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注釋
(1)中,《說文》:“中,內也。”即事物的內部。
(2)庸,《說文》:“庸,用也?!奔词褂?。
(3)為,《爾雅》:“造作,為也。”
(4)德,《說文》:“德,升也?!奔淳辰缫蛏菩卸A。
(5)至,《說文》:“至,鳥飛從高下至地也?!奔带B從高處飛落到地面。也就是到、到達的意思。
(6)民,《說文》:“民,眾萌也?!奔幢娒?。這里指百姓。
(7)鮮,《說文》:“鮮,魚名。出貉國。”即一種魚的名稱,出產于貉國。這里是少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 從‘中庸’之修心到為政以德,這是為政最高的境界,百姓接受這種“德”已經很少也很久了?!?/p>
解讀
中庸的名稱,出現在《論語》之中,其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如今,中庸之道竟然被許多國民錯解為政治上的兩面派,這真是中華傳統(tǒng)的一大悲哀。《中庸》成為四書之一,是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取《禮記》中孔子的孫子子思作的《中庸》和曾子作的《大學》兩篇文章單獨成書,與《論語》、《孟子》合為“四書”。南懷瑾認為,大學之道,講內圣外王,內講道德修養(yǎng)境界,外面如何做人做事。《中庸》之道側重于內圣的多了!同佛家、道家講修養(yǎng)做功夫的有密切的關系。所以宋明理學家后來一邊是抄襲了道家,一邊抄襲了佛家;但是重點都是脫蛹在《中庸》上來的。
中庸到底是什么?朱喜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币滥蠎谚壬鷮Υ说囊蓡?,一個東西沒有真正一個中,中是人為的假定。天下沒有個不偏的,說一個“中”,中已經落在偏了。你說這兩邊是偏的,我這里的是中;你定了這個中,對這兩邊講,中已經變成偏了。所以“不偏之謂中”,文學很對,講邏輯有問題。“不易之謂庸”。“易”者變動,不能變動叫做“庸”。那么天下沒有個不變動的東西??!即使根據儒家的思想,孔子在《易經》上講過的,沒有一個不變的事物??!“周流六虛,變動不居”?。≡趺从袀€不易呢?應該說“萬變之謂庸”,才能用啊!不變怎么用啊? 試想呀,如果朱熹還活著,遇到南懷瑾先生,這樣一問又作何回答呢?
《中庸》之“中”又是如何說的?“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拋開后人對此長篇大論的解釋,這個“中”是什么?“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人人心中都有喜怒哀樂呀,真正能放下心中的分別、執(zhí)著和妄想,那就成佛了。人們心中有喜、怒、哀、樂,沒有表現出來就是“中”。庸,按朱熹的說法是“平?!钡囊馑肌F淅碛僧攣碜浴稜栄拧罚骸俺R??!倍凇墩f文》中,是“用也”,即使用的意思。我認為,中庸的本義就是“喜怒哀樂未發(fā)之時在內心的使用”,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修心”。以南懷瑾先生的認為,《中庸》之道側重于內圣,即內具圣人之心。內圣外王,也當為內具圣人之心,外具王道之德。
中庸之為德也。后人多把“中庸之為德也”翻譯作“中庸作為一種德行”或者“中庸作為一種道德”。實際上,德是人的行為的外顯,應該是仁心為“中庸”,仁行為“德”。所以說,“為”在本章不是“是”或者“作為”的意思,“為德”應是一個整體概念,即“為政以德”。因為《雍也篇》整體是講為官之道的“知”和“仁”的,孔子在本章即下一章作為一個整體的總結。在《論語》中,還有“好德”、“知德”都是對“德”的作用的外顯?!缎l(wèi)靈公篇》“子曰:由,知德者鮮矣!”“子曰: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我們再看下一章子貢所問及夫子所回答,就明白下一章是本章的具體解釋。德,《說文》:“德,升也。”即境界因善行而升華。何謂“為德”,就是下一章的“博施于民而能濟眾”。因此“中庸之為德”,就是從中庸之修心到為政以德?,F有善心,即中庸,中庸就是修心的過程;然后有善行,即為德,為德就是把善心升華為行動。這明顯是在講什么是為政之道。實際上,中庸就是內圣,為德就是外王。
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至,是到達的意思,引申為“最”或”“極”?!断缔o傳》有:子曰:“易其至矣乎!”本章的“至”就是副詞,極、最之意。接上一句而言,就是說能從修心到用來為政以德,這是為政者最高的行為。“矣乎”,夫子連用兩個感嘆詞,表示對這種做法的贊嘆。民鮮久矣。后人認為是百姓少有這種中庸之德已經很久了。這顯然是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夫子何以拿這種“中庸”之道來要求生活在最底層的百姓呢?“中庸之為德”是從國君到士大夫階層首先所為的事情,然后德澤百姓才是為政之道。所以,鮮,是少的意思,是少見或者少得到“中庸之為德”的作用,即百姓接受到來自上層的內圣外王的作用很少并且很久了。下一章,就是對“中庸之為德”的具體解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