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節(jié)臟象論篇第九
【題解】
節(jié),指度數(shù),古人以甲子紀天度,一個甲子之數(shù)六十日為一節(jié),一年三百六十日為六節(jié)。臟,藏也。古人認為五臟在內(nèi),是人體生命活動賴 以進行的精氣的儲藏之所;象,為體內(nèi)五臟機能活動表現(xiàn)于外的征象。 本篇首先討論六六之節(jié)和九九制會,屬于運氣學說;其次又討論臟象,闡述臟腑功能與四時的關系。由于內(nèi)容有這兩個重點,故以《六節(jié)臟象 論》名篇。本篇名言:“形臟四,神臟五。”“氣合而有形,因變以正名?!?/p>
黃帝問曰:余聞天以六六之節(jié)?,以成一歲,地以九九制會?,計人亦有三百六十五節(jié)以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 謂也?
岐伯對曰:昭乎哉問也!請遂言之。夫六六之節(jié),九九制會者,所以正天之度?,氣之數(shù)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 之行也,氣數(shù)者,所以紀化生之用也。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行有分紀?,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 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歲,積氣余而盈 閏矣?。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終,而天度畢矣。
【注釋】
①六六:六十日為一甲子,是為一節(jié)?!傲本褪橇鶄€甲子。
②九九制會:以九九之法,與天道會通。
③節(jié):指腧穴,是人體氣血交會出入的地方。以為天地:即人與天 地相應。
④度:周天三百六十五度。
⑤數(shù):一年二十四節(jié)氣的常數(shù)。
⑥行有分紀:日月是按照天體中所劃分的區(qū)域和度數(shù)運行的。
⑦周有道理:日月環(huán)周運行有一定的軌道。
⑧“日行”兩句:地球繞太陽公轉(zhuǎn)一用(360度)要365天,平均每天 運行近似一度。古人認為地不動而日行,故曰“日行一度”。月 亮繞地球運轉(zhuǎn)一周,要27.32天,平均每日運行十三度有余(360 度+ 27. 32 = 13. 18度),故曰“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 奇(ji),余數(shù)。
⑨積氣余而盈閏矣:節(jié)氣以日行十五度來計,一年二十四節(jié)氣,正 合周天365.25度,一年十二個月共得354日,因此,月份常不足, 節(jié)氣常有余,余氣積滿二十九日左右,即置一閏月。故三年必有 一閏月,約十九年間須置七個閏月,才能使節(jié)氣與月份歸于一致。氣,節(jié)氣。閏,謂置閏,古歷月份以朔望計算,每月平均得 29.5日。
⑩立端于始:即冬至節(jié)。古歷確定冬至節(jié)為一年節(jié)氣的開始。立, 確立。瑜,歲首。
?表正于中:以圭表測量日影的長短變形,計算日月的運度,來校 正時令節(jié)氣。表,即圭表,古代天文儀器之一。正,校正。
【譯文】
黃帝問道:我聽說天是以六個甲子日合成一年,地氣是以九九之法與天相會通的,而人也有三百六十五節(jié),與天地之數(shù)相合,這種說法已經(jīng)很長期間了。但不知是什么道理。
岐伯回答說:問得真高明??!我就說說吧。六六之節(jié)和九九之法, 是確定天度和氣數(shù)的。天度,是用來確定日月行程、遲速的標準;氣數(shù),是用來標明萬物化生的循環(huán)濁期的。天是陽,地是陰;日是陽,月是陰。 曰月運行有一定部位,萬物化生的循環(huán)也有一定的規(guī)律。每晝夜曰行 周天一度,而月行十三度有余。所以有大月小月,合三百六十五天為一年,而余氣積累,則產(chǎn)生了閏月。那么怎樣計算呢?首先確定一年節(jié)氣 的開始,用圭表測量日影的長短變化,校正一年里的時令節(jié)氣,然后再 推算余閩,這樣,天度就可全部計算出來了。
帝曰:余已聞天度矣,愿聞氣數(shù),何以合之?
岐伯曰:天以六六為節(jié),地以九九制會。天有十日?,日 六竟而周甲?,甲六復而終歲,三百六十日法也。夫自古通 天者,生之本,本于陰陽。其氣九州、九竅,皆通乎天氣。故 其生五,其氣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則為九,九分為九野?,九野為九臟,故形臟四,神臟 五?,合為九臟以應之也。
【注釋】
①天有十日:“天”指天千,天干有十,即甲、乙、丙、丁、戊、己、庚、 辛、壬、癸。古以天干紀日,故曰“天有十日”。
②曰六竟而周甲:即十個天干與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 未、申、酉、戌、亥)相合,凡六十日為甲子一周,故稱為“周甲”。
③ 九野:九州之野。
④形臟四,神臟五:人身形臟指胃、大腸、小腸、膀胱。神臟指心、 肝、脾、肺、腎五臟。即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腎藏志。
【譯文】
黃帝道:我已聽到關于天度的道理了,希望再聽聽氣數(shù)是怎樣與天度相配合的?
岐伯說:天是以六六之數(shù)為節(jié)度,地是以九九之法與天相會通的。 天有十個曰干,代表十天,六個十干,叫做一個周甲,六個周曱成為一年,這是三百六十日的計算方法。從古以來,懂得天道的,都認為天是 生命的本源,生命是本于陰陽的。無論地之九州還是人之九竅,都與天 氣相通。因為它們的生長稟受了自然界的五行和三陰三陽之氣。天有三氣,地有三氣,人有三氣.,三三合而為九,在地分為九野,在人分為九 臟,即四個形臟五個神臟,合為九臟,以與天的六六之數(shù)相應。
帝曰:余已聞六六九九之會也,夫子言積氣盈閏,愿聞何謂氣?請夫子發(fā)蒙解惑焉? !
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師傳之也。
帝曰:請遂聞之。
岐伯曰: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六氣謂之時,四時 謂之歲。而各從其主治焉?。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期之 日?,周而復始。時立氣布?,如環(huán)無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
【注釋】
① 發(fā)蒙解惑:啟發(fā)蒙昧,解釋疑惑。
② 五日謂之候:五日稱為“一候”。候,指氣候。
③ 三候謂之氣:三候稱為“一個節(jié)氣”。氣,指節(jié)氣。
④ 各從其主治:治病就應順從其當旺之氣。主治,主管,當令。四 時'各有當令之主氣,如木旺春、火旺夏等。
⑤ 五運相襲:五行運行之氣,相互承襲。
⑥ 期(ji):周年。
⑦ 時立氣布:一年之中分立四時,四時之中分布節(jié)氣。
⑧ 年之所加:指各年主客氣加臨情況。
【譯文】
黃帝說:我已知道了六六與九九相會通的道理,但夫子說積累余氣成為閏月,那什么叫做氣呢?請夫子啟發(fā)我的愚昧,解除我的疑惑! 岐伯說:這是上帝所隱秘,而由先師傳給我的。
黃帝道:希望講給我聽聽。
岐伯說:五天叫一候,三候成為一個節(jié)氣;六個節(jié)氣叫一時,四時叫 一年。治病就應順從其當旺之氣。五行氣運相互承襲,都有主治之時;到了年終之曰,再從頭開始循環(huán)。一年分立四時,四時分布節(jié)氣,如圓 環(huán)一樣沒有開端,五日一候的推移,也是如此。所以說:不知道一年中 當王之氣的加臨,節(jié)氣的盛衰,虛實產(chǎn)生的原因,就不能當醫(yī)生。
帝曰:五運終始,如環(huán)無端,其太過不及何如?
岐伯曰:五氣更立?,各有所勝,盛虛之變,此其常也。 帝曰:平氣何如?
岐伯曰:無過者也?。
帝曰:太過不及奈何?
岐伯曰:在經(jīng)有也?。
帝曰:何謂所勝?
岐伯曰: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所謂得五行時之勝,各以其氣命其臟。
帝曰:何以知其勝?
岐伯曰:求其至也,皆歸始春。未至而至?,此謂太過。
則薄所不勝?,而乘所勝也?,命曰氣淫?。至而不至,此謂 不及。則所勝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勝薄之也,命曰氣迫。所謂求其至者,氣至之時也,謹候其時,氣可與期。失時反 候,五治不分,邪僻內(nèi)生?,工不能禁也。
【注釋】
① 五氣更立:木、火、土、金、水五運之氣更替主時。
② 無過:沒有太過不及。
③ 經(jīng):指古醫(yī)經(jīng)。
④未至而至:前一“至”指時令,后一“至”指氣候?!拔粗炼痢保?是未到其時令而有其氣候。
⑤ 薄:侵犯,傷害。
⑥ 乘:欺凌,凌侮。
⑦ 氣淫:氣太過。
⑧ 邪僻:不正之氣。
【譯文】
黃帝道:五運終而復始,循環(huán)往復,像圓環(huán)一樣沒有開端,那么它的 太過和不及如何呢?
岐伯說:五行運氣,更迭主時,各有其所勝,所以實虛的變化,這是 正常的事情。
黃帝問:平氣是怎樣的?
岐伯說:沒有太過,也沒有不及。
黃帝道:太過和不及的情況怎樣?
岐伯說:經(jīng)書里有記載。
黃帝問:什么叫做所勝?
岐伯說: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這是五行 之氣以時相勝的情況,而人的五臟就是根據(jù)這五行之氣來命名的。
黃帝說:怎樣可以知道它們的所勝呢?
岐伯說:推求臟氣到來的時間,都以立春前為標準。如果時令未到 而相應的勝氣先到,就稱為太過。太過就侵犯原來自己所不勝的氣,而凌侮它所能勝的氣,這叫“氣淫”。如果時令已到而相應的臟氣不到,就 稱為不及。不及則己所勝之氣因無制約就要妄行,所生之氣也因無所 養(yǎng)而要受病,所不勝之氣也來相迫,這叫“氣迫”。所謂求其至,.就是在臟氣來到的時候,謹慎地觀察與其相應的時令,看臟氣是否與時令相 合。假如臟氣與時令不合,并且與五行之間的對應關系無從分辨,那就 表明內(nèi)里邪僻之氣已經(jīng)生成,這樣,就連醫(yī)生也無能為力了。
帝曰:有不襲乎?
岐伯曰·.蒼天之氣,不得無常也。氣之不襲,是謂非常, 非常則變矣。
帝曰:非常而變,奈何?
岐伯曰:變至則病。所勝則微,所不勝則甚。因而重感 于邪則死矣。故非其時則微,當其時則甚也。
【譯文】
黃帝問道:五行氣運有不相承襲的情況嗎?
岐伯回答說:自然界的氣運不能沒有規(guī)律。氣運失其承襲,就是反常,反常就要變而為害。
黃帝道:反常變而為害又怎樣呢?
岐伯說:這會使人發(fā)生疾病。如屬所勝,患病就輕;如屬所不勝,患病就重。假若這個時候再感受了邪氣,就會死亡。也就是說,五行氣運 的反常,在不當克我的時候,病比較輕,而在正值克我的時候,病就 重了。
帝曰:善!余聞氣合而有形,因變以正名?,天地之運, 陰陽之化,其于萬物,孰少孰多,可得聞乎?
岐伯曰:悉乎哉問也!天至廣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 大神靈問?,請陳其方。草生五色,五色之變,不可勝視;草 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勝極。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人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 修明,音聲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腸胃,味有所藏,以養(yǎng)五氣。 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注釋】
① 變:變化,變異。正:確定,定正。
②大神靈問:所提問題是涉及天地陰陽、變化莫測、微妙難窮的大 問題。大神靈,道理廣泛深奧。
③天食(si)人以五氣:天供給人們五氣。食,供給。五氣,指五臟之氣。
④ 氣和:五臟之氣協(xié)調(diào)正常。生:生化機能。
【譯文】
黃帝道:說得好!我聽說天地之氣化合而成形體,又根據(jù)不同的形態(tài)變化來確定萬物的名稱,那么天地的氣運和陰陽的交化,對于萬物所 起的作用,哪個大哪個小,可以聽聽嗎?
岐伯說:你問得很詳細?。√旌軓V闊,不容易測度,地很博大,也難 以測量,不過既然你提出了這樣的問題,那么我就說說其中的道理吧。草有五種不同的顏色,這五色的變化,是看不盡的;草有五種不同的氣 味,這五味的美妙也是不能窮盡的。人的嗜欲不同,對于色味,是各有 其不同嗜好的。天供給人們五氣,地供給人們五味。五氣由鼻吸入,貯藏在心肺,能使面色明潤,聲音洪亮:五味由口進入,藏在腸胃里,所藏的五味,來供養(yǎng)五臟之氣。五氣和化,就有生機,再加上津液的作用,神 氣就會旺盛起來。
帝曰:臟象何如??
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處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 脈,為陽中之太陽,通于夏氣。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 華在毛,其充在皮,為陽中之太陰,通于秋氣。腎者,主蟄?, 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fā),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太陰, 通于冬氣。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 筋,以生血氣,其味酸,其色蒼,此為陰中之少陽,通于春氣。 脾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此至陰之類,通于土氣。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名曰器,能 化糟粕,轉(zhuǎn)味而出入者也。凡十一臟取決于膽也。
【注釋】
① 臟象:人體內(nèi)臟機能活動表現(xiàn)于外的征象。臟,泛指體內(nèi)的臟 器。象,指內(nèi)臟活動顯現(xiàn)于外的各種生理和病理征象。
② 魄:人體的精神活動之一,表現(xiàn)為感覺和動作。
③ 蟄:蟲類伏藏于土中。這里有閉藏的意思。
④ 罷(pD極:即'四極、四肢。肝華在爪,充在筋,以生血氣,所以為四肢(罷極)之本。罷,疲勞,衰弱。這里指四肢過勞則疲軟無力。
【譯文】
黃帝問道:人體內(nèi)臟與其外在表現(xiàn)的關系如何?
岐伯說:心是生命的根本,智慧的所在;其榮華表現(xiàn)在面部,其功用是充實血脈,是陽中之太陽,與夏氣相應。肺是氣的根本,是藏魄的所 在;其榮華表現(xiàn)在毫毛,其功用是充實肌表,是陽中之太陰,與秋氣相應。腎是真陰真陽蟄藏的地方,是封藏的根本,精氣儲藏的所在;其榮華表現(xiàn)于頭發(fā),其功用是充實骨髓,是陰中之太陰,與冬氣相應。肝是 四肢的根本,藏魂的所在;其榮華表現(xiàn)在爪甲,其功用是充實筋力,可以 生養(yǎng)血氣,其味酸,其色蒼青,是陰中之少陽,與春氣相應。脾是水谷所藏的根本,是營氣所生的地方;其榮華表現(xiàn)在口唇四周,其功用是充實 肌肉,屬于至陰一類,與長夏土氣相應。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叫 做器,能排泄水谷的糟粕,轉(zhuǎn)化五味而主吸收、排泄。以上十一臟功能的發(fā)揮,都取決于膽的功能正常。
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陽,二盛病在太陽,三盛病在陽明,四盛已上為格陽?。寸口一盛,病在厥陰,二盛病在少 陰,三盛病在太陰,四盛已上為關陰?。人迎與寸口俱盛四 倍已上為關格?,關格之脈贏?,不能極于天地之精氣?,則 死矣。
【注釋】
①一盛:盛,指脈大,一盛是大一倍,二盛是大兩倍。按:本節(jié)內(nèi)容 與《靈樞·終始》的一節(jié)相類,可參讀。
② 已:通“以”。格陽:氣血盛溢于三陽,與三陰格拒不相交通。
③ 關陰:氣血盛溢于三陰,與三陽隔絕,不相交通。
④ 關格:陰陽之脈俱盛,陰關于內(nèi),陽格于外。
⑤ 贏:音義同“盈”,有余、太過之意。
⑥ 極:通“汲”。
【譯文】
人迎脈搏大一倍,病在少陽;大兩倍,病在太陽;大三倍,病在陽明;大四倍以上為格陽于外。寸口脈搏大一倍,病在厥陰;大兩倍,病在少陰;大三倍,病在太陰;大四倍以上稱為關陰。若人迎脈與寸口脈都比常人大四倍,便為關格,關格之脈為陰陽亢極而不和,病人不再能汲取 天之清氣和地之水谷氣了,必定死亡。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