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南《中湘黃氏四修譜》和《箭樓黃氏族譜》所記載峭公二十一子的名字依次是:朝贊、朝輔、朝興、朝泰、朝選、朝正、朝棟、朝匡、朝先、朝達、朝登、朝楷、朝欽、朝范、朝柱、朝干、朝端(字宏宇)、朝升、朝襄(字惟揚)、朝侃、朝楨。
二、四川江兆縣《黃氏族譜》所記載的二十一子名字則依次是:朝和、朝梅、朝龍(字良)、朝蓋、朝楚、朝神(字龜)、朝祥、朝政、朝化、朝渠、朝盧、朝田(字林)、朝彩、朝塘、朝祖、朝潭、朝城、朝虎、朝彰、朝井、朝井。《分寧雙井黃氏宗譜》所記又完全不同。二十一子依次是:金璞、金印、金榜、金標、金玉、龜齡、清河、海震、海崖、槐、植、葵、橙、柚、火紅、一燈、光燭、履山、楚、塘、城。
三、黃峭公21子所生子女人數(shù)、名字,各種族譜、家乘所記也很不一樣。禾坪譜記載有74孫,潮洲譜、鸛數(shù)譜所記為89孫、四川三臺譜記為88孫,四川武隆譜所記是75孫,而四川北江《黃氏族譜》更明確記載黃峭山有100孫子、13個孫女、334個曾孫、116個曾孫女。此時的黃氏宗族,人丁興旺,家族繁榮,赫赫如日中天。
四、當年,即五代后周廣順元年辛亥歲(公元951年)正月初二日,趁著新春佳節(jié)的喜慶氣氛未消時,年已80的邵武和平黃氏峭公在這一天忽然置酒備席,廣邀親友,大宴賓客。席間,峭公將二十一房子孫召集齊全,然后當眾宣布了一個驚人的重大決定:將黃家自春申君以后數(shù)千年來所積累的祖產(chǎn)--銅錢八十萬貫,金銀八百余秤,一并均分為二十一股。合令三妻位下共二十一房子孫,各領祖?zhèn)骷耶a(chǎn)一份,立即離開家鄉(xiāng),另立基業(yè),各自自謀發(fā)展。后因三位祖婆泣求,峭公遂稍改原來的決定,重新宣布:除官、吳、鄭三位祖婆名下各留長子一房奉養(yǎng)老母以盡溫情之義以外,其余十八房子孫,不許戀此一方故土,而令其各自信步天下,擇木而棲,相地而居。接著,峭公卜占離家吉日,并于這一天將新修的《黃氏家譜》二十一套,分授給二十一子各領一套,囑令他們隨身攜帶、妥善珍藏,不忘所出。臨行前,這位偉大的老人又口吟七言古詩一首,與諸兒作別。詩云:
信馬登程往異方,
任尋勝地立綱常。
年深外境猶吾境,
日久他鄉(xiāng)即故鄉(xiāng)。
朝夕莫忘親命語,
晨昏須薦祖宗香。
惟愿蒼天垂保佑,
三七男兒總熾昌。
三位祖婆與長子黃和也各吟詩兩句,共成一首八句詩相送。詩云:
十郎峭老有三妻,
官吳鄭娘七子齊。
創(chuàng)業(yè)興家離祖地,
歸來報命省親闈。
吾思日久難相會,
宗葉分枝為汝題。
若有富貴與貧賤,
相逢須念共根蒂。
以上兩首八句詩,前者叫做“外八句”,后者叫做“內(nèi)八句”。峭山夫婦囑咐諸子誦念此詩,牢記心中,以作日后子孫認祖相親的憑證。規(guī)定以后黃氏子孫相逢,'凡能背誦此詩者,即是同宗親派,請升登堂入室,不得異視。倘有違吾命者,子孫不昌,福壽不長。汝等各宜牢記在心。
就此,峭公的十八房子孫,備好車馬,打點行裝,攜藏譜、詩,告別老父慈母,然后躍馬揚鞭,紛紛踏上了充滿希望與憧憬的新征途。很多黃氏譜牒,都詳細地記載了這次邵武黃氏峭公大分家的情景,并記載了三妻二十一子的徙居之地。峭公當時曾規(guī)定,將二十一子所徙居之地的名稱,代替二十一子之名?,F(xiàn)參考多種黃氏族譜,將峭山公二十一子所徙居之地開列如下:黃和,留居邵武和平(下城堡)侍奉上官夫人。囚邵武和平為祖居之地,'黃和'因此又作'黃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