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師年紀不大,自己是教授,先生是詩人,我以為這樣的人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哪知后來聊聊,竟然是一個非常家常非常生活化的人。這讓我有了許多的感慨。
我們的教育一直有一種忽視和輕視日常生活的傾向,在教育中也一直將知識的學習與日常生活相脫離。日常生活一般是不會納入到學生的學習內容的,學生的學習與他的日常生活是分離的,他只有學習的任務,而其日常生活則交給他人,交給父母去料理。在知識學習與養(yǎng)成教育中,日常的、世俗化的生活更加邊緣化。未來、理想、職業(yè)、人才、貢獻、杰出,包括財富、明星、時尚等等,在這些傳統(tǒng)大詞與流行的概念和價值觀中,總是難以尋覓到日常生活的影子,嗅不到人間煙火味,看不到油鹽醬醋茶的壇壇罐罐。
其實,從人類的延續(xù)與個體生命的保障來說,日常生活比什么都重要。因此,相應地,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建構起了豐富的知識、規(guī)范、趣味、倫理與精神。由于日常生活的無所不包,它涉及到了人們與這個世界的廣泛聯系。我們知道自己身體的秘密嗎?如何使它更健康,更能給我們提供勞動的保障?我們應該如何處理和安排與周圍人群的關系,如何與親人相處?我們知道食物來自哪里,它們又分別是在哪個季節(jié)與我們相遇,它們的性格如何?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怎樣的困難,又該如何應對?我們了解春夏秋冬,日月晨昏,了解節(jié)令的內容和地方的風土人情嗎?我們該如何才不至于悖逆時日,違反了“規(guī)矩”?這些看起來確實平常,以至習焉不察,但從尊重人的生命,從以人為本的最基本的生命倫理來說,它又確實會給人全面的教益,是我們所必需的。
不要輕慢日常生活,一個熱愛日常生活的人肯定是一個熱愛生命的人,一個樸實勤勞的人,一個富有情趣的人,一個聰慧靈動的人,一個能將生活提高到審美境界的人。這樣的人并不少,比如我們熟知的蘇東坡就是一個。這個中國宋代的政治家、文學家一生受到多次不公正的待遇,一會兒被發(fā)配到這兒,一會兒又被貶到那兒,但是都不能改變他對生活的態(tài)度,都不能減少他從生活中尋找樂趣,甚至創(chuàng)造生活的熱情。即使身處窮鄉(xiāng)僻壤,他也能從大自然,從當地的風土與人情中發(fā)現新的感覺,發(fā)現詩情畫意。蘇東坡的一生不僅給人們留下思想與文學遺產,還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增添了許多的花樣,僅以東坡命名的菜就有多少啊!正是這種對生活的熱愛使這位詩人能從容地面對命運的波折,敘寫詩意的人生。
千萬不要認為日常生活與精神無關,與形而上無關。一個真正懂得日常生活的人是能夠從中發(fā)現思想,不斷體會到精神的高度的。一花一世界,一木一天地,日常生活的細枝末節(jié)與我們頭頂上的星空始終交相輝映。這樣的精神首先在于人道與人性,日常生活的世界首先是此岸性的,它關乎人的生命,關乎人的幸福。承認日常生活的意義就是表明人的肉身與感官享受的正當與合理,只有它,才是人幸福的確證。其次,日常生活是人類生活走向進步和科學的最直接而直觀的證明。一些新的生活方式產生了,一些舊的生活方式淘汰了,一些文明的習慣養(yǎng)成了,而一些野蠻的行為被摒棄了,這就是人類的文明史,也是人類的日常生活史。而這樣的改變是無數的認認真真生活的人們不斷探索、嘗試、學習、斗爭和積累而得來的。因此,日常生活的另一種說法可以說就是文化。以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可忽視的風俗來說,它就是傳統(tǒng)文化重要的傳承方式。由于風俗是建立在自然、生活、勞動與血緣的基礎上的,在規(guī)范與調節(jié)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關系上具有堅實而隱秘的作用,是道德、生活習慣等等的集中體現。風俗的內容非常豐富,并且具有開放性與包容性,眾多可能沖突的學說都可以安居其間,比如儒、道、佛,以及其他民間宗教,它們都參與到文化傳承與生活方式的構建中。總的來說,日常生活中的風俗習慣以生活的具體方式參與了民間價值體系和觀念形態(tài)的培育、塑造、修復甚至重建,具有教育的功能。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儀規(guī)、禮俗實際上都是一些特殊的文化文本,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具有豐富的象征意義。雖然五里不同語,十里不同風,但在一定區(qū)域與社群范圍內,通行的禮俗作為外在的符號、工具、程序以及組織者的權威而具有強制性,會營造出特殊的氛圍,而使參與者在哀傷、敬畏、狂歡與審美的不同情境中獲得行為規(guī)范、道德訓誡與心靈凈化。
讓我們向日常生活致敬!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