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品賞3
繼續(xù)講書法品賞,講多一堂。
學習書法當然要會品賞,等于你釀酒就要懂酒品。學習書法的人很多,但會品賞的不多。品賞的標準就是這兩句:“評以討論其得失”,上一堂課講過,袁昂是用比喻來指出各家的書法得失?!捌穭t考定其高下”,庾肩吾分品級。讀者一看品級,便知這個人或者作品的高下。有這兩句記在心中,品賞就不難了?!霸u以討論其得失”,是一個基礎。你看得出作品或者一個書法家的得失,才能“考定其高下”??床怀龅檬?,當然就無法分品級了。但“討論其得失”,袁昂的辦法還不夠具體,他只是講了一個結(jié)論,具體討論怎么下手呢?
我在25課中講過,作品的神采是由功和性決定的?!肮Α笔羌挤?,筋節(jié)骨肉皮血心。用筆、取勢、裹束和心法,這些都屬于“功”,都有具體的做法和衡量標準。“性”是書法作品表達的內(nèi)容,作品有情性就能感動觀眾。所以“討論其得失”,可以從“功”和“性”兩方面去探討,這樣就比較具體了。
四.功和性的四種情況
書法作品的功性一共有四種情況,這就是:有功有性,有功無性、無功有性、無功無性。無論你怎樣寫,總屬于這四種情況之一。我們來分別討論一下。
4.1有功有性
第一種,有功有性,這是一些最好的書法家,功力既好,情性洋溢,作品能感動人。這有哪些人呢?照庾肩吾的分法,上上品有張芝、鐘繇和和王羲之,三人。上中品有崔瑗、杜度、師宜官、張昶和王獻之,五人。直到下下品,有衛(wèi)宣等二十三人,這些人大多沒有作品傳世,連名字也很陌生。但你想,在南梁那時一定是有點名氣的。庾肩吾的方法,收了一批“有功有性”的書法家。但就算入了品,具體在哪一個等級分起來還是比較主觀的?!爸兄衅贰焙汀爸邢缕贰本烤褂惺裁床煌?,怎樣把握?上次我布置了思考題,你做過就會感到不容易。我看庾肩吾的品級,定得太細,太多了一點。庾肩吾的《書品》分法還有一個缺點,他是按照書法家來分的。但一個書法家可能真書好,草書一般,篆書差點,這樣籠統(tǒng)的比較,不夠具體。所以后來唐代李嗣真寫《續(xù)書品》,在一些書家旁注明書體。如列崔瑗為上上品,旁邊注明“小篆”。崔瑗的兒子崔寔評為上下品,注明“章草”。這樣的分級法,就比庾肩吾細致。
再到唐代張懷瓘寫《書斷》,更作了大幅度地改變。他說“書有十體源流,學有三品優(yōu)劣”,他把古今書體總結(jié)為十種,九品等級壓縮到三品,這就是神品、妙品和能品,這樣簡單多了。這里我列出一張表,以十種書體為經(jīng),三品為緯。拿王羲之為例,“隸、行、草書、章草、飛白俱入神,八分入妙。”這里的書體,我在專題課中會講到。這里沒有真書,真書最早叫今隸,包括在隸書中。其他人如“智永章草、草書入妙、隸入能”。褚遂良“隸、行入妙”,只有兩個位置。這是張懷瓘個人的看法。這樣我們就把王羲之、智永和褚遂良三人的品級填入了。當然還有其他人,張懷瓘一共評了100多人,每人有一篇傳記,寫他的身世和擅長,每人有成就的書體,在這表中都可以有他的位置。
張懷瓘這個表,也可以這樣排列。如隸書(包括真書)下面分神、妙、能三品。根據(jù)剛才的表格,隸書分別寫上王羲之、褚遂良和智永。然后是行書,神品王羲之,妙品褚遂良。再來草書,神品王羲之,妙品智永。你也可以給一張作品評定品級,如剛才講到的王獻之《鴨頭丸》,我認為可以歸入神品的。,
簡言之:
有功有性的作品,都可以入品。
書體相同,容易比較。
所謂神、妙、能,也就是上、中、下。
但“神、妙、能”把神采的特征形容出來了,比上、中、下好。
宋代朱長文《續(xù)書斷·品書論》說:“此謂神、妙、能者,以方乎上中下之號而已,豈所謂圣神之神,道妙之妙、賢能之能哉!就乎一藝,區(qū)以別矣,杰立特出,可謂之神;運用精美,可謂之妙;離俗不謬,可謂之能。”朱長文是儒生,他說書法上的神、妙、能,并非圣賢那樣高大。這是朱長文定的標準。以這個標準來說,達到并非很難。當我想張懷瓘心目中神、妙、能,沒有這樣低。
品賞可以從一個字開始,品賞能力是從比較中練出來的。如這里有三個“以”字,都是古人的真書墨跡本。墨跡本沒經(jīng)過刻拓加工,保持原樣,你看哪一個好?最有動感的是左邊一個,點畫沒一個是放平的,線條沒一筆是平拖的,大小圈運用嫻熟而自然。中間這一個也不錯,但結(jié)字左右放平了,取勢平穩(wěn),線條變化就不如左邊那一個,手腕不如左邊那個靈活。右邊這一個顯然處于下風,筆鋒平拖,少變化,交爭勢很小,雖然說也屬于特色,但到底不如前兩個好看。這三個作者,分別是褚遂良、顏真卿和趙孟頫。有人說,你怎么老跟趙孟頫過不去?我也納悶,你怎么對趙孟頫付出那么深的愛情?
再來看看這三個草書“平”字,也都是墨跡本。大圈取勢都是一樣的,橫橫、豎橫兩個勢。左邊的陸機,用筆最簡單,這是比較容易做到的。中間王羲之,有沒有一根直線條?沒有。他的手腕處處、時時都在動,所以線條都是優(yōu)美的弧線。特別要注意他的小圈,就是轉(zhuǎn)彎處的調(diào)鋒動作。暗節(jié)點不計,明節(jié)點有五個。第三個是踆鋒趯,第四個是反時針兩圈。各位,這個字不過指甲那樣大,我們現(xiàn)在是放大看,才知道王羲之用筆非常細致,絕不偷工減料,他不慌不忙,該做動作一個不漏。智永《千字文》減少了一些節(jié)點,用牽絲或飛度,這也是真正的高手,看上去十分輕靈。王羲之的字你把它放大到一堵墻那樣大還是好看,為什么?因為他無懈可擊,神采斐然。
品賞可以從單字開始,逐漸看幾行的作品。如上次思考題王獻之這兩個帖,一是《鴨頭丸》,只有兩行十五字;二是《中秋帖》,三行,二十二字。二者用筆和神采相當不同,《中秋帖》側(cè)鋒線多,跟《鴨頭丸》大異其趣。實際上《中秋帖》,是米芾臨王獻之《十二月帖》的中間幾行?!妒绿返墓P法和神采和王獻之就相近了。
你對筆法和心法體會越深,品賞也越容易把握。大幅作品,張懷瓘說過“惟觀神采”。神采好,就可以定品。以前有句話說“遠觀氣韻,近看用筆”。如果你有興趣去研究這作品的神采是怎樣寫出來的,那可以去細細的分析,字太小可以放大。再說一次,具體分析要用墨跡本,拓本是加工過的,意義不大。
在書寫過程中,作者的心情會有變化。如果你看小作品,就不容易體會。如《鴨頭丸》才兩行,幾分鐘就寫完了,作者的情緒可以說是穩(wěn)定在一個狀態(tài)中。你可以找個長作品來看,如孫過庭《書譜》。這作品很長,一氣呵成,總共有3700多字,手卷長達九米。一開始他寫得中規(guī)中距,大小圈用筆很嚴謹。
到后來越寫越快,節(jié)點減少采用斷和飛度。這作品前半段和后半段各種趣味,是非常好的品賞教材。如果你從頭看到尾,作者心情的變化是逐步演進的。你可以直接把前面十幾行后面十幾行對比,這就容易看到作者心情起伏,神采變化。
4.2有功無性
有功無性,用白話文來說,技法也不錯,就是未能表達情性。有人可能會覺得奇怪,不是說“字如其人”嗎?普通人寫字都有個性,怎么會出現(xiàn)“無性”的情況呢?要注意,普通人寫字的個性是天性,無意表達的。而藝術(shù)創(chuàng)作是特意表達,有意識地表達。
蔡邕說:“若迫于事,雖中山兔毫不能佳也。”有意識潛意識出不來,硬寫也是僵硬的、死板的。孫過庭說:“偶然欲書”。天氣不好,器具不佳都不行。這不是書法家矯情,大家知道,唱歌、演戲上場前也都要培養(yǎng)感情,道理是一樣的。
還有一種情況,如清代的館閣體,就限制你表達個性,強調(diào)大小一律,粗細一致,方正光潔。其實說得直白一些,這就是手寫的印刷體,所以寫出來千人一面。你看這兩個狀元,河南吳其浚嘉慶二十二年(1817)狀元,汪鳴相道光十三年(1883)狀元,江西人。這兩人殿試第一相差十六年,寫出來的字卻一模一樣。館閣體是清代政府公文來往所用字體。你現(xiàn)在看到的是他們科舉試卷,一筆都差不得。從辦公的角度說,確實清楚易讀,但從書法的角度說功力雖深,個性就被抹殺了。所以館閣體是很典型的“有功無性”。
我在上海書畫出版社工作時,當時社里有雕板書工場。國家出版局為了保存雕板書傳統(tǒng),特意指定書畫社少量發(fā)行。當時還特意請了一位老先生來寫稿,字非常恭工。寫版不能太個性化,跟你平時書寫風格不同。其實中國的雕板書,因為寫手不同,還是各有風貌的,但畢竟不是給你發(fā)揮個性的場合。像《陰符經(jīng)》那樣的寫法,刻書就不行了。
4.3無功有性
這里所謂“無功”,只不懂技法。拿起毛筆就寫,情性卻表達得不錯。
沈尹默先生《歷代名家學書經(jīng)驗談輯要釋義》說:“唐朝陸希聲曾說過一句話,'古之善書者,往往不知筆法。’在前人摸索筆法的時代,當然不免有這樣的情況,有時能做了,而還不能說,這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階段。經(jīng)過了無數(shù)人長時期的研究,把使用毛筆的規(guī)律摸清楚了,這才寫成了理論。”這段話講的兩種人,第一種是不知筆法的“善書者”,沈尹默稱這種人能做不能說,講不出道理。第二種就是懂筆法,能寫也能說出個道理的人,既有實踐經(jīng)驗,又懂理論。
順便說一下,“古之善書者,往往不知筆法”這句話,不是陸希聲說的。北宋《宣和書譜》卷四“陸希聲”條目下有這樣的記載:“錢若水常言:'古之善書者,鮮有得筆法者,唐陸希聲得之。’”古代都用毛筆,“善書者”在古籍中有兩個意思:一是真正的書法家,另一個意思指不懂技法,但字寫出來有情性,看起來還不錯。我們現(xiàn)在周圍也有這樣的人,隨便哪個單位總有幾個字寫得好的。這種人有天分,但沒學過書法,不懂技法。不能歸入“書法家”,只是“善寫字者”。
4.4無功無性
“無功無性”,既沒有功力,又沒有情性。正如明代王世貞說:“腕中有鬼,故不任書?!敝廊思覍懙煤?,但輪到自己就是不行,好像手腕有鬼搗蛋。這些人的作品,其實也可以拿來分析一下的,你幫他找出原因,就能幫他進步。謝謝!
本節(jié)要點:
有功有性,可以入品。
有功無性,只是館閣體一類。
無功有性,不知筆法的“善書者”。
無功無性,不擅寫字。
復習思考:
天分在書法藝術(shù)中是否很重要?天分高低有沒有標準?(很重要,無標準。)怎樣判斷自己有沒有天分呢?(敏感,印象牢。)請問在學習書法的哪一個階段發(fā)揮作用?(初習階段。)
這是“揚州八怪”鄭板橋的書法作品,混合篆隸真行各種書體特點,就“功”和“性”而言屬于哪一類?(有功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