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帶你詳細了解德國簡史

德意志聯(lián)邦共和國。簡稱:聯(lián)邦德國或德國。

德國是位于中歐的聯(lián)邦議會共和制國家,北鄰丹麥,西部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接壤,南鄰瑞士和奧地利,東部與捷克和波蘭接壤,該國由16個聯(lián)邦州組成,首都為柏林,領土面積35萬平方公里左右,以溫帶氣候為主。德國人口約8000多萬人,是歐盟人口最多的國家,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233人,是歐洲人口最稠密的國家之一

柏林-貝爾維尤宮

早期文明時期

關于日耳曼人的最早文字記載,是古希臘作家皮提亞斯的旅行記,羅馬人塔西佗凱爾特人稱萊茵河以東的民族為“日耳曼人”,羅馬獨裁官尤里烏斯·凱撒也在《高盧戰(zhàn)記》中提到日耳曼人。關于他們的起源一直是未解之謎,只能說是大概,沒有統(tǒng)一的學說。

日耳曼人

現今瑞典南部境內、挪威西部境內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被認為是日耳曼人的故鄉(xiāng),后部分向歐洲南部遷徙,于羅馬帝國時期南遷至德國北部并分裂為多個部落,趕走了居住在阿爾卑斯山北部廣大平原上的凱爾特人。

在北德和斯堪的納維亞生活的日耳曼人的部落大約可以分為北日耳曼人、西日耳曼人和東日耳曼人。

北日耳曼人是斯堪的納維亞的日耳曼人。他們后來演化為丹麥人、瑞典人、挪威人和冰島人??脊艑W家將北日耳曼人又分東西兩股。

西日耳曼人包括,易北河日耳曼人斯維比人,后來演進為士瓦本人,馬科曼尼人,馬克曼人和夸迪人,夸地人,最終成為巴伐利亞人。

北日耳曼人如巴塔維人、弗里斯蘭人/弗里斯人、考肯人、薩克森人/撒克遜人、盎格魯人、朱特人等,后來形成盎格魯﹣撒克遜人/英格蘭人。萊茵河﹣威悉河日耳曼人如切魯西人、卡狄人(為黑森人的祖先)、法蘭克人等。

在東日耳曼人中,有波羅的海的哥特人、汪達爾人和勃艮第人等??脊艑W家將他們細分為四個組。由于匈人從亞洲進入以及斯拉夫人從東歐涌入,讓這些人受到非常大的壓力,他們被迫向西和向南遷徙,這使他們與當地人之間產生了很多沖突。

日耳曼人大多數是定居的農民,很少游獵。經濟自給自足,手工業(yè)有鐵工、陶瓦工、木工。原始印歐語言形成的時候車輪就已經被發(fā)明了,在日耳曼語言中“輪”有兩個詞。日耳曼人沒有貨幣。他們之間的貿易以貨物交換為主。最重要的財產是牲畜。今天英語中的 fee (收費)與德語中的 Vieh (牲畜)是同一個詞根。

最主要的牲畜有牛、綿羊、豬、山羊和馬。養(yǎng)蜂業(yè)和織布業(yè)也有。日耳曼人還知道如何制造奶酪,對奶酪他們有一個自己的詞。

在凱撒時代,日耳曼人的神主要是日神、月神、火神等。

日耳曼人穿著很少,常常只是一片獸皮,男男女女在河中同浴。飲食上絕大部分是乳制品和肉類,他們對農業(yè)并沒投入太多精力,每年土地重新分配。日耳曼人的居民點相當小。通過對他們的墓地的考察考古學家可以推測出他們的居民點一般約有200個居民。這些居民點沒有系統(tǒng)的計劃:假如有一個日耳曼人在一個地方定居后就會有其他人搬過來。直到今天在德國和其它日耳曼文化區(qū)依然可以看到這樣由多個小村聚集在一起而組成的村落。

通過考古發(fā)掘考古學家知道,日耳曼人的房子是木房子,由于木頭現在都早已腐爛了,只有通過它們在地基上留下的支柱的洞來考察它們的建筑方式。最常見的日耳曼住房是長方形的。人畜同住一個房中,只有一堵墻隔離他們。住房內沒有其它墻。在它的當中有一個燃火點。屋上的一個洞用來排煙。日耳曼人房屋沒有窗戶。

現今的挪威人、丹麥人、瑞典人、冰島人、德意志人、奧地利人、瑞士人、盎格魯﹣撒克遜人(英格蘭人)、荷蘭人、佛拉芒人、盧森堡人都是日耳曼人,其中德意志人、奧地利人和瑞士人的語言為德語。

日耳曼人在羅馬帝國時期與凱爾特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羅馬人并稱為歐洲的三大蠻族,也是現今歐洲人的代表民族之一。也是整個歐洲主體民族之一。

古日耳曼人時期

公元前6世紀,因為自然災害和饑荒,生活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和日德蘭半島的日耳曼人,向南遷徙到今法國、德國和波蘭一帶,后來與高盧人和羅馬人發(fā)生沖突。

公元前113年,辛布里人條頓人等日耳曼部落從日德蘭半島(今丹麥)南下,與羅馬共和國發(fā)生戰(zhàn)爭,后世稱之為“辛布里戰(zhàn)爭”或“條頓入侵”。

這些日耳曼人戰(zhàn)敗后,無カ再向南遷徙,一直生活在萊茵河、多瑙河與北海、波羅的海之間的廣大地區(qū),被隔絕在羅馬文明之外。與歐洲其他種族相比,日耳曼人受羅?文化影響較少,被羅馬人視作蠻族。

公元前58年,羅馬共國將領愷撒率軍出征高盧(今法國及其周邊地區(qū)),在高盧的孚日山(位于今法國和德國交界處)擊敗了日耳曼人,史稱“孚日山戰(zhàn)役。

愷撒

此戰(zhàn)后,高盧地區(qū)被納入羅馬的統(tǒng)治范圍,日耳曼人在高盧無法與羅馬人對抗,退到了萊茵河以東。此后,日耳曼人和羅馬人一直在萊茵河對峙,直到奧古斯都時期羅馬人越過萊茵河征服日耳曼人。(被征服的只是一個分支)

公元前12年,羅馬帝國皇帝奧古斯都發(fā)動了對日耳曼尼亞的征服戰(zhàn)爭。到公元6年,日耳曼尼亞的日耳曼人被羅馬征服,羅馬軍團入駐當地統(tǒng)治日耳曼人。

此前,日耳曼人經常越過萊茵河,騷擾羅馬帝國的邊境,雙方互有勝負。

公元5年,羅馬帝國征服日耳曼尼亞(萊茵河、多瑙河與北海、波羅的海之間的廣大地區(qū))后,設置了日耳曼行省,在當地引進了羅馬的租稅和法律制度,引起日耳曼人的不滿。

公元9年,日耳曼尼亞的日耳曼人由于不滿羅馬帝國占領軍的統(tǒng)治,在條頓堡森林伏擊羅馬軍團,大獲全勝。

此后,盡管羅馬帝國對日耳曼人還有幾次報復性的軍事行動,但羅馬在日耳曼地區(qū)的擴張基本停止。當地的日耳曼人保持了獨立,為公元四世紀日耳曼人南下入侵羅馬帝國埋下了伏筆。

法蘭克統(tǒng)治時期

公元476年,日耳曼領袖奧多亞賽廢黜西羅馬末代帝,自立為意大利國王。

公元481年,法蘭克部落首領克洛維繼承他父親的權位后,成為了法蘭克人的國王。后世一般將克洛維繼位視作法蘭克王國正式成立的標志,將他稱之為克洛維一世。

法蘭克王國后來成為了西歐和中歐地區(qū)影響カ最大的國家,查理曼統(tǒng)治時期王國的疆域和西羅馬帝國大致相當。法蘭克王國解體后,其組成部分逐漸演化成了現代的法國、德國和西歐其他的一些小國。

公元751年,查理曼的父親丕平三世在教皇的支持下篡位,廢黜了法蘭克王國的國王,取而代之,創(chuàng)立了加洛林王朝。

丕平三世

公元772年,法蘭克王國的國王查理曼為了擴張領土,率軍進攻分布在今荷蘭和德國北海海岸的薩克森人,開啟了漫長的薩克森戰(zhàn)爭

公元772年,法蘭克王國的國王查理曼為了擴張領土,率軍進攻分布在今荷蘭和德國北海海岸的薩克森人,最終將薩克森地區(qū)納入了法蘭克王國的統(tǒng)治版圖。

公元843年,法蘭克王國國王路易一世的三個兒子為了結束長時間的內戰(zhàn),簽訂了《凡爾登條約》,將法蘭克王國分為了三個國家:東法蘭克王國、中法蘭克王國西法蘭克王國。西法蘭克王國,就是日后的法國。中法蘭克王國,就是日后的意大利。

東法蘭克王國是德意志王國的前身,現代德國正是在東法蘭克王國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擔任東法蘭克王國首任國王的是路易二世。他是法蘭克王國國王路易一世的第三子,他還有兩個哥哥洛泰爾和丕平。

817年,路易一世頒布《帝國詔令》,將法蘭克王國的領土分給了三個兒子。幼子路易得到的是日耳曼地區(qū)的巴伐利亞(今德國南部),所以后世稱之為“日耳曼人路易”。

公元870年,東法蘭克王國國王路易(又稱“日耳曼人路易”)和西法蘭克王國國王查理(又稱“禿頭查理”)在墨爾森簽署條約,瓜分了中法蘭克王國的大部分領土。

東法蘭克王國得到了洛林(位于今法國東北部),西法蘭克王國得到了普羅旺斯(位于今法國東南部)。《墨爾森條約》奠定了現代法國、德國和意大利的大致邊界,也為法德兩國圍繞洛林地區(qū)產生的領土糾紛埋下了伏筆。

公元911年,法蘭克尼亞公爵康拉德當選為東法蘭克王國的國王,后世稱之為康拉德一世。

公元919年,東法蘭克王國國王康拉德一世逝世,他生前推薦的薩克森公爵亨利繼任王位,后世稱之為亨利一世。因為亨利在得到他要繼位的消息時正在捕鳥,所以后世也稱他為“捕鳥者亨利”。

亨利一世

亨利的繼位開啟了薩克森王朝,他和他的后人把持王位超過了一個世紀。納粹德國時期,亨利曾被納粹黨人視作德意志王國的首任國王大肆宣傳。

公元919年,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當選為東法蘭克王國的國王,建立了薩克森王朝,正式創(chuàng)立德意志國家。薩克森王國的地域大致位于今荷蘭、德國西部、瑞士和奧地利。嚴格意義上的德意志歷史的就此開始。

神圣羅馬帝國時期(德意志第一帝國時期)

公元962年,教皇約翰十二世在羅馬為東法蘭克王國國王奧托一世加冕,稱他為“神圣羅馬帝國的皇帝”,后世將這一事件視為神圣羅馬帝國的開始。

1014年,教皇本篤八世為德意志王國國王亨利二世加冕,稱他為神圣羅馬帝國的皇帝。

公元1024年,德意志國王亨利二世去世,沒有留下子嗣,他所屬的奧托王朝結束。出身于薩利安家族的施派爾伯爵康拉德二世,在貴族和教會的推舉下,登上了王位,開啟了德意志王國的撒利安王朝。

1073年,教皇格里高利七世登基時頒布訓令,該訓令的宗旨是教至上,其中“可以罷免皇帝”一條使得世俗與宗教權力的界限被打破,引起了教與神圣羅馬帝國帝亨利四世的矛盾。

公元1077年,被教皇格里高利七世逐出教會的神圣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為了恢復教藉,從德國南下,經過漫長而艱苦的旅程,來到意大利北部的卡諾莎城堡,懇求教的寬恕,最后得到了教皇的赦免,史稱卡諾莎之行。

公元1122年,神圣羅馬帝國帝亨利五世與教皇卡利斯特二世在沃爾姆斯城(位于今德國東南部)附近達成協(xié)議,規(guī)定德國主教必須依照教會法、由高級教士的會議選舉產生。

根據協(xié)議規(guī)定,雖然皇帝能夠親自出席或者派代表出席選舉會議,但是不能再像以前那樣親自任免主教,皇帝對教會的控制大為削弱。為了爭奪主教的任免權問題,亨利五世的父親亨利四世就和羅馬教廷產生過多次沖突。

1245年,德意志國王腓特烈二世被教皇開除教籍后,王權受到教會和貴族的挑戰(zhàn);之后的德意志國王都沒什么權力,使德意志處于一種無政府的狀態(tài),直到哈布斯堡王朝的開始。

公元1273年,哈布斯堡伯爵魯道夫在德意志王位選舉中獲勝,成為德意志國王,后世稱之為魯道夫一世。

1355年,查理四世經教皇加冕,成為神圣羅馬帝國皇帝。

查理四世

1356年,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四世頒布詔書,對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的選舉規(guī)則和流程做出了明確規(guī)定。這份詔書頒布之后一式七份,由黃金印章封印,因此而得名“金璽詔書”。

詔書規(guī)定,神圣羅馬帝國帝由帝國境內(主要包含今天的德意志、奧地利、捷克等國家)的七大選帝侯投票產生,這七大選帝侯分別是三位宗教選侯:美因茨主教、科隆大主教、特里爾主教;以及四位世俗選侯:波西米亞(現捷克)國王、萊茵.普法爾茨伯爵、薩克森.維滕堡公爵、勃蘭登堡藩侯。這七位選帝侯之中,有四位表決同意即可選出一個新的德意志國王。詔書還確認了選帝侯的政治特權地位,承認他們的地位與皇帝相等,皇帝如頒布任何有損選帝侯權益的政令,均屬無效。

這份詔書封印正面是坐在王座上手持權杖的查理四世,封印邊緣撰文為“查理四世,受上帝保佑的羅馬人皇帝,永遠是帝國的主宰”。

1254年,德意志王國西部萊茵河流域的多城市通過結盟的方式發(fā)展對外貿易,城市間相互放棄征收水路和陸路的通行稅,并組織武裝保衛(wèi)商隊貿易。

公元1361年,漢薩同盟在哥特蘭島的貿易重鎮(zhèn)維斯比(位于今瑞典東南)被丹麥國王瓦爾德馬四世率軍攻占,引發(fā)了漢薩同盟與丹麥的戰(zhàn)爭。

漢薩同盟最開始是由德意志境內萊茵河流域的呂貝克、漢堡等城市發(fā)起的,后來有薩克森地區(qū)的城市加入。

1382年,英格蘭神父威克里夫首次將《圣經》翻譯成了英文,出版多本宗教著作,主張圣經的權威高于教會,被視為英格蘭宗教改革運動的先驅;捷克的基督教思想家胡斯受到他的影響,將他的著作翻譯成了捷克語,促進了捷克的宗教改革運動。

公元1419年,神圣羅馬帝國派兵到波西米亞(現代捷克的前身)的布拉格,鎮(zhèn)壓當地胡斯派的叛亂,遭到胡斯派的強烈抵抗,叛亂很快蔓延至波西米亞全境。為時十五年的胡斯戰(zhàn)爭由此開啟。

1484年,匈牙利國王馬提亞率軍入侵奧地利,在萊策斯多夫(位于今奧地利東北)擊敗了神圣羅馬帝國的軍隊,為之后匈牙利軍隊包圍維也納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公元1485年,神圣羅馬帝國遭到匈牙利的入侵,維也納被匈牙利國王馬提亞率領的軍隊包圍,最后維也納被攻破,之后奧地利一半地區(qū)都被匈牙利占據。

1494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一完成國內統(tǒng)一后,開始追求西歐霸權,遠征意大利;神圣羅馬帝國開始加強對瑞士地區(qū)的控制,以遏制法國在意大利的擴張。

公元1499年,神圣羅馬帝國為了鞏固在瑞士地區(qū)的統(tǒng)治,與瑞士邦聯(lián)(現代瑞士的前身)發(fā)生了交戰(zhàn)。瑞士贏得了勝利,神圣羅馬帝國最終承認了瑞士的獨立。

1517年,馬丁·路德在維滕貝格教堂大門上張貼了《九十五條論綱》,開啟了宗教改革之路。

公元1524年,在宗教改革者閔采爾的號召下,施瓦本、法蘭克尼亞、亞爾薩斯和圖林根等地,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運動,隨后,革命浪潮隨后又擴展到整個南德意志,包括拜恩、普法茲、符騰堡、奧地利在內的地區(qū)均不同程度卷入起義大潮。直到次年9月,起義遭到封建領主組成的施瓦本(即今瑞士)聯(lián)盟的全面鎮(zhèn)壓,才以失敗告終。

這并不是南德意志地區(qū)的農民階層第一次爆發(fā)起義。由于農民受貴族、天主教會、教士等特權階層的壓迫程度不斷加深,整個15世紀到16世紀初,神圣羅馬帝國境內爆發(fā)了幾十次不同規(guī)模的農民暴動。從1518年到1523年,德意志幾乎每年都發(fā)生農民起義。直到1524年,閔采爾將農民革命推向了高潮。

1531年,神圣羅馬帝國中信仰路德宗的諸侯組成軍事防御聯(lián)盟,聯(lián)盟在薩克森公國境內的山城施馬爾卡爾登成立,故稱“施馬爾卡爾登聯(lián)盟”。

1555年,《奧格斯堡宗教和約》簽訂,確定了路德宗新教同天主教在德意志地區(qū)平等存在的法律,使得新教勢カ發(fā)展壯大。

1618年5月23日,波希米亞(現捷克)首都布拉格的新教徒發(fā)動起義,沖進布拉格城堡,以侵害宗教自由的罪行將三名帝國欽差從窗口扔出窗外,是為布拉格拋窗事件。

1618一1648年,以宗教問題為導火索,歐洲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混戰(zhàn)。被稱為,三十年混戰(zhàn)。

公元1648年10月,神圣羅馬帝國與法國、瑞典等新教國家分別簽訂《明斯特和約》和《奧斯納布呂克條約》,統(tǒng)稱《威斯特伐利亞和約》。

隨著和約的簽訂,作為歐洲天主教勢力代表的奧地利哈布斯堡室與瑞典王國、勃蘭登堡邦國、新教國家之間的三十年混戰(zhàn)也隨之落幕。

1686年7月,在神圣羅馬帝國境內的自由市奧格斯堡,神圣羅馬帝國哈布斯堡家族、西班牙、荷蘭共和國、瑞典、薩克森公國、勃蘭登堡公國等國家結成針對法國的奧格斯堡同盟。

1702年,英國、葡萄牙王國和薩伏伊公國相繼加入,于是,奧格斯堡同盟成員國從伊比亞半島的西班牙到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瑞典,幾乎囊括了除法國之外的所有歐洲國家,甚至連羅馬教皇也加入其中,成為了一個全歐反法大聯(lián)盟。數百年來,歐洲各國之間都是通過維持政治均衡來維護國家安全的。說白了,就是強大過了頭就要挨打。

公元1740年10月,奧地利國王、神圣羅馬皇帝查理六世因誤食毒蘑菇一病不起。

根據查理六世在1713年訂立的《國事詔書》,其長女瑪利亞·特蕾莎可在他逝世后,繼承奧地利、匈牙利和波西米亞三處領地,成為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首位女性“掌舵人”。

瑪利亞·特蕾莎

公元1741年4月10日,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和元帥施維林率領的兩萬三干普魯士士兵,與奧地利元帥奈伯格的兩萬士兵,在西里西亞境內的莫爾維茨交戰(zhàn),這一戰(zhàn)是第一次西里西亞戰(zhàn)爭中,普奧雙方的首場大規(guī)模會戰(zhàn),史稱“莫爾維茨會戰(zhàn)”。

前一年12月,腓特烈趁奧地利王位換屆之際,向新任女王、年輕的瑪麗亞·特蕾莎提出對西里西亞的領土要求。

西里西亞大致位于奧得河中、上游流域,其南部與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接壤,北部與普魯士的勃蘭登堡地區(qū)接壤,即今波蘭西南部、捷克北部和德國東部交界處。奧得河及其支流幾乎流經整個西里西亞,兩岸城市工商業(yè)發(fā)展水平很高。且該地區(qū)土壤肥沃,盛產谷物、馬鈴薯、麻類和甜菜等作物,還有豐富的煤、鐵、銅、鉛、鋅等礦產資源。

1791年8月27日,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奧地利大公利奧波德二世與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二世,在德累斯頓(今德國薩克森州德累斯頓)境內的皮爾尼茨簽署宣言。

宣言敦促法國大革命的革命者趕快還政于路易十六及波旁王室,否則一旦歐洲其他國家對法開戰(zhàn),普奧將共同加入對法戰(zhàn)爭之中,并且革命者警告萬一路易十六遭遇不測,奧地利將隨同歐洲各國加入對法戰(zhàn)爭

1805年12月2日,奧斯特里茨戰(zhàn)役,奧地利慘敗求和,簽訂《普雷斯堡和約》。

公元1806年8月6日,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二世宣布退位,放棄皇帝稱號,只保留奧地利國王頭銜,存續(xù)八百余年的神圣羅馬帝國就此滅亡。

1813年,英、俄、西、葡和瑞典組成的第六次反法同盟成立。

公元1813年10月,在德國萊比錫附近,拿破侖以17萬法軍與俄羅斯、普魯士、奧地利及其他各國30萬聯(lián)軍苦戰(zhàn)。戰(zhàn)役以拿破侖敗陣,撤回萊茵河西岸、最后返回巴黎告終,是為菜比錫戰(zhàn)役。因參戰(zhàn)國家和民族眾多,萊比錫戰(zhàn)役又被稱為“民族大會戰(zhàn)”。

整場戰(zhàn)役下來,反法聯(lián)盟死傷約5.4萬人,法軍約死傷3.7萬人。萊比錫戰(zhàn)役是拿破侖戰(zhàn)爭中最激烈的戰(zhàn)役,聯(lián)軍的勝利意味著拿破侖征服德意志的最后希望已經幻滅,原本依附于拿破侖的萊茵聯(lián)邦也隨即解體,為1815年德意志聯(lián)邦的成立掃清了障礙。

德意志聯(lián)邦時期

公元1815年,德意志邦聯(lián)成立。

神圣羅馬帝國解體之后,中歐及萊茵河兩岸地區(qū),39個德意志邦國組成了一個由奧地利主導的政治聯(lián)盟,是為德意志邦聯(lián)。

各成員國之間約定各自為完全獨立自主的國家,但保證彼此相互防守,并聯(lián)合保衛(wèi)美茵茨、盧森堡、蘭道等要塞城市。除此之外,邦聯(lián)議會定期在自由城市法蘭克福舉行會議,由奧地利首相主持,而議會的主席則是奧地利國王弗朗茨一世。

弗朗茨一世

1848年,德國革命,普魯士國王威廉四世被迫同意召開會議,制定憲法,改組政府。但到了1851年,由于國民議會各派之間的分歧,自由主義者謹慎的態(tài)度,君主派勢力的壓倒性優(yōu)勢下,革命走向失敗。

1852年3月25日,保皇派的俾斯麥和自由派首領芬克在柏林東郊進行了一次決斗。兩人因政見不合互相憎惡,最終矛盾升級。雖然決斗過后兩人握手言和,但俾斯麥受到排擠被派到法蘭克福當大使,他的鐵血之路遭到第一次重大挫折。

1862年9月23日,俾斯麥被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任命為首相。

1863年6月,俾斯麥在普魯士徹底踐行自己的鐵血政策,對內實行專制,被稱為“鐵血宰相”。俾斯麥一手造就了德國的政治風氣一一統(tǒng)治者極端保守又厭惡妥協(xié),被統(tǒng)治者服從獨裁專制,這種風氣甚至在他下臺后仍然主導了德國的政治。

俾斯麥

1864年2月1日,德國首相俾斯麥發(fā)動了“普丹戰(zhàn)爭”,帶領普魯士、奧地利兩大邦國聯(lián)軍,打擊丹麥,丹麥落敗。本場戰(zhàn)役也是俾斯麥帶領普魯士統(tǒng)一德意志的第一場大戰(zhàn)。

1866年6月14日,普魯士和奧地利爆發(fā)戰(zhàn)爭,普奧戰(zhàn)爭是俾斯麥統(tǒng)一德國的關鍵一戰(zhàn)。

該戰(zhàn)中,普魯士鐵血首相俾斯麥借普魯士和奧地利在石勒蘇益格、荷爾施泰因兩地的統(tǒng)治糾紛,誘發(fā)奧地利向普魯士宣戰(zhàn)。

1870年,俾斯麥就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發(fā)表了挑釁性的“埃姆斯密電”,觸怒了法國政府,導致當年7月,法國對普魯士宣戰(zhàn),普法戰(zhàn)爭爆發(fā)。

戰(zhàn)爭開始后,法軍接連敗北。兩個月后,拿破侖三世在色當戰(zhàn)役后親率法軍投降,法蘭西第二帝國滅亡。普魯士打敗法國,從而排除了法國對普魯士統(tǒng)一的干擾。

1870年11月,代表北德意志聯(lián)邦的俾斯麥與南德四國政府締結聯(lián)合的和約,南德四國與北德意志聯(lián)邦合并,成立“德意志帝國”。為了進一步羞辱法國人,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首都的凡爾賽宮正式即位為德意志帝國帝,德意志統(tǒng)一最終完成。

在俾斯麥領導之下,一個統(tǒng)一的德意志國家終于組成。德意志帝國是歐洲傳統(tǒng)強國和也時世界列強之一,經濟總量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超過英國和法國。

德意志第二帝國時期

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巴黎凡爾賽宮鏡廳正式登基為德意志帝,德意志帝國建立。

威廉一世

在此前的近百年間,德意志四分五裂、諸侯眾多,一直處于封建割據狀態(tài),而普魯士只是境內的諸多政權中最為強大的一個。

1875年,德國宰相俾斯麥授意德國的《郵報》發(fā)表一篇標題為《戰(zhàn)爭在望?》的文章,指出法國正在準備復仇戰(zhàn)爭,從而在德國和全歐洲都掀起了一種臨戰(zhàn)的緊張氣氛,被稱為“戰(zhàn)爭在望”危機。

危機爆發(fā)的前一年,法國履行了對德50億法郎的普法戰(zhàn)爭賠款。

1878年,德國宰相俾斯麥以德國在巴爾干地區(qū)沒有直接利益為由,愿意當上調解人,在德國首都柏林召開討論巴爾干問題的國際會議,邀請各國出席,以平衡英國、俄羅斯與奧匈帝國的利益。

1897年 德國將貪婪的目光轉向了中國。德國以“巨野教案”為借口,出兵膠州灣,逼迫清王朝簽訂了《膠澳租借條約》,所謂膠澳,就是現在的青島。德國加入到侵略中國的列強行列。(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1885年9月,保加利亞人民起義,推翻了土耳其總督的統(tǒng)治,宣布保加利亞統(tǒng)一。

沙俄不承認保加利亞的統(tǒng)一,試圖借保加利亞危機控制巴爾干半島,將保加利亞歸為己有。這就影響了奧匈帝國的利益,奧國與素來與俄國不和的英國聯(lián)合發(fā)表聲明,抗議沙俄對保加利亞問題的干預,并粉碎了沙俄策劃的政變。

結果,俄國喪失了在保加利亞的控制權,與奧國關系降至冰點,俄國、奧匈帝國與德國早年形成的“三協(xié)定”壽終正寢,而德國也陷入了親近俄國或者親近奧國的兩難境地,這一事件被稱為“保加利亞危機”。

1888年3月,90歲的威廉一世逝世,其子腓特烈·威廉繼位,稱為腓特烈三世,但在即位99日后隨即病故,致使其子威廉二世繼位,時年29歲。

1890年,俾斯麥向威廉二世遞交辭呈,結束了他在德國長達30年的執(zhí)政時期。

1900年,德國加入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沿途到北京,燒殺搶掠,到處放火,所到此處全是廢墟。(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1905年,以德國和法國為首的歐洲列強因為以摩洛哥作為殖民地之事引起了國際危機,被稱為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1911年,德國以保護本國商人的生命財產為由,派遣“豹”號炮艦開往摩洛哥大西洋岸的港口阿加迪爾,企圖向法國發(fā)動軍事行動以宣示德國在摩洛哥的利益。此舉使德法間關系驟然緊張,德、法兩國再次出現戰(zhàn)爭危機,史稱“第二次摩洛哥危機”。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被認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原因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儲弗朗茨斐迪南及其妻子霍恩貝格女公爵蘇菲在塞爾維亞薩拉熱窩遭到刺客槍殺。

塞爾維亞-薩拉熱窩

這一事件直接導致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zhàn)。同時,奧匈帝國的同盟德國、塞爾維亞的同盟俄國紛紛支援參戰(zhàn),英國與法國隨后對德國宣戰(zhàn),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

1914年8月,德軍開始進攻比利時重鎮(zhèn)列日,持續(xù)到16日,最后一座要塞投降為止。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第一場戰(zhàn)役。

1914年8月,俄羅斯帝國第一和第二集團軍侵入東普魯士,德國第八集團軍隨后向俄軍發(fā)動反擊,德俄之間爆發(fā)坦能堡戰(zhàn)役,德軍以不到20萬人的軍隊擊敗了人數幾乎兩倍于己方的俄軍。

1914年9月,德軍在法國馬恩河的大規(guī)模進攻被法軍擊潰,史稱第一次馬恩河戰(zhàn)役,也被叫作馬恩河奇跡”。

1914年9月,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德軍主力入侵比利時后迅速向法國推進,與英法聯(lián)軍在巴黎附近的馬恩河展開了一場大規(guī)模戰(zhàn)役。這場戰(zhàn)役以德軍被英法聯(lián)軍合力擊退為結果,直接導致德軍作戰(zhàn)計劃一一“施里芬計劃”失敗,西線戰(zhàn)場隨后陷入長達4年的僵持。

1915年5月,德國 U 潛艇 U -20號在愛爾蘭附近海域,擊中英國豪華遠洋游輪盧西塔尼亞號,引起猛烈爆炸。

盧西塔尼亞號是當時世界上航速最快、最豪華的游輪之一,與三年前沉沒的泰坦尼克號一樣被稱為“永不沉沒的”客輪。然而,在被擊中后的18分鐘內,盧西塔尼亞號船體急速傾斜,船舷上的救生艇還沒來得及放下水,船體便沉沒在北大西洋冰冷的海水之中。盧西塔尼亞號上搭乘的1959名乘客中,1195人遇難,其中包括128名美國公民。

1917年1月16日,德國外交部長阿瑟·齊默爾曼向德國駐墨西哥大使海因里希·馮·厄卡德特發(fā)出一封加密電報,其中建議墨西哥與德國結成軍事聯(lián)盟對抗美國。這封電報被英國情報機構40號房截獲,當面向美國公開,被稱為“齊默爾曼電報”事件。

事件導致中立的美國對德國宣戰(zhàn),正式加入一戰(zhàn)協(xié)約國陣營。

1918年3月,德意志帝國在一戰(zhàn)西線戰(zhàn)場發(fā)動春季攻勢,由于主導者是德軍司令魯登道夫,故又稱魯登道夫攻勢。

1918年11月,德國工人和士兵革命合流,德威廉二世被迫退位,逃亡荷蘭。統(tǒng)治德國近半個世紀的霍亨索倫王朝壽終正寢,德意志第二帝國隨之滅亡。

魏瑪共和國時期

1919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戰(zhàn)勝的協(xié)約國和戰(zhàn)敗的同盟國在巴黎的凡爾賽宮簽訂《凡爾賽條約》。

凡爾賽條約簽字現場

1919年的9月,希特勒加入了“德國工人黨”,一年后將該黨改組為“民族社會主義德意志德國工人黨”(英文縮寫為納粹黨),開始他的政治生涯。

此前一年,希特勒得知德國戰(zhàn)敗,從此要受協(xié)約國擺布,在母親的墓前痛哭了一場。同干百萬德國士兵一樣,他無法接受的德國一戰(zhàn)戰(zhàn)敗的事實。憤怒之下,他把德國落敗遭受的災難,歸結于猶太人和馬克思主義者,他認為是這些人在德國背后放暗箭。

1920年,東普魯士行政長官、德國右翼領袖卡普在國防軍指揮官呂特·維茨將軍的支持下,發(fā)動了推翻魏瑪共和國統(tǒng)治的軍事政變,史稱卡普暴動

政變被反對叛軍的工人大罷工牽制,新成立的叛軍政府因無法正常運轉,宣告解散??ㄆ蘸蛥翁鼐S茨在宣布失敗后出逃。

1921年3月,德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發(fā)動起義。起義提出口號,要推翻魏瑪政府,以50%的增幅增加工人薪水,為失業(yè)者提供工作并武裝工人等需求,計劃于當月底在德國哈雷和梅瑟堡發(fā)動反魏瑪政府的武裝群眾起義。這次起義由于發(fā)生在三月而被稱為“三月起義”。由于準備不足,以失敗而告終。

1922年4月16日,德國魏瑪政府與俄羅斯在意大利拉帕洛簽署條約。根據這個條約,德俄兩國宣布放棄在一戰(zhàn)后向對方提出的領土和金錢賠償要求,同時,兩國也同意外交正?;⒃诮洕祥_展合作。

1923年,法國聯(lián)合盟友比利時,以德國不履行賠款義務為借口,出動10萬軍隊占領德國的魯爾工業(yè)區(qū),這一事件被稱為“魯爾危機”。

1923年11月8日晚,希特勒率領納粹黨,在慕尼黑的一家啤酒館發(fā)動政變,逼迫原來的執(zhí)政者與他一起推翻柏林中央政府,史稱“啤酒館政變”。

阿道夫·希特勒

1924年2月26日,對希特勒的審判被安排在慕尼黑的一所陸軍學校進行。由于被告方其中一人是希特勒,這場審判又被稱為20世紀最重要的審判。

此前一年的11月,34歲的阿道夫·希特勒沖進慕尼黑一家啤酒館,朝天鳴槍,宣布發(fā)動革命。17個小時后,希特勒和另外9名嫌疑人被逮捕,被控重大叛國罪。一般來說,一個政壇新秀被捕入獄基本意味著他政治生涯的結束??墒?,希特勒卻將這場被動的審判轉化為一場巨大的勝利,成了故事的“主角”。

1924年,為了用恢復德國經濟的辦法來保證德國賠付一戰(zhàn)賠款,協(xié)約國擬定了一項解決賠款問題的計劃,史稱道威斯計劃。

1930年3月,德國國會正式批準了關于一戰(zhàn)賠償問題的經濟方案,這一賠償方案因由美國銀行家歐文·楊格主持制定,被稱為楊格計劃。

楊格計劃降低了凡爾賽會議上確定的德國賠償金額,并取消了對德國的經濟管制,減輕了德國的賠款負擔。然而,楊格計劃通過后不久,德國便被卷入了世界經濟危機,德國借機要求延期賠款。此后隨著納粹黨上臺,德國再也沒有繼續(xù)償還過戰(zhàn)爭賠款了。

德意志第三帝國時期(納粹德國時期)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魏瑪共和國總統(tǒng)興登堡任命為德國總理。希特勒成為總理以后幾個月,魏瑪共和國消亡,德國進入“第三帝國”時期。

希特勒是怎么從一個五十來人小黨派領袖,一步步成為共和國總理的呢?

希特勒的崛起,與當時德國風云莫測的局勢有著緊密的關系。

一戰(zhàn)以后,魏瑪共和國與歐洲簽訂《凡爾賽和約》,割地賠款給德國人心里壓下了很大的仇恨。納粹黨正是利用全體民眾痛恨《凡爾賽條約》,希望民族自強的心理和要求,進一步擴大民族復仇主義的宣傳。希特勒利用一切場合重復他在《我的奮斗》中的復仇主義,聲稱要使戰(zhàn)敗和混亂不堪的德國在陽光下占有比以前更加偉大的地位,必須建立一個新帝國,這個帝國以日耳曼人種為基礎,確立領袖的絕對權力,為成為“地球的主人”而奮斗。遭到經濟危機沉重打擊的中下層民眾,各自在納粹黨的宣傳中找到了自己所需要的東西,于是大批涌進該黨。從1928年到1933年,納粹黨員人數從10萬逐年上升到35萬、80萬和100萬。

隨著納粹的崛起,德國的政治環(huán)境進入了德國共產黨、希特勒的納粹黨和德國老牌社民黨,三足鼎立的局面。

1933年2月27日,德國國會失火?;疬€在燃燒的時候,警察在現場逮捕了精神錯亂的、躲藏在一所廢棄建筑里的共產黨員馬里努斯·范·德·盧貝。希特勒借機大舉鎮(zhèn)壓德國共產黨,掀起白色恐怖。

1933年3月23日,希特勒向國會提交了一項法案《授權法》。

如果這一法案通過,那么希特勒在總理的職位上,將有權頒布國內法律、簽訂對外條約,無須國會同意、無須憲法認可、無須總統(tǒng)干預,希特勒在德國將成為凌駕于一切的存在。

1934年6月30日,希特勒于慕尼黑展開了對沖鋒隊的清洗,隊長恩斯特.羅姆被處決,史稱“長刀之夜”,亦稱“蜂鳥行動”。

1936年10月25日,德國和意大利達成協(xié)調外交政策的同盟條約,建立了柏林﹣羅馬軸心。為二戰(zhàn)中的“柏林一羅馬一東京軸心”軸心國集團,奠定了基礎。

1938年2月4日,希特勒借部下希姆萊和戈林之手,對保守派把持的國防軍進行了清理,成功控制了德國軍隊。

1938年3月15日,希特勒兵不血刃,完成了德國與奧地利的合并。當他進入奧地利時,大街上裝飾著帶有萬字徽的旗幟和鮮花,四面八方的維也納人爆發(fā)出響徹云霄的歡呼聲。

1938年9月29日,英、法、意三國首腦與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在慕尼黑舉辦國際會議,四國就蘇臺德地區(qū)的歸屬問題達成共識,允許德國占領本屬于捷克斯洛伐克(1993年1月1日起分為捷克及斯洛伐克兩個獨立的國家)的蘇臺德。

這場會議被認為是“二戰(zhàn)”前英、法政府綏靖政策的巔峰。具體來說,就是英法兩個大國選擇犧牲捷克的利益討好希特勒,避免大戰(zhàn)爆發(fā)殃及自身。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入侵波蘭。戰(zhàn)爭剛到第5天,波蘭就已經崩潰,9月26日,首都華沙陷落。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開始。

1940年5月10日,德國入侵法國和歐洲其他國家,結束了此前僵持半年多的對峙,史稱法國戰(zhàn)役。戰(zhàn)役爆發(fā)后,德軍在六周內征服法國、比利時、盧森堡與荷蘭等國。

占領法國

1940年8月15日,德國正式展開對英國的空中打擊,英倫空戰(zhàn)打響。此戰(zhàn)役又名“不列顛戰(zhàn)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規(guī)模最大、歷時最長的空戰(zhàn),最終,英國取得了英倫空戰(zhàn)的勝利。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發(fā)動“巴巴羅薩行動”,撕毀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悍然入侵蘇聯(lián)。同年12月,德軍在莫斯科門戶被蘇軍打退,巴巴羅薩行動以失敗告終。

1942年,納粹德國對蘇聯(lián)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的入侵戰(zhàn)役打。該戰(zhàn)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蘇德戰(zhàn)爭的轉折點。此役中,蘇軍殲滅納粹德國精銳集團軍,為二戰(zhàn)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1943年7月5日,庫爾斯克戰(zhàn)役爆發(fā),這場戰(zhàn)役是納粹德國和蘇聯(lián)之間的關鍵之戰(zhàn)。

蘇德雙方總計投入了280萬名士兵,出動了8000多輛坦克和5000多架飛機,創(chuàng)造了戰(zhàn)爭史上坦克會戰(zhàn)規(guī)模與單日空戰(zhàn)規(guī)模之最。此戰(zhàn)之后,蘇聯(lián)完全奪回了二戰(zhàn)東線戰(zhàn)場的主動權,開始一路朝柏林推進,而德軍則再無還手之力。

1944年6月6日,英美聯(lián)盟國將數量龐大的軍隊從數干艘船只上傾斜下來,以史上最為宏偉的構想和最有效的運作,登陸法國諾曼底海灘

德國人在抵抗盟軍登陸諾曼底的戰(zhàn)役中遭到慘敗,賠上了西線戰(zhàn)局和第三帝國的命運。

1944年7月20日,以德國國防軍上校馮·施陶芬貝格為首的反納粹集團策劃了一場政變,瓦爾基里計劃。準備刺殺希特勒,接管德國政權,成立新政府,進而與美英議和。

瓦爾基里是北歐神話中挑選英魂的女武神,故該計劃又名“女武神”計劃。

1945年4月16日,柏林戰(zhàn)役爆發(fā)。大量蘇聯(lián)紅軍進攻柏林,德軍兵敗如山倒,在柏林即將陷落的時刻,阿道夫·希特勒自殺。

1945年5月8日,納粹德國無條件投降。

1945年7月17日,美、英、蘇三國首腦杜魯門、丘吉爾和斯大林在柏林近郊的波茨坦舉行戰(zhàn)時第三次會晤,磋商該如何處置德國以及商定未來的歐洲新秩序,史稱“波茨坦會議”。

波茨坦會議

1945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

東德西德時期

1948年,美國、英國和法國宣布在德國的占領區(qū)實行貨幣改革,為成立西德政權做準備;蘇聯(lián)提出強烈抗議,切斷了德國西部占領區(qū)與柏林的水陸交通,只保留空中航線,史稱“第一次柏林危機”。

1949年,美、英、法三國在德國西部的占領區(qū)合并后,成立了德意志聯(lián)邦共和國(西德);蘇聯(lián)為了反制,在德國東部占領區(qū)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

在此之前,德國由美國、英國、法國和蘇聯(lián)分區(qū)占領。在德國事務上起主導作用的美國和蘇聯(lián),兩國都贊同使德國重歸統(tǒng)一,但就如何統(tǒng)一的問題上有很大分歧。美國主張先讓德國實現經濟上的統(tǒng)一,在完成政治上的統(tǒng)一。蘇聯(lián)則主張應該先實現政治上的統(tǒng)一,再實現經濟上的統(tǒng)一。雙方互不相讓,德國統(tǒng)一遲遲不能實現。

公元1953年,東柏林的工人因為工作量增加而工資卻沒有上漲決定罷工,緊接著引發(fā)了東德全國的示威游行,游行參與者提出了釋放政治犯、舉行全德自由選舉等口號,最后遭到蘇聯(lián)軍隊的鎮(zhèn)壓。游行于6月17日在全國范圍內爆發(fā),所以此次事件被稱為“六一七事件。

六一七事件的起因是民主德國(東德)建立后,開始進行大規(guī)模的經濟建設。但東德執(zhí)政黨統(tǒng)一社會黨選擇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耗資巨大,再加上蘇聯(lián)還向東德索要戰(zhàn)爭賠款,東德財政入不敷出。

1954年,美、英、法等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與聯(lián)邦德國在巴黎簽訂協(xié)定,決定讓聯(lián)邦德國加入北約,并允許聯(lián)邦德國重新武裝。

公元1958年,蘇聯(lián)單方面向英美法三國發(fā)出照會,要求它們六個月內撤出西柏林的駐軍,被三國拒絕;之后雙方都作出要開戰(zhàn)的姿態(tài),試圖迫使對方讓步。雙方圍繞柏林的軍事對峙,被稱為第二次柏林危機。雙方的緊張關系一直持續(xù)到1961年蘇聯(lián)和東德修建柏林墻,此后西柏林人進入東柏林都需辦理入境手續(xù)。西方不得不默認柏林墻的存在。

柏林墻紀念公園

1989年,柏林圍墻倒塌。

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國與聯(lián)邦德國合并,德國重新成為一個統(tǒng)一的國家。

兩德統(tǒng)一被稱為歷史上少見的巨大變革,自此以后,德國人實現民族統(tǒng)一。統(tǒng)一后的德國更是成為了歐洲一體化的主要推動者。

1991年3月15日,四個占領國正式放棄對其的占領權。因此除了視為是一個分裂狀態(tài)下的獨立國家之外,西德也可被視為是當代德國(德意志聯(lián)邦共和國)的一段歷史時期。

根據《柏林/波恩法令》,1994年3月10日,柏林重新成為德國的首都,直到1999年聯(lián)邦政府才統(tǒng)合完成;而波恩則獲得了聯(lián)邦城市的地位,包括國防部、農業(yè)部等在內六個聯(lián)邦行政部門位于波恩,是德國第二大政治中心。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德國的歷史
德意志3大帝國,為何能多次席卷歐洲?俾斯麥:擴張不是目的
問題詳情
世系圖說歷史:千年德意志王朝更迭史,800年神圣羅馬帝國史
【行走世界】德國篇
統(tǒng)一德國的普魯士,最早并非日耳曼人,更不在德意志境內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