”應(yīng)理解為“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9.C(A項中“之”,①結(jié)構(gòu)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②助詞,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B項中的“因”,①通過,經(jīng)由;②乘,趁機。C項中的兩個“若”都是人稱代詞“你”。D項中的“以”,①因為,②在)

10.A(A項中官至“大中大夫”是孝文帝時的事情,與漢高祖無關(guān))

11.  ①孔子有句話,“君子說話要謹慎,做事要努力”,恐怕就是說的“萬石君”這樣的人吧?因此他的教化不急峻卻能成功,不苛刻即能使局面安定。這可以說是努力按照孔子說的標準去做了。

   ②子孫有錯誤,不責備,(但是)不上正座,面對食案不吃飯。


四川棠湖中學2011屆高三第二次月考

程昱字仲德,東郡東阿人也。黃巾起,縣丞王度反應(yīng)之,燒倉庫??h令逾城走,吏民負老幼東奔渠丘山。昱使人偵視度,度等得空城不能守,出城西五六里止屯。昱謂縣中大姓薛房等曰:“今度等得城郭不能居,其勢可知,此不過欲虜掠財物,非有堅甲利兵攻守之志也。今何不相率還城而守之?且城高厚,多谷米,今若還求令,共堅守,度必不能久,攻可破也?!狈康纫詾槿?。吏民不肯從,曰:“賊在西,但有東耳?!标胖^房等:“愚民不可計事。”乃密遣數(shù)騎舉幡于東山上,令房等望見,大呼言“賊已至”,便下山趣城,吏民奔走隨之,求得縣令,遂共城守。度等來攻城,不能下,欲去。昱率吏民開城門急擊之,度等破走。東阿由此得全。

初平中,兗州刺史劉岱與袁紹、公孫瓚和親,紹令妻子居岱所,瓚亦遣從事范方將騎助岱。后紹與瓚有隙。瓚擊破紹軍,乃遣使語岱,令遣紹妻子,使與紹絕。別敕范方:“若岱不遣紹家,將騎還。吾定紹,將加兵于岱。”岱議連日不決,別駕王彧白岱:“程昱有謀,能斷大事?!贬纺苏僖婈?,問計,昱曰:“若棄紹近援而求瓚遠助,此假人于越以救溺子之說也。夫公孫瓚,非袁紹之敵也。今雖壞紹軍,然終為紹所禽。夫趣一朝之權(quán)而不慮遠計,將軍終敗。”岱從之。范方將其騎歸,未至,瓚大為紹所破。岱表昱為騎都尉,昱辭以疾。

太祖臨兗州,辟昱,以昱守壽張令。太祖征徐州,使昱與荀彧留守鄄城。張邈等叛迎呂布,郡縣響應(yīng),唯鄄城、范、東阿不動。布軍降者,言陳宮欲自將兵取東阿,又使氾嶷取范,吏民皆恐。彧謂昱曰:“今兗州反,唯有此三城。宮等以重兵臨之,非有以深結(jié)其心,三城必動。君,民之望也,歸而說之,殆可!”昱乃歸,過范,說其令靳允曰:“聞呂布執(zhí)君母弟妻子,孝子誠不可為心!今天下大亂,英雄并起,必有名世能息天下之亂者,此智者所詳擇也。夫布,粗中少親,剛而無禮,匹夫之雄耳。宮等以勢假合,不能相君也。兵雖眾,終必無成。曹使君智略不世出,殆天所授!君必固范,我守東阿,則田單之功可立也。孰與違忠從惡而母子俱亡乎?唯君詳慮之!”允流涕曰:“不敢有二心。”時氾嶷已在縣,允乃見嶷,伏兵刺殺之,歸勒兵守。昱又遣別騎絕倉亭津,陳宮至,不得渡。昱至東阿,東阿令棗祗已率厲吏民,拒城堅守。又兗州從事薛悌與昱協(xié)謀,卒完三城,以待太祖。太祖還,執(zhí)昱手曰:“微子之力,吾無所歸矣?!蹦吮黻艦闁|平相,屯范。

(選自《三國志·程昱傳》)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出城西五六里止屯                 屯:駐扎

    B.君,民之望也                     望:敬仰,此處作名詞,敬仰的人

    C.宮等以勢假合,不能相君也         相:幫助,輔助

    D.乃表昱為東平相,屯范             表:表揚,表彰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               

    A.今何不相率還城而守之             畢禮而歸之

    B.乃密遣數(shù)騎舉幡于東山上           吾定紹,將加兵于岱

    C.此假人于越以救溺子之說也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

    D.微子之力,吾無所歸矣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0.下面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東阿縣丞王度叛亂,縣令奔逃。程昱派人偵察情況,與薛房用計誘導(dǎo)民眾,找回縣令,防守縣城,最終打敗了王度。

    B.兗州刺史劉岱遭受公孫瓚的威脅時,程昱勸說劉岱不要與袁紹決裂而親附公孫瓚,認為劉岱與袁紹決裂而親附公孫瓚是舍近求遠的危險舉措。

    C.程昱到范縣后,對縣令靳允動之以情,曉以大義,分析利害,靳允深受感動,堅定了守城信心。程昱趁此良機,讓靳允殺死氾嶷,將軍隊和守城之權(quán)交給了靳允。

    D.程昱是三城防守的中流砥柱,其他人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靳允聽從程昱勸說,冒著親人被殺的風險,一心守城,東阿縣令棗祗率吏民拒城堅守。兗州府從事薛悌也與程昱出謀劃策,三城吏民團結(jié)一心,共度危機。

11.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此不過欲虜掠財物,非有堅甲利兵攻守之志也。(5分)

 

 

      (2)孰與違忠從惡而母子俱亡乎?唯君詳慮之?。?分)

 

【參考答案】

8.解析:D(表,作動詞,上表推薦)

9.解析:A(A組都作連詞,表順承,可不譯;B組都作介詞,前者引進動作的處所??勺g為“在”,后者引進動作的對象,可譯為“對”;C組前者連詞,表目的,可譯為“來”,后者作可譯為“帶領(lǐng)”;D組前者為助詞“的”,后者作代詞)

10.解析:C(“讓靳允殺死汜嶷,將軍隊和守城之權(quán)交給了靳允”與原文意思不符,應(yīng)是“靳允殺死汜嶷后,回來部署軍隊加強了城防”)

11.翻譯(1)解析:這只不過是想搶劫些財物,并沒有使盔甲堅固使兵器鋒利的攻打和堅

守城池的壯志啊。(“虜掠”1分,“堅”和“利”的使動用法各1分,大意2分。)

   (2)解析:這與違背忠義順從惡人以至母子雙亡相比,哪一個更好昵?希望您仔細考慮

這件事!(關(guān)鍵詞“孰與”“唯”“詳”各1分,大意2分)

參考譯文

    程昱字仲德,東郡東阿縣人。黃巾起義時,縣丞王度反叛響應(yīng),焚毀倉庫??h令翻越城墻逃跑了,官吏與百姓紛紛扶老攜幼向東逃到渠丘山。程昱派人去觀察王度那里的形勢,發(fā)現(xiàn)王度得到一處空城卻無法防御,出城在城西五六里處駐扎。程昱對縣中大戶人家薛房等人說:“現(xiàn)在王度雖然得到了城池,卻不能據(jù)守,他們的情況可想而知,這只不過是想搶劫些財物,并沒有使盔甲堅固使兵器鋒利的攻打和堅守城池的壯志啊。為什么我們現(xiàn)在不率領(lǐng)大家返回城中堅守呢?而且城墻高大厚實,城中糧草充足,現(xiàn)在如果回去找到縣令,一起堅守,王度肯定不能支撐多久,便可一攻即破了?!毖Ψ康热苏J為他說得對。但其他官吏和百姓不肯聽從,說:“賊兵在西面,我們只有向東去才安全??!”程昱對薛房說:“愚蠢的百姓不可與他們謀劃什么大事。”隨后秘密派遣數(shù)十騎兵在東山上舉著旗幟,讓薛房等人看到,大聲喊叫“土匪來啦”,隨即下山奔向縣城,官吏百姓爭相跟隨,找到縣令,就一起守城。王度等來攻城,攻不下,想要離開。程昱率領(lǐng)官吏百姓打開城門快速出擊,王度等人大敗而逃。東阿縣城因此得到保全。

    初平年間,兗州刺史劉岱和袁紹、公孫瓚和親,袁紹讓他的妻兒住在劉岱那里,公孫瓚也派從事范方帶騎兵援助劉岱。后來袁紹和公孫瓚出現(xiàn)不合。公孫瓚打敗了袁紹的軍隊,接著派人告訴劉岱,讓他遣返袁紹 妻兒,與袁紹絕交。另外敕令范方:“如果劉岱不遣返袁紹妻兒,你就帶領(lǐng)騎兵返回。待我平定袁紹后,就發(fā)兵向劉岱開戰(zhàn)?!眲⑨愤B續(xù)數(shù)日(與謀士商議)沒有拿定主意,這時候,別駕王彧對劉岱說:“程昱很有計謀,能決斷大事?!眲⑨酚谑钦僖姵剃?,向他詢問對策,程昱說:“如果放棄袁紹的救援而尋求公孫瓚的遠助,就是常說的向越地借人來救溺水的孩子啊。公孫瓚不是袁紹的敵手。雖然現(xiàn)在打敗了袁紹,但是最終要被袁紹擒住的。如果你只顧一時的權(quán)變而不考慮長遠謀略,那你終究要失敗的。”劉岱聽從了他。范方帶領(lǐng)他的騎兵返回,還沒到達,公孫瓚就被袁紹打得大敗。劉岱上表舉薦程昱為騎都尉,程昱以有病為由推辭。

    太祖曹操到了兗州,征召程昱,任命他為壽張縣令。太祖征討徐州,讓程昱與荀彧留守鄄城。張邈等人投降呂布,各郡縣紛紛響應(yīng),只有鄄城、范縣、東阿沒有變動。呂布軍中投降過來的人,說陳宮正要帶兵攻取東阿,又讓氾嶷攻取范縣,官吏百姓都很恐慌。荀彧對程昱說:“現(xiàn)在兗州整個反叛,只有這三座城池了。陳宮等人以重兵逼臨城下,如果沒有結(jié)交其心的人,這三座城池也必發(fā)生變動。您是百姓敬佩的人,如能回城勸說他們,大概是可以成功的!”程昱于是歸返,訪問范縣,勸說縣令靳允說:“聽說呂布拘捕了您的母親、弟弟、妻子、兒女、這是孝子所絕對不能容忍的!現(xiàn)今天下大亂,英雄并起,必定會有著名于當代的有能力平息天下之亂的人出現(xiàn),這是聰明的人應(yīng)該審慎選擇的。呂布粗魯而六親不認,剛愎自用而蠻橫無禮,不過是匹夫之勇罷了。陳宮等人以勢利大小暫時合作,不能幫助您的。他們兵士雖多,最終必定不會成功。曹使君杰出的智慧韜略世所稀有,幾乎可以說是上天所授。您一定能固守范縣,我將守住東阿,這樣,像田單那樣的收復(fù)失地的功勞就可以建立了。這與違背忠義順從惡人而導(dǎo)致母子雙亡相比,哪一個更好呢?希望您仔細考慮這件事!”靳允流著眼淚說:“我不敢有另外的心思?!边@時氾嶷已經(jīng)在縣里,靳允于是去見氾嶷,埋伏兵士刺殺了他,回去指揮兵士守城。程昱又派騎兵堵住倉亭渡口,陳宮來到,不能渡河。程昱到了東阿,東阿縣令棗祗已經(jīng)率領(lǐng)官吏民眾,拒城堅守。又有兗州從事薛悌與程昱共同謀劃,終于保全了三城,等待太祖。太祖回來后,握著程昱的手說:“如果不是你的功勞,我就無處可歸了?!庇谑巧媳硗扑]程昱擔任東平相,駐扎在范縣。

 


云南昆明一中2011屆高三第二次月考

陳軫者,游說之士。與張儀俱事秦惠王,皆貴重,爭寵,張儀惡陳軫于秦王曰:“軫重幣輕使秦、楚之間,將為國交也。今楚不加善于秦而善軫者,軫自為厚而為王薄也。且軫欲去秦而之楚,王胡不聽乎?”王謂陳軫曰:“吾聞子欲去秦之楚,有之乎?”軫曰:“然?!蓖踉唬骸皟x之言果信矣?!陛F曰:“非獨儀知之也,行道之士盡知之矣。昔子胥忠于其君而天下爭以為臣,曾參孝于其親而天下愿以為子。故賣仆妾不出閭巷而售者,良仆妾也;出婦嫁于鄉(xiāng)曲者,良婦也。今軫不忠其君,楚亦何以軫為忠乎?忠且見棄,軫不之楚何歸乎?”王以其言為然,遂善待之。

    居秦期年,秦惠王終相張儀,而陳軫奔楚。楚未之重也,而使陳軫使于秦。過梁,欲見犀首。犀首者,魏之陰晉人也,與張儀不善。犀首謝弗見。軫曰:“吾為事來,公不見軫,軫將行,不得待異日?!毕滓娭?。陳軫曰:“公何好飲也?”犀首曰:“無事也?!痹唬骸拔嵴埩罟珔捠驴珊?”曰:“奈何?”曰:“田需約諸侯從親,楚王疑之,未信也。公謂于王曰:'臣與燕、趙之王有故,數(shù)使人來,曰“無事何不相見”,愿謁行于王。’王雖許公,公請毋多車,以車三十乘,可陳之于庭,明言之燕,趙?!毖?、趙客聞之,馳車告其王,使人迎犀首。楚王聞之大怒,曰:“田需與寡人約,而犀首之燕、趙,是欺我也?!迸宦犉涫?,齊聞犀首之北,使人以事委焉,犀首遂行,三國相事皆斷于犀首。軫遂至秦。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正確的—項是                           (   

    A.張儀惡陳軫于秦王曰               惡;厭惡

    B.不出閭巷而售者                   售:買入

    C.吾請令公厭事可乎                 厭事:擔任很多的事

    D.行道之士盡知之矣                 行道:推崇道義

9.下列各項中虛詞的用法和意義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A.今楚不加善于秦而善軫者           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B.犀首見之                         夜馳之沛公軍

    C.愿謁行于王                       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D.吾為事來                         會其怒,不敢獻,公為我獻之

10.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項是                        (   

    A.陳軫面對秦王的質(zhì)問,肯定張儀的看法,是以退為進,體現(xiàn)了游說之士的權(quán)謀機變。

    B.陳軫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取譬設(shè)喻,言之成理,使秦惠王深信不疑,并進而善待他。

    C.陳軫、張儀、犀首都是能夠傾邦覆國的說客,相互之間爭寵妒能,挑起了許多紛爭。

    D.經(jīng)過陳軫的精心策劃,使本無所事事的犀首一時壟斷了燕、趙、齊三國的相國事務(wù)。

11.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忠且見棄,軫不見楚何歸乎?

 

 

   (2)楚未之重也,而使陳軫使于秦。

 

 

【參考答案】

8.C    9.A    10.C

11.參見譯文

    陳軫是個游說之士。他與張儀同為秦惠王做事,都受到重用,二人常常爭寵。張儀向秦惠王講陳軫的壞話說:“陳軫攜帶大量錢財隨時出使于秦、楚兩國之間,本應(yīng)搞好兩國的邦交?,F(xiàn)在楚國井沒有對秦國更親善,卻對陳軫很好,這是因為陳軫替自己打算多麗替大王想得少的緣故啊。而且陳軫想要離開秦國投奔楚國,大王為何不讓他離開呢?”惠王問陳軫道:“我聽說你想要離秦投楚,有這回事嗎?”陳軫答道:“有?!被萃跽f:“張儀的話果然被證實了?!标愝F說:“這件事不單是張儀知道,連路上的行人也盡都知道。過去伍子胥對他的國君忠心,因而各國諸侯爭相拉他到本國為臣;曾參對他的雙親孝敬,因而各家父母都希望讓他作為自己的兒子。所以被賣的仆妾不用走出家門街巷便被買去的,就是好仆妾;被丈夫拋棄的婦女能再嫁在本鄉(xiāng)本里的,那是好婦人?,F(xiàn)在如果我對我的國君不忠心,楚王又怎么會拿我做忠臣看待呢?忠心尚且被拋棄,我不往楚國又投奔何處呢?”秦惠王感到陳軫的話說得對,于是便很好地對待他。

陳軫在秦國住了一年,秦惠王終究任用張儀為相國,于是陳軫投奔楚國。楚國并沒有重用他,卻派他出使秦國。陳軫路過魏國時,想要看望犀首。犀首推辭不見。陳軫說:“我是為要事而來,你不見我,我就要離開這里了,不能等到其它日子?!毕妆銜娏岁愝F。陳軫問:  “你怎么喜歡飲起酒來了呢?”犀首答說:“沒有事啊。”陳軫說:“請讓我使你的事情多起來,行嗎?”犀乎閭道:“怎么辦呢?”陳軫說:“魏相田需邀約各國諸侯合縱聯(lián)盟結(jié)好,楚王持懷疑態(tài)度而不相信他。你去對魏王說:'我與燕.趙兩國的國君有舊交,他們多次派人來對我說“你閑著沒事怎么不來見見面”,我希望到他們那里去拜見一下。魏王即使同意你,你也不必多要車輛,只需把三十輛車子擺在庭院內(nèi),公開說要到燕、趙兩國去。”燕、趙兩國的在魏國作客的人聽到這個消息,忙飛車稟告各自的國君,兩國都派人到魏迎接犀首。楚王聞知此事大怒,說,“魏相田需來與我結(jié)約,而他們的犀首卻前往燕、趙兩國,這分明是欺騙我??!”楚王憤怒之下,不理會田需的建議,齊王聽說犀首去北方,也派人把國事托付給他。犀首于是啟程,燕、趙、齊三國的相國事務(wù)都歸犀首決定。陳軫于是到了秦國。


浙江菱湖中學2011屆高三10月月考

趙奢者,趙之田部吏也。 

    秦伐韓,軍于閼與。王召廉頗而問曰:“可救不?”對曰:“道遠險狹,難救。”又召樂乘而問焉,樂乘對如廉頗言。又召問趙奢,奢對曰:“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斗于穴中,將勇者勝。”王乃令趙奢將,救之。

兵去邯鄲三十里,而令軍中曰:“有以軍事諫者死?!鼻剀娷娢浒参?,秦軍鼓噪勒兵,武安屋瓦盡振。軍中候①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趙奢立斬之。堅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復(fù)益增壘。秦間來入趙奢善食而遣之間以報秦將秦將大喜曰夫去國三十里而軍不行乃增壘閼與非趙地也

趙奢既已遣秦間,乃卷甲而趨之,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閼與五十里而軍。軍壘成,秦人聞之,悉甲而至。軍士許歷以軍事諫,趙奢曰:“內(nèi)之。”許歷曰:“秦人不意趙師至此,其來氣盛,將軍必集其陣以待之,不然,必敗。”趙奢曰:“請受令。”許歷曰:“請就鈇質(zhì)之誅。趙奢曰:“胥②后令邯鄲?!痹S歷復(fù)請諫,曰:“先據(jù)北山上者勝。后至者敗?!壁w奢許諾,即發(fā)萬人趨之。秦兵后至,爭山不得上,趙奢縱兵擊之,大破秦軍。秦軍解而走,遂解閼與之圍而歸。

趙惠文王賜奢號為馬服君,以許歷為國尉。趙奢于是與廉頗、藺相如同位。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注】① 候:哨兵,偵察兵。②胥:等待。

1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秦軍鼓噪勒兵                 勒:統(tǒng)率,率領(lǐng)    、

B.秦伐韓,軍于閼與             軍:軍隊 

C.趙奢曰:“內(nèi)之”              內(nèi):通“納”     

D.秦人不意趙師至此             意:料想到

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又召樂乘而問焉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B.遂解閼與之圍而歸         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C.有以軍事諫者死           不賂者以賂者喪

D.秦人聞之,悉甲而至       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1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趙奢軍紀嚴明,軍中有一個偵察兵建議火速援救武安,違反了趙奢發(fā)布的軍令,結(jié)果被趙奢處死。

B.趙奢率領(lǐng)軍隊離開國都三十里就不前進,只忙于增筑堡壘,軍中有人議論閼與將會被秦國吞并。

C.趙奢深知“兵貴神速”,在迷惑秦軍獲得成功后,就立即下令全軍卸去甲衣,快步前進,兩天一夜便趕到了前線。

D.由于取得了閼與一戰(zhàn)的勝利,趙奢深受趙王信任,從此,與廉頗、藺相如的地位相等。

19.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秦間來入趙奢善食而遣之間以報秦將秦將大喜曰夫去國三十里而軍不行乃增壘閼與非趙地也

2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斗于穴中,將勇者勝。

                                                                                  

(2)堅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復(fù)益增壘。

                                                                                   

【參考答案】

16.B(軍:動詞,駐扎)

17.B(A 代詞,之/兼詞,于之;B均為承接;C拿/因為;D 代詞/代詞,這)

18.B

19.秦間來入/趙奢善食而遣之/間以報秦將/秦將大喜曰/夫去國三十里而軍不行/乃增壘/閼與非趙地也。

20.略。

譯文:

趙奢是趙國田部的一個收稅的小官。

秦國攻打韓國,駐軍在閼與。趙王召集廉頗問計:“可以救援韓國嗎?”廉頗回答說:“路險綿長,很難救援?!壁w王又召來樂乘問這件事怎么辦。樂乘的回答像廉頗的一樣。又召來趙奢問計,趙奢回答說:“這段路險阻綿長,(要去救援)就好比兩只老鼠在洞里爭斗,那將是驍勇者勝利?!庇谑侨蚊w奢為大將,救援韓國。

軍隊離開邯鄲三十里,趙奢就在軍中下令說:“有誰拿軍事上的事情來勸說的就處死?!鼻剀婑v扎武安西面,秦軍擊鼓吶喊訓(xùn)練軍隊,武安的屋瓦全給吶喊聲震動了。軍中有個偵察人員說趕快救援武安,趙奢立即把他殺了。趙軍堅守營壘,停留了二十八天不僅不向前進發(fā),反而加固了防守工事。秦軍的奸細偷偷進來,趙奢好好款待了他,并把他送走了,秦軍奸細回去報告了秦軍將領(lǐng),秦軍將領(lǐng)非常高興說:“離開國都三十里卻駐軍不走,還增修營壘,閼與不是趙國的了。”

趙奢送走了秦軍的奸細后,就命令士兵卸下鐵甲快速前進,兩天一夜就到了,命令擅長射箭的軍士在距離閼與五十里的地方扎營。剛扎好營,秦軍聽說了,傾巢而來。軍士許歷用軍事的問題請示趙奢,趙奢說:“讓他進來。”許歷說:“秦軍想不到趙國軍隊來到這里,現(xiàn)在他們趕來,氣勢一定很盛,將軍您一定要集中更多的兵力來等待他們。不這樣,一定失敗?!壁w奢說:“請讓我接受你的指教?!痹S歷說:“(如失?。┪仪樵附邮芨|(zhì)的刑法?!壁w奢說:“等回邯鄲以后的命令吧?!痹S歷又勸諫說:“先占領(lǐng)北山的軍隊將得勝,后來的一方將失敗?!壁w奢答應(yīng)了,立即派出一萬人占領(lǐng)北山,秦軍果然后來,與趙軍爭奪北山但攻不上去,趙奢領(lǐng)軍攻擊,大破秦軍。秦軍大敗而逃,于是解除了閼與之圍,勝利而歸。

趙惠文王賜給趙奢的封號是馬服君,并任許歷為國尉。趙奢于是與廉頗、藺相如地位相同。


浙江臺州中學2011屆高三第二次統(tǒng)練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題 。(18分)

巢谷,字元修。父中世,眉山農(nóng)家也,少從士大夫讀書,老為里校師。谷幼傳父學,雖樸而博。舉進士京師,見舉武藝者,心好之。谷素多力,遂棄其舊學,畜弓箭,習騎射。久之業(yè)成,而不中第。

    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未嘗一見。紹圣初,予以罪謫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諱與予兄弟游,平生親友無復(fù)相聞?wù)?。谷獨慨然自眉山誦言,欲徒步訪吾兄弟。聞?wù)呓孕ζ淇?。元符二年春正月,自梅州遺予書曰:“我萬里步行見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見,死無恨矣?!庇梵@喜曰:“此非今世人,古之人也?!?u>既見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厭時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復(fù)昔日元修也。將復(fù)見子瞻于海南,予愍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則善,然自此至儋數(shù)千里,復(fù)當渡海,非老人事也?!惫仍唬骸拔易砸曃醇此酪?,公無止我?!绷糁豢桑喥溟抑袩o數(shù)十錢,予方乏困,亦強資遣之。船行至新會,有蠻隸竊其橐裝以逃,獲于新州,谷從之至新,遂病死。予聞哭之失聲,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昔趙襄子厄于晉陽,知伯率韓、魏決水圍之。城不沉者三版,縣釜而爨,易子而食,群臣皆懈,惟高恭不失人臣之禮。及襄子用張孟談計,三家之圍解,行賞群臣,以恭為先。談曰:“晉陽之難,惟恭無功,曷為先之?”襄子曰:“晉陽之難,群臣皆懈,惟恭不失人臣之禮,吾是以先之?!惫扔谂笥阎x,實無愧高恭者,惜其不遇襄子,而前遇存寶,后遇予兄弟。予方雜居南夷,與之起居出入,蓋將終焉。雖知其賢,尚何以發(fā)之?聞谷有子蒙,在涇原軍中,故為作傳,異日以授之。                       

(節(jié)選自蘇轍《巢谷傳》,有刪節(jié))

1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自梅州遺予書曰                   遺:遺留,留給

    B.遂棄其舊學,畜弓箭               畜:儲備,置辦

    C.不旬日必見,死無恨矣             恨:遺憾

    D.縣釜而爨,易子而食               縣:同“懸”

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予之在朝,谷浮沉里中             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B.予以罪謫居筠州                   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毛一鷺

    C.昔趙襄子厄于晉陽                 或脫身以逃,不能容于遠近

    D.故為作傳,異日以授之             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

19.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主要通過巢谷的棄文從武、與作者兄弟的交往刻畫了他重朋友義氣,具有古代俠士遺風的義士的形象。

    B.當作者兄弟倆被貶謫嶺南時,巢谷以年老多病之體,萬里步行,去見他倆,不幸病死于途中,這突出表現(xiàn)了巢谷的古道熱腸、俠士風概。

    C.本文選材典型,敘事簡潔,辭藻華麗,富有感染力,人物形象鮮明,意蘊高妙,回味無窮,這就是蘇轍行文的特色所在。

    D.文章最后部分作者發(fā)表議論,將巢谷比作春秋末年忠于趙襄子的高恭,除了揄揚巢谷之外,還有譏刺世人趨炎附勢的意味。

20.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既 見 握 手 相 泣 已 而 道 平生 逾 月 不厭 時 谷 年 七 十 有 三 矣 瘦 瘠 多 病 非 復(fù) 昔 日 元 修 也。

21.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3分)

 

   (2)予方雜居南夷,與之起居出入,蓋將終焉。(3分)

 

【參考答案】

17.A(應(yīng)為“寄、送(信)”的意思。)

 

18.D(A.助詞,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第一人稱代詞,我;B.介詞,因為/介詞,憑借……的身份;C.介詞,在/介詞,表被動,被;D.介詞,表對象,替,給。)

19.C(本文的語言樸素平易,看似平淡卻又回味無窮。)

20.既見/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厭/時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復(fù)昔日元修也。

21.(1)(我)埋怨他不聽從我的話,然而也對他不采納我的意見而實現(xiàn)自己的心愿感到驚異。(要點:恨、奇)

(2)我(當時)正住在南方,和蠻夷生活在一起,大概也要死在這里了。(要點:方、蓋、焉)

【譯文】

巢谷,字元修。他的父親名中世,是眉山的農(nóng)民。巢谷幼年跟隨父親學習,雖然人很質(zhì)樸,卻也博學多才。進京參加科舉考試,看見參加武舉科考的人,很羨慕。巢谷一向力氣很大,就放棄原來所學的,置備弓箭,學習騎馬射箭。不久學成,但卻沒有考中武科。

后來我入朝為官,巢谷在家鄉(xiāng)謀生,兩人不曾見面。紹圣年初,我(蘇轍)因為獲罪被罷免住在筠州,然后從筠州搬到雷州,再搬到循州。我哥哥子瞻(蘇軾)也從惠州搬到昌化,士大夫們都不敢和我們兄弟來往了,親戚朋友也再沒有聯(lián)絡(luò)了。只有巢谷在眉山揚言要徒步尋訪我們兄弟倆。聽見的人都笑他癡狂。元符二年正月,他從梅州給我來信說:“我步行萬里來見你,自己沒有意料到還能保全性命,現(xiàn)在到梅州了,很快就能相見,雖死而無憾了?!蔽殷@喜地說:“他不是現(xiàn)代的人,而是古人??!”相見之后,握手相對而哭,然后說平生之事,說了一個多月也不覺厭倦。當時巢谷已經(jīng)七十三歲了,瘦而多病,已經(jīng)不是當日的那個元修了。他還要去海南見子瞻,我同情他年老多病,勸止他說:“你雖然一番好意,但是從這里到子瞻那里數(shù)千里,還要過海,不是老人能做到的?!彼f:“我自認為還不會馬上死,你別攔我?!绷舨蛔∷倏纯此?,只有數(shù)十錢了。我雖然也很窮,還是湊了點錢給他作為路費。船到了新會,有個南蠻奴隸偷了他的包逃跑,在新州被抓獲,巢谷跟著他到了新州,很快就病死了。我聽說后,痛哭失聲,埋怨他不聽我的話,然而也對他不采納我的意見而實現(xiàn)自己的心愿感到驚異。

以前趙襄子被困于晉陽,智伯率領(lǐng)魏、韓軍隊用決堤放水的方法圍困他。城內(nèi)水深到要把鍋吊起來才可以生火,彼此交換孩子來煮了吃。群臣都散慢了,只有高恭沒有忘記禮數(shù)。后來趙襄子采用了張孟談的計策解了三國的圍困,論功行賞時,高恭排在首位。張孟談?wù)f:“晉陽之難,高恭沒有一點功勞,為什么以他為先?”襄子說:“因為當時大臣們都散慢了,只有他沒有忘記君臣之禮,所以我把他排在首位?!背补葘ε笥训牧x氣,實在比得上高恭,只可惜他沒碰上襄子,而只是遇到了存寶和我們兄弟。我(當時)正住在南方,和蠻夷生活在一起,大概也要死在這里了。雖然知道他的賢德,但我還能用什么方法來傳揚他的事跡呢?我聽說他有個兒子叫巢蒙,在涇原軍中,所以只能為他立傳,改天交給巢蒙。


浙江學軍中學2011屆高三第二次月考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題。(18分)

楊 烈 婦 傳

        唐·李翱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忭州。既又將盜陳州,分其兵數(shù)千人抵項城縣。蓋將掠其玉帛,俘累其男女,以會于陳州。

縣令李侃不知所為。其妻楊氏曰:“君縣令,寇至當守;力不足,死焉,職也。君如逃,則誰守?”侃曰:“兵與財皆無,將若何?”楊氏曰:“如不守,縣為賊所得矣!倉廩皆其積也,府庫皆其財也,百姓皆其戰(zhàn)士也,國家何有?奪賊之財而食其食,重賞以令死士,其必濟!”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楊氏言曰:“縣令,誠主也;雖然,歲滿則罷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墳?zāi)勾嫜桑讼嗯c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為賊之人耶?”眾皆泣,許之。乃徇曰:“以瓦石中賊者,與之千錢;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賊者,與之萬錢?!钡脭?shù)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楊氏親為之爨以食之,無長少,必周而均。使侃與賊言曰:“項城父老,義不為賊矣,皆悉力守死。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無益也!”賊皆笑。有蜚箭集于侃之手,侃傷而歸。楊氏責之曰:“君不在,則人誰肯固矣!與其死于城上,不猶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復(fù)登陴。

項城,小邑也,無長戟勁弩、高城深溝之固。賊氣吞焉,率其徒將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賊者,中其帥,墜馬死?!鋷洠A抑鲆?。——賊失勢,遂相與散走。項城之人無傷焉。

刺史上侃之功,詔遷絳州太平縣令。楊氏至茲猶存。

婦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盡恭順和于娣姒于卑幼有慈愛而能不失其貞者則賢矣。辨行列,明攻守勇烈之道,此公卿大臣之所難。厥自兵興,朝廷寵旌守御之臣。憑堅城深池之險,儲蓄山積,貨財自若,冠胄服甲負弓矢而馳者,不知幾人。其勇不能戰(zhàn),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棄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若楊氏者,婦人也。孔子曰:“仁者必有勇。”楊氏當之矣。

贊曰:凡人之情,皆謂后來者不及于古之人。賢者古亦稀,獨后代耶!及其有之,與古人不殊也。若高愍女、楊烈婦者,雖古烈女,其何加焉!予懼其行事湮滅而不傳,故皆敘之,將告于史官。

【注】①李希烈:唐代宗時為蔡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淮西節(jié)度留后,唐德宗時為淮寧節(jié)度史。建中三年,自稱建興王、天下都元帥。建中四年叛唐。十二月,攻陷汴州(今河南開封)。兵敗后,被部將毒死。②高愍女:指作者所作的《高愍女碑》。

 

1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俘累其男女           累:抓捕    B.侃率之以乘城         乘:憑借

C.率其徒將超城而下     超:越過    D.與古人不殊也         殊:不同

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力不足,死焉,職也      賊氣吞焉

B.倉廩皆其積也            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C.宜相與致死以守其邑      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

D.冠胄服甲負弓矢而馳者    物過盛而當殺

19.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希烈叛軍連下兩州,又兵臨項城,縣令李侃先是“不知所為”,繼而又“傷而歸”,在妻子楊氏的鼓勵下,終于堅定了抗敵之志。

B.在叛軍兵臨城下的危急關(guān)頭,楊氏挺身而出,幫助縣令丈夫謀劃抗敵對策,激勵差吏和百姓抗敵守城,終于取得了項城自衛(wèi)戰(zhàn)的勝利。

C.楊氏向丈夫和差吏、百姓細陳守與不守的利害得失,又讓丈夫登城喊話瓦解敵軍,關(guān)鍵時刻充分展示了她過人的智慧和膽識。

D.作者鞭撻了那 些平時占城聚財、武裝馳騁,關(guān)鍵時刻卻“棄其城而走”的守御之臣們,借孔子“仁者必有勇”的名言熱情贊揚了楊氏。

20.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婦 人 女子 之 德 奉 父 母 舅 姑 盡 恭 順 和 于 娣 姒 于 卑 幼 有 慈愛 而 能 不 失 其 貞 者 則 賢矣。

21.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⑴重賞以令死士,其必濟!(3分)

⑵雖然,歲滿則罷去,非若吏人百姓然。(3分)

【參考答案】

 

17.B。乘,登上 。

18.C。表目的連詞。焉,于之;之。其,他們的;自己的。而,連接狀語和中心語;表承接。

19. A?!袄钕A遗衍娺B下兩州”有誤。

20.婦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盡恭順/和于娣姒/于卑幼有慈愛/而能不失其貞者/則賢矣。(3分)

21. ⑴用重賞的辦法來使百姓成為敢于拼死的勇士,事情 一定能夠成功。或:用優(yōu)厚的獎賞來激勵敢于犧牲的勇士,事情一定能夠成功。令:使,讓。(本題3分)

⑵雖然這樣,但是任期滿后就要離職而去,不像縣衙差吏和百姓那樣。非若……然:不像……那樣。(本題3分)

附《楊烈婦傳》 譯文:

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李希烈攻陷了汴州,接著又將掠奪陳州,分出他的部隊幾千人,到達項城縣。將掠取這里的財物,俘虜抓捕這里的男女百姓,到陳州去會合。

縣官李侃不知怎么辦才好。他的妻子楊氏說:“您是縣令,叛軍到了,就應(yīng)當守衛(wèi),雖然力量不足,但你即使死在這件事上,也是盡了你應(yīng)盡的職責。假如您逃跑,那么誰來守城?”李侃說:“軍隊與錢財都沒有了,該怎么辦?”楊氏說:“如果不能守住項城,縣城就會被叛軍占領(lǐng),糧倉里的糧食都成了叛軍的儲蓄,府庫里的財物都成了他們的財物,百姓都成了他們的戰(zhàn)士了,國家還有什么呢?奪取叛軍的財物,吃他們的糧食,用重賞的辦法來使百姓成為敢于拼死的勇士,事情一定能夠成功?!?/p>

于是把縣衙差吏和百姓召集到縣府庭院里。楊氏說:“縣令,確實是一城之主,雖然這樣,但是任期滿后就要離職而去,不像縣衙差吏和百姓那樣。差吏百姓,都是本地人,祖墳在這里,應(yīng)該一起獻出生命來守衛(wèi)自己的縣城,怎能忍心喪失自身而成為叛軍的俘虜呢?”大家都流淚答了,答應(yīng)一起死守縣城。于是楊氏巡行說:“凡是用磚瓦石塊擊中敵人的,獎給他千錢;用刀箭兵器之類擊中敵人的,獎給他萬錢?!蹦技綌?shù)百人,李侃率領(lǐng)他們登上了城墻。

楊氏親自煮飯給他們吃,不分老小,一定照顧周到分配公平。楊氏讓李侃對敵人喊話說:“項城父老,守義而決不從賊,都會全力守城戰(zhàn)死。即使得到了我們的城池也不能顯示你們的威風,不如趕快離開,否則白白地失利,沒有任何好處!”叛軍都笑了。這時有飛箭射中李侃的手臂,李侃因受傷而回家。楊氏責備他說:“你不在,那么誰肯固守陣地呢!與他們一起死在城頭上,不是要勝過死在家里嗎?”李侃就忍著傷痛,又登上了城墻。

項城是個小縣城,沒有長戟勁弩這樣的精良武器,也沒有高城深溝這樣的堅固城防。叛軍氣焰囂張,企圖一舉吞滅項城,于是那些首領(lǐng)們率領(lǐng)著他們的士兵企圖越墻而下。這時,守城的差吏和百姓中有人用普通的弓箭射擊敵人,還射中了叛軍統(tǒng)帥,使他墜馬而死。——這個統(tǒng)帥是李殺烈的女婿?!衍娛?,于是都逃散了。項城的人沒有一個傷亡的。

刺史把李侃守項城的功勞上報給了朝廷,朝廷下詔提升李侃為絳州太平縣縣令。楊氏現(xiàn)在還在人世。

婦人女子的美德,在于侍奉父母公婆,竭盡恭敬孝順,和妯娌關(guān)系和睦,對弱小的孩子有慈愛之心,并且能不失貞節(jié),這樣的人就是賢女了。懂得行軍布陣的戰(zhàn)術(shù),明白進攻防守、勇武剛烈的道理,這是公卿大臣們都難以做到的。自從國家兵禍產(chǎn)生以來,朝廷就注重表彰那些守御之臣。他們憑借著堅城深池的險要,儲蓄的東西堆積如山,物資財富像原來一樣豐足充裕,戴盔披甲背著弓箭來回奔馳的人,不知有多少。他們自稱勇士卻不能打仗,自稱有才智卻不能守城,自稱忠心卻不能效死,棄城逃跑的人,有啊。那是些什么人啊!像楊氏,只是個婦女啊,孔子說:“仁者必有勇?!睏钍袭?shù)闷疬@句話了。

評論說:人們的通常觀點,都認為后來的人比不上古人。賢能的人從古代就很少,更何況后代!等到出現(xiàn)了,和古人也沒有什么差別。像高愍女、楊烈婦等人,就算是古代的烈女,又比她們強多少?我擔心她們的事跡被湮滅而得不到流傳,所以敘述下來,并打算告訴給寫史書的官員。

 


浙江瑞安中學2011屆高三第二次月考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題(18分)

朱熹傳

    朱熹,字元晦,徽州婺源人。年十八貢于鄉(xiāng),中紹興十八年進士第。淳熙五年,除知南康軍。至郡,興利除害,值歲不雨,講求荒政,多所全活。訖事,奏乞依格推賞納粟人。間詣郡學,引進士子與之講論。會浙東大饑,改熹提舉浙東常平茶鹽公事,即日單車就道,移書他郡,募米商,蠲其征,及至,則客舟之米已輻湊。熹日鉤訪民隱,按行境內(nèi),單車屏徒從,所至人不及知。郡縣官吏憚其風采,至自引去,所部肅然。凡丁錢、役法之政,有不便于民者,悉厘而革之。于救荒之余隨事處畫必為經(jīng)久之計有短熹者謂其疏于為政上曰朱熹政事卻有可觀光宗即位,改知漳州。奏除屬縣無名之賦七百萬。以習俗未知禮,采古喪嫁娶之儀,揭以示之,命父老解說,以教子弟。常病經(jīng)界不行之害,乃訪事宜,擇人物及方量之法上之。有旨先行漳州經(jīng)界。慶元四年,熹以年近七十,申乞致仕,明年卒。

    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家故貧,簞瓢屢空,晏如也。諸生之自遠而至者,豆飯藜羹,率與之共。往往稱貸于人以給用,而非其道義則一介不取也。其為學,大抵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而以居敬為主。嘗謂圣賢道統(tǒng)之傳始晦。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窮圣賢之經(jīng)訓(xùn)。所著書皆行于世。熹沒,朝廷以其《大學》《論語》《孟子》《中庸》訓(xùn)說立于學官。平生為文凡一百卷,生徒問答凡八十卷,《別錄》十卷。

【注】①蠲juān:免除

1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奏乞依格推賞納粟人   格:規(guī)定

    B.常病經(jīng)界不行之害     病:憂慮

    C.申乞致仕,明年卒     致仕:退休

    D.以研窮圣賢之經(jīng)訓(xùn)     訓(xùn):教訓(xùn)

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所至人不及知         間以詩記所遭

    B.悉厘而革之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C.仕于外者僅九考       今者項莊拔劍舞

    D.豆飯藜羹,率與之共   蜩與學鳩笑之

 

19.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朱熹主持南康軍時,正值當?shù)匕l(fā)生嚴重旱災(zāi),朱熹很重視救災(zāi)措施,百姓大多得以活命。

    B.浙東大饑荒時,朱熹單車獨行,外出考察百姓疾苦。州縣官員害怕受到懲罰,就有人毀謗朱熹政務(wù)荒疏。

    C.朱熹家境一向貧寒,以致常常斷糧,學生從遠方來求教,他只好與學生共食粗劣的食物。

    D.朱熹為學強調(diào)敬事上天,加強自我修養(yǎng)。死后,朝廷把他注釋的“四書”定為學校的教材。

20.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于救荒之余隨事處畫必為經(jīng)久之計有短熹者謂其疏于為政上曰朱熹政事卻有可觀

21.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移書他郡,募米商,蠲其征,及至,則客舟之米已輻湊。

 

(2)往往稱貸于人以給用,而非其道義則一介不取也。

 

【參考答案】

17.D訓(xùn):解釋

18.A放在動詞前,組成“所”字結(jié)構(gòu)       B.表承接/表遞進  C.代詞,…的時間/時間名詞后表提頓    D.介詞,和/連詞

19.                  B.“州縣官員害怕受到懲罰,就有人毀謗朱熹政務(wù)荒疏”錯,應(yīng)是“有的不惜棄官離去”。

20.于救荒之余/隨事處畫/必為經(jīng)久之計/有短熹者/謂其疏于為政/上曰/朱熹政事卻有可觀(斷對一處給1分,斷錯一處扣1分,扣完為止)

21.(1)(朱熹)寫信給其他州郡長官,(要求)召集米商,免除他們的商稅,等朱熹到達浙東,外地商船運來的糧食已經(jīng)聚集了很多。(譯對大意1分,“移書”1分,“輻湊”1分)(2)常常向別人借貸才能維持生活,但是,對于不合道義的錢,卻一分不取。(譯對大意1分,“稱貸”1分,“介”1分)

參考譯文:

朱熹,字元晦,徽州婺源人。十八歲參加鄉(xiāng)貢考試,后考中紹興十八年的進士。淳熙五年,朱熹受命掌管南康軍。到任后,興利除弊,正值當?shù)匾荒瓴幌掠?,他十分重視抗?zāi)救民的措施,很多百姓得以保全性命。事情結(jié)束后,朱熹上表奏請皇上按照規(guī)定的標準獎賞獻糧救災(zāi)的人。他還常到州郡的學校去,召集學生給他們講學。當時又正趕上浙東發(fā)生打饑荒,朱熹被改任為提舉浙東常平茶鹽公事,他當天就獨自前往赴任,并立即給其他州郡寫信,召集米商,免除他們的商稅,等朱熹到達浙東,外地商船運來的糧食已經(jīng)聚集了很多。朱熹每日查訪民情,到州縣巡行考察,單車獨行,不帶隨從,所到之地,人們都不知道他的身份。州縣的官員害怕他的嚴峻作風,有的甚至棄官離去,轄區(qū)之內(nèi),秩序肅然。所有丁錢、役法這類規(guī)定條款,如對百姓不利,他全部整理出來加以革除。朱熹在賑災(zāi)救荒之余,還按照實際進行規(guī)劃,一定為百姓作長遠的打算。有人毀謗朱熹,說他政務(wù)荒疏,皇上說:“朱熹政績卻是大有可觀?。惫庾诩次缓?,朱熹調(diào)任漳州知州。他上奏章請求免除漳州屬縣的無名雜稅七百萬貫。又認為當?shù)氐娘L俗不合禮儀,采錄古代喪葬嫁娶的禮儀,公布于眾,讓人們熟知,并命令父老講解,用來教導(dǎo)子弟。朱熹還常為經(jīng)界法不能實施憂慮,他認真考察有關(guān)事宜,選拔人才,制定丈量土地的方法,寫成奏章上報給朝廷?;噬辖抵?,讓他先在漳州實行經(jīng)界法。慶元四年,朱熹因年近七十,請求辭官,第二年去世。

朱熹在考中進士的五十年里,外地做官只有九年,朝中做官才四十天。朱熹家境一向貧寒,以至常常斷糧,但他卻安然處之。有的學生從遠方來向他請教,他就用豆飯藜湯招待,并和他們一起吃飯。朱熹常需向別人借貸才能維持生活,但是,對于不合道義的錢,卻一分不取。朱熹做學問,大致通過深入探究事物的“理”以獲得知識,反過來親自實踐所獲知識的實際效用,而把敬事上天作為修行立德的途徑。他曾經(jīng)說過,古代圣賢的思想學說流散在典籍中,由于圣賢經(jīng)書的宗旨沒有闡明,圣賢思想學說的傳授也就含混隱晦。于是,朱熹竭盡精力,深入探究圣賢的思想準則。他所寫的書在世上廣泛流傳。朱熹死后,朝廷把他為《大學》《論語》《孟子》《中庸》作注的書作為學校的教材。朱熹一生寫的文章共一百卷,他與學生的問答有八十卷,還有《別錄》十卷。

 


浙江西湖高級中學2011屆高三10月月考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題。(18分)

     曹景宗,字子震,新野人也。父欣之,為宋將,位至征虜將軍、徐州刺史。景宗幼善騎射,好畋獵。常與少年數(shù)十人澤中逐獐鹿,每眾騎赴鹿,鹿馬相亂,景宗于眾中射之,人皆懼中馬足,鹿應(yīng)弦輒斃,以此為樂。未弱冠,欣之于新野遣出州,以匹馬將數(shù)人,于中路卒逢蠻賊數(shù)百圍之。景宗帶百余箭,乃馳騎四射,每箭殺一蠻,蠻遂散走,因是以膽勇知名。頗愛史書,每讀《穰苴傳》《樂毅傳》,輒放卷嘆息曰:“丈夫當如是!”建武四年太尉陳顯達督眾軍北圍馬圈景宗從之以甲士二千設(shè)伏破魏援拓跋英四萬人及克馬圈顯達論功以景宗為后景宗退無怨言魏主率眾大至顯達宵奔景宗導(dǎo)入山道故顯達父子獲全。

     五年,魏拓跋英寇鐘離,圍徐州刺史昌義之。高祖詔景宗督眾軍援義之,豫州刺史韋睿亦與焉,而受景宗節(jié)度。先是,高祖詔景宗等逆裝高艦,使與魏橋等,為火攻計。令景宗與睿各攻一橋,睿攻其南,景宗攻其北。六年三月,因春水生,淮水暴漲六七尺。睿遣所督將馮道根、李文釗、裴邃、韋寂等乘艦登岸,擊魏洲上軍盡殪。景宗因使眾軍皆鼓噪亂登諸城,呼聲震天地。(魏將)楊大眼于西岸燒營,英自東岸棄城走。諸壘相次土崩,悉棄其器甲,爭投水,死者十余萬,淮水為之不流。景宗令軍主將馬廣躡大眼至濊水上,四十余里,伏尸相枕。義之出逐英至洛口,英以匹馬入梁城,緣淮百余里,尸骸枕藉。生擒五萬余人,收其軍糧器械,積如山岳,牛馬驢騾,不可勝計。景宗乃搜軍所得生口萬余人,馬千匹,遣獻捷?!     ?/p>

      景宗為人自恃尚勝,每作書,字有不解,不以問人,皆以意造焉。雖公卿無所推,惟韋睿年長,且州里勝流,特相敬重,同宴御筵,亦曲躬謙遜,高祖以此嘉之。高祖數(shù)宴見功臣,共道故舊,景宗醉后謬忘,或誤稱下官,高祖故縱之,以為笑樂。   (《梁書·卷九》,有刪節(jié)) 

13.下面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景宗導(dǎo)入山道      導(dǎo):引領(lǐng)   B.擊魏洲上軍盡殪    殪:殺死

C.英自東岸棄城走    走:逃跑   D.雖公卿無所推      推:推薦

14.下面句子中加點的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伏尸相枕       則噪而相逐            B.乃馳騎四射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因春水生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皆以意造焉     以勇氣聞于諸侯

15.下列對文意的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景宗年少時不僅擅長騎馬射箭,而且酷愛讀書,有遠大的志向,認為男子漢大丈夫就應(yīng)該像穰苴、樂毅那樣為國家建功立業(yè)。

B.在馬圈之戰(zhàn)中,景宗用兩千奇兵擊破北魏援軍中山王拓跋英的四萬人馬。戰(zhàn)后論功卻被陳顯達排到了后面,景宗毫無怨言,仍在關(guān)鍵時刻挺身而出,使顯達父子得以保全性命。

C.在增援徐州刺史昌義之的戰(zhàn)役中,景宗采用火攻燒毀魏軍營壘,俘虜五萬多人,收繳的軍糧、武器裝備堆積如山,牛馬驢騾不可勝數(shù)。

D.武帝經(jīng)常設(shè)宴接見功臣,共敘故舊。景宗酒后胡言亂語,有時講錯下屬官吏的名字。武帝故意任他講下去,以此取笑娛樂。

16.用斜線(/)給下列文字斷句。(3分)

建武四年太尉陳顯達督眾軍北圍馬圈景宗從之以甲士二千設(shè)伏破魏援拓跋英四萬人及克馬圈顯達論功以景宗為后景宗退無怨言魏主率眾大至顯達宵奔景宗導(dǎo)入山道故顯達父子獲全

17.把文言文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未弱冠,欣之于新野遣出州,以匹馬將數(shù)人,于中路卒逢蠻賊數(shù)百圍之。

(2)諸壘相次土崩,悉棄其器甲,爭投水,死者十余萬,淮水為之不流。

【參考答案】

13.D推:推重(尊崇)    14.D

15.C(“景宗采用火攻燒毀魏軍營壘”不符合原文。原文是魏將楊大眼抵擋不住,于是在西岸燒營后撤。)

16.建武四年/太尉陳顯達督眾軍北圍馬圈/景宗從之/以甲士二千設(shè)伏/破魏援拓跋英四萬人/及克馬圈/顯達論功/以景宗為后/景宗退無怨言/魏主率眾大至/顯達宵奔/景宗導(dǎo)入山道/故顯達父子獲全。

參考譯文:

曹景宗,字子震,新野縣人。父親曹欣之,在宋做官,位至徐州刺史。曹景宗年少時就擅長騎馬射箭,喜歡打獵,經(jīng)常和幾十個少年一起在沼澤中追逐獐鹿等野獸。每當大家騎馬追趕鹿,鹿和馬攪和在一處時。景宗就在人群中射鹿。大家都擔心射中馬蹄,結(jié)果鹿應(yīng)箭倒斃。景宗以此為樂。景宗尚未成人的時候.父親欣之在新野派他出州遠行,他僅騎一匹馬帶著幾個人,在路上突然遇上數(shù)百個南蠻盜匪,團團圍住了他們。景宗身帶一百多支箭,每支射殺一個南蠻,蠻匪于是只好逃散,景宗于是以膽大聞名。他酷愛讀史書,每當讀到《穰苴傳》和《樂毅傳》,總是放下書卷嘆息說:“大丈夫就應(yīng)當這樣!”  

建武四年,他隨太尉陳顯達往北圍攻馬圈城,用兩千奇兵擊破北魏援軍中山王拓跋英的四萬人馬。攻克馬圈之后,顯達論功行賞,把景宗排到了后面,景宗退居一旁毫無怨言,北魏孝文帝率大軍浩浩蕩蕩開來,顯達夜里出逃,景宗領(lǐng)著眾人進入山間小道,顯達父子因此保全了性命?! ?/p>

建武五年,北魏中山王拓跋英進攻鐘離,把徐州刺史昌義之圍在城中。武帝詔令景宗統(tǒng)領(lǐng)各路人馬增援義之,豫州刺史韋睿也參加增援,受景宗調(diào)度。這之前,詔令景宗等人預(yù)先裝置好高高的戰(zhàn)艦,使得和魏軍橋梁相齊。這是從火攻的需要考慮的。命令景宗和韋睿各攻一座橋,韋睿攻南邊的,景宗攻北邊的。建武六年三月。由于春水發(fā)生,淮河水暴漲六七尺。韋睿派遣部將馮道根、李文釗、裴邃、韋寂等人乘艦登岸,攻擊洲上城壘外的魏軍,將他們?nèi)肯麥?。景宗命令各路大軍再擂鼓吶喊,蜂擁攀登魏軍各座城壘,喊殺聲震天動地,魏將楊大眼在西岸縱火燒營,拓跋英從東岸棄城逃跑。各營壘紛紛土崩瓦解,魏軍都拋棄武器和鎧甲,爭相過河而掉進水里淹死的人達十多萬,淮水都因尸首阻塞而停止流動。景宗命令主將馬廣追擊楊大眼,追了四十多里一直到渡水上。沿途魏軍尸首相枕。昌義之也從城里出來追擊拓跋英直到洛口。拓跋英只身單騎逃進粱城。沿淮河一百多里,魏軍尸骨遍地。俘虜五萬多人,收繳的軍糧、武器裝備堆積如山,牛馬驢騾不可勝數(shù)。景宗于是將搜到的一萬多人,上千匹馬.送上報捷獻功?! ?/p>

景宗為人自負好勝,每當寫文書,碰到不知道的字,不去問人,而是臆造,即使公卿大夫也不推重,因為韋睿年長,而且是州里的名流,景宗只對他特別敬重。同赴皇帝宴會,也向他躬身表示謙遜。武帝因此而贊揚景宗。武帝經(jīng)常設(shè)宴接見功臣,共敘故舊。景宗酒后胡言亂語,有時講錯下屬官吏的名字。武帝故意任他講下去,以此取笑娛樂。

 


重慶南開中學2011屆高三10月月考

    魏征,巨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內(nèi)黃。武德末,為太子洗馬。見太宗與隱太子陰相傾奪,每勸建成早為之謀。太宗既誅隱太子,召征責之日:“汝離間我兄弟,何也?”眾皆為之危懼。征慷慨自若,從容對日:“皇太子若從臣言,必無今日之禍?!碧跒橹當咳荩窦佣Y異,擢拜諫議大夫。數(shù)引之臥內(nèi),訪以政術(shù)。

    征雅有經(jīng)國之才,性又抗直,無所屈撓。太宗每與之言,未嘗不悅。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勞之日:“卿所諫前后二百余事,皆稱朕意。非卿忠誠奉國,何能若是!”三年,累遷秘書監(jiān),參預(yù)朝政,深謀遠算,多所弘益。

    七年,代王璉為侍中,”累封鄭國公。尋以疾乞辭所職,請為散官。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虜之中,任卿以樞要之職,見朕之非,未嘗不諫。公獨不見金之在礦,何足貴哉?良治鍛而為器,便為人所寶。朕方自比于金,以卿為良工。雖有疾,未為衰老,豈得便爾耶?”征乃止。

    十二年,太宗以誕皇孫,詔宴公卿。帝極歡,謂侍臣曰:“貞觀以前,從我平定天下,周旋艱險,玄齡之功無所與讓。貞觀之后,盡·心于我,獻納忠讜,安國利人,成我今日功業(yè),為天下所稱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庇谑怯H解佩刀以賜二人。

    尋遇疾。征宅內(nèi)先無正堂,太宗時欲營小殿,乃輟其材為造,五日而就。遣中使賜以布被素褥,遂其所尚。后數(shù)日,薨。太宗親臨慟哭,贈司空,謚日文貞。太宗親為制碑文,復(fù)自書于石。特賜其家食實封九百戶。太宗后嘗謂侍臣曰:“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鏡矣!”因泣下久之。乃詔曰:“昔惟魏征,每顯予過。自其逝也雖過莫彰朕豈獨有非于往時而皆是于茲日故亦庶僚茍順,難觸龍鱗者歟!所以虛己外求,披迷肉省。言而不用,朕所甘心;周而不言,誰之責也?自斯已后,各悉乃誠。若有是非,直言無隱?!?/u>

(節(jié)選自((貞觀政要·任賢》)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征雅有經(jīng)國之才                   雅:一向。

    B.皆稱朕意    稱:符合。

    C.古之名臣,何以加也               加:超過。

    D.遂其所尚                         遂:于是。

9.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現(xiàn)魏征“坦率耿直”的一組是                     (   

    ①見太宗與隱太子陰相傾奪,每勸建成早為之謀。

    ②皇太子若從臣言,必無今日之禍。

    ③累遷秘書監(jiān),參預(yù)朝政,深謀遠算,多所弘益。

    ④任卿以樞要之職,見朕之非,未嘗不諫。

    ⑤雖有疾,未為衰老,豈得便爾耶?

    ⑥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鏡矣!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⑤⑥         D.④⑨⑥

10.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唐太宗一開始就對魏征禮遇有加,每次與魏征交談都令太宗非常高興。

    B.貞觀七年,魏征假托生病請求辭去侍中一職,而遭到了唐太宗的反對。

    C.太宗認為貞觀以前玄齡之功無人可比,貞觀之后以魏征的功勞最大。

    D.太宗放棄了自己建造一座小殿的打算,把材料用來替魏征建造正堂。

 

 

11.用斜線(/)給第三大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波浪線的句子斷句,并把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用斜線(/)斷句(2分)

自 其 逝 也 雖 過 莫 彰 朕 豈 獨  有 非 于 往 時 而 皆 是 于 茲 日故 亦庶 僚 茍 順,難 觸 龍 鱗 者 歟。

   (2)將第三大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來源:學科網(wǎng)ZXXK]

①公獨不見金之在礦,何足貴哉?良冶鍛而為器,便為人所寶。(4分)

譯文:                                           

②自斯已后,各悉乃誠。若有是非,直言無隱。(4分)

譯文:                                                                       

【參考答案】

8.D項,“遂”這里是動詞,解釋為“成全”。

9.A項。

10.C項。A項“一開始”不正確;B項“假托生病”錯誤;D項“放棄自己建造小殿”錯誤,文中只是說“輟其材為造”。

11.(1)自其逝也,雖過莫彰。朕豈獨有非于往時,而皆是于茲日?故亦庶僚茍順,難觸龍鱗者歟!

   (2)①你難道沒有看見黃金(金屬)在礦石中,怎么值得珍貴呢?好工匠鍛冶做成器具,就被人們當做(視為)寶貝。

得分點:“獨”“何足”“為……所”,每句一分。

②從這以后,各自盡獻你們的忠誠。如果有不對的地方(錯誤),就直接說出,不要隱瞞。

得分點:“斯”、“已”通“以”、“乃”你們的、“是非”偏義復(fù)詞,側(cè)重于“非”。

文言文譯文:

    魏征,是河北巨鹿人。不久前搬家至河北相州內(nèi)黃。武德末年,他擔任太子洗馬,看見太宗和太子暗中相互傾軋奪權(quán),常常勸太子建成早做打算。太宗已經(jīng)殺了隱太子,召見魏征責備他說:“你離間我們兄弟,為什么?”旁人都為他的處境擔心,魏征鎮(zhèn)定自如,緩緩回答說:“皇太子如果聽從我的話,必定沒有現(xiàn)在的災(zāi),太宗昕后肅然起敬,給他優(yōu)厚禮遇,提升他為,諫議大夫。多次讓他進入臥室,請教為政之道。

    魏征平素有治理國家的才能,性情又很剛強正直,不屈不撓。太宗每次與他談?wù)摚瑳]有不高興的。魏征也很高興遇到賞識自己的明主,用盡全力為太宗謀劃。太宗又慰勞他說:“你所諫諍的事情前后有兩百多件,都很稱合我的心意。若不是你忠誠為國,哪里能夠這樣?”貞觀三年,一直升為秘書監(jiān),參與朝政,看深遠,對朝廷有很大幫助。

    貞觀七年,魏征代替王琺做侍中,加封為鄭國公,不久因為生病請求解除職努,只掛一個散官的頭銜。太宗說:“我把你從囚虜之中選拔出來,委任你中央樞要之職。你見我的過錯,沒有不諫諍的。你難道不知道黃金在礦石中,怎么值得珍貴呢?經(jīng)過良匠錘煉為寶器,就被人看做寶貝。我把自己比作金,把你當做好的工匠。你雖然有病,還不衰老,怎能讓你就這樣辭職昵?”魏征才停止辭職申請。

    貞觀十二年,太宗因為皂孫誕生而設(shè)宴招待公卿。太宗非常高興,對侍從的大臣說:“貞觀之前,跟隨我掃平天下,歷盡艱辛,房玄齡的功勞最大。貞觀之后,對我竭盡心力,提出忠正的意見,安定國家造福人民,成就我今天的豐功偉業(yè)而被天下人所一直稱道的,那就只有魏征了。古代的名臣,又有什么地方超過他們呢?”于是親自解下佩刀來賜給二人。

    不久魏征生病了。魏征家里本來沒有正廳,唐太宗當時原想自己建造一座小殿,就留下自己的材料來替魏征建造正廳,’五天就完工了。又派使者送去布被和白色的褲子,成全他樸素節(jié)儉的風范。過了幾天,魏征病逝。太宗親自到他家哭掉,追贈魏征為司空,謚號文貞。

太宗親自撰寫碑文,又親手寫在碑石上,還特別賜給魏征家享受的租戶為九百戶。太宗經(jīng)常對左右說:“用銅作鏡子,可以端正衣冠;用古事作鏡子,可以知道興衰;用人作鏡子,可以明白得失。我過去常常注意保持這三面鏡子,來謹防自己犯錯誤。如今魏征去世,我失去了一面鏡子??!”因而傷心地哭了很久。于是下詔說:“過去只有魏征能經(jīng)常指出我的過錯。自從他去世以后,我即使有什么過錯也沒有誰指出了。我難道只在過去會犯錯誤,而到了今天就變得都是正確了嗎?恐怕還是群臣只求順從我的心意,不敢冒險觸犯我!所以我一方面虛心聽取群臣意見,一方面排除假象反省過失。如果臣予提出的意見我沒有采納,那是我咎由自取。如果我準備采納意見卻沒人提出,是誰的責任呢r獻今以后,各自’藎獻你們的忠誠;如果我有不對的地方,就直接說出來不要隱瞞?!?/p>

 


重慶八中2011屆高三第二次月考

    公孫鞅(即衛(wèi)鞅、商君)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寵臣景監(jiān)以求見孝公。孝公既見衛(wèi)鞅,語事良久,孝公時時睡,弗聽。罷而孝公怒景監(jiān)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監(jiān)以讓衛(wèi)鞅。衛(wèi)鞅復(fù)見孝公。公與語,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語數(shù)日不厭。景監(jiān)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歡甚也?!摈痹唬骸拔嵴f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遠,吾不能待。且賢君者,各及其身顯名天下,安能悒悒待數(shù)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強國之術(shù)說君,君大說之耳。然亦難以比德于殷周矣。”

    孝公既用衛(wèi)鞅,鞅欲變法,恐天下議己。衛(wèi)鞅曰:“疑行無名,疑事無功。是以圣人茍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茍可以利民,不循其禮?!毙⒐唬骸吧??!备数堅唬骸安蝗?。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變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勞而成功;緣法而治者,吏習而民安之。”衛(wèi)鞅曰:“龍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學者溺于所聞。以此兩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與論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禮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賢者更禮,不肖者拘焉。”杜摯曰:“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無過,循禮無邪?!毙l(wèi)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毙⒐唬骸吧?。”以衛(wèi)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數(shù)。于是太子犯法。衛(wèi)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睂⒎ㄌ印L?,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明日,秦人皆趨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于公戰(zhàn),怯于私斗,鄉(xiāng)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來言令便者,衛(wèi)鞅曰“此皆亂化之民也”,盡遷之于邊城。其后民莫敢議令。

    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發(fā)吏捕商君。商君亡至關(guān)下,欲舍客舍??腿瞬恢涫巧叹玻唬骸吧叹?,舍人無驗者坐之?!鄙叹叭粐@曰:“嗟乎,為法之敝一至此哉!”。商君既復(fù)入秦,走商邑,與其徒屬發(fā)邑兵北出擊鄭。秦發(fā)兵攻商君,殺之于鄭黽池。秦惠王車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滅商君之家。

(選自《史記·商君列傳》,有刪節(jié))

注釋:①悒悒:悶悶不樂的樣子。

8.對下列句子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景監(jiān)以讓衛(wèi)鞅                     讓:責備       

    B.子何以中吾君                     中:選中

    C.而循禮者不足多                   多:贊揚

    D.舍人無驗者坐之                   坐:使……獲罪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①因孝公寵臣景監(jiān)以求見孝公       ②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B.①學者溺于所聞                   ②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C.①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②而欲赴秦軍,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

    D.①其后民莫敢議令                 ②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

10.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孝公想依從商鞅而變法,但又怕天下人議論他,商鞅就對孝公說做事情不要猶豫不決,還認為只要能強國利民,圣人就不必沿用成法遵循舊制。

    B.商鞅到了秦國后,以富國強兵的辦法勸說孝公,孝公特別高興,因為按照商鞅的辦法,秦國就可以治理得如同殷、周一樣好了。

    C.甘龍認為聰明的人不改變成法而治理國家,杜摯認為沒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能改變成法,商鞅駁斥了這些主張,得到了孝公的贊同。

    D.因公子虔一班人的告發(fā),商殃受到追捕,后來商鞅發(fā)動商邑的士兵攻擊鄭國以謀求生路未能成功,最終落了個被五馬分尸示眾的下場。

11.(1)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的劃線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①且賢君者,各及其身顯名天下,安能悒悒待數(shù)十百年以成帝王乎?(3分)

譯文:                                                                  

                                                                                  

②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賢者更禮,不肖者拘焉。(3分)

譯文:                                                                  

                                                                                    

③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數(shù)。(2分)

譯文:                                                                   

                                                                                 

   (2)用斜線(/)給下面短文畫橫線的部分斷句。(2分)    

臧孫行猛政,子貢非之 ,曰:“獨不聞子產(chǎn)之相鄭乎有大略者不問其短

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給人足囹圄空虛。子產(chǎn)卒,國人皆叩心流涕,

三月不聞竽琴之音。 其生也見愛,死也可悲!”

【參考答案】

8.B(中意,這里講做使動用法,使我們君王中意。)

9.A(A均為通過、經(jīng)由的意思;B介詞,在/介詞,從;C助詞,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不翻譯;D指示代詞,那;人稱代詞,自己的或他們的。)

10.B(“秦國就可以治理得如同殷、周一樣好了”不對,原文“然亦難以比德于殷周矣”的意思是“然而,這樣也就不能與殷、周的德行相媲美了”。)

11.① 何況賢明的國君,每個(希望)等到自己在位的時候名揚天下,怎么能(叫我)悶悶不樂等上幾十年、幾百年來成就帝王大業(yè)呢?(3分)

(一句一分,當句有任何錯不得分。第一句重點“且”,翻譯成“何況”、“ 況且”均可;第二句要翻譯出君王要在“自己在位”是名揚天下的意思,可采用意譯;第三句重點詞“安能”、“以”,分別翻譯成“怎么能”、“用來”。)

②智慧的人制定法律,愚蠢的人被法律限制;賢能的人更改禮制,不才的人被舊禮制拘束。(3分)

(每翻譯錯一句扣一分,直至三分全部扣完。第一句重點“者”,翻譯為“……的人”;第二句重點“焉”,翻譯為“于之”,“于”字表被動;第三句重點“更”,翻譯為“更改、改變”;第四句重點“不肖”,翻譯為“不才、不賢能”。)

③新法在民間施行了整一年,秦國老百姓到國都說新法不方便的人數(shù)以千計。

或:法令在民間施行了滿一年,到國都說初行的新法不方便的秦國老百姓人數(shù)以千計。(2分)

(一句一分,當句有任何錯不得分。第一句重點“期年”,翻譯成“一年”、“滿一年”均可;第二句難點在“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之不便者”,為定語后置句,但考慮到不翻譯做定語后置句意仍通順,所以此處二種翻譯均可,其中“之”,翻譯成“到”、“往”、“去”均可。)

    (2)獨不聞子產(chǎn)之相鄭乎/有大略者不問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給人足/囹圄空虛。

    (每斷對兩處得一分,斷對三處仍為一分,只斷對一處不得分;除去必斷的四處, 在明顯不該斷句的地方斷句的意圖蒙混過關(guān)者,不得分。)

(參考譯文)

    公孫鞅聽說秦孝公在國中下令尋求賢才,準備重建秦繆公的霸業(yè),東方要收復(fù)被魏國侵占的土地,于是就西行進入秦國,通過秦孝公的寵臣景監(jiān)來求見孝公。秦孝公立即會見衛(wèi)鞅,交談?wù)潞荛L時間,孝公常常打瞌睡,沒有聽。談完后孝公對景監(jiān)發(fā)脾氣說:“你的那位來客只不過是個無知狂妄之徒罷了,哪配任用呢!”景監(jiān)因此責備衛(wèi)鞅。衛(wèi)鞅說:“我用五帝之道勸說孝公,他的心思不加理會呀?!蔽迦罩?,衛(wèi)鞅又要求孝公接見自己。衛(wèi)鞅又進見孝公,談得比前次更多,然而沒有中孝公的意。談完后孝公又責備景監(jiān),景監(jiān)也責備衛(wèi)鞅。衛(wèi)鞅說:“我用三王之道勸說孝公,而他聽不進。請求再一次召見我?!毙l(wèi)鞅再一次進見秦孝公,孝公覺得好而沒有采用。談完后衛(wèi)鞅離開。孝公對景監(jiān)說:“你的那位來客好,可以同他交談了?!毙l(wèi)鞅說:“我用霸道勸說孝公,他的意思要采用了。如果再召見我,我知道該說什么了?!毙l(wèi)鞅果然又進見秦孝公。孝公與他交談,不知不覺膝蓋在席上直往前挪動。交談了好幾天還不滿足。景監(jiān)對衛(wèi)鞅說:“你用什么說中我國君的心意?我的國君高興得很啊。”衛(wèi)鞅說:“我用帝王之道達到夏、商、周三代盛世來勸說國君,可國君說:'時間太長,我沒法等待。況且賢能的君主,都在自身就揚名天下,哪里能默默無聞地等待幾十年、幾百年來成就帝王之業(yè)呢?’因此我就用強國之術(shù)向國君陳述,國君大為高興。但這樣就難以同殷、周的德治相比擬了?!?/p>

    秦孝公立即任用衛(wèi)鞅,衛(wèi)鞅準備變法,但秦孝公擔心天下非議自己。衛(wèi)鞅說:“行動遲疑不決就不會成名,做事猶豫不定就不會成功。那些有過人舉動的人,本來就會被世浴所非難;有獨到見識的謀劃者,必定會被百姓所譏諷。愚蠢的人對已經(jīng)完成的事情都感到困惑,智慧的人對沒有發(fā)生的事情都能預(yù)見。百姓,不可以同他們謀劃事業(yè)的創(chuàng)始,只可以同他們歡慶事業(yè)的成功。講論最高道德的人不附和世俗,成就偉大功績的人不征詢民眾。因此圣人如果可以強國,就不襲用成法;如果可以利民,就不遵循舊禮?!鼻匦⒐f:“好?!备数堈f:“不對。圣人不改民俗而施教,智者不變法度而治國。依照民俗而施教,不費氣力就會成功;根據(jù)成法而治國,官吏習慣而百姓平安?!毙l(wèi)鞅說:“甘龍所說的話,是凡夫俗子的言論。常人茍安于舊習俗,學者局限于所見所聞。用這兩種人當官守法是可以的,但不是與之探討成法之外事情的人,三代不同禮教而成就王業(yè),五伯不同法制而建立霸業(yè)。智慧的人制定法律,愚蠢的人受制于法律;賢能的人更改禮教,無能的人拘泥舊禮。”杜摯說:“沒有百倍的利益,不能改變法度;沒有十倍的功效,不更換器具。效法古代沒有過失,遵循舊禮沒有邪惡。”衛(wèi)鞅說:“治理社會不只一條道路,有利國家不必效法古代。所以商湯、周武不循古道而締造王業(yè),夏桀、商紂不改禮制而亡國。違反古道的不可以否定,而因循舊禮的不值得贊美。”秦孝公說:“好?!庇眯l(wèi)鞅為左庶長,終于決定變法的命令。

    法令在百姓中實行一年,秦國百姓到國都來說新法不適宜的人數(shù)以千計。在這時太子觸犯法令。衛(wèi)鞅說:“法令不能實行,是由于上面的人觸犯法令?!睖蕚湟婪☉吞幪?。太子,是國君的繼承人,不能施加刑罰,便對太子傅公子虔行刑,并對太子師公孫賈處以黥刑。第二天,秦國百姓都服從法令了。實行新法十年,秦國百姓皆大歡喜,路上不撿拾他人遺物,山中沒有蟊賊強盜,家家富裕,人人滿足。百姓勇敢為國作戰(zhàn),害怕私人斗毆,城鄉(xiāng)大治。秦國百姓中當初說法令不適宜者有來說法令適宜的,衛(wèi)鞅說“這些都是擾亂教化的人”,全部遷居到邊境城堡。此后百姓中就沒有人敢于議論法令了。

    五個月后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公子虔一幫人告發(fā)商君要謀反,國君就派出官吏逮捕商君。商君逃亡到邊關(guān)之下,打算住客棧??蜅5娜瞬恢巧叹?,說:“商君的法令:留宿沒有通行證件的人要判罪?!鄙叹叭粐@息道:“唉,制訂法令的弊端竟然到了這種地步!”離開秦國前往魏國,魏人怨恨他欺騙公子印而大敗魏軍,拒絕接納。魏國有人說:“商君,是秦國的盜賊。秦國強大而他的盜賊進入魏國,不遣返,是不可以的?!庇谑菍⑸叹突厍貒?。商君再次進入秦國,便直奔封地商邑,與其黨徒調(diào)動邑中軍隊往北攻擊鄭邑。秦王派兵攻打商君,在鄭邑池殺死他。秦惠王車裂商君尸體而示眾,說:“不許再有像商鞅這樣的造反者!”于是又殺滅商君的家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