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夫曼船歌》(Barcarolle)是德裔法國作曲家雅克·奧芬巴赫(JacquesOffenbach,1819-1880)的歌劇《霍夫曼的故事》中第二幕的一段著名女聲二重唱,歌曲以6/8拍蕩漾的節(jié)奏描繪了威尼斯河上迷人的夜景。
歌劇《霍夫曼的故事》共有三幕,敘述了主人公霍夫曼向友人講述的三次愛情經(jīng)歷。第二幕敘述的是霍夫曼在威尼斯與美女朱利埃塔的戀愛故事…歌曲從獨唱到二重唱,后又加入合唱。
意大利著名影片《美麗人生》(Life IsBeautiful)曾以《霍夫曼船歌》為配樂,在電影中多次出現(xiàn),與故事場景相呼應,非常動人,尤其是集中營里深沉悲涼的音樂,使人產(chǎn)生如《辛德勒的名單》中的視聽感受。
《美麗人生》獲第七十一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最佳劇情電影配樂、最佳男主角(羅勃托.貝尼尼)三項大獎。這是一部讓人笑著流淚的電影。猶太青年圭多和好友駕車來到阿雷佐小鎮(zhèn)準備開一家書店,途中邂逅美麗的女教師多拉。兩人好事多磨,終成眷屬。好景不長,圭多和兒子因猶太血統(tǒng)被強行送往集中營。多拉雖沒有猶太血統(tǒng),為了能和兒子丈夫在一起,毅然同行,在集中營里毅然前同行被分開關(guān)押。圭多不愿讓孩子幼小的心靈蒙上悲慘的陰影,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里,他騙兒子這只是一場游戲。他以游戲的方式讓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任何傷害,自己卻慘死在納粹的槍口下。
雅克·奧芬巴赫(JacquesOffenbach,1819年6月20日—1880年10月5日),德籍法國作曲家,代表作品有歌劇《霍夫曼的故事》、輕歌劇《地獄中的奧菲歐》《美麗的海倫》。
奧芬巴赫是法國輕歌劇的奠基人和杰出的代表。他面向大眾,把舞臺劇的傳統(tǒng)、喜歌劇的形式、巴黎林蔭路的活報演出與城市民謠相結(jié)合。
雅克·奧芬巴赫,于1819年6月20日生于德國科隆,1880年10月5日卒于巴黎。父親埃貝斯特是一名缺乏才能的樂師兼猶太教堂的歌手。奧芬巴赫6歲時學習拉小提琴,8歲時開始為一些短小歌曲譜曲,并在私下學習拉大提琴。11歲時就經(jīng)常同他的兩個兄長在星期天和節(jié)假日的“娛樂音樂晚會”上演奏音樂,有時甚至一天演奏兩次。他14歲時,父親帶著他和他的兩個哥哥前往巴黎,凱魯比尼聽到了雅克的大提琴演奏以后,就一反常規(guī)錄取他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巴黎國家音樂學院的前身 Conservatoire National de Région deparis),但他僅在那里待了一年。1835—1837年間,他在喜歌劇院擔任樂隊隊員。此時,奧芬巴赫結(jié)識了阿萊維,開始向他學習作曲課程。他所創(chuàng)作的圓舞曲使他在這個領(lǐng)域里取得了首批成果。
奧芬巴赫作為大提琴演奏家在上流社會沙龍中的精湛演奏取得了極大成功。1844年,奧芬巴赫以大提琴演奏家的身份赴倫敦,在該市的貴族圈子里演奏,甚至在宮廷里表演。1848年革命前夕,奧芬巴赫前往科隆避難,在該處舉辦音樂會,組織了一次演出,而且為波及到了德國的革命運動譜寫歌曲。1850年,奧芬巴赫成為法蘭西喜劇院的話劇插樂樂隊的指揮。
早在1839年,奧芬巴赫的一部獨幕歌劇就曾被上演過,1847年上演了第二部,而在1853年才上演第三部。1855年夏,奧芬巴赫終于開辦一座自己的小劇院——“巴黎人喜劇院”。自此以后,他與作曲家阿萊維的侄子呂多維克·阿萊維(1834—1908年)和其他文學界的合作者一起演出了許多啞劇、詼諧劇和獨幕歌劇。同年冬,“巴黎人喜劇院”遷入一座較大的劇場,立即成為巴黎最有名的劇院之一,梅耶貝爾、羅西尼、撒克里、列·托爾斯泰等人都曾是劇院的座上客。
視頻網(wǎng)址:https://haokan.baidu.com/v?vid=5986930571151837620&pd=bjh&fr=bjhauthor&type=video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