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隨著生理上的變化及社會、家庭中地位的改變,可能產(chǎn)生一些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心理變化,這些變化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失落和孤獨感。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經(jīng)常產(chǎn)生失落和孤獨感,失落和孤獨感似乎無處不在,無時沒有,但一般人的失落與孤獨和老年人有著根本的區(qū)別,因為二者產(chǎn)生的原因不同。如果說青年人的失落與孤獨,主要表現(xiàn)為脫離家庭的話,那么老年入的失落和孤獨主要表現(xiàn)為脫離社會。兩種失落反映著不同的內(nèi)容。對有些老年人來說,失落與孤獨就好像夢魔般纏繞著他們,讓他們長久地在失落與孤獨中忍受煎熬。老年人之所以產(chǎn)生失落與孤獨的心理現(xiàn)象,主要是生活發(fā)生轉變的結果。這種失落與孤獨,不同的老年人身上有著不同的表現(xiàn)。如:領導干部,當從權力崗位上退下來時,這種失落感就會油然而生,權力的失落導致心理上的失落。并不是說這些老同志“貪權”、“戀位”,而是說這些老同志多年來習慣了領導、指揮,一旦退下來,各方面都不習慣,心理上必然產(chǎn)生不平衡。不難理解,長期以來在單位和家庭中都處于舉足輕重地位,忽然間變成可有可無的人,難免引起心理的劇烈震蕩,“風燭殘年,老而無用"的失落感,會重重地壓在他們的心頭。
另外,老年人的失落與孤獨不僅是客觀環(huán)境的必然,同時也是老年人智力、精力、體力漸漸不足,使他們越來越遠離社會的結果。這種遠離社會生活的處境,導致了老年人的封閉心理,表現(xiàn)為有一種被社會“拋棄"的感覺。這種“拋棄”,不僅是物質上和人際關系上的拋棄,更多的是表現(xiàn)為精神上和思想觀念上的拋棄。隨著歲月的流逝,年齡的增長,這種“隔墻聽戲,兩樣天地”的孤獨感,也會變得越來越嚴重。
(2)衰老與無用感。衰老過程是一個十分復雜和多因素的生理現(xiàn)象,軀體衰老與精神衰老相互聯(lián)系,而精神衰老更為關鍵。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力、視力、聽力日漸減退,記憶力、思維能力逐漸降低,反應也逐漸遲鈍,對環(huán)境適應能力也大不如以前,這些都屬于正常的生理變化,但正是由于這些身體上的衰老,往往引起老年人的不安和消沉,給心理上帶來衰老感。這種衰老感又導致了老年人無用感的產(chǎn)生,擔心自己成為無用之人而被人嫌棄,從而造成思想上的郁抑和悲觀,進而加速了生理上的衰老和心理上的消沉。
(3)恐懼與求助感??謶肿鳛橐环N心理現(xiàn)象并非老年人獨有,但老年人的恐懼不同于其它年齡的人。其它年齡的人常對某一事件產(chǎn)生恐懼感,而老年人的恐懼感主要來自疾病和死亡的威脅。這種來自于疾病的擔心,不但擔心自己患病后,會因給子女帶來負擔而被討厭,而且擔心自己患病后得不到應有的照顧。因此,有些老年人非常擔心和懷疑自己的健康,對疾病的預感焦慮、煩躁、憂心重重,從而導致了老年人求助感的產(chǎn)生,渴望得到親友的關心與照顧。這種求助感不僅是對生活上的照顧與物質上的幫助,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關懷與體貼。因此,對老年人來說,家庭和親屬的關心與照顧固然重要,但社會上的關懷與支持,也是不可缺少的。
(4)自尊心與自卑感。自尊與自卑是同時存在而又互相矛盾的兩種心情。人到老年,一生中經(jīng)歷了不少事情,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對社會的觀察和判斷能力更為成熟,在某一方面可謂是內(nèi)行,更何況少數(shù)老年人成就較大,仍對社會繼續(xù)做出貢獻,或在社會上依然受到推崇,有一定的權威性,這就給老人帶來了自尊感。但在另一方面,年齡老化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guī)律,精力體力的不足,體弱多病的困擾,因退休帶來的社會地位的下降,經(jīng)濟收入的明鮮減少,如此等等,不免產(chǎn)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傷感,并由此逐漸轉變?yōu)樽员案小A硗?,老年人閑暇時間增多,精神無所寄托,長期的寂寞、空虛感往往引起性格上的變化。如有的老年人勞碌一生,經(jīng)歷坎坷,回憶過去遭遇的種種不幸,而今又年華已逝,回天無力,便會消沉苦悶,郁郁寡歡,自卑感則油然而生。
(5)與子女相處的新問題。父母跟子女的關系會隨著心理發(fā)展及父母年齡階段,在一生中經(jīng)歷幾個不同的顯著過渡階段,即:
1.孩子出生后的斷奶階段(生物性依賴關系的結束);
2.青春期的疏遠獨立階段(心理性依賴關系的結束);
3.結婚后的離別成家階段(社會性依賴關系的結束及開始心理上平等的相待);
4.父母年老以后的親子關系反轉階段(生活上父母反而需要依賴子女的幫助,心理與功能上的角色倒轉)。
可是有些人對自己的子女卻不容易按上述各個階段去過度轉變,比如:對已經(jīng)達到青春期子女,不容易讓他們在心理上,逐漸跟父母疏遠些,鼓勵他們漸漸養(yǎng)成獨立的心理;對結婚成家后的子女,不習慣跟他們以比較對等的方式對待,以成人對成人的關系與角色相互來往。人到了中老年以后,子女們逐漸成熟,在某些方面比他們的父母還能干、有新知識、精力充沛;而相對的,快進入或已進入老年階段的父母,從工作崗位退休下來,生活變得比較簡單,有些知識可能會比較落后,適應困難的能力比較差些,而比較需要跟自己的子女扮演倒轉角色,依賴子女的協(xié)助與建議,必要時還得接受他們的輔助與幫忙??墒怯行┤?yún)s不容易適應進入老年階段。比如:有的還是堅持繼續(xù)去照顧已經(jīng)成長的子女,顯出父母的權威;不能跟自己的子女平等相待,互相協(xié)助,保持良好的情感關系;跟子女變得疏遠;或者不愿意適當?shù)亟邮艿罐D的角色,需要時仍拒絕關照或輔助。
老年人跟子女的關系不良好的原因有許多。最重要的是:子女小的時候父母沒有與子女建立良好的關系;父母沒有伸縮的性格,沒法適當?shù)剞D變跟子女階段性的關系;心理上無法接受自己已進入年老的階段,也難為接受處于壯年的子女們比年老父母還能干、有勁的事實。這些因素就讓老年人,不容易跟自己的孩子相處,保持宜有的年老父母與壯年子女的關系。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孩子們跟自己的父母關系里,還保持著一些未圓滿完結的情節(jié),包括與自己的同胞,與父母間,情緒上的舊傷口,如:覺得沒有被父母平等對待、照顧,沒有得到想要得到的,父母的關心等等。這種小時候遺留下來的情節(jié),到了父母年老時,還會趁機而顯出,繼續(xù)鬧情緒。特別是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的發(fā)生顯著變化的時刻,如:父母生了病,需要子女來照顧時,或者談到父母的財產(chǎn)將來如何分配時,子女們幼小時,同胞間曾經(jīng)有過的妒忌或不滿就會趁機重復出現(xiàn),表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壯年的子女們的心理上,可以說是遲來的情節(jié)的重演,變成是老年父母要經(jīng)歷的親子關系的那一部分。
(6)老夫老妻間出現(xiàn)的新矛盾。老年人夫妻雙方退休后,無形中增加了彼此相處的機會和時間,這是好還是不好,要看各對夫妻的情況而定,有的能日夜相處一起,共同享受晚年的夫妻生活,有的卻因為原來相處比較困難,年老后在一起相處的時間更多,矛盾也就越來越突出。有的老年夫妻因健康情況,心理成熟或萎縮的程度,適應年老的態(tài)度和方法,如何準備子女的財產(chǎn)分配,要那位子女來照顧等問題,產(chǎn)生觀點上的差異,而帶來老夫老妻相處困難的矛盾。此外,老年夫妻還得面對,兩方面年老速度可能不同的問題。這不但有生理上的情況,還包括性生活的情形,軀體的健康和精神狀況問題。這不僅牽涉到,步伐不同而需要協(xié)調的問題,還得面對如何去照顧一方或相互照顧的問題,可見老年夫妻,不但要享受夕陽紅的夫妻生活,還得準備隨時去應付這些潛在的各種問題。
以上為老年人常見的心理變化及新矛盾,這些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往往產(chǎn)生不利影響。因此,要想使老年人過一個幸福的晚年,就必須采取適當?shù)拇胧?,消除老年人的失落感,孤獨感、無用感、恐懼感和自卑感,處理好同子女相處,及夫妻相處遇到的新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保持良好的健康心理,以延緩衰老,延年益壽。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