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在國外旅行時,遇到一個上海女孩,其生活狀態(tài)有點奇特。
女孩年約二十七八,打扮入時。她在好幾天的旅途中,一件衣服都不洗,所有換下來的內衣襪子都裝在袋子里帶回家,“老媽幫我洗”。事實上,她已結婚一年多了,而且并不和父母、公婆住在一起。因為小夫妻倆都是獨生子女,家務活都不會干,所以雙方老人不放心,提出來繼續(xù)照顧他們。于是,每周一三五,她媽媽上門,買汏燒兼打掃衛(wèi)生、整理房間;二四六,則由婆婆擔任“鐘點工”。他們所有換下來的衣服,包括內衣,都是由輪值的“老保姆”洗的。她出國要帶的箱子,也是媽媽幫著整理的。
難怪網上常有大學生把臟衣服快遞回家的新聞?,F(xiàn)在的不少年輕人,生活自理能力幾乎為零,堪稱“傍老族”。
這樣的“傍老族”隨處可見。他們不同于“啃老族”,他們有高學歷,也有不錯的工作和收入,經濟上能夠獨立,但是在生活上,離開老人卻寸步難行。
有人說,不用擔心,等他們有了小孩,自然會什么都做的。其實不然。有了小孩以后,可能“傍”得更厲害。現(xiàn)在有很多和老人住在一起的年輕夫妻,有了孩子,帶孩子、家務活都由老人包了。見過這樣一戶家庭,70歲左右的老父親會開車,每天一清早開車先送外孫上中學,回來再送女兒去上班。
反思一下,“傍老族”的出現(xiàn),有時是老人自己造成的。從小,他們對獨生子女嬌生慣養(yǎng),對孩子的要求就是“讀好書”。等孩子工作了,甚至成家了,還搶著包辦家務,“他們上班已經很累了,反正我們退休了也有空,就幫他們做做吧”。殊不知,正是這份“愛”害得孩子失去了自理能力,變成了懶人。
對子女來說,父母再能干,也總有衰老的一天,到他們80歲的時候,還當得動“老保姆”嗎?而這時候,父母恰恰是需要子女照顧的時候,那么,子女能否承擔起這份責任呢?如果從來都是“十指不沾陽春水”,在父母患病時,能否端上一碗湯呢?當然,可以完全交給鐘點工、護工,也可以把老人往養(yǎng)老院一送了之,但這,大概不是培養(yǎng)出“傍老族”的父母們所希望的吧。
邵 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