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我的的“求學路”,有感于孔子之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學”。在探討“我的中學時代給我留下了什么”之時,不由得想深入體會“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之真意。近日找到一些解釋,可供參考: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
這句話出在《論語》為政第二。原文為: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1: 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于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guī)矩。”
【譯文】2:孔子說:“我十五歲時,始有志于學。三十歲時,學業(yè)自立。四十歲時,通達道理,不再疑惑。五十歲時,能知天命。到六十歲,所聞皆通,于心無所違逆。到七十歲,雖隨心所欲,也不會逾越規(guī)矩。”
【譯文】3:孔子說:我十五歲時,便立定志向于學習之上;三十歲時,能立身處世;四十歲時,可以免于迷惑;五十歲時,已經能夠領悟天命;六十歲時,就可以順從天命;七十歲時,終于能做到隨心所欲而行,且所為都能合于規(guī)矩的境界了。
★“志”者,士之心也。即士的欲望、理想、追求。“士”者,由“十”和“一”組成。“十”,十全十美,圓圓滿滿。“一”,一心一意,專心致志,咬定青山不 放松。“士”,就是為追求幸福圓滿,而不屈不撓的人。十五歲、初中階段,是人確立志向的時期。這期間能否確立大志向,關乎一生的成敗。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孔子說,他在十五歲的時候開始立志于求學,這也是一個人生經驗,人大概在十五六歲的時候才能有比較清晰的自我意志,這個“志”是自己主動的立志,象我們小時候說的長大了要當什么科學家啊、飛行員啊都不能作數的,要十五六歲的時候的志向才有意義,不過這個年齡大部分都不再立志了,所 以 大部分都庸庸碌碌一生。現在到處在提倡素質教,說是要讓孩子自由發(fā)展,這種提法是有問題的,十歲之前的孩子是不懂事的,自己還沒有分辨能力,你讓他自由發(fā) 展,他能發(fā)展到什么地方?只能是聽天由命了。一棵小樹在剛生長時,東風吹過來它往西倒,西風吹過來它往東倒,風再大一點就能被吹斷,這時總要有人扶植、照 顧,甚至修剪,才能長成參天大樹,人也一樣啊。讓十歲的小孩自己上馬路,大人肯定不放心,怕他找不到方向,那為什么就放心他自己尋找人生的方向呢?素質教 不能成為放縱教育。不過現在又容易走向另一個極端,對孩子的要求有時又太高了,又要學??荚嚨脻M分,又要學書法、鋼琴、舞蹈,大人們要把這些做好都很困 難,不知怎么能忍心要求孩子?
★“三十而立”,十五歲開始求學,經過十五年的學習、實踐,到三十歲確定了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開始構筑起自己的人生坐標,“立”指思想和意志的獨立。 這個漫長的十五年,可以看到做人要立起來是多么的不容易,從我們的自身感覺,能做到“三十而立”已經很不簡單了,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沒有明確的人生態(tài)度。又 經過十年的磨練,“四十不惑”,到了四十歲明白了事情的發(fā)展都是有規(guī)律的,聚散分合成敗盛衰是自然結果,不會再有迷惑、看不開了;又過了十年,“五十而知 天命”,進一步能夠了解認識這些規(guī)律;再過十年,“六十而耳順”,對人生和宇宙規(guī)律理解得更深更透,一切是非善惡都是好的,聽到的感受到的都是梵語綸音, 可以天天笑口常開,牙齒曬太陽了;又十年,“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自己的人生實踐就可以在規(guī)律內自在安然,隨心所欲,獲得生命的自由了。
★孔子說:“我大約十五歲志于學習堯、舜、禹、湯、文、武等先王之道。認真研究歷史,用心學習《詩》、《禮》、《書》等文化。三十歲時,我的學說已經建立 了 基礎,我也可以以我的學說立身于社會。四十歲時,我已知道我的學說是上天的旨意,故能信道不疑。雖聽到各種議論,也不疑惑動搖。五十歲時,我已經明白道就 是天。同時明白我是上天的仆人,上天交給我的使命就是修道、傳道。六十歲時,一聽別人的話,就能準確的理解,并能辨別判斷他的話正確如否。如果他的話有錯 誤,我也知道他的話錯在什么地方,為什么錯。而我的判斷也符合上天的旨意。別人提出的問題,我也能立即回答。而我的回答也符合上天的旨意。七十歲時,天在 我里面,我在天里面,天與我同在,天與我合一。因此能隨心所欲也不逾越上天的規(guī)矩、法則。” 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的總結。
★“志于學”:求學之基。何謂“志”? 朱熹說:“心之所之謂之志”,“志于此,則念念在此而為之不厭矣。”_1 可見,“志”指的乃是一種“志向”、一種“追求”、一種“意志”、一種堅定不移的“精神”。“志于學”指的就是將“求學”作為一種追求,作為一種志向且對 之矢志不移、念念不忘。“志于學”這是求學的邏輯起點,也是求學的基點;同時,“志于學” 也暗含了圣人求學的動機,將對“學問”的追求作為自己的價值選擇。古之圣人學習的動機是有“志”于“學”,而世人學習之動機不外乎以下幾種:為了考試取得 好成績;為父母爭氣;為了回報某一個人;為了“黃金屋”,為了“顏如玉”;為了將來找份好的、體面的職業(yè);為了自我的成長,創(chuàng)造幸福的生活。席勒曾經將學 生分為兩類,一類是利祿之徒,一類是哲學之才,他們求學的動機與目標是完全不同的。對于利祿之徒,學習的動機和目的就是今后的生計,是為了“獲得官職以及 官職所帶來的好處”,所學的知識不過是“利祿之學”,“仕而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而仕”。(《煤炭高等教育》2007年03期 譚華明 張云霞《“志于學”:求學之基:“不逾矩”:求學之果》)
★《論語?憲問》:“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孔夫子說,古時候的人們學習是為了自己能夠達到修身養(yǎng)性,達到“內圣”的境界;現在的人們 啊,學習只是為了取悅別人。康有為(《論語注》)也曾說:“為己者,其終至于為人;為人者,其終至于喪己。”康先生的意思是說:為了自己而學習的人,他最 終的結果也是為了別人;那些為了取悅他人、嘩眾取寵而學習的人們,他們的最終行為,只能是毀了自身。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