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lián)系客服
中國古建木構特征概說
大灰狼
>《文化史》
2007.05.31
關注
中國古建木構特征概說
這里所謂特征,是指從現(xiàn)存中國古代建筑實例中所概括出來的、普遍存在的、不同于西方建筑的獨特之處?,F(xiàn)存建筑實例最早不過唐代,亦即中國建筑成熟時期以后直到20世紀初的建筑。唐代以前的建筑,只能從考古發(fā)掘出來的一些建筑遺址,以及各種藝術品(如繪畫、雕刻等)所描摹的建筑形象等間接資料中知其大略。據(jù)此,大致可以歸納為七項,分述如下:
1、使用木材作為主要建筑材料 中國古代建筑在結構方面盡木材應用之能事,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木結構形式,以此為骨架,既達到實際功能要求,同時又創(chuàng)造出優(yōu)美的建筑形體,以及相應的建筑風格。
2、保持構架制原則 以立柱和縱橫梁枋組合成各種形式的梁架(見大木作),使建筑物上部荷載均經由梁架、立柱傳遞至基礎。墻壁只起圍護、分隔的作用,不承受荷載,所以門窗等的配置,不受墻壁承重能力的限制,有"墻倒屋不塌"之妙。
3、創(chuàng)造斗拱結構形式 用縱橫相疊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疊而成的向外挑懸的斗拱,本是立柱和橫梁間的過渡構件,逐漸發(fā)展成為上下層柱網(wǎng)之間或柱網(wǎng)和屋頂梁架之間的整體構造層,這是中國古代木結構構造的巧妙形式。自唐代以后,斗拱的尺寸日漸減小,但它的構件的組合方式和比例基本沒有改變。因此,建筑學界常用它作為判斷建筑物年代的一項標志。
4、實行單體建筑標準化 中國古代的宮殿、寺廟、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干單體建筑結合配置成組群。無論單體建筑規(guī)模大小,其外觀輪廓均由階基、屋身、屋頂(屋蓋)三部分組成:下面是由磚石砌筑的階基,承托著整座房屋;立在階基上的是屋身,由木制柱額作骨架,其間安裝門窗隔扇;上面是用木結構屋架造成的屋頂,屋面做成柔和雅致的曲線,四周均伸展出屋身以外,上面覆蓋著青灰瓦或琉璃瓦。西方人稱譽中國建筑的屋頂是中國建筑的冠冕。
單體建筑的平面通常都是長方形,只是在有特殊用途的情況下,才采取方形、八角形、圓形等;而園林中觀賞用的建筑,則可以采取扇形、萬字形、套環(huán)形等平面。屋頂有廡殿、歇山、錄頂、懸山、硬山、攢尖等形式,每種形式又有單檐、重檐之分,進而又可組合成更多的形式。各種屋頂各有與之相適應的結構形式。各種單體建筑的各部分乃至用料、構件尺寸、彩畫都是標準化、定型化的,在應用上,要遵照禮制的規(guī)定。
宋《營造法式》中對各種單體建筑作了概括的原則的記述。清工部《工程做法》對官式建筑列舉了27種范例,對應用上的等級差別、做工用料都作出具體規(guī)定。這種定型化的建筑方法對匯集工匠經驗、加快施工進度、節(jié)省建筑成本固然有顯著作用,但后繼者"遵制法祖",則妨礙了建筑的創(chuàng)新。
中國古代建筑的屋頂形式
5、重視建筑組群平面布局 中國古代建筑組群的布局原則是內向含蓄的,多層次的,力求均衡對稱。一組建筑中的主要建筑物通常是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動場所,這一點可以從形體、裝飾、配屬建筑等看出來。由于建筑群是內向的,除特定的建筑物如城市中的城樓、鐘鼓樓等外,單體建筑很少是露出全部輪廓,使人從遠處就可以看到它的形象。因此,中國建筑的完整形象必須從組群院落整體去認識。每一個建筑組群至少有一個庭院,大的建筑組群可由幾個或幾十個庭院組成,組合多樣,層次豐富,也就彌補了單體建筑定型化的不足。
建筑組群的一般平面布局取左右對稱的原則,房屋在四周,中心為庭院。大規(guī)模建筑組群平面布局更加注重中軸線的建立,組合形式均根據(jù)中軸線發(fā)展。甚至城市規(guī)劃也依此原則,以全城氣勢最宏偉、規(guī)模最巨大的建筑組群作為全城中軸線上的主體。唯有園林的平面布局,采用自由變化的原則。
中國古代建筑屋頂組合形式
6、靈活安排空間布局 中國建筑的室內間隔可以用各種隔扇、門、罩、屏等便于安裝、拆卸的活動構筑物,能任意劃分,隨時改變,使室內空間既能夠滿足屋主自己的生活習慣,又能夠在特殊情況下(例如在需舉行盛大宴會時)迅速改變空間劃分。建筑組群的室外空間──庭院,是與室內空間相互為用的統(tǒng)一體,又是為建筑創(chuàng)造小自然環(huán)境準備條件。庭院可以栽培樹木花卉,可以疊山辟池,可以搭蓋涼棚花架等等;有的還建有走廊,作為室內和室外空間的過渡,以增添生活情趣。
7、運用色彩裝飾手段 木結構建筑的梁柱框架,需要在木材表面施加油漆等防腐措施,由此發(fā)展成中國特有的建筑油飾、彩畫。至遲在西周已開始應用彩色來裝飾建筑物,后世發(fā)展用青、綠、朱等礦物顏料繪成色彩絢麗的圖案,增加建筑物的美感。以木材構成的裝修構件,加上一點著色的浮雕裝飾的平基貼花和用木條拼鑲成各種菱花格子,便是實用兼裝飾的杰作。北魏開始使用琉璃瓦,至明清時期琉璃制品的產量、品種大增,出現(xiàn)了更多的五彩繽紛的琉璃屋頂、牌坊、照壁等,使中國建筑燦爛多彩,晶瑩輝煌。
中國古代建筑組群平面布局示例
7、運用色彩裝飾手段 木結構建筑的梁柱框架,需要在木材表面施加油漆等防腐措施,由此發(fā)展成中國特有的建筑油飾、彩畫。至遲在西周已開始應用彩色來裝飾建筑物,后世發(fā)展用青、綠、朱等礦物顏料繪成色彩絢麗的圖案,增加建筑物的美感。以木材構成的裝修構件,加上一點著色的浮雕裝飾的平基貼花和用木條拼鑲成各種菱花格子,便是實用兼裝飾的杰作。北魏開始使用琉璃瓦,至明清時期琉璃制品的產量、品種大增,出現(xiàn)了更多的五彩繽紛的琉璃屋頂、牌坊、照壁等,使中國建筑燦爛多彩,晶瑩輝煌。
精巧大木作
中國古代木構架房屋建筑中負擔結構構件的制造和木構架的組合、安裝、豎立等工作的專業(yè)。由于古代建筑是以木結構為骨干的,因此房屋的設計也歸屬大木作。
歷史淵源 由《考工記》所載"攻木之工七",可知周代木工已分工很細,以后各代分工不同。宋代房屋的附屬物平暗、藻井、勾闌、博縫、垂魚等的制作,歸小木作,明清時則歸大木作。宋代大木作以外另有鋸作,明清也歸大木作。木構架房屋建筑的設計、施工以大木作為主,則始終不變。
設計制度 中國古代建筑在唐初就已經定型化、標準化,由此產生了與此相適應的設計和施工方法。宋《營造法式》中,已載有一套包括設計原則、標準規(guī)范并附有圖樣的材份制(即古代的模數(shù)制,見材份)。材份制一直沿用到元末。明初,大量營建都城宮室,已不再用材份制。清初頒布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基本上使用了斗口制(見斗口),仍可看出材份制的痕跡,但在力學上已不如材份制嚴謹,各種構件的標準規(guī)范也無一致的準則。實質上是舊的設計制度已被廢棄,而新的設計制度還不完善。
宋式殿堂地盤分槽圖──明伏梁架仰視圖
結構形式 從遠古到漢代的木結構的形式迄今未能完全了解,仍在探索中。從半坡遺址到商代盤龍城遺址、西周周原建筑遺址、漢代禮制建筑、石闕等,雖已有復原研究,但還都未能得出系統(tǒng)的結論,只能看出一些脈絡:①殷商的墓室均用井干式結構,后代雖不普遍使用,但在木結構發(fā)展史中卻有重要作用。②自商代至戰(zhàn)國宮殿遺址中已發(fā)掘的平面柱網(wǎng)布置,均縱向成行列而橫向常不成行列。據(jù)此可推斷屋架構造,系以縱架為主,直至漢代仍有應用,故縱架應是早期普遍使用的構造形式。后來,遼金時期偶然也有使用縱架承托橫架的構造,那是經過改進提高的縱架。③自西周開始已用櫨斗作為結合柱、梁的構件,以后逐步發(fā)展成櫨斗上用拱、昂等組合成鋪作(見斗拱)的復雜構造形式。
現(xiàn)在知道最早的關于具體的結構形式的記錄,是宋代《營造法式》中的殿堂結構、廳堂結構、簇角梁結構三種。根據(jù)現(xiàn)存實例,可以推斷這三種結構至少在唐初即已普遍應用。它們的特點如下所述。
殿堂結構:全部結構按水平方向分為柱額、鋪作、屋頂三個整體構造層,自下至上逐層安裝,疊壘而成。如造樓房,只須增加柱額和鋪作層(平坐)即可。應用這種結構的房屋,平面均為長方形。有四種地盤分槽形式,即金箱斗底槽、雙槽、單槽和分心斗底槽。
廳堂結構:用橫向的垂直屋架。每個屋架由若干長短不等的柱梁組合而成,只在外檐柱上使用鋪作。每兩個屋架間用椽、襻間等連接成間。每座房屋的間數(shù)不受限制,屋架只要椽數(shù)、相應步架的椽平長相等,各屋架所用梁柱數(shù)量、組合方式可以不同,因此不必規(guī)定平面形式。廳堂結構施工較殿堂結構簡便,但不宜建造多層房屋。用廳堂結構建造小規(guī)模房屋,不用鋪作,稱為"柱梁作",應用普遍?,F(xiàn)存實例中,還有一種綜合殿堂和廳堂結構的形式,如奉國寺大殿,用縱、橫、豎三個方向的柱、梁、鋪作等構件,互相交錯,組成一個整體,施工繁難,遼金以后未見再用。
簇角梁結構:用于正圓或正多邊形平面的建筑,每個柱頭上的角梁與中心的棖桿(雷公柱)相交,組成圓或方錐形屋頂。
宋式廳堂構架示意
在明清官式建筑中,殿堂結構僅存表面形式,實際均為廳堂結構,稱"大木大式"。普遍應用的"柱梁作",稱為"大木小式"。而簇角梁,則稱為"攢尖",多用于小型亭榭。
此外,在長江流域和東南、西南地區(qū),習慣用穿斗式構架。它與廳堂結構同屬橫向垂直的屋架,但廳堂結構由逐層抬高而減短的梁承受檁和屋頂?shù)闹亓?,故稱抬梁式構架。穿斗架用柱直接承檁,不用梁,柱間穿枋僅是連系構件。
宋式簇角梁構架示意
構件種類 大木作結構構件,按功能可分為12類。其中拱、昂、爵頭、斗4類屬鋪作構件。其余8類如下:
?、佟≈V绷⒊惺苌喜恐亓康臉嫾?。按外形分為直柱、梭柱,截面多為圓形。按所在位置有不同名稱:在房屋最外圈的柱子為外檐柱,外檐柱以內的稱屋內柱(金柱),轉角處的稱角柱等。柱有側腳,即向中心傾斜;有生起,即自中間柱向角柱逐漸加高。
?、凇☆~枋。包括闌額(大額枋)、由額(小額枋或由額墊板)、普拍枋(平板枋)、屋內額、地伏、綽幕(后演化為雀替)等,是連接柱頭或柱腳的水平構件。
③ 梁。是承受屋頂重量的主要水平構件;上一梁較下一梁短,層層相疊,構成屋架。最下一梁置于柱頭上或與鋪作組合。梁按長短命名:長一椽的(一步架)稱搭牽(單步梁),長兩椽的稱乳伏(雙步梁),長四椽的稱四椽伏(五架梁),乃至長八椽的稱八椽伏(九架梁)。最上一梁稱平梁(三架梁),梁上立蜀柱(脊瓜柱)承脊椽(脊桁)。顯露的或在平暗(天花)以下的梁,稱為明伏。明伏按外形分為直梁、月梁。直梁四面平直;月梁經過藝術加工,形彎如弓。隱蔽在平暗以上的梁,表面不必加工,稱為草伏。四阿(廡殿)屋頂和廈兩頭(歇山)屋頂兩側面所用垂直于主梁的梁稱丁伏(順梁或扒梁)。在最下一梁之下安于兩柱之間與梁平行的枋,稱順伏串(跨空隨梁枋)。明清時又有緊貼梁下的枋,稱隨梁枋。
?、堋∈裰?、駝峰托腳、叉手等。是各架梁之間的構件。早期建筑,梁上安矮柱、駝峰或敦添,上安斗、襻間,承托上一梁首,又在梁首斜安托腳,斜托上架椽(檁)。平梁上安蜀柱、叉手。蜀柱頭也安斗,用襻間,承脊椽,柱腳用合沓(角背)。叉手原是立在平梁上,頂部相抵成人字形的一對斜撐,承托脊椽,通用于漢至唐。晚唐五代起改用蜀柱承椽,叉手成為托在兩側加強穩(wěn)定的構件,作用近于托腳。明清官式建筑梁上均用短柱,按所在位置稱上金瓜柱、下金瓜柱、脊瓜柱等。柱下各用角背,并不用托腳、叉手。當廡殿推山加長脊椽時,在椽頭下另加一道平梁,稱太平梁,梁上立一柱稱雷公柱。
?、荨√婺尽Ec椽、枋平行,用于兩構件對接的接口之下,以增加連接的強度,并產生縮短跨距的作用。替木在唐宋是必用的,明清官式建筑已不用。
⑥ 椽和襻間。椽是承載椽子并連接橫向梁架的縱向構件。截面圓形的稱椽(檁或桁),矩形的稱承椽枋。它的長度即是各間的間廣(另加出榫),如遇出際(山面挑出),另增挑出長度。至房角則于椽背上另加三角形生頭木,使屋面縱向微呈曲線,與柱子生起相對應。襻間用于椽下,是聯(lián)系各梁架的重要構件,以加強結構的整體性,有單材、兩材、實拍等組合形式。明清時期檁下只用墊板、枋,合稱一檁三件,廢除替木、襻間。又蜀柱柱頭或內柱柱身間,用枋與椽平行,稱順脊串。明清只用于金柱間,名為中檻。
?、摺£栺R(角梁)。用于四阿(廡殿)屋頂、廈兩頭(歇山)屋頂轉角45°線上,安在各架椽正側兩面交點上。最下用大角梁(老角梁)、子角梁承受翼角椽尾。子角梁上,逐架用隱角梁(由戧)接續(xù)。用于四阿(廡殿)的,至脊椽止;用于廈兩頭(歇山)的,至中平暗止。
⑧ 椽,飛子(飛檐椽)。椽子截面圓形,首尾釘在上下兩椽上。每一條水平長度即椽的間距,稱為一椽或一架、一步架,如用飛檐,即在檐椽上釘截面矩形的飛子。
以上各類構件中,柱、椽、椽多為圓形截面,余為矩形截面。宋以后各代對構件截面,按結構形式(殿堂、廳堂、余屋,或大木大式、大木小式)都詳盡地規(guī)定出高、厚尺度。其高厚比早期多為3:2,間有2:1的,至明清則多為10:8。
宋式大木構架榫卯圖
中國古建木構特征概說
屋頂又稱屋蓋,是中國古代建筑外形的最顯著的標志。各種各樣的屋頂名稱,往往也就是單體建筑的名稱,如廡殿、卷棚等。屋頂有兩類:一類是平的或近乎平的,另一類則作成鋪瓦的斜面。前一類有兩種形式:筑成稍有傾斜的平面,稱為平頂;筑成中部略高的弧面,能向兩面排水,稱為囤頂。
后一類斜坡屋頂,其傾斜度一般為50~66%,坡面呈略向下彎的弧線,決定坡度及弧線的法則即是舉折或舉架。斜坡屋頂?shù)慕Y構形式,主要有:
?、佟∫幻嫫挛蓓敚喝菝嫦蛞粋葍A斜排水。
?、凇擅嫫挛蓓敚河萌俗中蔚奶Я夯虼┒芳茏鑫蓓敇嫾埽斏蠅疚菁?,前后出檐排水。
硬山頂,左右兩端均封砌于山墻內的兩坡頂。
懸山頂,左右兩端延伸出山墻外成兩面坡。
卷棚頂,屋架四架梁上立兩個瓜柱,并列兩個脊檁,上加弧形羅鍋椽,兩坡相接處呈圓弧形;不用正脊,兩山可以做成硬山頂、懸山頂或歇山頂。
③ 四面坡屋頂:
廡殿頂,兩山用丁伏(順扒梁)做成斜坡屋頂,與前后屋面45°相交,上加角梁、隱角梁,直抵正脊,屋面四向排水。前后兩坡相接處,在脊椽上壘正脊,左右兩坡與前后兩坡相接處,在角梁上順斜坡壘垂脊。這種屋頂因共有五條脊,又稱為"五脊頂"。
歇山頂,在兩山用丁伏(順扒梁)承山面承椽枋(采步金),屋頂下部形成一至二椽深的四面斜坡屋頂。屋頂上半為前后兩坡,兩坡相接處壘正脊,兩坡左右各壘垂脊。下半四角壘脊(戧脊),以其有九條脊,又稱為九脊頂。
錄頂,屋架平梁以上不用蜀柱和脊椽,屋頂上部做成平頂,下部做成四面坡四向排水。平頂四周與其下坡頂相接處壘屋脊。
廡殿頂、歇山頂、錄頂四角均可做成翼角。
?、堋€尖頂:宋式用簇角梁,清式多用抹角梁,構成平面正圓或正多邊形的屋頂構架,屋頂呈圓錐、方錐或多角錐體,頂上安寶頂或寶珠,多用于亭榭。屋角也可做成翼角。
榫卯構造 大木構造以用榫卯結合為原則,只有屋面椽子、連檐、望板、角梁等使用鐵釘。榫卯結合方式有六種。
?、佟≈^、柱腳出榫。下入礎卯,上入櫨斗底卯。若叉柱造,柱腳開十字口。
② 橫向構件如額、伏、串之類,與豎向構件如柱之類結合,均在豎向構件上開卯口,橫向構件出榫,或更加簫眼穿串(即用木銷釘)。
?、邸嫾樱活^出榫,一頭開卯口。其榫卯有螳螂頭口(銀錠榫)、勾頭搭掌(巴掌榫)等。
④ 縱、橫向構件直角平接。凡與房屋正面平行的構件上開口,與側面平行的構件下開口,十字咬合。轉角有45°構件三向平接時,與正面平行的構件上開口,與側面平行的構件上下均開口,斜向45°構件下開口,三件依次咬合。
?、荨蓸嫾舷炉B合(如兩條足材枋,替木與□),上下兩構件于相對位置開簫眼,受暗簫。
?、蕖′佔魃嫌枚贰6返?、拱頭上開簫眼,受暗簫。斗上橫開口或十字開口,受拱昂。斗口內或更留隔口包耳。
施工程序 大木施工自唐宋至明清大體相同,約可分為五個程序:
① 畫杖桿。自間廣、椽長、柱高,以至每一構件的長短、高厚、榫卯位置、大小,均逐一按設計用足尺畫在方木桿上,同時還應畫出與本構件相結合的其他構件的中線。杖桿實際上是為本工程特制的各種專用尺。每個工匠在分配到具體工作時,就給他杖桿,以便開始造作。畫杖桿的工匠,是全工程的主持者,他熟知全部設計及其細節(jié),由唐至宋都稱為"都料匠"。
?、凇≡熳鳂嫾9そ硴?jù)杖桿造作構件及其上的榫卯。凡圓形截面的構件與矩形截面構件相結合的榫卯(如柱與額),均應隨時為每個榫卯制出抽版或樣版,某些一定的形象,如駝峰、蟬肚綽幕(雀替),則可預先制作樣版,使形象一致。
抽版是出榫實樣尺寸。此類榫卯,一般是在圓構件上先開好卯口,然后將此卯口的具體尺寸及其與圓柱的位置關系等,移畫到抽版上,即以此制作出榫規(guī)范,務使榫卯結合嚴密。因此,每有一個卯口即須制作一塊抽版。榫卯做完,試裝無誤后,在構件上標明它所在位置的編號。構件制成后,必須經過仔細核對,并將所有中線重新清晰地畫在構件上。
?、邸≌棺Вㄔ嚢惭b)。一般在鋪作構件全部制成后,在地面上試作一次總體安裝。
④ 卓立、安勘(安裝)。大木安裝須先搭架,并準備吊裝設施,再將柱子按位豎立,叫做"卓立"。然后再起吊額伏等大構件,隨即依次安裝。各項構件制成后已經過核對、榫卯試裝、鋪作試裝,每一構件均已標明位置編號,與有關構件的關系均已畫有明確的中線。因此總安裝要點僅在于保證各項垂直線和水平線的準確性。
?、荨♂敶⒔Y裹。依次釘鋪椽子、板棧(望板),是大木作最后一道工序。
用工用料 自宋迄清,大木作造作各種構件用工都規(guī)定有詳細的定額。用工總數(shù),在宋代以造作工為基數(shù),分別按下述規(guī)定計算:補間鋪作(包括安勘、絞割、展拽)按造作工加40%,轉角鋪作四、五鋪加80%,六鋪以上加倍。柱、梁等(包括安勘、絞割、卓立、搭架)按造作工加60%。釘椽結裹用小工數(shù),按造作工數(shù)。清代規(guī)定總工數(shù)按造作工加10%,又按總工數(shù)加小工20%。
自宋迄清,大木作用料均以松木為主。宋代木料共有六種規(guī)格。圓料兩種:"樸柱"長30尺,徑3.5~2.5尺;"松柱"長28~23尺,徑2~1.5尺。方料四種:"大料模方"長80~60尺,廣3.5~2.5尺,厚2.5~2尺;"廣厚方"長60~50尺,廣3~2尺,厚2~1.8尺;"長方"長40~30尺,廣2~1.5尺,厚1.5~1.2尺;"松方"長28~23尺,廣2~1.4尺,厚1.2~0.9尺。又將各種較小原木,加工解割成長25~12尺,廣1.3~0.5尺,厚0.9~0.4尺等八種規(guī)格的方料,以備選用。所以宋代在大木作之外另有鋸作。
清代木料缺乏,方木只有一種,稱"墩木",長1丈左右,高厚1尺左右。使用時須計算其價格,如價格超過用圓料解割,仍須用圓料解割。因此大木用料幾乎全按構件尺寸,折算成一定直徑的圓料,據(jù)以發(fā)料,在造作時隨時鋸解,故清代鋸作包括在大木作之內。
宋代鋸作實際是規(guī)定用料原則,主要是:"務在就材充用,勿令將可以充長大用者,截割成細小名件";"斜尖名件,應顛倒交斜解割","兩就長用";鋸下的余料應盡量利用,或鋸成板料。鋸作用工,以面積計每一工:周、檀、櫪木50尺(平方尺),榆、槐木55尺,白松木70尺,苒柏木75尺,馀、黃松、水松、黃心木80尺,杉桐木100尺。如料長2丈以上,用工加10%。
抬梁式構架
中國古代建筑木構架的主要形式。這種構架的特點是在柱頂或柱網(wǎng)上的水平鋪作層上,沿房屋進深方向架數(shù)層疊架的梁,梁逐層縮短,層間墊短柱或木塊,最上層梁中間立小柱或三角撐,形成三角形屋架。相鄰屋架間,在各層梁的兩端和最上層梁中間小柱上架檁,檁間架椽,構成雙坡頂房屋的空間骨架。房屋的屋面重量通過椽、檁、梁、柱傳到基礎(有鋪作時,通過它傳到柱上)。
抬梁式構架至遲在春秋時已經有了。目前所見最早的圖像是四川成都出土東漢庭院畫像磚。唐代它已發(fā)展成熟,并出現(xiàn)了以山西五臺佛光寺大殿和山西平順天臺庵正殿為代表的殿堂型和廳堂型兩種類型?!稜I造法式》的大木作部分主要講的是抬梁式構梁,明確提出較重要建筑的構架有殿堂型、廳堂型兩個類型,并用圖說明兩者的差別。
明清大木大式構架分解
宋代抬梁式構架
根據(jù)《營造法式》作如下介紹:
?、傩沃?。殿堂型構架內、外柱同高,柱頭以上為一水平鋪作層,再上即為貫通整個房屋進深方向,隨屋面坡度疊架的梁。廳堂型構架內柱升高,沒有貫穿整幢房屋進深方向的大梁,在柱間使用較短的梁疊架起來。
?、谥?。大多加工成梭形,外檐四周的柱子帶有生起和側腳。
?、哿骸B睹鞯牧悍Q為明伏,被天花遮住的梁稱為草伏,明伏有的加工成月梁形式。按每根梁長度和位置的不同稱謂,如檐伏、乳伏、平梁、搭牽等。梁的長度以椽架來衡量,一椽架即指一條架在兩伏之上的椽子的水平長度,一般梁的長度為幾個椽架的長度即稱幾椽檐伏,但兩椽架長的梁在構架最上一層的稱為平梁,在內外柱之間的稱為乳伏,處于乳伏之上一椽架長的梁稱為搭牽。
④鋪作。在梁柱交點的斗拱形成鋪作層,它既能加強構架的整體性,又能巧妙地吸收、傳遞來自不同方向的荷載,是抬梁式構架中起結構作用的重要部分。
清代抬梁式構架
根據(jù)清工部《工程做法》作如下介紹:
?、傩沃?。清官式建筑構架有大式、小式之分。大式建筑等級較高,多用斗拱。有的檐柱、內柱同高,上加主要起裝飾作用的斗拱層,上承梁架,近似宋式殿堂構架,多數(shù)則近似宋式廳堂構架。大式也有不用斗拱的,用材較為粗壯。小式建筑規(guī)模小,不用斗拱,用料也較節(jié)省。但無論大式或小式建筑均無明伏、草伏的區(qū)別。
?、谥LЯ菏綐嫾苤械闹影次恢枚?。位于前、后檐最外一列柱子稱為檐柱,位于山墻正中的柱子稱為山柱,在建筑的縱中線上的內柱稱為中柱,除中柱以外的內柱,均稱金柱。從故宮現(xiàn)存建筑看,明代建筑柱子尚保留了側腳、生起的作法,清代則很不明顯。
?、哿骸C块杭苤兄饕牧?,按本身所承托的檁數(shù)定稱謂,例如上承九檁者稱為九架梁,依次有八架梁、七架梁,直至三架梁。梁的長度以步架(即檁間水平距離)來計,九架梁者長八步架,七架梁者長六步架,六架梁者長五步架等。此外,還有幾種次要的短梁,如檐柱與金柱間的梁,長僅一步架,在大式建筑中稱桃尖梁,在小式建筑中稱抱頭梁。如果廊寬兩步架,桃尖梁加長一倍,稱雙步梁;這時往往上面還有一道一步架長的短梁,稱單步梁。各種類型的梁,截面高寬比,多近于6:5,或5:4,截面近于方形。
?、芏饭啊T院?梁、柱節(jié)點上的斗拱逐漸變小,與唐宋建筑中的斗拱相比,結構作用減弱,裝飾性加強。到清代斗拱幾乎蛻化為裝飾性構件。
?、萜渌?。梁架中的叉手、托腳被取消,縱向的聯(lián)系構件減少,襻間、串等被統(tǒng)一成檁、墊、枋三位一體的標準作法,稱"一檁三件"。
抬梁式構架所形成的結構體系,對中國古代木構建筑的發(fā)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也為現(xiàn)代建筑的發(fā)展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材料。
清七檁硬山大木小式構架
穿斗式構架
中國古代建筑木構架的一種形式,這種構架以柱直接承檁,沒有梁,原作穿兜架,后簡化為"穿逗架"和"穿斗架"。
穿斗式構架的特點是沿房屋的進深方向按檁數(shù)立一排柱,每柱上架一檁,檁上布椽,屋面荷載直接由檁傳至柱,不用梁。每排柱子靠穿透柱身的穿枋橫向貫穿起來,成一榀構架。每兩榀構架之間使用斗枋和纖子連接起來,形成一間房間的空間構架。斗枋用在檐柱柱頭之間,形如抬梁構架中的闌額;纖子用在內柱之間。斗枋、纖子往往兼作房屋閣樓的龍骨。
每檁下有一柱落地,是它的初步形式。根據(jù)房屋的大小,可使用"三檁三柱一穿"、"五檁五柱二穿"、"十一檁十一柱五穿"等不同構架。隨柱子增多,穿的層數(shù)也增多。此法發(fā)展到較成熟階段后,鑒于柱子過密影響房屋使用,有時將穿斗架由原來的每根柱落地改為每隔一根落地,將不落地的柱子騎在穿枋上,而這些承柱穿枋的層數(shù)也相應增加。穿枋穿出檐柱后變成挑枋,承托挑檐。這時的穿枋也部分地兼有挑梁的作用。穿斗式構架房屋的屋頂,一般是平坡,不作反凹曲面。有時以墊瓦或加大瓦的疊壓長度使接近屋脊的部位微微拱起,取得近似反凹屋面的效果。
穿斗式構架以柱承檁的作法,可能和早期的縱架有一定淵源關系,已有悠久的歷史。在漢代畫像石中就可以看到漢代穿斗式構架房屋的形象。
穿斗式構架用料較少,建造時先在地面上拼裝成整榀屋架,然后豎立起來,具有省工、省料,便于施工和比較經濟的優(yōu)點。同時,密列的立柱也便于安裝壁板和筑夾泥墻。因此,在中國長江中下游各省,保留了大量明清時代采用穿斗式構架的民居。這些地區(qū)有的需要較大空間的建筑,采取將穿斗式構架與抬梁式構架相結合的辦法:在山墻部分使用穿斗式構架,當中的幾間用抬梁式構架,彼此配合,相得益彰。
穿斗式構架是一種輕型構架,柱徑一般為20~30厘米;穿枋斷面不過6×12至10×20平方厘米;檁距一般在100厘米以內;椽的用料也較細。椽上直接鋪瓦,不加望板、望磚。屋頂重量較輕,有優(yōu)良的防震性能。
穿斗式構架示意圖
井干式結構
一種不用立柱和大梁的房屋結構。這種結構以圓木或矩形、六角形木料平行向上層層疊置,在轉角處木料端部交叉咬合,形成房屋四壁,形如古代井上的木圍欄,再在左右兩側壁上立矮柱承脊檁構成房屋。
中國商代墓槨中已應用井干式結構,漢墓仍有應用。目前所見最早的井干式房屋的形象和文獻都屬漢代。在云南晉寧石寨山出土的銅器中就有雙坡頂?shù)木墒椒课荨!痘茨献印分杏?延樓棧道,雞棲井干"的記載。
井干式結構需用大量木材,在絕對尺度和開設門窗上都受很大限制,因此通用程度不如抬梁式構架和穿斗式構架。中國目前只在東北林區(qū)、西南山區(qū)尚有個別使用這種結構建造的房屋。云南南華井干式結構民居是井干式結構房屋的實例。它有平房和二層樓,平面都是長方形,面闊兩間,上覆懸山屋頂。屋頂做法是左右側壁頂部正中立短柱承脊檁,椽子搭在脊檁和前后檐墻頂?shù)木赡旧希课葸M深只有二椽。
云南南華井干式結構民居
斗拱
中國傳統(tǒng)木構架體系建筑中獨有的構件。用于柱頂、額枋和屋檐或構架間,宋《營造法式》中稱為鋪作,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稱斗科,通稱為斗拱。斗是斗形木墊塊,拱是弓形的短木。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拱端之上再安斗,這樣逐層縱橫交錯疊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斗拱最初孤立地置于柱上或挑梁外端,分別起傳遞梁的荷載于柱身和支承屋檐重量以增加出檐深度的作用。唐宋時,它同梁、枋結合為一體,除上述功能外,還成為保持木構架整體性的結構層的一部分。明清以后,斗拱的結構作用蛻化,成了在柱網(wǎng)和屋頂構架間主要起裝飾作用的構件。
起源和演變
目前對斗拱的起源有三種說法。一種認為由井干結構的交叉出頭處變化而成;一種認為由穿出柱外的挑梁變化而成;一種認為由擎檐柱演化為托挑梁的斜撐,再演化成斗拱。
斗拱在中國木構架建筑的發(fā)展過程中起過重要作用,它的演變可以看作是中國傳統(tǒng)木構架建筑形制演變的重要標志,也是鑒別中國古代木構架建筑年代的一個重要依據(jù)。斗拱的演變大體可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西周至南北朝。西周銅器拱令簋上已有大斗的形象,戰(zhàn)國中山國墓出土的銅方案上有斗和45°斜置拱的形象。漢代的石闕、明器、畫像石和畫像磚上也有大量斗拱的形象。從漢高頤闕和四川牧馬山、山東高唐出土的漢明器陶樓上可以看出,柱頂有斗拱承托檁、梁或樓層地面枋,挑梁外端的斗拱承托檐檁,各個斗拱間互不相連。漢代以后開始在柱間用斗拱,最初是一種在現(xiàn)代稱為人字拱的斗拱,即在額枋上立一個叉手,上置一斗,承托檐檁。至初唐,從西安慈恩寺塔門楣石刻《說法圖》上還可看到佛殿柱間仍用人字拱。第二階段為唐代至元代。這個時期斗拱的主要特點在于柱頭斗拱所承托的梁多插入斗拱中,使斗拱和梁架拉結在一起,順屋身左右橫出的拱也和井干狀的柱頭方(即枋)交搭在一起。建筑的一圈柱頭枋和同它成直角的正、側兩面的梁交織成一個分為若干井字格的水平框架,斗拱成為各交叉處的加強節(jié)點。這時斗拱已不再是孤立的支承架或挑檐的構件,而是水平框架不可分的一部分。這個水平框架現(xiàn)在稱為"鋪作層",用于殿堂型構架柱網(wǎng)之上,對保持木構架的整體性起關鍵作用?,F(xiàn)存唐代五臺山佛光寺大殿的斗拱,就是這種做法的典型實例。宋《營造法式》中所載各種殿堂構架的斗拱與梁架結合,已不如唐代緊密,但仍類似。第三階段為明代至清代。自明代開始,柱頭間使用大、小額枋和隨梁枋,斗拱的尺度不斷縮小,間距加密。清式建筑的梁不再像宋式那樣穿插在斗拱中,而是壓在斗拱最上一跳之上,直接承挑檐桁。因此,斗拱發(fā)展到明清以后便不再起維持構架整體性和增加出檐的作用。它的用料和尺度比宋式大為縮小。
慈恩寺塔門楣石刻《說法圖》
佛光寺大殿斗拱
宋《營造法式》中繪制的斗拱
北京故宮太和殿上檐斗拱
宋式形制和構造
《營造法式》中每一組斗拱稱一朵,在柱上的叫柱頭鋪作,角柱上的叫轉角鋪作,二柱之間闌額上的叫補間鋪作。每朵最下部有一托住整組斗拱的大斗,稱櫨斗。櫨斗一般用在柱列中線的上邊。櫨斗上開十字口放前后和左右兩向的拱,前后向(內外)挑出的稱華拱,左右向的稱泥道拱。華拱可挑出一至五層,每挑一層稱一跳;挑向室外的稱外跳,挑向室內的稱里跳。同華拱成正交的拱稱橫拱,除泥道拱外,最外一跳華拱頭上的橫拱稱令拱,用以承托外檐的拱檐方(即枋)和承托內檐天花的算拱方。在柱心泥道拱和外跳令拱之間各跳跳頭(即華拱頭)上的橫拱,都稱瓜子拱。瓜子拱、泥道拱上可直接承托方木,也可再加一層橫拱,稱慢拱,瓜子拱、慢拱上的方木稱羅漢方;宋式斗拱中向外挑出的構件除華拱外,還有斜置的下昂和上昂。下昂大體平行于屋面,昂尾壓在梁下或椽(即檁)下。上昂自斗拱中心向外上方斜出,以承令拱。下昂的作用是在少增加斗拱高度的條件下增加挑出長度;上昂的作用是在少增加挑出長度的條件下增加斗拱高度,二者的作用正相反。各層拱間用斗墊托、固定,斗位于拱的中心、兩端或拱與昂等相交處。華拱頭上的斗叫交互斗,在橫拱中心的叫齊心斗,兩端的叫散斗。斗拱以榫卯結合,出跳拱昂的卯口開在下方受壓區(qū),橫拱的卯口開在上方。拱上的斗用木銷釘與拱結合,斜置的昂則用昂栓穿透到下層的拱中進行固定。
宋《營造法式》中的大木作規(guī)定房屋建筑的尺度、比例,均以"分"為基本模數(shù)(見材份)。這個基本模數(shù)同斗拱就有關系。所謂一"分",指的是一"材"大小拱的斷面高度的十五分之一。斗拱本身各個分件的斷面大小、長短比例,也是用"分"來度量的。比如,單材拱斷面高15"分",寬10"分";足材拱高21"分",寬仍為10"分"。足材拱高度多出的6"分"恰為上下拱之間由斗墊托而出現(xiàn)的空隙的高度──一拱(6"分")。泥道拱上有慢拱時,兩拱之間空隙里通常用稱為暗拱的木條進行填充,它的斷面被規(guī)定為高6"分",寬4"分"。又如,第一跳華拱長60"分",由此確定了華拱出跳,最長為30"分";泥道拱、瓜子拱長62"分";令拱長72"分";慢拱長92"分"。
宋式斗拱中每挑出一層為一跳,每增高一層為一鋪。斗拱的大小等級就是以出跳數(shù)和鋪數(shù)多寡來排定次序的。宋《營造法式》"總鋪作次序"條規(guī)定:"出一跳謂之四鋪作,出兩跳謂之五鋪作,出三跳謂之六鋪作,出四跳謂之七鋪作,出五跳謂之八鋪作",由此可以知道每朵斗拱的鋪作數(shù)為出跳數(shù)加3,即n(鋪作數(shù))=x(出跳數(shù))+3(常數(shù)項)。關于常數(shù)項3有多種解釋。一種是:櫨斗、耍頭和襯方頭;一種是櫨斗,最上一跳跳頭上的令拱和令拱上的拱檐方或算拱方;一種是柱列中線上的方木,泥道拱(單拱造時用櫨斗)、慢拱(單拱造時用令拱)和羅漢方。斗拱組合中有慢拱的稱重拱,沒有慢拱的則稱單拱;跳頭上有橫拱的那一跳稱計心,沒有橫拱的那一跳稱偷心。此外,還有兩種不出跳的,一種叫"單斗支替",是在櫨斗上加替木以承下平拱;一種叫"把頭絞項作",是櫨斗上用泥道拱承托下平拱,用于柱頭上,梁與泥道拱相交出頭。還有一種最簡單的出一跳斗拱,稱"斗拱跳",是梁與泥道拱交叉后出跳做為華拱,直接承托拱檐方。它雖出一跳,但鋪疊不足四層,所以有一種意見認為跳和鋪的關系并不總是跳數(shù)加3為鋪數(shù);也有一種意見,認為它不足四鋪,不典型,所以被排除在"總鋪作次序"之外。
宋式補間鋪作斗拱構造示意
清式形制和構造
從宋式演變而來,但名稱、構造和在構架中所起作用都有變化。清式每一組斗拱稱一攢,每個瓜拱上都用萬拱,如宋式全計心造。瓜拱和萬拱又依所在位置冠以正心或里、外拽的稱謂。如用在正心瓜拱上的萬拱稱正心萬拱;用于斗拱前邊(或室外)的稱外拽瓜拱、外拱萬拱;用于斗拱后邊(或室內)的稱里拽瓜拱、里拽萬拱。萬拱上的枋子,也依所在位置稱正心或里、外拽枋。清式小斗除表列名稱外,用于正心相當宋式散斗的不叫三才而稱槽升子。昂在清式里仍稱昂,但只是把翹頭刻成下折的昂嘴形式,不再是斜亙內外的構件。清式斗拱每出一跳稱一拽架,最多也可挑出五拽架。清式有斗拱的建筑改以平身科斗口的寬度為權衡構件比例的基本模數(shù),挑出的翹、昂和正心枋,內外拽枋均高2斗口,相當于宋式的足材,每一拽架為3斗口。每兩攢斗拱間的最小間距稱攢擋,為11斗口,建筑面闊即以攢數(shù)而定,明間一般平身科六攢,加兩邊柱頭科各半攢。斗拱形制以踩數(shù)計。踩數(shù)指斗拱組中橫拱的道數(shù)。清式斗拱每拽架都有橫拱,故每攢斗拱里外拽架數(shù)加正心上的一道正心拱枋,即每攢的踩數(shù)。清式斗拱形制的表示方法為:幾踩幾翹幾昂(但以"單"、"重"表示一、二)。最簡單的斗拱是不出踩的一斗三升或一斗二升交麻葉,最多為五拽架的十一踩重翹三昂,但實際上,明清北京紫禁城宮殿的正門午門,正殿太和殿的上檐斗拱也只用到九踩單翹三昂。清式斗拱中還有一種"鎦金斗拱",用于外檐或重檐建筑下檐的平身科,前面有昂,后尾為斜起長一步架的秤桿。它是由宋式下昂演變來的,秤桿即昂身,但外檐部分改為平置的昂頭和螞蚱頭,整個構件做成曲折形,構造不如宋式合理。
翼角
中國古代建筑屋檐的轉角部分,因向上翹起,舒展如鳥翼而得名,主要用在屋頂相鄰兩坡屋檐之間。
中國古代房屋多有深遠的出檐。《詩經》就有"如暈斯飛"的句子贊美建筑物,可知西周大屋頂已引人注目,但不知有無翼角。出土的戰(zhàn)國銅屋、銅闕和銅器上鏤刻的建筑圖象都是直屋面和挑出很遠的直屋檐,無翼角。現(xiàn)存最早的屋角做法表現(xiàn)在東漢石闕上,檐口是直的,在45°線上有斜置的角梁。角椽的排列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角椽同正身椽平行,愈至角則椽愈短,椽尾插入梁側;一種是角椽逐根加大斜度,向角梁傾斜,如鳥翼上的羽毛,椽尾也插入角梁側,椽長雖也逐根縮短,由于傾斜,所以長度大于前一種。這兩種做法沿用到唐代,翼角的具體形象最早見于南北朝石刻中。最早的實物是五臺縣南禪寺大殿的翼角,它的角椽排列方法屬于第二種。
輻射椽翼角
水戧發(fā)戧
嫩戧發(fā)戧
宋代以前,屋角的水平投影都是直角。北宋開始,角梁向外加長,角椽也隨之逐根加長,屋角的水平投影呈尖角狀,宋《營造法式》中稱為"生出",清代稱為"出翹"或"沖"。出翹加強了翼角翹起的效果。元代以前,大角梁的后尾搭在下平暗的交點上,是斜放的簡支梁。子角梁后尾抹斜,壓在大角梁上,形如加粗的飛椽。元代開始,老角梁后尾有的移到下平暗交點之下;到明代,成為普遍做法。明清的子角梁后尾又加長到與老角梁后尾等長,二者上下相疊,各在后尾上開一半圓槽,合成一個圓孔,抱住正側面下金檁的交點。由于老角梁尾由檁上移至檁下,角梁外端就比原來翹得更高,檐口曲線至角處的起翹也較前加大而顯得急驟。這種角梁做法的變化,反映在建筑外觀上就是宋代以前檐口呈曲線、翹角平緩挺勁和明代以后檐口平直、翹角急驟的差異,形成明顯不同的風格。
目前最常見的翼角做法,北方是清代官式做法,南方是主要流傳于江浙地區(qū)的發(fā)戧做法。清代官式建筑翼角起翹一般為自正身椽上皮到最末一根角椽上皮升高四椽徑,出翹為角梁外端的正投影長出正身椽三椽徑,工匠術語稱之為"沖三翹四"。翼角處椽是圓椽,椽尾需砍削成不同厚薄和斜度的楔形,以便做成近似于輻射的排列和逐根上翹。檐椽上鋪望板,望板上再釘方形的翹飛椽。翹飛椽的形體隨著起翹、出翹,逐根變化,比檐椽復雜得多。飛椽后尾翹起程度的變化稱"翹度";翹起處兩個轉折面交線的斜度因需平行于大連檐曲線(即出翹曲線)而變化,稱為"扭度";飛椽椽身斷面由正方形變?yōu)榱庑?,以使頂邊平行于翹起的曲線,并保持兩側邊為垂直面,稱為"撇度"。與此同時,椽身和椽尾的長度也在變化。為解決這些復雜的變化,施工中有一套放線方法,有撇半椽、翼角搬增、扭脖子等名稱。南方氣候溫暖,積雪不多,因此屋角可翹得更高,彎轉如半月,名曰發(fā)戧。南式發(fā)戧有水戧、嫩戧兩種。水戧發(fā)戧的雙層角梁和翼角的構造與北方的基本相同,只是屋角(南方叫水戧)向外伸出得多和翹得高。有的甚至不用子角梁,而在老角梁前面加一段彎木頭──弦子戧,使屋角翹起來。這樣,屋檐本身比較平直,但屋角的翹起頗為突出。南方高大的廟宇和園林風景建筑,大都用嫩戧發(fā)戧,屋角翹得很高,出檐很大。其做法是將嫩戧向上斜插在老戧端部;立腳飛椽也順著正身飛椽到嫩戧之間的翹度變化,依勢向前上方翹起排列,組成一個向上翹起的屋角。屋面上老戧與嫩戧間的凹陷處用菱登木、箴木、扁擔木等填成銜接自然的弧度,使屋面到嫩戧尖形成優(yōu)美的曲線。
舉架
中國傳統(tǒng)建筑確定屋頂曲面曲度的方法。這種建筑在梁架層疊加高時,用舉架方法使屋頂?shù)钠露仍酵显蕉?從而呈凹曲面,以利于屋面排水和檐下采光,這樣形成中國古代建筑獨有的風貌。這種方法在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稱為舉架,在宋《營造法式》中名為舉折,在記述江南建筑做法的《營造法源》中謂之提棧。舉架、舉折、提棧的作用和目的相同,只是由于時代或地區(qū)的不同,具體做法略有差異。
舉架的做法
主要用于北方官式建筑中。為保證雨雪的排泄,規(guī)定各種大小建筑的檐步架都是五舉(即步架舉高和步架長度之比等于5:10),飛椽為三五舉,其余各步架之間的舉高,取決于房屋的大小和檁數(shù)的多少。
城樓或亭子的脊步架,其坡度需酌情增陡,可達九五舉乃至十舉以上。
舉折的做法
舉折是以房屋的前后撩檐枋(清式稱挑檐桁)心之間的水平距離為總進深(B),在前后撩檐枋上皮的連線中點舉起1/3至1/4總進深作為脊椽上皮的高度,稱舉高(R)。第一步將脊椽上皮與撩檐枋上皮連一直線,自脊椽而下,第一椽縫折下R/10,第二椽縫依前法再向下折R/20,第三椽縫依前法再折R/40,如此類推?!稜I造法式》中對殿閣樓臺和廳堂廊屋的舉高計算法有不同的規(guī)定。
舉折與舉架的主要差別在于舉折先定脊椽的高度,再自上而下用"折"的辦法,依次降低各縫椽的位置,從而定出屋頂曲線。
提棧的做法
主要用于南方民間建筑。提棧的方法與舉架基本相同,也是從檐檁推算至脊檁,只是用詞和坡度換算系數(shù)不同。檐部提棧的起算系數(shù)一般等于界深的1/10,然后考慮房屋的檁數(shù),依次遞增每進一界的提棧系數(shù)。提棧系數(shù)可以自三算半(即0.35)、四算、四算半、五算以至九算、十算(稱對算)。提棧高度等于界深乘以各柱的提棧系數(shù)。如民房深六界,界深4尺時,第一界用四算,第二界用四算半,第三界用五算。界數(shù)多時,先確定其起算系數(shù)和脊桁提棧,據(jù)此繪出建筑的側樣,酌情確定各柱的提棧系數(shù),進而選定優(yōu)美的屋面曲線。
額
中國古代木構架房屋中用在柱列上的聯(lián)系構件,承托斗拱和橫向的梁架,用以增強柱網(wǎng)的穩(wěn)定。
佛光寺文殊殿縱架
額在漢至唐時期稱楣。隋以前的楣多壓在柱頂上,承托斗拱和梁。隋唐時,楣開始用在柱頭之間,插入柱身,并分上下2層,稱為重楣。宋《營造法式》稱上層楣為闌額,下層楣為由額,闌額以上又平放一厚木板,稱普拍枋;而稱隋以前壓在柱頭上的舊做法為檐額。闌額、檐額用于內柱上的稱屋內額。清式稱闌額、由額、普拍枋為大額枋、小額枋和平板枋,有時在大額枋或小額枋下加墊托的雀替,以加強柱和枋之間的聯(lián)系(見大木作)。
《營造法式》規(guī)定檐額兩端要伸出柱頭外,下面用形如長拱的綽幕枋承托。這種做法在相傳為五代時衛(wèi)賢繪的《閘口盤車圖》中可以見到。實物有河南濟源濟瀆廟龍亭和陜西韓城的一些元代建筑。
屋內額用在內柱柱列間,當宋式廳堂型建筑各間梁架用柱數(shù)不同時,為求內額連成一列,無柱處內額架在梁架的駝峰或蜀柱之間。廳堂型建筑屋內額往往與柱頭枋、襻間和檁用斗拱連成一體,起增強構架縱向穩(wěn)定的作用。這種做法可以從宋初建的福州華林寺大殿和寧波保國寺大殿中看到,是古代用縱架的殘痕。明清時襻間改稱枋,并在它與檁間空隙處加豎板,稱墊板。檁、墊板、枋聯(lián)用是明清官式建筑通常做法。
《營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所載的額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構架穩(wěn)定,但從現(xiàn)存大量宋至清代的實物看,其作用遠不止此。
現(xiàn)存用檐額的建筑,檐額除長1間者外,還有長到2、3間的,多用整圓木制成,壓在柱頂上,斷面遠大于《營造法式》的規(guī)定。它的梁架、斗拱先壓在檐額上,再傳至檐柱。一般檐柱即在梁下,但也有梁架位置不動而把明間2柱向左右移遠,以加大明間寬度的,這時檐額承梁處下面無柱,成為縱向的梁,斗拱排列與柱位也往往不相應。北京故宮養(yǎng)心殿就是用檐額的建筑,明間柱外移的實例則有天水市明代所建玉泉觀前殿。
屋內額除一般做聯(lián)系構件外,也有用長2間或3間的圓木的。它架在內柱上,下面省去一至兩根內柱,由它來承托被省去的柱上的梁架。1137年所建山西五臺縣佛光寺文殊殿面闊7間,殿內用6道廳堂型"八架椽屋前后乳伏用四柱"的梁架,原應有12根內柱,但在殿內用了3根長3間的內額和兩根長兩間的內額,省去8根內柱。1309年所建山西洪洞廣勝寺下寺大殿內用了4根長3間的內額,省去6根內柱。這種做法,減少了內柱數(shù)量,加大內柱柱距,可以滿足室內布置上的特殊要求。
有些長2、3間的內額,往往在其下再加一道額,類似闌額之下的由額。在內額、由額之間,用蜀柱和斜撐聯(lián)系,形成近似平行弦桁架的組合內額,承擔橫向梁架。這種組合內額,在近年研究著作中,有時稱為"縱架"。實物可在佛光寺文殊殿、崇福寺彌陀殿中看到。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
。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古建——梁架結構
太全了!梁架及常見木構件圖文解析
揭秘中國古建筑何以歷經千年不毀
古代建筑的結構形式
古建筑鑒賞指南(入門篇)
中國古建筑營造形式及用材的嬗變過程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首頁
萬象
文化
人生
生活
健康
教育
職場
理財
娛樂
藝術
上網(wǎng)
留言交流
回頂部
聯(lián)系我們
分享
收藏
點擊這里,查看已保存的文章
導長圖
關注
一鍵復制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微信登錄中...
請勿關閉此頁面
先別劃走!
送你5元優(yōu)惠券,購買VIP限時立減!
5
元
優(yōu)惠券
優(yōu)惠券還有
10:00
過期
馬上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