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的名稱與認識古印
書法是我國獨有的藝術(shù),它是以文字基礎(chǔ),通過筆墨使用的技巧,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抽象藝術(shù)。由於歷代官方與民間的重視與提倡,書法幾乎被所有的讀書人視為既實用又能消遣的高尚藝術(shù),更由於漢魏以後,行書與草書的流通與發(fā)達,把書法的藝術(shù)境界,發(fā)揮到了一種顛峰狀態(tài),確立了書法的美術(shù)性質(zhì)及深度,促使書法不局限於整齊劃一的篆隸正楷的圖案性,而形成了一種可以與生理心理兩方面相配合,能發(fā)展自己意趣,又能隨意揮灑的藝術(shù)了。
在行草流行之前,能夠保存古代書法藝術(shù)的實物頗多,骨、銅器、碑碣、簡冊等都是古代文字之所寄,我們可以由此窺探書法的源流。但我們?nèi)绻麖牧硗庖患〉奈锲飞嫌^察,你或許有更明晰的瞭解與意外的收獲,那便是我要談的印章了。印與書法的關(guān)係太密切,從商周開始,便有印的前身「鉥」的存在,「鉥」最早可能是用作標誌的,後來因為實用,就拿來作交易上的信物、官方授與權(quán)柄的代表物,隨著朝代的更替,文字的演變,「鉥」雖然名稱變了,但用途確至今未易。所以由鉥印上文字,便可以探源書法的演變,也可以藉著這方寸之物,將篆書的意態(tài)與神韻,保存了下來。
書法藝術(shù)所以能提高,一方面是書體【行、草】的作用,但是另外一件促使書法美術(shù)性提高的原因,卻是紙的發(fā)明與流行。沒有紙,只靠竹木做的「簡」書寫是不能任意發(fā)揮的。而印章也在書法利用紙張為傳寫的工具之後,才由「封泥」的用途,改變成「濡朱」,由純粹的信物變成與書法並列,鈐拓之後,可以欣賞的文物了。到了元朝末年,王冕用軟石【花乳石】製印之後,印才由銅玉一類的硬質(zhì)材料,轉(zhuǎn)變?yōu)榭梢杂晌娜俗约簳鴮?、自己刻製,不必再假手於工匠,借著刀的雕刻技巧,使「書」與「刻」融為一體,表現(xiàn)出多種不同的意境,甚至連古代所未有的意韻,也都能從石質(zhì)印材中刻劃而出,達到美術(shù)上所謂的一種高境界,於是篆刻便不再附庸於書法的範疇內(nèi),而堅強的站立起來,成為與「書」「畫」鼎足而三的藝術(shù)了。所以我一直認為:紙的發(fā)明是書法的強心劑,而軟石【壽石、青田、昌化等】的出現(xiàn)與使用,也促成篆刻藝術(shù)的成長與發(fā)達。
因為篆刻與書法的關(guān)係甚為密切,書法的演進,直接地影響了篆刻的發(fā)展,所以不得不在開始之初,略為提敘。更因為雕刻藝術(shù),必需通過佈局與篆刻的技法,才能達成。學(xué)習(xí)篆刻者,不得不透過章法與刀法,而上窺「書」「刻」契合的境界,所以刻製的技巧,實為初學(xué)者所必究。前人所著有關(guān)篆刻技法的書籍,因限於印刷條件,未能逐一闡述,使沒有師承的學(xué)習(xí)者,無法自由修而窺其堂奧?,F(xiàn)代印刷技術(shù)的進步,可以負起這項傳導(dǎo)的任務(wù),使篆刻的技法,透過插圖的傳真,讓讀者得篆刻的技法,透過插圖的傳真,讓讀者得到相當滿意的收獲。所以願意就個人所知從篆刻的欣賞至印章的刻製技法作有系統(tǒng)的敘述,供給學(xué)習(xí)篆刻者參考,更希望篆刻的先進與同道們,賜予指正。
一、印的名稱
b>章始於何時,雖不可考,但在商朝之際,已有印的存與使用,則是不爭的事實。在那時代,無論官方與民間用印都一律稱作「鉥」,現(xiàn)在我們所能看到的秦以前的印章中,尚未發(fā)現(xiàn)有印字的存在,於是我們就把這一個時期的印稱之為「古鉥」。在古鉥中,鉥字的寫法有好多種,歸納起來,大致可分三類,一類是只有一個「朮」字而無其他邊旁的,這一類我認為是比較原始的鉥字,也即是鉥之本字。第二類是從土旁作「朮」,第三類是金旁作「鉥」,從土從金是因為鎔銅鑄印,係先以土作坯而印的本身又是銅製的。這在當時六書的會意與指事已經(jīng)通行之時,應(yīng)該是很自然的事。
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自稱天子,並用玉做璽,於是群臣平民均不敢再用鉥字,又因為自秦以後,天子之印,均用美玉製作,不再用銅,所以鉥又從玉為「璽」了。天子既然以璽為專用詞,士大夫及平民階層便以「印」字代替了「鉥」,便成了後世通稱的「印」了。
漢代沿用秦朝制度,天子之印稱璽,平民稱印,或「印信」、「信印」,但太守將軍食俸二千石以上的官吏可以稱為「章」,於是印的名稱又多了一個「章」字。漢祚八百餘年,印章的流通甚廣,印的制度也頗為完備,所以後世多將印與章合稱為「印章」。
隋唐的印,雖然仍沿襲漢代的制度,但到了武則天作了女皇帝之後,她認為「璽」字與「死」字音近,把天子所用的「璽」改為「寶」。於是從她以後皇帝便均將自己的印稱之為「寶」了。在民間,因為印已由「封泥」變?yōu)椤稿χ臁?,同時由於紙的發(fā)達,在潔白的紙面上鈐蓋了朱紅的印章,非常悅目,於是便稱為「朱記」簡稱為「記」。
宋代以前,印的用途,已逐漸擴大了範圍,文人讀書的書齋和其他軒館,也??桃环接肀砻?,齋館印於是大事流行。到了宋代,許多人更有將自己收藏的書籍與書畫上,加蓋自己印章的習(xí)慣,因為鈐蓋的對象是「圖」及「書」,所以就又稱之為「圖書」。後來人們又把印,稱為「圖章」,便是由此蛻變出來的。
元代為外族入主中原,許多制度文字,對他們不能適應(yīng)。在印章方面,他們又不能建立比漢人更完整的制度,當然只有因襲宋人的辦法,但時常在漢文之外另加蒙古文。在民間更流行畫押,如同現(xiàn)代的簽字一樣,他們把「押」鑄成印,大多數(shù)是長方形,上面是個姓氏,下面是自己的一個「花押」,我們稱之為「元押」。元押中當然有好多是蒙古文的,但其中漢人所用的大多數(shù)在姓氏下,刻一個蒙古文的「記」字。這恐怕也是受到「朱記」的影響吧!
明化沿用舊制,但臨時性官吏,官方頒發(fā)的官印稱之為「關(guān)防」或「條記」。這也是以前所沒有的。
清朝篆刻的風(fēng)氣大盛,治印成為文人的一種嗜好,因為流行太廣泛了,於是便有人將印叫做「戳記」「戳子」「手戳」。表示這種物品,蘸了印泥後,一按即起,非常方便,但也就越來越通俗了。
二、認識古印與欣賞古印
古鉥
古鉥是指秦以前的印而言,這段期間的印,印文多與金文相合,自然然而古樸,無論官鉥與私鉥,都沒有嚴格的印刷限制印形的大小、邊欄的有無、界格的方式,也都很自由,沒有什麼限制。以發(fā)現(xiàn)的實物來說,大體官鉥較大,多在一寸上下,私鉥較小,多花五分以下。古鉥中的印文,有的至今尚不能識,但文字的大小,悉依自然,字劃簡單的較小,較繁的則大,縱橫交錯,一任自然。如果我們把印文的內(nèi)容撇開不談,一般人都把它們分作四類,即巨鉥、周鉥、小鉥與雜形鉥。
巨鉥均在一寸以上,最大的兩寸以上其中以官鉥較多,私鉥較少。圖一所示為著名的朱文巨鉥「日庚都萃車」,這方印的印文,結(jié)構(gòu)錯落有緻,樸實自然?!溉崭蛊扔?,「萃車」依左,露出中間的空白,使全印呈現(xiàn)一種虛實並存的妙處。是一方淳樸而開蕩的好印。圖二所示是一方白文巨鉥「梁熊彪都司馬滄軍戠功之鉥」,這方十二字印,雖然排列較為整齊,卻均能盡筆意之能事,加之年久出土,斑剝殘蝕,更呈現(xiàn)了一種蒼古氣度,使我們看起來不覺得有呆板的感覺?!噶骸棺?、「馬」字和「功」字,下面或空,左或空右,更使全局鬆動有韻。在邊欄上也有很凸出的表現(xiàn),因為大印如果邊欄細於印文則氣勢即不夠雄渾,小印邊欄如粗於印文則有擁腫而喧賓奪主之感。此印之邊,較文稍重,使通體融為一彙,良工心苦,古人尤甚,不由得我們不讚賞。另外所舉的巨鉥,亦各有長處,希望讀者細詳欣賞。第二類古鉥無以名之,如稱官鉥,其中又有私鉥,如直稱古鉥,則又與現(xiàn)存中央研究院的三方商鉥易於混淆,故只好稱之為周鉥了。周鋪現(xiàn)存的實物,以戰(zhàn)國時期之物為最多。這一類的鉥均在一寸上下,方的蒼渾古拙,有的細挺剛勁,有的則有邊欄、有界格,有的連邊欄界格都沒有,反而更顯示其古樸。圖五所示為「大司樂鉥」,是官印,「大」與「鉥」兩字較小,「司」與「樂」二字較大,能得對角疏密調(diào)襯之效。且大字雖簡,其勢不小而「司」「樂」雖繁,而筆意疏落,是虛中有實,實處見虛的好例好。邊欄為雙重,益增此印之凝重。假如製作時,能把「鉥」字省為「朮」,當更能生色。圖六「 將之鉥」,則工整中含跌宕,左下角與右下角,亦能對稱,處理得宜,亦是好印。圖七為「左司徒訊鉥」,疏右而密左,且「鉥」字上下相錯成為一直行,使與右兩行文字相配和,但又不覺得刻板。圖八「司馬之鉥」,於婉轉(zhuǎn)中見方勁,「之」字特小,用以支奇,中間的界格,更是調(diào)和「馬」與「鉥」字不相屬的媒介,使界格兩面的印文,由鬆散而密結(jié),成為通家之好。圖九的「陳齒」是私印,剛健有力,與甲骨同一路數(shù),也是很精美的印。
小鉥的風(fēng)格,與同一時期的鉥仍相同,但是因形狀均在五分以下,白文多數(shù)有邊界,朱文多寬邊細文,製作精美,文字婀娜奇古,是它的特長。白文印圖十三,首行「孫參」印,筆劃了了,而能以簡馭繁,意態(tài)悠美,佈局均祥。下一印「秦□」則挺健遒麗,均耐人尋味。朱文小鉥,更能疏密得宜,古秀奇肆,如圖十三後三印「枯成戌」「高馬重」「肖留」便都是屬於這一類的。
雜形鉥是指正方形官私鉥以外形狀的鉥而言,因為古鉥無定制,印的大小與形狀可以自由製做,於是長方、曲角、鐘形、鐸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腰圓形、三角形、六角形、八角形、心形以及、運珠形等多種形態(tài)便都出現(xiàn)了,更有的一方一圓一三角三者合為一印,或三個圓形合為一體,也有兩個圓形一個三角形的,不一而足,可以說印章的外形,遠在周朝便已經(jīng)大備了。後人更起而效法,將印形刻成書卷形、葉形、琴形、鼎 形、如意形…等等,反覺得不如古鉥富於變化,簡單而悅目。因為線條的組合,只是直線與曲線的交錯而已,太過繁複,則有喧賓奪主之勢,只重外形,而忽視印文所表現(xiàn)的篆刻藝術(shù)境界了。在白文雜鉥中,界格與邊欄的配合,更是出奇闢勝;有的圓中套方,方中含圓,或是方中套方,方中錯方,兩方交錯,在相套相錯的邊緣,或粗或細,配合得宜。並且點綴了簡單而美麗的圖案花紋,取材雅緻而淳樸,也是後世所效法的。至於雜鉥的印文,則官鉥極少,姓名鉥亦不多,絕大多數(shù)為「吉語印」,如「大吉大昌」「千秋」「萬歲」「宜有千方「正行無私」「公私之鉥」「王之上士」「一心慎事」「誓言」「安官」「期上」「明上」「昌」「敬上」「從志」「敬事」……等,開後世閑章之先河,也是印章在實用期間,可以給人們精神上鼓舞與慰藉的一個好印證,因為人類是有美感天性的,在各種不同的器物上都能自然的流露出來。至於雜形鉥中印文的藝術(shù)境界,因與其他類型的古鉥,除去邊界不同而外,其餘應(yīng)該都是大同小異的,就不多贅敘了。
秦印與漢初官印
秦始皇兼併六國之後,一切公私事務(wù)都有法制,印章當然也不會例外。尤其是以美玉刻成傳國璽之後,則天子之印獨稱「璽」,臣民的即均稱為「印」「璽」與「印」從此可以別尊卑。並且在少府設(shè)「符節(jié)令丞」,專門掌理宮中及群臣的官私印信。官印一律以「方寸」為制。但這個時期的印,流傳甚少,一則因為秦傳至二世而亡,一則是漢朝初年也未曾訂定印制,而秦代的印制因秦末之大亂,為項羽所破壞,印的大小不分,無論尊卑均刻姓名,所以漢代初年,一仍項氏之舊,印章稱名致尊卑分別不嚴。一直到元狩四年,才訂定印制的大小與質(zhì)地,至太初元年,才訂定官印的字數(shù)。所以在漢武帝元狩四年以前的印,多因襲秦制,在製作上,與秦印區(qū)別也很少。
圖一所示「昌武君印」乃是一方秦代官印,由這方印,我們可以看到與古鉥不同的有:一、文字的筆劃整齊釕,如「君」「印」二字便都有「秦山刻石」的趣味,字劃外圓內(nèi)方,整個字形,結(jié)體整飭?!覆埂肝洹苟质菫榱伺浜戏降挠≈?,稍有遷就方形之感。但全印在田字界格內(nèi),顯得鬆動勻稱。尤其「武」字的反文與「印」字的半反文,使整個印都活潑起來,確實是一個方好印。圖二「宜野鄉(xiāng)印」的配合,仍有古鉥的意味,可能是秦初的官印,四字下腳均虛,故能舒暢有氣,後世浣派的篆刻,便採取了這種長處,而獲得「讓頭舒足,無息流暢」的佳評。其中「野」字的迫右而空左,與「印」字最後一筆的中垂而讓右是對稱的,也著實與上二字的虛下實上,均能發(fā)揮調(diào)和之美。全印的筆劃,容與之至,較「昌武君印」,更勝一籌。圖三「蒼梧侯丞」是漢初之製,雖有界格,但筆劃仍甚整齊,圓潤光潔,秀美宜人,此印之抄處在田字界格之分界作上兩字大,下兩字小,使人看了之後,但覺整潔可愛,便將界格不相稱忽略了,古人製作的苦心,也由此可見一斑。圖四「南越王璽」亦屬漢初之物,此四字印已不作田字格,只作普通邊界,但文字的停勻淨莊靜,仍是一覽無餘。此即為鄙齊收藏,除正印外,另有副印二方,一曰「誓嗣」,一曰「萬龢」。且正印上有款字,與普通印刷不同。但以文字觀之,當定漢初時物,刊出全貌,供讀書欣賞。
秦及漢初小印及半通印
秦及漢初的私印,均較官印為小,其大小與古小鉥相若,所用文字,多是小篆,偶亦有秦以前六國篆法,要皆筆意細挺,扶疏自然。有的與近世刀刻意味相同。我們?nèi)粲煤芎嗠艿淖盅蹃砼u歷代的印章;則周鉥重「質(zhì)」、秦印重「意」,漢印重「形」,隋唐重「態(tài)」。所以凡能體會秦印中的意味的,應(yīng)該是對印已有當相的瞭解了,因為意韻是比較難於領(lǐng)悟的。
圖五1「朱多」樸實蒼厚,仍有周鉥面貌。2「王越」則純用小篆筆法,而剛挺自然,折筆處內(nèi)方外圓,與秦刻石相合。3「范高」實上而虛下,甚有生氣。4「王鈞」印與「王越」印同工。5「趙偃」印則細挺有緻。 6「王昌」印於平板中見變化。7「恆○」印平實。8「陳蒼」印蒼逸。9「荊錫」多動態(tài)。10「李達」奇肆。 11「張渙」印簡當。12「梁棘」印已更趨整齊,但於上下留紅處,仍具匠心。13「茅拾」印得錯落之緻,而不使人有斜不能收之感。14「鄒劉」印於整齊中見筆意。15「夏舍」之舍字則盤曲密實。都各有神緻。
至於半通印則官私印均有,常見者多私印。官印中用半通印者,皆官職卑小,不能用方寸之印,而用半通之銅。圖六11「南鄉(xiāng)」即為官印,筆劃倔強,氣勢磅礡。1「令狐臣」佈局甚巧,二上一下,上半左大右小,完全是配合文字的繁簡而設(shè),所以看起來仍是很有勻稱的感覺?!负棺值挠野肱c「令」的最後一帶筆,神情流露。此印藏玉照山房。又「詔發(fā)」也是官印,筆勢圓渾,字態(tài)從容。 3「王錡」之「錡」則以奇取正,「奇」倚「金」旁,而顧盼生姿。其他諸印例如9「竇昂乳」與「令狐臣」之佈局於似,只是上下瓦易而已。4「王射」、5「駱祿」、6「襄當」、7「傅勃」、8「呂鈞」、 10「張夕」、12「張鈞」都可以由「王錡」一印觸類旁通其中「駱祿」一印,並兼有勻稱與圓渾之美。
假如我們把「古鉥」「秦印」作一個比較,則會發(fā)現(xiàn)古鉥的筆劃刻籌平均,方圓兼?zhèn)?,以朱文小鉥為例,大致可窺一斑。而秦印則於結(jié)構(gòu)方正中求筆劃的圓渾,這可能與筆的改良有密切的關(guān)係,因為秦代蒙恬作的筆,一定是比商周用的筆要高明的多,所以後世均推崇他為筆的創(chuàng)始者,其實在商代的甲骨上已經(jīng)有了毛筆書寫的事實了。(
認識古印與欣賞古印
漢印
漢初的印與秦印甚為相似,但在元狩四年以後,印的大小、質(zhì)地、字數(shù),甚至印緩,便都有了嚴格的規(guī)定,尊卑有別,不能逾越,所以漢印中除漢初官私印易與秦印相混之外,普通的印,行家一過目,就知道是漢製。漢印的最大特點是在篆法上與周秦不同,周代古鉥奇淳樸,能夠做到錯落有序,離合自然,與金文息息相關(guān)。秦印因流通的時期短,早期的作品有周鉥的餘意,晚期的作品頗為整飭,很接近漢印,倒是半邊印與 印有秦代獨有的特長,疏朗秀逸,為其他朝代所無。漢印更因為隸書之通行,所以在筆劃的轉(zhuǎn)折處,方的意味增多,當然也就更適於印章的製作。所以漢印多根據(jù)六書的正寫而作增減,使篆書在方寸之內(nèi),發(fā)揮了屈伸增減方圓平正的效果,如果我們評論漢印的作風(fēng),簡言之,可以用「平穩(wěn)茂密、莊穆凝重」八字來形容,因為漢印的面目很多,圓渾娟秀者有之,蒼渾樸厚者亦有之,茂密平實者亦有之,雄快奇肆者更有之,於是篆刻家把漢印奉為學(xué)習(xí)時的,假如拿印與書法來比較,則漢印正和唐人的楷書,而秦印與與晉人的楷書近似。學(xué)書法的人,大多從正楷入手,也大多由唐人的楷書入手,因為唐人之書重「法」,學(xué)習(xí)時由法入手,是最正確的。而晉人之書則重「韻」,重韻的字,初學(xué)的人就不易達了。於是我們可以說,學(xué)篆刻必先從漢印入手,因為漢印有法度,漢印中各種性質(zhì)與各種形式的印,幾乎全都有了,真已集印章之大成。
漢官印的面貌很多,大致來分,則可以分為導(dǎo)源於小篆的圓潤型與接近於隸書的方峻型兩種,前著秀美,後者挺健。但如仔細的分析,則漢印中幾乎絕大多數(shù)是採取一種方圓兼?zhèn)涞男问絹硌u作的,純方與純圓的在漢印中卻不很多見。│後世浙派的重方、皖派的趨圓,可能便是尋得漢印中的短缺而加以發(fā)揚的。如圖一1至6,便都是採取圓筆,而7至12則是用的方筆。 1樂昌侯印、2高基尉、3越青邑君都屬於秀潤圓美的一型,印文排列得整齊穩(wěn)安,無一訛筆,這是漢印基本的要求,如果進一步研究,則更可以發(fā)現(xiàn),樂字上半的圓、侯字上半的轉(zhuǎn)筆、柳字的卯、塞字的手、尉字的寸、以及越字中走旁的上部與戊部,青字的第一筆、君字的右半…… 沒有一筆不是代表筆緻的,也可以說,在方寸之間,除把適於方的筆劃均成方形之外,其餘轉(zhuǎn)筆、圓筆、左右相向、上下呼應(yīng)等的篆意韻,都由字跡中表露出來了,如果說印便是篆書的結(jié)晶,當不為過。 4沛祠祀長、5舞陽令長二印,便覺得「印」面目多,字的筆意少些了,但這兩方印,也都顯得樸實圓厚。 6長年唯印,全印排列極為平整,第一字以第四筆右端下垂,表示了長字下方的舒筆,年字也將上半平舒左垂,都是採掫隸法的。唯字以左方之口伸長配合右方之佳,取得調(diào)和,印字則將上面一筆上屈,以求取與其他三字的平勻。這便是印文排列平整的最普通的方式,當然也就更近於圖案。但印本身便是一種有圖案性的組合,所以「整齊調(diào)合」是治印習(xí)篆的第一步。根據(jù)了上面漸進的原則,印章中便出現(xiàn)了方筆而肥滿的一型,它在外表上看來確實是方的,但在轉(zhuǎn)角處與入筆出筆處,又往往不肯揚棄圓筆的圓潤,於是漢印中的方筆印便出現(xiàn)了7至12一類的印章,他們的筆劃較粗,印文似乎全是由肥肥的筆劃組成,白文以外,印面只留下若干朱線,於是後人就把這種印叫做「滿白」,刻滿白印也要從漢印學(xué)起,因為漢印中的「滿白」,仍有筆意,如圖五19的公孫裨便是一例,裨字的衣部與卑字的手部,便由方中表示出筆的意願來,這是在刻印時追求「意」的表顯。如只是一昧平直,便死死板板,亮無生趣了。我們看7別部司馬,8鎮(zhèn)南軍假司馬、9軍假司馬、10薛令之印、11潑將軍假司馬、 12陽陵烝印,它們都在筆劃疏處表示了意趣,這種意趣,一種是筆意,一種是可以使全印舒暢的意味,因為太實太滿,總有些使人透不過氣來之感,因為字簡單的,筆劃自然疏鬆,疏鬆處,我們的感覺上是應(yīng)當?shù)摹?/p>
按照筆劃的粗細,漢印中還有筆劃很細的印,這種細筆劃的印,與所有的漢印一樣,可以分為鑄印、鑿印兩種,鑄印比較筆劃粗些,普通多如圖一所不。但筆劃細的也往往有之,如圖二1州陵長印,則屬於細筆的鑄印,2太宰左司馬印與3長廣太守章,不看實物,雖不敢斷定為鑄印,但也屬於細筆一類的, 4至12筆劃又較前三者為寬,但非滿白,也提出來供讀者欣賞。至於鑿印,則多用於軍中緊急之用,作需要時間,急逼時,就直接用刀在印材上鑿刻而成,於是後世稱之為「急就章」,如圖三2邢軍護軍印即是,這種印往往有一種獨特的風(fēng)格,筆劃縱橫,奇正相輔,有意趣天生之妙,當然是屬於剛挺一路的,如果製作時想鑿成圓筆的,是一件大不易的事。後世的齊白石,便是由這種鑿印中吸取了精華而自成一家的。圖三1至6便都是鑿印的面貌。
鑿印是為了急用,所以不求工。以普通情形而言,印是一種標誌,也是一種權(quán)威的信物,官私雙方均不肯忽略,所以乃以鑄印為正宗。但漢印經(jīng)過一兩千年的時間流傳到現(xiàn)在,或經(jīng)埋藏地下,或經(jīng)風(fēng)雨侵蝕,自然不免有斑剝之處,這種自然的殘剝,另表露出一種特殊的風(fēng)緻,筆劃可以由無中見有,細中見肥,或邊欄的殘缺與印文的相並,在在都表示出自然的趣味,不是人力所能成的,於是後來便取法這種意境,把發(fā)生在金屬器皿上與發(fā)生在石碑碣等上受自然風(fēng)蝕土剝的狀態(tài),刻劃出來,便稱之為「金石氣」(當然金石氣除蝕剝之外尚包含有其地方面的意境),圖三的7至12便屬於這一類型的作品,這種印大多是在土內(nèi)埋藏甚久,經(jīng)土壤中酸鹹物質(zhì)的侵襲而成的。有的篆刻家,專學(xué)這一面目,謂之「爛銅體」,民國初年與齊白石齊名而後來不甚為人所知的丁二仲,便是這派的佼佼者。
漢官印中也有半邊印,其作風(fēng)與方寸之官印同(如圖四10至12)。魏與晉均沿襲漢制,在印章上沒有什麼改變,所以與漢印大致是相同的。南北朝的印漸工整,多失筆意。記得古人有一方印是論歷代印章的,他說:「秦疏漢密齊梁工」,大概可以作它們的寫照了。
至於漢私印方面,其製作甚為精美,一方面是自己的印可以找名手鑄造,另一方面是印質(zhì)的取捨較為寬裕,在官府中所有官印,諸侯王用金、太守將軍以上用銀,以下均用銅。規(guī)定如此,百官遵行。而民間製印,雖多用銅,但鑿金、銀、玉等均有之,富有的人家,大可在銅中滲了若干銀的成份,所以質(zhì)地來說,私印往往好些,而官印除去階級高的官吏外,幾乎都是青銅的。漢私印有兩字印一姓一名,如圖五1至16。三字印一姓雙名或單姓單名而加印字,如圖五17至20。四字印單姓單臺加私印、之印、或印信二字、雙姓單名或單姓雙加印字,如圖六1至15,又有朱白文合為一印者,如圖六13、16、17。有邊欄鑄龍鳳龜麟四靈者,如圖五18。有用殳書鑄作者如圖六2……不一而足,真是洋洋大觀。學(xué)篆刻的同道,應(yīng)多備秦漢印譜,則如入龍藏,得益自多。至於私印的妙處,除較官印更精整更工麗外,在欣賞的尺度來說,和官印相差不遠,舉一反三,讀者自行玩味即可。
魏晉以前的印章,除了墨印的本身實物之外,與印章關(guān)係最密切的有兩種物品:一種是「封泥」,一種是「匋片」。所謂封泥,是把文書或物品用繩加以捆紮,在打結(jié)處用粘封固,然後以印章按泥上,正如今日郵政所用之火漆封信一樣,等泥乾後,所封的文書或物件,便不得隨意啟開,這樣,不但可以明責(zé)任,也可以保守文件的秘密。在簡冊文書流行的時期,這裡「封檢」的工作,似乎是必要的,一直到紙發(fā)明之後,印章形式有了改變,才受封泥為濡束,印章也因此而成為可以直接欣賞的藝術(shù)品了。
封泥既然是一塊經(jīng)印章鈐壓過的乾泥,那麼,它與印章是同出一轍的,我們當然也可以拿它當作印章來欣賞,但它與印章有不同處。因為無論泥團做的多好,或是捲攔簡冊上下的「檢」底中的封泥糟做多麼方正,但黏泥是軟的,經(jīng)壓之後,印文的部份,固然平整一如原印,然而四週未經(jīng)按壓的黏泥,會自然隆起,便產(chǎn)生了邊欄寬厚而外緣不整齊的現(xiàn)象。這種形式,看起來也很自然,於是便成了後世模仿的對象。如圖中所示便都是這種形式的封泥。它的特色,不在印文,而是邊欄。因為印文是看來鈐壓的印章而定,周堂秦印,各有不同,且文字之方勁、平正、圓美,亦各隨原鈐的印章而定,即使封泥中的印文,斑剝之處較多,但漢魏以前印,繼年久而剝蝕的亦甚多,與封泥中殘剝的趣味相符,不值得重新敘述。然封泥的一邊欄,確實與印章之邊欄不同,普通來說:有比較整齊的,也有比較殘剝而不整齊的,這大多與當然鈐按封泥的人按壓力量的均勻正中與否有很大的關(guān)係,但也與原來文件上的「印齒」……泥槽,製作的精美與否有關(guān)。大凡以印章按泥,泥軟而印堅,邊欄不會過於整飭,如操作時急促,可能有動搖、停斜之病,於是後世中有發(fā)現(xiàn)的封泥,便有厚邊的、逼邊的、斜邊的各類式樣出現(xiàn)了。但無論是那一類型的,都有較方和較圓兩種,那又與印齒與泥團有關(guān)了。圖1所示是秦代皇帝只璽之一「皇帝信璽」的封泥模本,邊欄是屬於整齊的,外緣有若干殘剝,甚覺厚重蒼古。後世學(xué)封泥面貌的印章,有的只殘外緣,便是採取這這種方式、圖10「壁鄉(xiāng)」與圖1甚為相似。圖7「東安丞印」則自內(nèi)緣剝殘至外緣,使內(nèi)外相應(yīng)合,別有一種缺陷美。也常常被世印人所效法。圖11 12「博域」「即墨丞印」以及圖9的「廣場丞印」,也是屬於整齊的一類,但因泥軟,乾涸之後凸凹自有不平處,於是印文有斷斷續(xù)續(xù)的現(xiàn)象或殘缺的部份,使印文與殘剝的邊欄更相得益彰,然而印文、殘剝至不可辯識時,便大大的打了折扣。圖2是周璽「左司馬聞○信錄」封泥,它的邊欄不夠?qū)捄?,但印文自然錯落卻能與邊欄的不整齊相配合。這方封泥,是上右下三面有邊欄,而左面沒有邊欄的,與圖4「中意」、圖5「遼陽太守章」、圖6「遼東太守章」、圖3「壯武長印」、圖8「河間太守」是相類似的,其中遼東太守章下面邊欄厚重,左右甚輕,而上界闕如,這種面目,是清末民初印人們所最樂於仿效的方式。壯武長印,橫筆較粗,豎筆大致較細,也有另外一種趣味,吳昌碩曾以此面目刻過不少的印章,也是值得一敘的。圖13「齊大行印」四面邊欄若有若無,印文之靠近邊界的筆劃也若斷若續(xù),也自成一格,明清以後,有刻無邊格印章的,便與這種境界相合。總之,封泥雖是人們的產(chǎn)物,但卻具有自然的意趣,才被印人所崇效,如果刻製時刀鑿痕跡畢露,失去了自然的外表,成了人工的織巧,便不足取了。
與封泥相同而鈐壓的對象不同的就是匋器上的印章,這種古匋器,在製作的過程最後的一項是由製匋的人在器上按壓一個印模,那個印??赡鼙闶钱敃r的他們用的印章,也可能是怹們用匋土製成的一匋印」,這種印模也是反字,所以在匋器上呈現(xiàn)出來的與封泥一樣,都是正字。匋器在發(fā)掘時,極易損壞,於是這些有印痕的匋片便為好古考搜集,成了研究印章的重要資料。那志良先生以為印章的起源即發(fā)展於製匋的模,由模而漸形成印的實用,是有相當根據(jù)的。
圖14「○高陳○左里皎毫豆」圖15「隻里匋里人膏」,文字是商周古文,印文是製匋人的里居姓名,與古鉥同一類型,但因印於匋器上,所以與封泥情趣更近,我們也可以拿它當作封泥一樣的來欣賞。
也許是由於印章的流行與封泥的影響,在漢代的建築物所用的磚瓦上,便都有類似印章形式的文字出現(xiàn),「瓦當」是最與印章接近的實物,我們從瓦當文字排列、界格、邊欄,乃至肖形圖案等可以發(fā)現(xiàn)它是「印」與「封泥」的融合,這種愈變愈奇的文字形態(tài),也成了後世印人摹擬的對象,圖16的「延年益壽」與圖17的「常生無極」便是很好的實例,也是學(xué)習(xí)篆刻的人所應(yīng)該研賞的。
註:圖3 9 13 14 15諸品藏玉照山房,其他見封泥考略。
刻印的用具
以前我所談,都是有關(guān)篆刻的欣賞,由欣賞古印而愛好古印,進而可以談篆刻。但在談篆刻的技巧之先,則必須瞭解治印的用具,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刻印的用具有耐水紙、小楷筆、硯與墨、刻刀、印床、印規(guī)或印矩、砂紙、砥石、印刷、拓包或拓墨、印泥、印筋、印墊、印箋或印請紙等。其中耐水紙可以用來模印、寫印樣,小楷筆用來書寫印文或反寫上石,硯與墨是書寫必備的工具,直接與刻有關(guān)的工具是刻刀、印床、砂紙??逃〖犬?,需要鈐拓出來,於是印泥、印筋、印譜紙或印箋、印刷、印矩或印規(guī),則又是必需品了。如果需將印的邊款也拓出來,集成印譜,則白芨、小瓷盤、大小拓包、絨布等,也是必需準備待用的,今將重要工具,分述如後:
一、刻刀:
治印用的刀與普通木刻用的刀不同,都是採用平刀雙刃式稱之為「平口雙刀」,可以用十分之六公刀寬的小鋼銼自行磨製便。平日雙刀因為兩面有刃口,刻石章最適用。因為開口的斜度不同,便產(chǎn)生了多種不同的刀式,斜度愈大的鋒愈薄,斜度愈小的則鋒愈厚,如果我們在側(cè)面來看,則可分為三類,一類短口式、一類長口式、一類寶劍式。普通因為我們都用的是小型刀便採用第一類,但有人卻喜歡用第二、三兩類。關(guān)於刀的厚薄也各有不同,普通以一.五公厘厚度為最適用,但長口式的刻刀可以厚達三四公厘。更有的刀身是圓幹,大體說來,刃身厚的適於刻蒼渾一路的印,而刀刃薄的則適宜刻爽利一類的印。至於刀的長度,則以手持不重,且超過食指一倍為度,大是十五公分左右。刻石章,有時也用斜口刀,普通都是刻畢印文後,用以取地用的??檀笥∨c小印,常常用得到較大或較小的刀??梢跃妥约旱男枰u就大中小三種刻刀使用即可。在刀幹上都需纏棉繩或藤條,以便於把持。如果刻吳讓之一類的草書印款,則又需準備一種四面有刃的尖刀,不過,普通的印人,都不使用罷了。
二、印床:
普通刻石章,不用印床。大都是左手持石,右手秉刀,則刃之進退左右,揮送裕如。但如果刻很小和很大的印,則把持不便,或象牙牛角之屬、水晶、銅、玉之類,不是過於性韌,便是過於堅實,則非借印床之力不可。印床有木製與金屬製的,木質(zhì)的較輕便,金屬製的較穩(wěn)重。印床的製造形式有楔子式即螺絲口式的兩種。以前人多用楔式的,現(xiàn)在則因為工業(yè)發(fā)達,用螺絲去調(diào)整鬆緊比楔式的牢固方便,所以印人也都採用後者了。
二、砂紙:
磨石章必需用砂紙,砂紙可準備三百二十號、八百號與一千五百號三種即可。但不可用木工用的砂紙,需用水砂紙,磨時以小塊玻璃板墊於下方加水磨之,粗磨用三百二十號紙,磨細則用八百號。如果印身磨光,則用一千五百號紙。
四、印規(guī)或印矩:
印刻好後,如果自己留印譜,則鈐拓在印譜紙上時,不易個個方正。必需有可以使印章拓得端正的工具,這種工具;方的叫印矩,圓的叫印規(guī)。它們都有一個直角做為方正的準則??逃〉娜?,拓印拓多了,便都可以拓得不偏不倚。但如果書畫家在落款後鈐印,則必需端正,不然一張佳作,說不定因為印章蓋的不正而破壞了整幅作品的情趣,所以與其說印規(guī)(矩)是治印的工具,不如說它是使用的工具。
五、拓包或拓墨:
拓包是用拓邊款用的,從前刻印既成,於是拓包成了治印的必需品。拓包的作法,是油紙裏新的棉花一小團,外面加一層較厚的毛織品,最外用細的絲綢或緞包裹,再用線紮緊即可。拓包可以分大中小三種,視印石之大小與邊款文字之大小而採用之。用墨來拓邊款是一種濕拓法,又稱墨拓法,與拓碑帖一樣。後來有人發(fā)明用臘與黑粉混煮,製成臘墨,可以不用水,直接將邊款用臘墨拓出來,這樣拓法,稱之為乾拓法。臘墨是用硬質(zhì)臘與黑粉(乙炔黑即可)製成的,為了拓後黑色不脫落,則臘中加一些松香,即可堅硬好用了。臘墨是圓形的,因為拓款時要旋轉(zhuǎn)壓拓,才可拓得清楚。
六、印墊、印箋(印譜紙):
拓印上紙時,紙下必有墊物,一般是用薄的本子墊在下面,用中國紙的本子最好,如果用洋紙的本子,最好找紙鬆一些的。不然,可以用橡皮墊,均能使印章拓得滿意,但如果在玻璃上或桌面上直接拓印,則不是失之不平,即是鈐之過硬,若干效果,不易顯示。印箋或印譜紙以薄連史紙為宜,此地?zé)o此紙,可用細薄的雁皮紙,拓邊款與拓印均甚適用。印箋或印譜上印的框格,可以自行設(shè)計,或求書家書寫後製版印刷,但不可過於艷俗,須沈厚雅緻,方為大方。
七、印泥、印筋、印刷:
印泥是印章的服裝,服裝不整前失之寒蠢,印泥不佳,則印章不能生色。中國產(chǎn)的印泥,以前以漳洲的麗華齋、北平的榮寶齋、杭州的西泠印社三處最為有名。好的印泥,色澤鮮明,永不晦變,且沈厚不走油,拓用之後,印泥上結(jié)一層光澤,用手拂之亦不脫落。這都煉油的功勞,所以印泥之佳者,必是印油煉製的好。煉油的方法以前人用藥來煉,煉後曬七八年才可用,現(xiàn)在可以用科學(xué)方法煉製,甚為方便,葉公超先生所製龍泉印泥即用此新法。至於如何製印泥,則留待以後再談。印筋是調(diào)印泥的工具,普通用骨質(zhì)或牙質(zhì),切不用金屬製品。因為印泥需要時常調(diào)動,調(diào)印泥時應(yīng)鐵器則印泥氧化黑,不可不注意。調(diào)理印泥應(yīng)用印筋一方向旋轉(zhuǎn)調(diào)動,不可逆反,否則印泥之絨紊亂,鈐拓容易附於印章之上,印便不易拓得清楚。印刷有兩種,一種是牙刷式,可以刷印面,去其不潔物,以保持印泥明淨。一種是拓邊款用的 刷,俗稱「 老虎」??梢杂谩o自己捆紮,或向市上購買。以細密者為上品。
八、砥石:
刻印用刀,用久刃必不利,必需磨利始能使用,普通砥石需備粗細各一塊,粗的用來初磨,細的用砥刃口。市面上有油石,甚為合用,可備粗細各一塊,也有的是一塊砥石一面粗另一面細的,則攜帶更為方便。磨時先滴油石上,然後磨之,先粗後細,至鋒口犀利為止。但鋒口一定要平,不可斜,否則刻精細的印章時,即不易達到預(yù)期的效果。在油石上磨刀,磨畢須用抹布將油及油中之鐵垢擦除,則下次再磨時,易於見效,不然油垢鐵粉,積之過多,刀磨石上,不能生效,便事倍功半了。
印章的磨製
篆刻係以刻名為主,其他印材如木、牙、角、竹等,有的不適於刻篆體字,故多以隸書或楷書刻之。刻石質(zhì)印時,所購得的印章,它的印面,不一定就很平坦光潔,大多數(shù)因為製作印材的人,用機器切割,所以印面都很粗糙,需要重新加以磨製。
磨印面用的工具是砂紙,砂紙有粗的也有細的,適於磨印的大略可從一百號到兩千號。通常我們只備兩種,一種是三百二十號的,一種是八百號的。從前人刻印,都採用木工用的砂紙,現(xiàn)在大多採用油砂紙(或稱水砂紙),因為後者耐用。
磨製印面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乾磨,一種是濕磨。乾磨時砂紙應(yīng)置於平坦的桌面上或玻璃板上,印章才可以磨得平。如果桌面不平,可以將砂紙黏貼在一塊平滑的木板上或塑膠板上,一面黏粗的,一面黏細的,兩面使用,非常方便。濕磨則是用大約五寸寬一尺長的小玻璃板,墊在砂紙下面,在砂紙上面加水,慢慢研磨,先粗後細,印面自然平整。這種方法,最好是用小凳一個,玻璃板放在小凳上,再將砂紙敷平,置於水管下,微微打開水龍頭,使水涓涓而下,如此,一面磨石,一面可以用水將磨研時遺留在砂隙裏的石粉沖掉,砂紙便格外犀利,磨起來省工省力,比乾磨要快了不少。但乾磨也有優(yōu)點;第一是方便,隨手取來即可應(yīng)用,而且攜帶容易。最多是在磨板下襯墊一些紙張,以免石粉污濺。乾磨下來的石粉,可以搜集起來,存在一個小盒子裏,以備將來刻完印後,填粉修整之用。
磨印面不外乎「平」與「細」,欲求石面平細,則必需注意在磨的時候,用手把持的穩(wěn)固與否,絕不可左右前後動搖,亦不可在前推或後帶時力量過大,因為石有四面,應(yīng)由一面開始,向前推磨(圖一),推磨的次數(shù),要看印面所需磨製的程度而定。如果此石大約需磨製二十次即可磨平,那麼,第一面僅推磨五次,然後再推換第二面,仍用前法推磨五次,至第四面共計二十次為止,則四面均磨五次,四面受力一樣,才不致於有偏斜。但無論如何,人手的力量不會非常勻均,總有力量不到之處,於是,在四面推磨之後,還要將石章用食中指與姆指相對撮緊,注意要靠近石章底部,不可撮得過高。撮緊後在砂紙上旋轉(zhuǎn)研磨(圖二),旋轉(zhuǎn)的方向順時針或反時針方向均可,要看個人的習(xí)慣而定。旋轉(zhuǎn)研磨時,要先重後輕,至最後幾乎不著什麼力量,印章的底面才可以磨得平細。切不可一直用大力研磨,那樣,不但損傷石材,並且永遠不能平坦。
印面磨得平與不平,可以將石章放在玻璃板上,用指輕按印頂,輕輕搖幌,如果有左右前後擺動的現(xiàn)象,則是右面仍有不平處,需要再磨,如果已穩(wěn)定而不動搖,則印面業(yè)已正坦,即可使用了。
學(xué)習(xí)篆刻的人,除去要自行磨光印面,便於刻製之外,並且還要知道「印身」如何磨光,因為印身是刻邊款的地方,有的石章用久了,印身已有不少痕跡,妨礙了刻製邊款的工作,所以必需磨平。因為印身在外觀上來說,比印面還要重要,所以採用的工具要極細的,以前用接骨草(或稱木賊草)、沙葉、漆磚,現(xiàn)在有兩千號砂紙與零號砂紙,就更方便了。用兩千號的砂紙黏於一寸寬四寸長三、四分厚的小木板上,然後蘸水在印身上徐徐旋轉(zhuǎn)研磨(圖三),至印身光平為止。磨印身需要的時間較多,不可操之過急。如果是印身上的痕跡過深,便用磨印面的方法來磨製一道,然後再拿兩千號砂紙磨最後一次,即可光澤平坦了。印身磨平後,並無光澤,必需「起光」,起光便是上臘;先將石章加熱,然後塗以白臘,待石章稍涼後,加布擦磨,即可光澤鑑人?,F(xiàn)在起光,多用一種綠色的光臘叫做「氧化錏鉻」,將氧化錏鉻擦在一小方毛質(zhì)料子或皮革上,然後將已磨平的印章,用力在上面磨擦(圖四),便會光潔平亮,與打臘有相同的功效,但比加熱等手續(xù)要方便,所以用這種方法起光的人愈來愈多了。
小啟:
上期彩印印石圖,第二段之說明文字為第三段之說明,且將各種青田誤印為各種芙蓉,特此更正。第二段自右為天蘭凍兩方、田黃六方、雞血石四方。
執(zhí)刀式
學(xué)書法的人,大都知道在學(xué)習(xí)書法之先,必需要懂得執(zhí)筆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學(xué)習(xí)篆刻亦要先知道執(zhí)刀的方法,才能進一步地去刻印。古人講執(zhí)刀的方法多用「雙鉤法」與寫字的方式相同,這道理當然是對的,但執(zhí)刀的方式,不一定就是一種,歷代篆刻家執(zhí)刀的方式也各自不同,而他們的作品,則各有所長,茲就所知,將執(zhí)刀分為三式:即摑刀式、推刀式與拽刀式。
(一)摑刀式:
用手掌緊握刀幹,五指外裏而向內(nèi)用力,刀鋒內(nèi)斜,如握拳狀,刻時自前方向懷內(nèi)刻。這種叫做「全摑式」。另一種是「抵摑式」,以食、中、無名、小指四指握住刀幹,大姆指與四指相對,抵住刀幹,如此,握刀的力量更實更大,刻起印來,當然就更方便。這種執(zhí)刀的方式,適於刻大印和氣派滂薄的寫意印,但不適宜刻製小印或精細的印。齊白石先生便是用此種方式刻印,祝樂山兄亦慣用此法。
(二)搜刀式:
這種執(zhí)刀的方式與寫字執(zhí)筆的方式一樣,有「雙鉤式」與「單鉤式」兩種,雙鉤式是以姆指食指中指三指相對,撮住刀幹,以無名指抵著中指,小指抵著無名指,刻印時的方向與摑刀式相同,是目前方向內(nèi)刻的。無名指在刻製時,可以緊貼印石邊緣,使力量容易由大食中三指貫注於刀鋒。而小指則可於每一筆劃刻就後,將石粉掃於已刻的空隙間,這樣,可以使印面上的字跡,黑白分明。這種方式適於刻製一寸左右大小的印章,因為指興腕的力量,在這種執(zhí)刀的方式下,可以得到高度的發(fā)揮,所以,古人便把雙鉤式的執(zhí)刀法列為刻印執(zhí)刀的不二法門了?!竼毋^式」與寫字的單鉤式是一樣的,是雙鉤的變樣,一般人都不採用。
歷代篆刻法採用雙鉤式執(zhí)刀方式的人最多,皖浙兩派便多用此法,近代印壇巨擘吳昌碩先生也是使用此種方法刻印的。
(三)推刀式:
這種執(zhí)刀的方式是和現(xiàn)代拿硬筆(原子筆、鋼筆等等)的方式相同,用大食中三指自刀幹四周撮定刀幹,自懷內(nèi)的方向向前推出,這叫做直推式。如果是橫推,就叫做平推式。這種執(zhí)刀的方式,刻平直的筆劃容易得到很好的效果,刻精細的印也可以,所以採用的人也很多,而且,自從硬筆流行以來,用這種方式刻印的人愈來愈多了。趙之謙製印便採用直推法,記得有一篇文章記載了王二南先生(王映霞的外祖父)看到趙之謙刻印,就是使用這種方式,可見古人早已用過這種方法,不是最近才如此的。據(jù)說黃牧甫製印是用平推法,我們可以從他的作品中,尤其是邊款,可以看出他用刀的方式。
以上所述三種執(zhí)刀方式,只是將執(zhí)刀做了一個歸納,若干地方,尚有牽強之處,但古人談執(zhí)刀,又太簡單,使學(xué)者只知其一,不能融會貫通,所以才不惴淺鄙,列舉各法,俾便初習(xí)之人,有所領(lǐng)會。即以摑刀式而言,它又可以適於鑿印,左手以掌握刀,右手以小鎚鑿刀頂,這是古人鑿印的固定方式,如果說執(zhí)刀只一法,則鑿印之術(shù),亦是篆刻之一部份,其執(zhí)刀式又將安屬?故列舉歷代印人執(zhí)刀法以闡明其不同,而篆刻之優(yōu)劣,端賴作品之佳否,執(zhí)刀猶其次也。
如何用刀
篆刻既然是書法與雕刻相結(jié)合的藝術(shù),雕刻技術(shù)的高明與否,當然是作品優(yōu)劣的重要關(guān)鍵。於是自文三橋何雪漁倡導(dǎo)篆刻藝術(shù)之後,就有人提出刀法之說,因為明末清初之際,篆刻風(fēng)氣甚盛,經(jīng)過若干名家的傳述,把刀法大致分為十三種,分條敘述,語詞玄虛,使後來初學(xué)的人,往往便被這些刀法的名稱攪得莫名其妙。殊不知刻印用刀,歸納起來,也只不過是衝刀與切刀兩種方法而已,如果將此兩種刀法運用得宜,則任何面目的印章,均可應(yīng)手而就。
欲明瞭用刀之法,必先知道刀的結(jié)構(gòu);平常我們把刻刀分為三部份,用力時最下面的部份稱為「刀口」(或稱刀刃)。刀口上面的一側(cè)或兩側(cè)乃至三側(cè)四側(cè)漸銳的斜面稱為「刀鋒」,(刻印用刀,普通用平口雙鋒刀,簡稱平口雙刀,便是兩面開鋒,刃是平口的刻刀。)刀鋒以上的部份稱為「刀幹」。刀口有平口的也有斜口的;平口的用來刻石,斜口的普通用以刻竹木。刀鋒有薄厚之分;薄的較為銳利,可以刻工細一類的印,厚的較鈍,宜於刻蒼拙一類的印。刀幹有方形的也有圓形的;圓幹易於把持,方幹的需要在幹上纏以棉線或藤皮條,便不會挌手了。至於刻石所用刻刀的大小,普通準備兩種即可以了;一種較大的,刀口寬度約半公分。一種小的,刀口只要兩公厘左右即可。因為石章的大小,最常用的是一公分半至三公分左右見方的印,用這兩種刻刀,當可應(yīng)付裕如。
其次我們所要知道的,是用刀的偏與正。學(xué)習(xí)書法的人,都知道運筆的方法有中鋒與偏鋒之說,那麼,用刀的偏正,便與運筆的偏正有著極相類似的現(xiàn)象。為了與書法的中鋒與偏鋒便於區(qū)別起見,我們把用刀正的叫「正鋒」,把用刀偏側(cè)的叫「側(cè)鋒」。普通刻石章,絕大多數(shù),都是用側(cè)鋒,用正鋒的很少。所謂正鋒是持刀入石,刀口與石面接觸時,百分之八十的刀口均刻劃在右面上,而且刀幹與石面向前或向後傾斜八十度角。當用力刻劃時,刀口行割於字劃的中央,於是刀口兩側(cè)的刀鋒,隨著刀口的割斷,向外擠壓,而使刻出來的筆劃兩面呈斑剝之狀。側(cè)鋒則是召口著石後,刀幹向左或向右傾斜七十五度角,於是刀口在石上刻劃時,只有一面刀鋒貼近印石,而另一面則毫無作用,刻出來的筆劃,一面光潔,一面斑剝。用正鋒不易刻出粗的筆劃來,用側(cè)鋒則刻出的筆劃較寬??逃〔皇莾H一刀即可了事,必需善用刀法,因字置宜,才能把印刻好。
現(xiàn)在我們來說刀法,所謂「衝刀法」(圖一)是持用正鋒或側(cè)鋒,向前推進,因為一般皆用側(cè)鋒,所以刻出來的筆劃均甚爽利勁健。「切刀法」(圖二)是持刀向下壓切,隨著壓切的力量,稍微前進之勢,每一刀只能刻出刀口二分之一左右的長度,必需若干刀相接連,方可以刻全某一筆劃。與衝刀一刀可以刻出一筆的長度完全不同。用切刀刻出的印,較為平實,用衝刀刻出的印,較為流暢爽利。但也要看使用之妙,因為有的篆刻並不是與上面所說的相同;像吳昌碩慣用衝刀而面貌蒼渾,徐三庚慣用切刀而印風(fēng)宛通,便是最好的例子。如果以一般學(xué)習(xí)的過程來說,應(yīng)該先學(xué)切刀,後習(xí)衝刀,因為切刀劃短易刻,只要是一刀接一刀的刻,雖然刻不好,毛病也不會很顯著。但衝刀就必需熟練不可,初學(xué)的人,不易一刀刻就,中間一有阻礙,則刻劃必不佳。又常??绦?,或走刀,刻斜當然即無筆意,走刀很容易傷手。所以治印應(yīng)由切刀入手。用切刀和衝刀刻完一印之後,仍有未到之處,我們可以用衝切之法,再去修正。這種修補之法,古人稱作補刀,其實,補刀亦是用切用衝,只是一個名稱,並不是一種刀法。為了學(xué)者瞭解古人刀法,今將其分條例後,並加註解,以求會通。
正入正刀法:正鋒入石,刀幹與石面略有角度。
單入正刀法:側(cè)鋒入石,一刀希能刻一劃。
雙入正刀法:側(cè)鋒入石,兩刀成一劃,方向相反。
複刀法:側(cè)鋒入石,一刀不能刻成一劃時,向同方向再刻一刀。
衝刀法:正鋒或側(cè)鋒入石,向前推進。
切刀法:側(cè)鋒入石,向下壓切。稍具前推之勢。
澀刀法:側(cè)鋒入石,磨擦前進。
遲刀法:側(cè)鋒入石,用力重,稍退即進,行動緩慢。
舞刀法:側(cè)鋒入石,一左一右,迴蕩前進。
輕刀法:正鋒或側(cè)鋒入石,力輕淺刻。
埋刀法:正鋒入石,刀鋒壓低,貼近石面。
平刀法:刀口平貼石面,鏟平底地用。
留刀法:存意而不存形,故無刀可言,只用於轉(zhuǎn)折處之虛筆。
以上所述用刀十三法,經(jīng)解釋後,即知實在沒有多少玄奧之處,而只是切衝兩式刀法的活用,正鋒與側(cè)鋒的不同而已。
最後需要談的是刻朱文與白文的方法,普通刻朱文與白文,如用衝刀,均係兩刀成一筆,運刀方向相反;刻朱文則刀口沿印文的外側(cè)刻劃,而留下刻出的筆劃。刻白文則是刀口沿印文的內(nèi)側(cè)向內(nèi)刻劃,並且把劃內(nèi)的餘滓清除,成了下凹的筆劃。(如圖三)但也有運刀的方向相同的,如齊白石所刻朱文,便是相同方向運刀的??贪孜娜绻坏犊桃还P,普通稱為單刀,如果運刀方向相同用一刀以上的方法刻成,稱為複力,與前述法則又不同,白石老人亦慣用此法。這裏所舉的,是通常學(xué)習(xí)時的一般法則,至於若干特殊的運刀法,在技巧成熟後,其運用之妙,端在一心。
刻製程序
我們談過了持刀、刀法之後,便可以將刻印的整個過程敘述一下了。大致說來,約有五個步驟,即章法之籌佈、上石、刻製、修整、具款,茲分敘如後。
一、章法的籌佈:
凡刻印,不難於刻製的技法,而難於章法的佈置??萄u時只要懂得用刀,刀法熟練,自然可以刻得很好。而熟練的刀法,普通人練習(xí)三個月到半年,就可以應(yīng)付裕如了。但有些人為什麼刻了很久也刻不好印呢?大致說來是識字的功夫不夠,胸中沒有文字形象的基礎(chǔ),一印到手,就不知如何才能配置得宜。章法,便是以認識文字【尤其是篆書】為基礎(chǔ),而運用這種淵博的文字常識,把千萬個同一時代的篆書形象,擇取其可以配合而能引起美的感受的某些文字配合在一起。於是在刻印之先,印中印文的配置,便要大費周章了。普通我們?yōu)槿丝萄u一方印,刻製的時間,或僅僅一小時,或一、二十分鐘,但事先的章法安排,則可能想了十天八天,寫了一兩百個印稿,才能定稿的。所以章法的籌佈,除去在腦子裏構(gòu)想之外,還要在紙上劃寫出來,以便目驗。據(jù)曾紹杰先生告訴我,喬大壯先生刻印,有時一個印要安排到兩百次以上,(也就是寫兩百個印樣子)才能定稿上石??梢娭斡≈y,不難於刻,而難於章法。無怪乎吳昌碩先生說:「治石多能識字難」了,關(guān)於章法的佈局,因牽涉頗廣,留待以後再介紹。
附書寫之印樣定稿及刻後之印拓六方,以資參考。此六印,左方均為書寫者,右方為印拓。左二為二王壯為先生作,餘均為曾紹杰先生作。(圖)
二、上石:
上石的方法,普通有兩種,一種是照著已寫好的定稿,反寫在印面上,然後刻製的。另一種則是先寫在耐水紙上,然後反拓上石的。用第一種方法的,大多是刻印多年的老手,固為在印上寫反字,非熟練不可。如果生手用這個辦法,也有一個簡便的方式可循,即是用很薄的紙來寫印稿,定稿之後,把紙翻轉(zhuǎn)過來,因為紙薄,墨跡可以透過紙背,在反面看也很清楚,於是,可以看著那個已經(jīng)寫好的印稿│反字│來摹寫上石,自然就容易多了?;蚴菍懞冕?,用小鏡子反驗字跡的正直與否,均是可採用的方法。第二種上石的方法,是寫在耐水紙上,最好先以印章在紙上用力按壓,使石章的四邊,在紙上壓出一個方格來,然後將印稿寫在格內(nèi)?;蚴窍刃袑懜?,定稿之後,再寫成與原印相同大小的印稿,反拓上石。因為如果不與印石同樣大小,則無法反拓。反拓的方法,係先以水略濕印面,然後將印稿覆在上面,用力壓拓,用指甲或其他較硬的工具壓拓均可,紙經(jīng)壓拓,則紙上之墨跡便附著於印面上。輕輕揭去紙張,則字跡宛然已在印面之上。有的人用此方法,但不能拓得清晰,大約是沒有注意下列諸:(一)書寫印稿,一定要用新研好的較濃的墨來寫,墨淺或宿墨【隔夜的墨】均拓不清。(二)印面上有油或臘,未能去掉,無法反拓。必需先用砂紙將印面磨平磨細,使之容易上墨。(三)所用紙張不是耐水性的薄紙,則墨易於吸入紙內(nèi),即無法反拓了。紙張的選擇,以薄而能耐水不滲的為佳。市售之適用者,價格頗貴。普通棉紙行裏,有礬紙出售,選其薄的使用即可。反拓上石之後,如有不清楚之處,可以用筆再行描寫,至清晰為止。
除以上兩種方法之外,另有一種不書而刻的方法,即先將印面塗黑,由刻者任刀直刻,石必書寫。這大半都是熟手,我們常見印店的老師傅便是如此刻法,因為他們手法熟,而且大多是刻楷書隸書,章法易於瞭然於心,所以能夠隨心所欲。齊白石先生治印,也用此法,但刻製以前,總是用刀在已黑的印面上劃出所刻章法的大概。黑地白線,也頗為清楚,然後任刀刻去,便可成章。但刻朱文印便非反寫上石不可了。如果不寫雖然可刻,但刻出的印,總不理想。
三、刻製與修整:
刻印的刀法已如前述,我們只需看其文字,應(yīng)該用那種方法去刻才較為合適即可,例如刻兩筆相連之處,應(yīng)以切刀小心刻製,而刻挺健有力且較長的筆劃則宜用衝刀刻劃。衝切兼用,是古今篆刻家治印的不二法門。至於刻製的精粗,與個人刻製的風(fēng)格有關(guān),只要得其趣意,自是上品??毯弥幔瑧?yīng)該有一番檢驗的工作,普通我們都以「填粉」的方法來驗看刻製的精到與否。所謂粉,即去磨石剩下來的石粉。石粉大都是白色的,平常磨石時,將它集在一起,裝入小盒中備用,如有暗色的石粉,便棄之不用。印刻好後,將石粉填入已刻之印面凹處,於是印面上便明顯地顯示出黑白分明的字跡。有若干未能刻到,或是底地未能去除的地方,便均可以一覽無遺了。按照填粉後顯示的印面,再加以修整,使之至精美無憾為止。有的人驗看的方法,係以壞印泥先鈐拓出來,然後再行整修,此法雖也很好,但終嫌麻類,不若填粉方便。此外,尚有一種以鏡子來驗看的方法,印刻好後,以小鏡一面置印下,印文即成正字,可以驗看其優(yōu)劣,也是比較簡易的方法。
四、具款:
刻完印面之後,便在印側(cè)左邊,刻上邊款,如只具刻者姓名年月,謂名單款,如有索刻者之上款,謂之雙款。也有在印側(cè)上刻了一首詩或一篇短文的,那要看作者的文學(xué)造詣如何了。普通具款均在左側(cè),是因為鈐印時,左側(cè)不易摸到,字跡易於保存之故??炭钪?,需將印面上之墨跡洗淨,再行使用。至於邊款刻裝的方法,則另行詳述。
邊款的刻製
篆刻之有邊款,始自秦末漢初,唐宋之際,官印均在印頂或印側(cè),刻製鑄作年月與籌作官署,但均不署刻製者的姓名,大概與秦始皇的傳國玉璽一樣,雖於史書中,記載為孫壽所刻,但傳國璽上,卻未加標明??赡苁钱敃r對刻製人不重視所致。自從明代文三橋提倡印藝之後,邊款也就跟著流行起來,其原因是由於軟石治印比較容易奏刀、文人的小品短文也可以附於印側(cè)以傳世,並且可以將治印人的書法,由邊款的方式,發(fā)展到盡善盡美。以前碑碣墓誌之類,雖然文人撰文,書家書書寫,但刻製時,都是由工匠刻成,文人書家的法書,便稍稍走了風(fēng)神,風(fēng)軟石製印之後,文人可利用軟石在印側(cè)的這小小天地中,去發(fā)揮自己的才能。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留名」;因為印章藝術(shù)受重視,如界不落邊款,則後世無法鑒定印章的作者,刻製邊款的風(fēng)氣,便由文三橋的提導(dǎo)而大事流行了。
普通篆刻印章之後,僅於印側(cè)刻製作者的姓名或字號,乃至刻製年月的,稱之為「單款」。如「仿漢兩面印,丁亥六月次閑」(圖二)在單款之上,刻製索刻者的名字,或加刻一些客氣的話,謂之「雙款」,如「牧甫為 府作」(圖四、五)(為晚輩或平輩刻印可先刻作者姓名),如果加刻了一些與印有關(guān)的文詞或感慨的,則謂之「長款」,如蔣仁刻過一方「桃花源裏人家」,則於邊款上刻了一首長詩,洋洋一百餘字。還有的刻三五百字,乃至千字以上的,因為印的面積小,了這麼多字,當然就是「長款」了。更有後人看到古人刻的印之後,在印側(cè)邊款之後,刻了些讚美感嘆的文詞,或僅刻某某拜觀、某某審定等,此謂之「印跋」(圖二),與書畫上的跋語是屬同一類的??踢吙畹氖?,在明代便已流行,清初尤甚,長款長跋頗多,一印之出,往往邊跋亦出名人之手,使篆刻藝術(shù)邁入與文學(xué)接壤的境界,使人看了之後,都會由心裏感覺到,篆刻不止是刻字而已,必需胸罹萬有,博通經(jīng)史不可,於是篆刻也便受到世人的重視,篆刻藝術(shù)的可欣賞性,也就更高了起來。明清兩代以及民國初年,一位篆刻家之受人尊重,絕不下於一位畫家,那就是人們尊重篆刻是一門學(xué)問而不止是技巧的結(jié)果。
邊款刻製的方法,大約可分三種:一種是切刀刻的一種是衝刀刻的,另一種是劃刻的。前兩種所用的刻刀是平口雙刀,後一種是用三面刃的尖刀刻成的。
用切刀法刻邊款,是一般篆刻家最樂於使用的方法,刻製時持刀如持毛筆狀,將刀口右側(cè)著石,用力下切,如刻「點」,則純以右邊刀尖下壓並向左上方略抬而成,自然形為一小三角形??獭笝M劃」,則將刀口放平,以右邊刀尖下壓,並稍向左前方推動,便成為一個弦長鉤短的不等邊三角形,而弦的部份,往往是平的或略向上揚的,與書法的橫劃一樣。刻「撇」的時候,與橫劃相同,但用刀的方向不同,是由右上方著刀下壓,向左下方略推即可?!肛Q劃」的刻法是由筆劃開始處入刀下壓,如劃短則一刀可成,劃長則漸向下衝移,至筆劃盡處為止??涕L劃多兼用衝刀,尤其是長的直劃,常常如此??獭搞^」則除刻直劃如上述外,並另起一刀,由直劃下端著石,向左前方推動,自然便連成一鉤??獭皋唷苟嘟栝L「點」為之,由下方向上刻,使長點之虛尖,對準應(yīng)連接的部份。如必需刻成一捺時,則由長點之下端,另起一刀,用刀口左面刀尖對準長點盡止處,而向右方壓切,則虛尖在右方,而形成捺的形式。(附圖一參考)
衝刀的刻法,與切刀著力點大致相背,拿刀的方法也不一定與切刀法相同,大多用「推刀」的刻法來刻。如刻一橫,切刀著力在右下角,刀也是從右下角入,但衝刀法則由左邊處處入,向右面實處衝刻。切刀法刻出的筆劃宜短,而衝刀法刻出的筆劃可長些。切刀法是石不動而刀動,何雪漁、丁敬身便都如此。衝刀法比較雄厚疏落,而切刀法則整飭工穩(wěn)。
切刀與衝刀之外,有直接用尖刀劃刻成字的,刻法與寫字相同,但用的刀是三面刃(或四面刃)的尖刀,因為用這種尖刀來刻的邊款,大多是草書,刻時腕力要強,方能與寫字一樣,使轉(zhuǎn)向背,均能刻出。清代的鄧石如、吳讓之便是能手。但也有先以莫書寫在右側(cè)上,再用衝刀的方法刻出的。
邊款在文三橋創(chuàng)制的時候,都是先寫後刻,並且用雙刀刻成,和刻碑是一樣的(圖三),後來何雪漁用單刀刻款,一刀一筆,便成了風(fēng)氣,丁敬身傚之,更行普遍。一印之側(cè),往往動輒千百字。真、篆、隸、行各體兼?zhèn)洌惽锾糜謩?chuàng)切刀法,整齊工麗,直與晉唐小楷,並駕齊驅(qū)。鄧石如之,草書邊款又盛,使各種書體,均在印側(cè)發(fā)揮了最大效能,趙之謙又以北碑之字入款,黃牧甫用漢金文刻款,使款字的內(nèi)容與形式更加充實,刻印者不善刻款,是尚未達到某一種高程度的表現(xiàn),所以刻款,不但可以顯示印人的修養(yǎng),更可以由印款衡量篆刻家的水準,其重要性由此可知。
刻邊款的部位,是刻在印側(cè),但如果詳細來分;如僅刻作者姓名與年月的單款,則需刻於印的左側(cè),因為上下右三側(cè),印的時候,常常摸到,容易將邊款磨損,刻在左側(cè),則易於保存原跡。如果是雙款,字少可於左側(cè)刻完的,自然是以刻於左側(cè)為準,如果石小,或款中的客氣話很多,則必需事先事排,以作者姓名最後能在左側(cè)為準。如果是長款,更要事先計算字數(shù),計算大小、行數(shù),胸有成竹,然後奏刀,才能將四面均刻了款字,而將作者的姓名於印左側(cè)的最後。如四側(cè)均不夠用,則更有將下款刻於印頂?shù)摹R灿械淖碳抑皇饐慰?,但是卻刻於印頂,不刻在印側(cè),這也是為了保存永久才如此的。因為印章的印面隨時代的變遷而易人,得印者又常常有磨去別人所刻印面,而再刻自己印面的習(xí)慣,於是印側(cè)的邊款,便隨著石章的磨短為人磨去,刻在印頂上則不會因印面的變更而受影響。往往可以保留很長久的年代。至於印跋,則需刻於印款之後,視其所餘留的地位,而定刻字的多少。故印側(cè)空白處多者,往往有長跋,而空白少的,則僅刻少數(shù)字寄意而已。
印款刻得好,需有書家上的基礎(chǔ),文學(xué)上的修養(yǎng),然後備具匠心,以熟練的刀法,任刀刻成,不是短期間所能勝任的。
鈐印
印章刻就之後,必先將印石洗淨,普通是用牙蘸一些肥皂或肥皂粉,將印面輕輕刷洗,把黏在印面上的墨跡石屑均行洗去,並且擦乾後備用。但也有不先用水洗的;如呂麗子先生刻印完畢後,便用刷子或毛巾將印面刷擦,去其石屑污物,然後用壞的印泥先試蓋一次,看看有沒有可以修改的地方,如果有,則改正一次,再將印面擦刷乾淨,用好的印泥鈐出,便算完工了。聽說齊白石先生也係如此,所以他們給別人刻的印,其中便有墨跡仍存在的,可見他們當時刻印,甚為從容,刻後也不以為意,隨手便鈐了給人,但這種方式,如出於倉促之間,固然可以,但平時則仍以用水洗淨為佳。
印面洗淨擦乾之後,鈐印之先,一定要把用具準備好,鈐印用的用具有紙張、印泥、印墊、印規(guī)(矩)等,茲分述之:紙張需選用細勻而紙面平滑的,在市面上容易買到的有雁皮紙、羅紋宜等;雁皮紙的好壞相差頗遠,要選質(zhì)柔而纖維勻的,近年來我曾經(jīng)定做過不少此類紙張,但好用的只有三、四種。印泥以不走油、不足色、色明、硃厚為優(yōu)良的條件,但又需要以印面的印文性質(zhì)而定,如係細朱文小印,印泥過厚,則影響印文的清晰,故如把印鈐蓋精良時,應(yīng)該準備兩盒印泥,一盒硃厚的,一拿較薄的,厚的用來蓋大印或齊白石吳昌碩一類寫意的印,較薄的印泥則蓋精細的或較小的印。印熱普通以薄書本充之即可,普通五十頁左右的二十四開至四十開的小雜誌均可用,因為俯拾即可得到,非常方便,並且雜誌的封面用紙,大半是銅版的光面紙,比較平勻,最好使用。有的人以半公分厚薄的橡膠熱襯在紙下蓋印,因為橡膠有彈性,也非常好用。印規(guī)與印矩是印章用於書畫作品上時,怕將印章鈐斜,以此規(guī)矩校正,不至有失。
有了應(yīng)該具備的用具之後,鈐印時更要將印面上的印泥蘸勻;蘸印泥的方法是用左手持(或按)印泥盒,右手把印面輕輕打擊在印泥之上,因為印油有黏性,印泥裏面含有的硃砂,便隨著壓下提上的力量,油與砂便脫離了艾絨而附著在印面上。
硃砂如果不夠細,印油不夠黏厚,或太 乃至印油太乾,則硃不是不與艾絨脫離,即是形成流離狀態(tài),便形成硃不上石或砂太少的情形了,這必需將印泥重加整理。蘸印泥要蘸得勻,使全印面上都有硃,然後對準應(yīng)蓋的部位,輕輕落下,到快著紙時候,停頓一下,再完全校正一次印的部位,務(wù)使平正,於是,最後距紙只一公分左右的時候,快速的將印鈐下,用力鎮(zhèn)壓,但勿使動搖,便可將印鈐好。有時印面用久了,就不很平坦,靠邊的四週有些磨損,鈐蓋時可以著紙後,以原地不動的方式,向四面微微傾壓,便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
鈐蓋印章時,又需視印文的性質(zhì)而定,印文是寫意一派的,應(yīng)該用力重些,如吳昌碩齊白石等的作品,就需要厚印泥重壓。但像王福廠陳巨來一類精細的印面,則需要用力較輕,因為用力重了,則印文不會清楚,反失了原神,這一類印面用的印泥也不宜太厚,太厚的印泥也會導(dǎo)致印文不清。又朱文印大致用力輕些,白文的可以用力重些,雖非定則,但大體不差??傊环接≌?,如想鈐蓋精良,紙張、印泥、印墊與正確的鈐蓋方法,是不可或缺的。印章用過之後,應(yīng)該用棉花擦乾淨,收存起來備手,如果為了省事,也可以用毛巾來擦去印面上的油砂。不必每次水與肥皂洗滌。但如果用久了,印面上的油垢多了,影響了印文的清晰,便需要清洗了,清洗的方法是先用一個小盤子,倒上半公分厚的菜油(沙拉油即可),將面漏在油中,大約兩三天,然後用牙刷可將油垢刷淨了。另外尚有一簡單方法,即是將橡皮圈一、二個,放在印面下面,用加稍加揉擦,也可以將印面上的油硃去掉,但後者總不如前者澈底,仍留有少許油硃在印文凹入處,尚不如水洗清潔。
印章為了保存,時常做錦盒收藏,但時常用的印章,又不能天天由盒中取出鈐蓋,所以有的人便主張不必常清洗印面,而覺得印面上有些舊有的印泥,會增加印的樸厚,蕩平先生曾經(jīng)告訴過我一小故事,他說:「民國二十年左右在北平,齊白石刻了一大批印章,其中絕大多數(shù) 我送人的。齊先生告訴我,用印之後,印即放在一個盒子裏,不必擦去印上的泥,這樣用過十多次之後,因為印泥黏印面上,蓋出來反而覺得更樸厚可愛?!惯@便是一個用印後不擦乾淨的例子,魯蕩平先生聽了齊先生的話,他的印一直不擦,一直到我去他府上,拓他的印章的時候,我因為印面的油垢陳砂太厚了,才徵求他的同意,為他清洗了一次印面,但也知道了齊白石用印後,不愛擦洗的原因,寫在這裏,給大家破悶。
印款的拓製
篆刻自明代成為藝術(shù)品以來,印譜的流通便興盛起來。起初的印譜,沒有將印章的邊款墨拓出來,像周櫟園的賴古堂印譜、汪啟叔的飛鴻堂印譜等,便都沒有邊款。但後來的印人們,一方面為印款也是篆刻藝術(shù)的一環(huán),而且更是鑑定印章真?zhèn)蔚年P(guān)鍵,加之印泥的改良與清代拓製銅器的進步,使印側(cè)上添粒小字,也可以墨拓得清清楚楚,於是邊款的拓製,便流行了起來。篆刻藝術(shù)的表現(xiàn),也因為邊款的精美,而更向前跨進了一步。
拓製印款始於何時,我未曾加以詳考,但在清代的毛奇齡拓製印譜的時候便已經(jīng)能拓精美的邊款了。毛奇齡字大可,他拓的印,往往一拓再拓,甚至於拓十次廿次,才選擇其中最好的保留下來,訂成印譜,其拓印之精是極有名的。印款的拓製,也就在這個時期流通了起來,我們現(xiàn)在可以看到的清末及民初流傳下來的印譜,似都具有墨拓的邊款。墨黑朱紅,二者相映成趣,在色澤上以及藝術(shù)的本質(zhì)上,都增加了不少光彩。
拓款的方法與古銅器的拓法相似,但比拓製銅器簡單,因為銅器如果拓製全形時,必須先以套模規(guī)劃全形,然後取其需要的部份,陸續(xù)拓成。拓印款除了自然形與圓形的印章之外,絕大多數(shù)都是平面的,佰它也有它的難處,字小而細,非妙入毫末不能拓出它的神采來。有人說,墨拓古器,以拓甲骨為最難,因為甲骨文既細且小,非精石不能傳其神形。拓印款與拓甲骨文甚為相近。
拓製印款的方法有濕拓與乾拓兩種,濕拓之流行於清末,而乾拓之法則在民初才有,茲分述之。
濕拓
濕拓又為稱為水拓或墨拓,它的拓法與拓碑碣上的文字相同,必先用水濕後墨拓,所以有後者兩種名稱,其實三者是一體的。
拓款用的工具有機 老虎、拓包、白芨、墨、硯、水、紙、刷子、絲絨、新筆和小瓷盤等。稯老虎亦稱稯刷,是用稯絲紮成圓形稯刷子,這種稯刷高一寸半或三寸左右,直徑也是一寸半,是用選好的細稯絲作成的,捆紮其緊,下端露出來的稯絲密而齊,是用來壓擊紙張使之遇凹下陷用的。此地買質(zhì)細密的稯老虎不易,可以用用久久了的鬚刷,將之修,便很好用。有的用頭髮捆成柱,代替稯刷,更為好用,只是製作起來甚難罷了。拓包是四寸方極薄的紡綢一塊,將棉花團一個,搓成約一寸大小,外包一層卡其布,再把紡綢包在外面,紮緊上端而成的,可以視需要作大小各兩三個備用。紡綢不易找,可用平面緞氶或細的尼龍布代替,總以細薄為佳。白芨是用以浸水,一日夜之後,便浸出類似膠水的水液出來,如果將白芨切片,以溫水浸一小時亦可。用這種液體,刷在印側(cè)上,可以將印譜紙適當性地粘貼著,然後方可墨拓。印譜紙一定要細而薄,不可有渣子,否則,拓製時即不清楚。墨拓時應(yīng)用新研的墨汁,不可用宿墨,墨汁中更不可有墨渣。筆宜用新筆,用以刷水上石。
工具準備妥善之後,拓時先將石章置薄書本上,以防撞傷,再以白芨水濕石側(cè),水以適度為上,然後把印譜紙置在石上,使其正直,且控制其高度,預(yù)留錯印的位置。紙著石後,因有水份,故能貼符其上,此時,再用一小張棉紙或毛邊紙,覆在印譜紙上拓款的部位,共同按壓,並以 刷壓擊,使印譜紙經(jīng)壓擊之後,紙能陷入石上字跡的凹處為度。上覆的紙,很易碴損,可換紙兩三次。因為中國手工紙很有彈性,可以稍事伸縮,所以印譜紙不會破裂的。壓緊後,將最後的棉紙揭去,下面的印譜紙則已漸乾,要看紙面的濕乾程度,大約有九成半乾時,就可以用拓包著墨拓製了。
拓包上墨,是先將新研好的墨汁,用筆蘸至小瓷盤內(nèi),以拓包蘸瓷盤上的墨,再用小拓包蘸取大拓包上的墨,相互拍打,至墨色勻淨時,由石上無字處漸漸拓至有字,拓時墨淡,一次拓過,只是薄薄一層,必需拓三、四次乃至五、六次才能全黑。拓時先後後重,至全黑後,可以用拓包橫豎擦擊,以取其黑亮。拓好後,等紙乾透,便可輕輕揭下。如欲墨拓處烏黑而發(fā)光,更可以於拓後以絲絨在印款處磨擦,使墨色之處,發(fā)出光澤。
拓款有很多要點,如紙張的選擇、拓色蘸墨之多少、拓時用力的輕重、壓擊時用的襯紙與力量的大小、稯刷的好壞等,均需一一體會,才能由工作時獲得經(jīng)驗,有了豐富的經(jīng)驗,拓邊款便不是一件很難的事了。否則,一個邊款要拓一小時左右,試想一部印譜,紙有一二百方印,如果一一拓製,豈不成為浩大的工程了。
乾拓
濕拓雖然精妙入神,光色均佳,但拓時用的時間太多,所以人人們便用硬臘與黑煙粉混合後製成圓陀形的臘墨,用這種臘墨來拓製邊款,謂之乾拓,或稱臘拓。
臘拓的方法很簡單,是先將石章置於薄書本上,將印譜紙覆在適當位置,用左手大指及食中二指將紙固定並撮緊,然後用右手持臘墨,由無字處,旋轉(zhuǎn)拓至有字處,用力先輕後重,速度不宜太慢,如此拓至全黑為度。
這種拓法必需紙張精細,否則,粗大的筆劃固可拓出,但細微之處,則不能拓到。又需有適宜的襯架,因為用手撮緊百草,如石章大,固可平放桌上,以手撮緊,但如石章小於手指,則撮拑不易,需以適宜的襯架襯在下面,以便把持。有的印款刻製有一定的刀法,也需視其刀法的向背,作適度的調(diào)配,以使旋轉(zhuǎn)臘墨時,得到最大的效果。有人認為既是用硬臘臘拓就與鉛筆拓物一樣,可以來回往覆,直豎擦磨,但以個人經(jīng)驗,仍是以旋轉(zhuǎn)擦拓來得最好。臘墨的製法,可以用乙炔黑加巴西臘再加松香少許,加熱混合作成,如不加松香,則太軟,拓後黑色易脫落,日本人作的臘墨便是如此,所以不好用。
烏金拓、蟬翼拓與飛拓 磚帖的拓片有烏金拓與蟬翼拓兩種表現(xiàn)的方式,所謂烏金拓是除去有字跡的白處,全體都是烏黑的,如字跡是陽刻,則筆劃要全是烏畦的,而且發(fā)亮。清代以後的叢帖,大多用此法。蟬翼拓是僅拓一遍或兩遍,以字跡清晰為準,不必再拓得烏黑發(fā)亮了。有的為了趕時間或省事,一次重疊拓完四張紙,則愈下面的愈淡,墨淡如蟬翼,故名蟬翼拓。印款的拓製,也有烏金與蟬翼之分,普通以烏金拓為貴,蟬翼次之。但特別的材料,需要特別的拓法,如佳印石至清末後,為了保留印材,不願多斷材料,製成立鈕,而創(chuàng)了一種「薄意」的刻法,就如同浮雕一樣,拓這種薄,則必需用蟬翼拓,不然,若干地方,就會不清晰了。有的印章,字跡很大,或邊款字很多,全石皆滿,當然適宜烏金拓,但有的只有兩三個字,以我的看法,不如採取重點的「飛拓法」,所謂飛拓,是僅將印章邊欄大小拓出,然後在有字處拓出僅比字跡稍大一部份來,就可以了,其他地方,仍令其空白。如此,不但省力省時省工,亦復(fù)美觀。因為古人沒有這種潦草的拓法,姑且名之為「飛拓法」吧!此法其實日本人用之已久,他們拓製萬千名勝古蹟?shù)氖蹄~鑄竹寺,便大多採取此法。但他們把這種拓法叫做蟬翼拓,便不對了,不如叫它飛拓吧!
印材
可以用製印的材料很多,金屬、玉石、牙角、竹木、匋瓷五大類最為常見。遠在商周時代,因為官方?jīng)]有嚴格的印制,么家與民間所用印章,各隨所好,沒有限制。所以秦以前的古墨金銀銅角牙玉石均有,甚至陶印,也時有所見。秦天子之墨用玉質(zhì)。漢以後,更以印質(zhì)定官位之尊卑,於是官方用印,便有了定制,民間所用,亦仿效之,銅印最多,金、銀、玉等質(zhì)料均較少。衡其原因係佩之於身側(cè)時,不易損壞。後來紙張發(fā)達,印章的用途由「檢封」進而「濡朱」,官方的印章大小改變了,但質(zhì)地仍沿用金屬。直至元朝末年王冕用花乳石刻自用書畫印後,才打開印章用質(zhì)的風(fēng)氣。明代治印之風(fēng)甚盛,而石章又能盡篆刻之能事,於是文人重視石材,其他印材均成下駟。用木質(zhì)作印材,始於何時,尚不可知,但近年在韓國的朝鮮樂浪郡漢王光墓中,發(fā)現(xiàn)有黃楊木刻的印,居延漢簡中亦發(fā)現(xiàn)木質(zhì)印信,這種風(fēng)氣,是否由漢代即可通行,不得而知,但木質(zhì)印章使用的時期已遠自漢代是可斷言的。明末宋比玉以隸書刻印,民間用木質(zhì)刻隸字,甚易辨識,攜帶也甚輕便,於是一般人便以木質(zhì)為製印的普通材料了。一直到現(xiàn)在,政府頒發(fā)的印印信信,仍是銅質(zhì),因為金屬最為堅固耐用,一般人民則多用木、牙、角、品、玉之屬,不是取其輕便,即是取其華麗美觀。至於文人墨寫所用的印,則多為石質(zhì),因為可質(zhì)才容易表現(xiàn)出篆刻的藝術(shù)趣味。茲將各種印材分述如下:
一、石類
刻印用石材是種變質(zhì)巖,幾石鹹石類,硬度為二.五度至三.五度。以刀刻之,刀過而石屑紛紛落下,以指甲滑之則不損傷為合宜。。我我國所產(chǎn)者,以福建的壽山、浙江的青田、昌化三地最為有名,也最適於治印。
(1)壽山石:
壽山石的產(chǎn)地,在福州以北六十里,壽山與芙蓉峰兩山相峙的凹地,依開採的方式,可分山坑、水坑、田坑。田坑所產(chǎn)的黃色透明的石材叫「田黃」,是壽山石的極品,除黃色之外,尚有黑與白二色的田石。田黃的顏色也有深淺多種,其特徵是有蘿菔絲紋、橘囊等,有的有紅色紋路,謂之紅格。另外一種名貴的石材是艾葉綠,質(zhì)地半透明,微有光澤,如是艾綠凍,則與翠玉相似。芙蓉峰出產(chǎn)的石材,叫芙蓉,有白、黃、紅之分,白者為多,細膩腴澤,最適篆刻。芙蓉之外,壽山石中以凍石最多,有水晶凍、天藍凍、桃花凍、瑪瑙凍、牛角凍等。水晶凍石中有魚腦似的綿紋的叫做魚臘凍,有環(huán)狀紋的叫環(huán)凍,都是很好的石材。其他常見的尚有都靈坑(一稱杜陵坑)石與高山巖、都靈石黃、青、紅、白、灰、綠各色皆有,以勻淨晶瑩不含沙點者為佳。高山石亦各色皆有,但石上多有水紋。都靈石與高巖有的也有蘿菔絲紋及橘囊紋,但與田黃質(zhì)地不相同。\
(2)青田石:
青田石產(chǎn)於浙江青田縣,有紫種洞、官洪洞、天白洞等,以官洪洞產(chǎn)石最佳,色暗而透明,映著燈光照看,呈紅黃色,晶瑩鮮亮,叫做燈光凍。這種石材早已絕產(chǎn)。青田石除當?shù)厝送?,都不以坑洞名其石,而以顏色別之;如紅青田、黑青田、白青田、醬油青田(赭色)、檀色青田、花青田等。又因青色的特別多,所以又可分白果青田、竹葉青田、蘭花青田、萵苣青田、艾綠青田……等。青田與壽山之分別,是壽山較瑩透而色澤多變化,石紋多流轉(zhuǎn),而青田則多純淨凝渾,透明性較少。鐫刻時壽山較綿潤,青田多清脆。
(3)昌化石:
昌化石產(chǎn)於浙江省昌平縣,採石用火藥炸取,甚難得到佳材。最著名的是雞血紅,以血的多少,鮮艷與否,底地的好壞而定其優(yōu)劣。最好是全紅無地,其次則成片。而成絲,或碎點的便不是上品。至於底地則有玻璃地、蕱粉地、蒿麥地、膏地等,總以溫潤微透者為佳,如含砂釘,則是缺點。昌化石比較綿澀不受刀,其受人珍視,主要因其顏色鮮美之故。
以上三種石材因產(chǎn)於內(nèi)陸,在臺除藏者外,已不易得。廿年前,有韓國石進口,十餘年前又有泰國石進口。這兩種國外進口的石材,雖不如壽山石的溫潤,青田石的清脆和昌化石的鮮艷,但也頗能適刀,為初學(xué)治印者最易得的印材,茲述如左:
(4)韓國石:
或稱高麗石,各色均有,產(chǎn)於韓國鳳凰山麓,以山北者為佳,黃色而透明者,只差田黃一籌,但無蘿卜絲紋,光澤與溫潤亦均較田黃差。三四十年前曾輸入福州,福州印工切磨製鈕,用以充田黃,近來則無產(chǎn),僅紫、赭、黑、白諸色最多,間有佳者,然均非大材。韓國石質(zhì)細一如壽山,但兩色混雜時多呈塊狀,不似籌山之似流體,意態(tài)動人。近又產(chǎn)土黃色石,雖亦勻淨,然色澤究不明麗。
(5)泰國石:
又名泰來石,產(chǎn)泰國清邁縣山區(qū),紅、黃、紫、藍、白諸色均備,與壽山石相似,但石質(zhì)多不純,間有小雜點,如色澤勻淨者,可與壽山之中上品媲美。市售者多為此石,石商以充壽山。
其他臺灣所產(chǎn)之石材很多,如大理石、蛇紋石、滑石、文石等,非軟即硬,均不能任刀刻製。恕不多述。
二、晶玉類
晶玉質(zhì)地的印,較石質(zhì)尤易破碎,但卻色澤明艷,所以喜好的人仍然很多。玉以溫潔為上,羊脂玉、黃玉、墨玉更為難得。在臺灣綠玉甚多,但純淨者究竟甚少,且不若紫玉為佳。其他寶石、瑪瑙、水晶等,與玉相同,硬不能以手刻,非用機器刻製不可。
三、牙角類
(1)象牙:
通分血牙及死牙兩種,血牙係象死後即將牙取下者,死牙為象死後其牙在山谷中曝露,日曬雨淋,油脂已失去,故血牙潤澤而死牙則枯乾。
(2)牛角:
一般重明角,透明度較大者比較好,若是純黑色者,則取其質(zhì)密而潤澤者為上。
(2)骨:
魚骨、獸骨均可為印,但需取質(zhì)勻而密處。有用鯨魚牙或其他獸類魚類之齡刻印者,亦屬此類。
四、金屬類
(1)金銀:
以純金純銀為印,多取富貴,如以實用,則金銀質(zhì)均較軟,易於變形。故凡以金銀為印者,多採合金法,使之堅硬,方能使用。 (2)銅:
有青銅及黃銅之分,青銅多銅中加鉛或銀,黃銅則加金或本色,如成份配製合宜,亦可用刀刻之。普通係先鑿後刻。
(3)鋼:
明代御史鐵印,取無私之意,今人已不用,因鐵易鏽,不能長期保存,近來多用不鏽鋼作印,且可用機器雕製,甚為耐用。
五、木竹類
牙角類取材自動物,竹木類取材自植物,凡植物之根、莖堅實者,均可為印材,木印以黃楊木為主,梨木、棗木均可,因此等木材,紋理細,無顯著橫豎絲。亦有用老梅樹之根部治印的,更有用竹根、果核(如核核、橄欖核、荔枝核等)、果蒂、瓜蒂、沈木、伽南木者,均係取其趣,刻以遊戲。如以治印而論,則究不如紋理較細之黃揚梨棗為佳,更不如軟石之易適刀。
六、陶瓷類
(1)匋:
匋印係以匋土做成印形,加火煆後使用的,因煆時用火溫度不高,故易於奏刀。且價格便宜,刻製時亦另有趣味。日本人至今仍多製造出售。
(2)瓷:
以瓷土先製成印形,的並雕有精細之鈕式,然後再刻製需要的印面,加釉後入高溫?zé)彑c燒瓷器一樣,所製成的印光彩瀅然,甚為可觀,但如印文工細者,多不能燒製怡如其份,故佳者亦甚難得。
邊欄的處理
篆刻作品,大致可分兩大類:一類是工整的,一類是寫意的。工整一類的印章,印文與邊欄均需工整,如果印文甚工,而邊欄斑剝不全,則多不調(diào)合。相反的寫意一類的印章,如果印文斑駁,而邊欄整齊劃一,便也覺得不倫不類。試觀古人所作印章,大都合乎調(diào)和的原則。先秦璽印,印章大小,一任自然,其邊欄亦都渾樸厚重。秦漢印章,漸趨整飭,印章的邊欄,亦較整齊。當然,這與製做的程序,有很大的關(guān)係;因為周秦兩漢 及魏普的印,絕大數(shù)是用銅鑄的,鑄銅印的方法,是先用臘作一個印模,然後用粘泥將臘模塗包起來,並且在上端留一小孔,等泥乾了之後,將銅加高熱熔化成液體,由預(yù)留的小孔十灌澆下去,銅是熱的,臘是見熱即熔的,於是熱的銅液,將臘模熔解,並且佔了臘的位置,臘則化為液體由小孔中溢出。等銅液完全灌滿,臘完全溢出,再等銅液冷卻,便可將外圍的泥胎打破,一 原來臘模一樣的銅印,便鑄造成功了。如果需要印文,先在臘模上先刻出來,便依樣葫蘆的製做出來了。這種製作的過程,因為臘是軟的,所以甚少有稜角,於是,邊欄便不會那樣見楞見角,便覺得渾樸可喜。但鑄作越精,工越細,則印章的楞角必多,精細的鑄作品,楞角比較顯著。又較大的印章,不易過於精整,楞角自也較大的印章,不易過於精整,楞角自然也比較少些。這一大數(shù)以萬計的古代印章,經(jīng)過長期的流傳,或埋於土中,或經(jīng)空氣的侵蝕,便有殘剝的痕跡表露出來。天然的殘蝕,都是非常自然的事,不可能只浸殘印文而不漏蝕邊欄,故我們所看到的古印實物,殘剝的非??蓯?。除去古印之外,晚清才發(fā)現(xiàn)的封泥,以及歷代的瓦當與磚甕等,也都具有這種渾樸殘剝的趣味。於是篆刻家便取法這種天殘剝的意趣來入印,使印具有一種天然趣味的新貌。晚清及民初的篆刻家,便採取這種辦去自成一家,如吳昌碩、丁二仲、易大廠、趙古泥、王冰鐵等便都是其中的高手。吳昌碩、趙古泥、王冰鐵,取法封泥,影響後人甚大。丁二仲、易大廠取法斑駁的古銅印,世稱為爛銅體。取法封泥也好,取法爛銅也好,印文的刻製,一定要渾樸,邊欄往往需要一番「作」的功夫。
製作班駁的邊欄之前,必先將印章的四個有楞有角的邊角去掉;普通一方石章,磨成後四角正方,多現(xiàn)楞角,應(yīng)用刀把四角筅再修圓,即使係刻工整的印,也需要如此。如係朱文印,邊欄便是內(nèi)方外圓的角,如是白文則將角修圓即可。作邊的方法有三:一種是刻的,一種是作的,一種是磨出來的?,F(xiàn)在把這三種製作的方法來說明如下:
一、刻法:
刻的方法有切刀與衝刀、滾刀三種,用切刀刻如屬朱文,是將邊欄的內(nèi)側(cè)及邊欄外側(cè)的某一部份,均以切刀法切成殘剝之狀,而保留了大部份原來所刻就的邊欄。這種刻法爽利而見刀痕,故以巧取勝,然不夠拙樸,趙古泥刻印製邊,便是這種辦法。此法用之於牙章尤佳。用衝刀刻,朱文必需以刀鋒向著朱文邊欄內(nèi)側(cè)的邊緣,然後一刀衝去,將印石經(jīng)刀刻起的崩裂石紋保留下來,或稍加修茸,便很古樸,通常稱為反刀法。如用中鋒刀,亦能刻出石紋的斑駁趣味來,但炭出的紋較細而已。這種刻法,渾樸有餘,而邊欄的外側(cè)則必需經(jīng)過一番製作,使它和內(nèi)側(cè)調(diào)和才可以,否則便不偏不頗了。外側(cè)的邊欄不能用衝刀,因無處著刀,可以採擊邊、磨邊,或用滾刀法加以修製,才能相得益彰,齊白石、陳師曾、丁二仲、簡琴 ,易大廠等都採用此種方法。用滾刀法刻邊欄,是用刀在邊欄的內(nèi)外兩側(cè)以左右【【 】】的方法,刻出不整齊的樣子來,刻起【【 】】刀子在邊欄上滾動似的,所以叫滾刀法,但一定要熟練,否則刻出鋸齒一樣的形狀,便成為一種醜態(tài)了。吳昌碩刻邊,使用滾刀法。他曾把這方法傳給弟子李古愚及趙古泥兩位,古愚先生是李嘉有先生的伯父,嘉老曾為我述說昌老以滾刀刻邊的故事,故知滾刀刻邊,亦為刻出蒼僕邊欄的一種方法。吳昌老的兒子吳藏盒和弟子王賢便都用這種方法刻邊,敝齋收藏有吳藏盒治印。我曾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不但邊欄的內(nèi)外兩側(cè)均經(jīng)滾刀刻過,且邊欄的中央部份,也有若干是用滾刀作過的,所以給鈴?fù)爻鰜恚固貏e蒼剝而古樸。
二、作法:
第一類製邊的方法,不是用刀直接刻出來的,而是用刀柄擊打或以以刀鋒刮出來,古人未之名,故名之曰作法;印章的外緣,用切刀剩尚可運用自如,若用衝刀,則若干處無法施展,故古人都採以刀柄擊邊的辦法,以使印邊蒼樸斑爛,擊邊的力量不可一致,要有輕有重,擊打的部位,不要平均,太平均便刻板了。曾有一位畫山水的同學(xué)問我,要怎樣才能擊打的好呢?我告訴他說:「就像山水畫裏的點苔和畫樹葉時的攢三聚五的情形差不多!」他便恍然大悟了。另一種作法,是刻完一印之後,總覺得印文太過鋒銳,使用刀鋒將刻過的印文和邊欄,完全刮一遍,使印文有圓渾之意,鈐拓出來的印痕,便自然古樸了。二十三年以前,我從張穀年先生學(xué)山水,張老師曾經(jīng)拿出他的自用印來給我看,有好多是陳巨來刻的,他問我:「你看這幾方陳巨來,與他別的作品有什麼不同?」我說:「好像是厚了一點?!轨妒撬嬖V我,這些印都經(jīng)費龍丁先生用刀劃過一番的,因為費先生認為太過整飭便傷韻,所以要作一番功夫,使印的火氣泯 一些,才能稱得上淳雅。同時我也看過費龍丁先生刻的印,的確淳樸可喜,無新發(fā)於倒之病,這便是用刀刮印文字刮邊欄的妙處。
三、磨法:
有的人刻印之後擊邊或刮邊,但像與刻,圴有人工的痕跡,如果要作品更蒼厚,便不得不使用其他工具來將擊鑿的刀痕去掉,吳昌碩便常用這種方法。我看到大鶴山人鄭文焯的筆記中,曾提到吳昌碩刻印之後,常手破皮革著意磨擦使印老到。我又時常審視吳昌碩的作品,其中白文未刻到的紅地,或朱文的印文本身,常有用某尖銳物衝刺過的痕跡,可能是用大型的 錯刀擊壓而成的,有了這種面目之後,便覺得更蒼古斑爛,比只有邊欄與印文斑駁還要自有。所以利用鐵錯壓按,使之表現(xiàn)出一種自然殘的辦法,自屬可行。另外,用砂紙、粗石、粗壁來處理邊欄,也應(yīng)該是很好的方法。
【【以上所卜朮,因以前未見諸紀述者頗多,所用名詞,不知恰當與否?尚乞方家指教是幸。\ 圖片說明:圖一、「知( 」唐醉石刻,左邊欄外緣中央部 一刀,右邊欄上三分之一處衝一刀,四角圓。圖二、「蔣迪先」鄧散木刻牙 及下邊均用切刀。圖三、「只 吳藏盒 」。滾刀 出面目。圖四、「志古」 岳刻。刀柄擊邊法。圖五、「四香 龍丁刻,字跡圓渾淳雅,括刀法。圖六、「張穀之印」陳巨來刻,費龍丁以刀括 ?!俊?
起地與印紐
起地
印面中印文以外的地方,如是陰文,則鈐印出來的時候是紅色的,如是陽文,則是白色。這白色的地方,均是刻好印文後再行掘刻出來的,尤其以陽文為最顯著,挖掉許多不需要石材,我們把這些挖掉的地方,叫做「底地」,俗稱「地子」。 刻地子的這件事叫做「起起」。
古今印人,刻印後必需起地,起地的方法,與個人所常用的方法有絕大的關(guān)係。我曾經(jīng)看到陳曼生刻的幾方印,地子是用切刀的方法刻成。而吳讓之刻的印,地子則是用衝刀法刻成,這止與他們刻印的習(xí)慣,有著相同的關(guān)係,因為浙派用切刀而皖派用衝刀之故。但也有將地子起的 光潔的,市面刻的象牙印章,大都如此。於是,我把地子歸納成三種形式,茲分述如下:
一、平地:
底地光潔平坦,都用於牙、角一類的印材??踢@種底地,要使用深刻刀(或者叫做起地刀),刀口是平的,但刀刃是斜的,有寬窄不同的刀式,以便於刻製較粗或較細的底地。因為刀刃是斜的,因此可以深入印文的基部,將不需要的地方剔去?,F(xiàn)在店裏刻象牙或牛角印時,有的改用電刻,底地起的也是很光潔整齊。但刻石章的,大都不採取這種辦法。北平人談到底地的時候,把這種地子叫「玻璃【【 】】」,猶言其平潔。清初林鶴田先生刻的印章便是如此。
二、芝麻地:
芝麻地是用切刀的方法,從起點到止處,均用切刀,一刀一刀切成,因為一刀連一刀的切,而切時又常會遇到印文斑斑點點,在切刻完畢之後,看起來像一片芝麻點,所以叫做芝麻地。
三、波浪地:
這種刻法是用衝刀刻成,無論底地的寬窄,大都能現(xiàn)出一條一條衝刻的痕跡來,又因為要避開印文,所以東衝五刀,西衝八刀,一條一條的痕跡,便會左右擺動不定,好像波浪一樣。
我們刻地底,當然不是一定要像上述的三種方式去刻,但這三點是最常見的,如果混雜使用,當無不可。萬不可因此而受限制,成了削足適履的毛病。但要地子起得重點鈐拓時不至於出現(xiàn)斑點為止,故起地也應(yīng)有相當?shù)纳疃?,否則便破壞了印面。但也有的人意將底地的斑剝痕跡保留一、二,使它與班剝或古樸的印文配合,以增加印章的集體美。由此觀之,起地亦僅是一個原則,籌刻熟後,運用之妙,真是存乎一心了。
印鈕的方向
刻印時一方印石到手,應(yīng)該怎麼穩(wěn)定它刻製的方向呢?這是一個篆刻家們不太留心而也是常常引起不同意見的問題。
印章如果沒有印鈕,則一般人以為無方向可言,但稍具匠心的心,會將印的四側(cè),逐一細看,將最美的一面向前,然後刻製。因為石章的顏色甚美,最好的一面也最「靈」,把好的一面向前,在置於案頭或印盒裏的時候,自然好的一面也向上,能給人一種悅目的歡愉。
印章如果有鈕,刻製時,應(yīng)該使「面」向前,一般印鈕都是「獸鈕」、「平鈕」和「博古鈕」,獸鈕印章,刻時面向前,大多數(shù)的尾部在相反的後方,頭與尾成一直線。印章刻好後,放在印盒裏,則獸面向上,可以使人正面看,俾可賞心悅目。又因為凡是好的石 章,都用錦盒盛裝,裝在盒子裏,印文也是向上的,如果把獸面對著自己刻時,則裝入拿時,也必需將獸面向上,於是印文看起來便是頭向下了,從前的人認為這樣不吉利。有的獸鈕,頭如向前但尾部卻不在後方,不是在左,就是在右,刻印的人,遇到這種形式,便有爭執(zhí)了;有的人認為應(yīng)以頭為準,頭向前,尾部在那邊都沒有關(guān)係,但也有的人以尾部為準。我以為還是以頭為準向前的確,因為除去前面所述的裝後美觀與利的問題之外,鈐印時只要記取有獸鈕一律頭向前,就不會將印鈐或鈐橫了。平鈕之印,亦有前後,普遍仍以平鈕面部向前。如是規(guī)則圖案,則可自行選,或以印石之質(zhì)澤為準。
瓦鈕為最常見的博古鈕,以瓦片兩面洞為左右,無孔之而為前後。覆斗鈕、鈕等與瓦鈕相同?,F(xiàn)在市面上出售的木印、牛角印,在一側(cè)鑲了一個白色小圓,這是指示印章上下的標誌,普通店裏這種印,都把白點向前。我以為可以變一下,使白點向後,因為白點在後,用時極易辨識,如果白點在前,則必需先印向前,然後鈐下,不如一眼看來,白在後,即可鈐用。再說木章、角章,大裝錦盒,最多用個牛角或【【 】】盒子裝來,用時一倒而出,真是無所前後,是講究的人,也可以將白點向下,裝入角盒中,因為印材商做這個白點時,是批做的,不會精細,反之如光面的木角好看。所以我們刻此種印時,應(yīng)以方便好用主,不必再去考慮它的正反與吉利不吉利了。
印文的排列
篆刻形成一門專門的藝術(shù)之後,印文的排列與刻製的方法,便成了篆刻的主要骨幹,印文的排列是章法,刻製的方式因係用刀而成,所以叫做刀法。章法與刀法是歷代印人所必需研習(xí)的,假如對某一方面有特殊的成就,更可以立面貌,成為篆刻名家。浙派的印,便是以刀法著稱的;而皖派的印,則是以字法見長的。字法與印文排列關(guān)係密切,有刀有筆,是篆刻的高境界,可見印文的排列在篆刻的高下方面,佔很重要的地位。
一、姓名印
以日常所用的印而言,當然是姓名印最多。姓名印的印文排列,大約有三類:一類是右行、一類左行、一類迴文。其中左行一類,因為與我國的文字使用習(xí)慣不合,雖偶然有之,但均不以之為法則,所以實際說來,只有右行與迴文兩類而已。
右行印,自然是印文由右行開始,漸至左行。然因姓氏有單姓有複姓,名有單名複名,又因為在姓名下可以加「印」字或「印信」「之印」「朱記」等,所以排列的方法可以分為多種。在漢印中最常見的是單名姓兩行並排的印,如「孫彊」「陶意」「范長」等均是(圖1),但也有人認為印字不可少,於是姓名之外,便加了一個「印」字,或加「之印」「印信」等,此等印在漢印中,亦屬屢見(圖2)。但如是複姓單名,或單姓複名時,排列的方法大多採用姓名與名不分開,所謂姓不分開,是指複姓而言,如「司馬」「淳于」之類的姓,均列於印面右行,不可只排複姓的一個字在右側(cè)(圖3)。單姓複名著,與此相反,名不可分,如加「印」「之印」「印信」等,亦無不可,則必需將字密集或分為三行,作一二一的排,或二一一等排法。但也有借印文的朱白來顯示姓與名是有別的(圖4)。
迴文印是印文可以迴旋閱讀,如係四字印,它的次序是右上為第一字,左上為第二字,左下為第三字,右下為第四字,迴旋閱讀才能知印之印文如何。迴文印的式樣也很多,普通的迴文印姓與印二字在右面,因為姓是專名詞,印也是專名詞,所以兩個專名詞排在一起,而左面的,大都是複名,複名有不可分性,也是專名詞。古人用迴文刻法,即根據(jù)此點理由(附圖5)。但又常用朱白文來顯示用意之不同。如右面第一字是姓用白文,左面二字是名用白文,而右下一字的「印」則用朱文,以示與姓有別。如單姓單名印也採取迴文式,則必需加「之印」或「印信」等等。姓與名可用白文,「印信」或「之印」等可用朱文,以示有別。使人雖迴文讀之,終覺不覓。宋朝有位王詵,字晉卿,是一位畫家,他有一方「晉卿珍玩」的印,是迴文刻的,但第一字正,第二字頭向左,第三字頭向下,第四字頭向右,真的把四字迴旋了起來,雖然有趣,但終不是正格,不能作為法則。
附圖二之1 2與圖五之4,表面看來,好像一樣的,但實際上大有分別,因為圖二的第一印,一眼看來,就知道是單姓單名而加「之印」二字的,第二印是四字全係白文,仍然是單姓單名加之印二字者。圖五之4則是胡與印是為一專名詞,而廣之係複名,與加「之印」無關(guān)。如果譯為白話,則圖二之1為「楊克的印」,圖五之4為「胡廣之『的』印」,二者確實有別,明眼者一看即知。
至於四個字以上的姓名印,大都是附加了「印信」「之印」或吉語等,便成了多字印的排列了。
二、多字印
中國人的姓只有單姓與複姓,最多不超過兩個字,名也只有單名與複名,極少有三個字的姓,除非是別號之類。所以姓與名組合,以四字為限,四字以上的印,應(yīng)該稱之為多字印。在古印中,多字印亦常見,官印私印均常有之。我在篆刻闡微(一)「印的名稱與認識古印」中,即介紹過幾方大型的古璽,那便都是五個字至十二個字的多字印,那種印文排列的方式,可以做我們的典範。漢印中的多字印亦多,官職名稱長的官印與吉語的多字印,更是屢見不鮮。圖一所示「河間和長朱宏」「大師軍壘壁前和門丞」二印便是多字官印。「宜官秩長樂吉貴有日」及「延年益壽與【【 】】,也均是很好的多字印範例。這些吉語印,與僅刻姓名用以昭信的印不同,應(yīng)該屬於遊藝性質(zhì)的,實用詩詞開章之先河。
多字的排列,大約可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平均分配法,一種是參差協(xié)調(diào)法。茲分述如後:
一、平均分配法:
這是一種最簡也是最刻板式的排列方法,即是把印文中的每一個字,平均給與一個固定相等的位置,如係六個字的印,就把印面擘畫為六個等份,每一等份中刻一個字,不管字的繁簡,均以佔一等位為度。但因印文較多,在安排的時間,自然就有若干的方式,普通常見的有界格式、兩段式、三段式、四段式、多段式等。所謂界格式;是在印面先刻出與印文字數(shù)相同的等格來,然後每一格中刻一個字。這種式樣周代常見,至秦朝而益盛,間官私印,多以界格的方式 刻,使印文排列整齊。漢、魏、晉亦常是此種格式。(見圖二)「趙國翟嘉孫印」及「天帝煞鬼之印」,前者為名印,後者為黃神越章。如果不刻界格,那麼,便【【 】】取分段式,分段的方法最簡單的是採【【 】】姓名印相同的兩段式,左右兩行,每【【 】】刻三數(shù)個字。如圖三所示:「雨後登【【 】】山」(林吉人刻、黃靈芝兄藏)。三段式與四段式是普通十個字左右的印所最常採取的辦法,圖四「侶山水以忘年」(姚放刻)即是三段式的。採取三段式的刻法,印文如果是奇數(shù),古人常常把中間一字的下面一格空,以形成左右對稱的式樣,使整印面平勻。如圖四「登高而望達」(見文三橋先生印譜)。四段式、多段式均與三段式相似,要之,求印文地位的整齊而不求印文筆劃疏鬆的平均。所以平均分配字法的方式,好處在方正簡易,有疏有密,從白文印留紅的地方看,自然而然的有一種錯落的趣味。這種方式,是初學(xué)刻印的人所應(yīng)採用的,但如把它刻好,也非易事,因為多字印的印文,筆劃多寡,必定不會相同,將簡單的字與複雜的字,用相同的方位來處理,如果不是精於篆書,便無法將筆情表達出來。
二、參差協(xié)調(diào)法:
多字印的印文,既然繁簡不一,那麼,為什麼不把簡單的字刻小一點,把複雜的字刻大一些,使它們互相協(xié)調(diào)呢?於是,參差協(xié)調(diào),成了刻印時安排印文的靈活運用的不二法門,也就因此而產(chǎn)生的印章的章法。刻印的人,如果懂得用刀的刀法,再明瞭印文的安排的章法,就等於學(xué)習(xí)書法的人,學(xué)會了運筆與結(jié)構(gòu)一樣,基本的法則知道,只要肯努力、肯練習(xí),持之以恆,何愁寫不好字呢?參差協(xié)調(diào)的方式有兩種,即長短與大小兩種,長短法適用於小篆,因為刻小篆印,都比較整齊,印面中的文字,繁的佔較大位置,簡的佔較小地位。但是,所有的字,都是佔一個方形位置;無論是方、正方、扁方均可,這樣,字形的長短雖然不同,但在表面看來,仍是成為三段式或四段式等的整齊格式,漢印大多是採取這種辦法。圖五所示是交三橋刻的「醉倒落花前,天地為衾枕」及趙之謙所刻的「生逢堯舜君不忍便永訣」,這樣依字的筆劃繁簡而伸長縮小的情形,可以作長短法的模式。大小法多用以刻製古篆印,因為秦以前的篆書,多大小參差,形狀不同,不像漢印那樣,都可以用方形來範疇的,它的大小,有時相差頗遠。刻這種印也有較整齊與較錯落的兩種方式,如圖六所示,「朗盒所得銘心絕品」是童大年刻的,就比較整齊。而「婺原俞旦收集金石」「光緒乙酉續(xù)修監(jiān)志,洗拓凡完字及半勒字可辨識者,尚存三百三十餘字,別有釋。國子祭酒宗堂盛學(xué)錄,蔡賡年謹記?!苟∈屈S牧甫所刻,印文大小相差頗鉅,必須大小參差錯落,才有自然之緻。
無論是以長短或大小的方法去安排印文,總是以不背篆書的筆意為原則,因為篆書的體勢,不同,安排上自然有異,而篆書又是篆刻基礎(chǔ),不諳篆書,則無法達到印文安排妥貼的高境界,以前的篆刻家趙之謙、黃牧甫、吳昌碩、王福廠等篆書寫得好,多字印自然也刻得好,可見篆書的成就與印文的安排是有直接關(guān)係的,習(xí)篆刻的人,不得不從事於篆書的攻研。
三、雜形印
普通印文的排列方式,如果我們歸納而言之,可以分為「迴文式」、「左行式」、「兩殿式」、「三殿式」、「多殿式」、「界格式」等多種,但這些都是指方形長方形印而言,如果印的形狀變異,則印文的排列,雖然仍然可以採取上述幾種方式,但因印形的變化,更能產(chǎn)生若干不同的境界。
我們常見的雜形中,以圓形、橢圓形、自然形為最多,多角形、鐘形、扇形、葉形、書卷形……等,雖然也偶爾一見,但均非正格。圓形印與橢圓形印文的安排,大約有兩種不同的方式,一種我稱之為「滿格式」,一種稱為「留空式」。所謂滿式格,是將筆劃佈滿印面,表面看來無疏密不同的感覺,如國一之上「磨墨磨人室」(王壯為刻)、下「布袋盒」(河井荃盧刻)。如果不能佈滿,則中間多加刻一些圖案或界格,把空白的地方裝飾地來,讓人有一種整體之感。如圖二上「言顧行行顧言」(陳蘭甫刻)中間便有一瓦當形的飾紋。圖二下「延年益壽」(黃牧甫刻)便是雙線界格與飾文並用的。留空是因為印文的數(shù)目少、筆劃少、繁簡不同,乃至邊緣的限制,不得不在若干處餘一些空白。而這些空白之處,能與印文的朱色,起協(xié)調(diào)或?qū)Ρ戎?。如圖三上「華(花)好月圓人壽」(黃牧甫刻)便是中間留了空白。圖三下「錢卓井」(作者刻)是利用錢形代表姓氏,而上下空白,相互調(diào)和。至於圓形印中的迴文式,則圖二上與圖三上便都是很好的例子,尤其是「言顧行行顧言」一印,只刻四字,於言與行下各刻二小點以示重文,迴文讀來,便成兩句格言,甚為別緻。圓形印中採取兩段式、三段式和多段式的例子也屬常見,如圖四「創(chuàng)名長者」(童大年刻)即兩段式,「且抱青芻學(xué)飯?!梗ㄉ蛉I刻)為三段式,「綏統(tǒng)承祖子孫慈仁永葆二親福祿未央萬歲無疆」(漢印)為多段式,這些印都是右行。但圓形印中,也常??吹较壬舷箩嶙笥业模鐖D五之「綠杉居士」(見六石詹古印存、無作者姓名)便都是先讀上下後讀左右的,這也是圓形印中的一種特別排列方法。有的人認為圓形印既然可以上下左右相互先後,便隨意安排,致使印文前後左右顛倒,印文不能終讀,便產(chǎn)生了不良的後果。如圖六「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小鐵刻)如果不知李白這兩句詩的話,你不知要惴忖多久,才能悟出這印文的句子。這方一入眼便覺得刻得很好的印,便犯下安排不當?shù)拿?。因為圓印中如果四五個字,可以先上下後左右,因左右各只一字,不會錯讀的,如果字多了,則非以通常的辦法:先右後左、先上後下不可,不然,便不易為人瞭解了。自然形的印以及其他雜形的印,只要你能把握了這個原則,使印文安排得從容自然,便是一方好印了。圖七所示「甘谿山房清賞之記」(見六石盒古印存、無作者姓名)便是使用了分段的錯落式,雖然這方印刻得並不高明,但使人看了很容易地就可讀出印文,便是一正當?shù)呐欧āV领兑蛴〉倪吘壨拱级率褂∥呐帕蟹清e落不可的例子很多,但仍以能令人可讀為目的,在此,就不再多舉例說明了。
篆刻使用的書體
篆刻雖然是使用篆書通過雕刻技巧刻成印章來使用和欣賞的藝術(shù),但廣義的來說,篆刻更包括了玉器銅器上花紋的雕製以及印鈕的藝術(shù)、印譜的拓製等,是一門涉及很廣的藝術(shù),與金石拓製、書籍裝潢、雕塑、書法、文字、文學(xué)均有關(guān)。但普通治印的人卻是只著重在刻製印面而已。
刻製印面所採用的書體,當然以篆書為主,其他書體,雖不一定就不能刻製,但它們的美術(shù)性,總不若篆書為高。我在拙作治印偶得中曾敘明以篆為印的理由,茲錄於下:「以篆文入印,自古皆然,或問其故,則曰:『篆有五便:一曰方正平整,便於佈置。二曰增減合度,便於運用。三曰屈伸得勢,便於揖讓。四曰形通變化,便於選擇。五曰筆法一致,便於調(diào)和。是以古今印人,皆以篆書為治印之本,他體則不尚焉!』」所謂「不尚」,是說他種書體,不如篆書美好,非不能入印。篆又分為大篆小篆。篆書以外以隸書入印的也頗多,以篆隸混合使用的也時有所見。用楷書入印的多為實用,很少充作藝術(shù)欣賞,行書草書雖亦有之,但更少之又少了。由於印章藝術(shù)漸為世人重視,在日本、韓國則使用日文韓文入印,歐美各國之愛好篆刻者,則多用英文入印,此等印如果刻製得宜,其所產(chǎn)生視覺上的美感與中文是相同的。茲將篆、隸等體在製作上應(yīng)注意的事項分別說明如後。
一、大篆
大篆是包括秦以前所有篆體書的統(tǒng)稱,這種篆書大致都是比較自然的,繁簡大小,一任自然。並不一定整齊平正,所以刻大篆書體的印章時,應(yīng)以自然為主,不可故作安排,刻大篆印均以商周古璽為宗,但在歷代的篆刻家中,以大篆為主刻印的人,除了明末清初的詬道人程遂之外,以乎找不到什麼大名家了。晚清之際,受了金石考古學(xué)興盛的影響,刻大篆印的篆刻家漸漸多了起來。如果把他分類欣賞的話,則一類是屬於工緻的;一類是屬於疏放的。屬於工緻一類的,是純以周代小璽為去,朱文採取寬邊細文,可以說是復(fù)古派。屬於疏放一類的,則是將新出土的資料融入印章之內(nèi)刻製而成的;如以封泥法入印,以甲骨文入印等,使印章在本質(zhì)上有了變化,雖然他們刻的都是大篆,但與古璽不同,這一類可以說是創(chuàng)新派。
復(fù)古派的印人,民國以來以王右經(jīng)為最早,他以古璽和金文的基礎(chǔ),刻出工細精緻而具有古趣的印章,在清末民初,是非常受人歡迎的。陳簋齋所用的印大都出於王氏之手,圖一「簋齋藏古酒器」「陳氏吉金」便是王氏的作品。王右經(jīng)是民國二年去世的,民初的印人便直接或間接的受了這種風(fēng)氣的影響,趙叔孺、童大年、李尹桑、余仲嘉、馬公愚等所刻的大篆印,便都是這一類的面目。茲舉趙叔孺、童大年、李尹桑、王福廠等四家所刻的印作為參考。這一類的印在民初很流行,但也有的人把它刻得很俗,成了寬邊細字的俗格,便不堪入目了。圖二為趙叔孺刻「娛予寶」「趙氏藏器」二印,上為寬邊格,下為等邊有界格,均為仿古璽之作。圖三為童大年刻「江東周郎」「周貞父考藏金石書畫」,上為寬邊格,下為寬邊有界格。圖四上為李尹桑刻「吾卒當以樂死」,係仿古璽有邊界白文璽。下為王福廠刻「慕漁」,雖是大篆面貌,但有小篆風(fēng)緻,筆姿甚美,王氏精於小篆多字印,故能致此。
創(chuàng)新派以吳昌碩為主,他雖然不以刻大篆為主,但他用封泥的方法去刻製邊欄,以石鼓文為印文而變化之。他的篆文,介乎大篆小篆之間,另有一種蒼渾的風(fēng)度,為世人為推重。因為受了他的影響,當時的印人趙古泥、徐新周、易大廠、楊仲子、陳半丁、簡琴齋、朱其石等多人所刻的大篆印便都有一種與古璽小異的面貌。有的以刀法取勝,與古人之製雖不同,而實質(zhì)則一,給後人開了一條新徑。易大廠的蒼利、朱其石的剛健、陳半丁的樸實、徐新周的勁挺、楊仲子的古拙、簡琴齋的疏宕都是非常成功的,其中楊仲子、簡琴齋更以甲骨入印,為前人所未見。大篆印至民國二十年前後,意境便更覺寬廣,較之以前僅以古璽為宗的現(xiàn)象,就又邁進了一步?,F(xiàn)在的印人,幾乎都循這個方向前進。但也有刻製不當?shù)?,大多是用字不當,將六書裏面的奇字或錯字用在印裏,或者是過於怪異,使人望而生畏,所謂走火入魔者是也。
圖五所示:上為吳昌碩石刻「南湖」,雖是大篆但有小篆情意,邊欄為仿封泥。下為易大廠刻「玦亭」,無邊而有豎的界格。圖六為簡琴齋刻「遊乎萬物之祖」「在乎已不在乎人」,係以甲骨文入印,勁挺疏宕。圖七上為朱其石刻「子年」,用刀生辣,勁力內(nèi)含,是走剛勁一路的,與吳昌碩以陰柔見渾厚的路子不同。下為楊仲子刻「徐悲鴻」,是仿古璽無邊格,而印文錯落,刀法蒼厚,邊欄的處理,尤見古樸。
綜合以上所述,大篆在印章中呈現(xiàn)的風(fēng)格是古拙的、明快的、蒼秀的、淳樸的、渾厚的、剛健多姿的、錯落自然的、繁簡相交的、輕重得宜的。所以刻製大篆印章時,以「活」為上,不可過於死板;以自然為主,用刀不可拘泥。又大篆印的外觀面貌,有無邊格、有寬邊格、有等邊格、有封泥格、有界線格等,這些都與刻製者的喜好有關(guān)??虩o邊格的高古,寬邊格可以與細文相映,顯得格外秀勁,等邊格要有奇氣,或以章法取勝。封泥格可以調(diào)節(jié)印文,界線格可以使印文整飭。初學(xué)的人,宜由寬邊格一類的古璽入手,然後再旁及其他,自然能夠得到其中的韻趣,最後摻以己意,放手去刻,才能自成一家。
二、小篆
小篆是秦統(tǒng)一六國以後所頒行的通用文字。在秦以前,篆書的式樣繁多,秦統(tǒng)一後,這種筆意宛通,筆劃細挺勻淨的字便代替了大篆使用,所以秦以後的印章,便多使用小篆。小篆的字形是整齊的,把它刻在固定的方形印章上,能使印章的形態(tài)更趨於調(diào)和,於是秦及秦以後的漢印,便以方正平整的面貌出現(xiàn)了。這種面貌,為大眾所欣賞,漢印便流行起來,一直至魏晉,都沒有什麼變更。到了南北朝,因為封泥制度的改變,印章濡朱鈐紅,印章加大,當然文字也就隨之而變。但小篆製印的形態(tài),人們大多數(shù)仍採用秦漢的方正平整的作風(fēng)。
練習(xí)書法必需由楷書入手,楷書的筆劃結(jié)構(gòu)有一定的法則,學(xué)會了那種運筆與結(jié)構(gòu)之後,就可以進一步地寫行書和草書了。小篆是整齊的,以小篆製印,是採取它平穩(wěn)方正的意態(tài)。學(xué)習(xí)刻印的朋友們,必先學(xué)習(xí)這種方正平穩(wěn)的印,漢印便成了初學(xué)篆刻所必需臨摹的了。
以小篆入印,大約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法古的,一類是創(chuàng)新的,另一類是小篆裏夾雜了若干大篆。
第一類的法古派,當然以學(xué)漢印為大宗,另外還有學(xué)習(xí)宋元朱文的。學(xué)漢印,自文三橋、何雪漁便已經(jīng)如此。至西冷八家出,更用刀法的蒼勁增加了它的新面,後舉圖「補羅迦寶」為趙次閑所作。結(jié)構(gòu)方正,用刀挺辣,是漢印的骨格,西冷的面目。下面一方「生歡喜心無不如意」為陳曼生作,也是這種趣味。一直到晚清的黃牧甫,民初的王福廠都是如此。圖2上二印為黃牧甫作,「菶階詩詞」、「人皆厭怕度吾獨愛黃頭」,下一印為王福廠作「滄州詞課」。黃氏所刻刀法明淨爽朗,面貌方剛勁挺,王氏之作則仍有西冷面目。以上所舉,是效法漢印中方正一路的。但也有學(xué)習(xí)漢印中宛轉(zhuǎn)一路的,學(xué)這一路的,大多結(jié)體雖然仍是方的,但在轉(zhuǎn)角之處卻用圓筆,有流暢宛通之意,與小篆的筆意相合。圖三上為陳曼生作「忠貞後裔」,下為陳巨來作「翠亨楊氏由豫山堂珍賞之章」,便屬此型。因為自從鄧石如倡導(dǎo)「以書入印」之後,凡談?wù)撟痰?,莫不以「筆」為尚,所以在清中葉之後,著重筆意的印,便大肆流行。但有的人特別喜歡細朱文印,這種精細清明的印,鈐在收藏的名人書畫上,能夠襯託得那些收藏品更為名貴。因此細朱文印便很流行了。在民初一般銀行行員所用的印,大多是這種細朱文的。細朱文是小篆的一種式樣,自唐宋便已經(jīng)使用了,元朝更為精巧,後人凡是刻印用這類細挺的小篆,而意態(tài)屬於宛通一型的,便稱這種玉筋體的篆書為「元朱文」。圖四為王福廠所刻的「玄冰寶」,下為陳巨來所刻的「盍齋秘芨」,都是這一類的。皖派的印人,大都是由此銳變而來。
創(chuàng)新派的印人,不屑於跟蹤古人,於是便以新的資料入印,或以刀法刻製的技巧表現(xiàn)出特殊的面貌來,如圖五所示:上為王石經(jīng)所刻「海濱病叟」,是以天發(fā)神懺碑的篆文入印的,天發(fā)神懺碑雖然是小篆,但採用懸針寫法,非常特別,故另有面目,與古印不同。趙之謙、黃牧甫等都曾經(jīng)採用過。下為吳昌碩刻「沈育度印」,這印雖也是依漢印,但卻筆意甚重,蒼渾雄厚,與他的篆書同一面貌,自然與古印同,這也便是鄧石如所謂「書從印入,印由書出」,書印合一的道理。其他如圖六齊白石刻的「逃禪」「金石長壽」二印,則是以刀法取勝,刻的雖是小篆,但那種雄快縱橫的氣息,真有不可一世之氣慨。由此可知,使用小篆是基礎(chǔ),而通過刀法或筆法、章法以求變的,才是大篆刻家,才有創(chuàng)意。
另一種面目是在小篆中夾雜一兩個大篆來使用,使整個印章的畫面,出現(xiàn)一種奇趣,而在印章的佈置中,又可產(chǎn)生一種奇正相生的妙境,但這一類型,必需要對大篆與小篆都能有深刻的體會,使刻出的印文不礙眼,不唐突為上。民初的吳昌碩便採用了這種方式,如圖七上之「甲申十月園丁再生」一印,便是吳昌碩所刻,這方印中用的篆書,除了「丁」字之外,都是小篆,但他刻得蒼厚樸茂,邊欄又是採取封泥的格式,所以丁字刻成大篆,也並不刺眼,反覺有奇趣。趙古泥與鄧散木便都承襲了他這種章法,但趙與鄧把吳氏的用筆圓渾改為方勁,筆意改為刀意,在韻緻上便覺差了。圖七下面一方「天涯洟涕一身遙」,便是鄧散木的作品,他把「天」字和「遙」字,加了大篆的意趣,也可說是用了兩個大篆,使之遙遙相對,奇趣便生。這一類的印,要用的巧,不然,便不堪看了。
總之,小篆是在印章裏最常見的書體,它的使用,可以因作家的書法、刀法以及章法的適用與安排,表現(xiàn)出各種不同的意態(tài)來,只要是善於表現(xiàn)其意態(tài),從精緻到豪放,從蕭逸到蒼渾,都可以刻出獨到的面目,其運用之妙,端存乎作者之心了。
三、別體篆
篆書使用的時間頗長,在商周秦之際,大小篆通行的時候,往往將書體圖案化,便有了殳書、蟲書、魚書、鳥書等體式。漢以後,以隸書為實用體,篆書除在璽印、碑額、亙當以及比較正式的文牘方面才偶一使用,在民間對篆書已不再重視。魏晉楷書草書風(fēng)行,自然對篆書亦不甚經(jīng)意。至唐人李陽冰出,始成一代篆書之宗師,然一般學(xué)者均悟參新體│楷書、草書,鮮有能注意篆書者,其間有能為篆書者,亦多托跡先賢或假借神仙之事,玄乎其說,致使?jié)h代以後多沿東漢徐安之說法。東漢以前之書為五十六種體式,且唐人陸續(xù)增加,於是,僅篆書一類,其別體即不下百種之多,後世更以之入印,使印章之內(nèi)諸體雜陳,千奇百怪。其中雖不乏與文學(xué)之遞變有關(guān)者,但絕大多數(shù)均係自炫古奧,識者見之,皆嗤之以鼻。而初學(xué)者則每為其所惑,取捨之間,實不可不慎。
以別體異篆入印,自唐人始,而明人尤甚。清初印人汪啟淑倡導(dǎo)印學(xué),不遺餘力,然以當時風(fēng)尚,別體異篆之入印者,亦復(fù)不少。即以「飛鴻堂印譜」而論,其中之別體篆法不下百方,雖亦有若干可觀者,然多數(shù)仍流於浮濫,不足為後世法。茲將習(xí)見者舉出若干,可見一斑。
圖一為麟書「青山佳句中」、圖二為轉(zhuǎn)宿書「安神定息」、圖三為纓絡(luò)篆「口誦心存」、圖四為龍爪書「瑤琴微弄」、圖五為鸞鳳書「平陽世家」、圖六為刻符書「身依性善」、圖七為飛白書「永寶」、圖八為蝌蚪文「泉石嘯傲」、圖九為金錯篆「漁古」、圖十為垂雲(yún)書「寄與」、圖十一為芝英篆「棲心空寂」、圖十三為龜書「世昌」、圖十四為穗書「永寧」、圖十五為爛銅篆「退隱衡門與俗 」「才高人自服不必其言之高」,明清之際爛銅文多作此態(tài),至清末大變,以古印之實物為依歸,斑剝蒼古,甚有意緻。丁二仲,易大廠皆其中能手。圖十六為草篆「飛鴻堂」「友梅」,「友梅」為近代印人鄧爾雅所作,係略法明人草篆法。由梅字木旁的一直筆及每字中間的兩點,可以看出筆勢的快捷,但不似上印「飛鴻堂」那樣鋒芒暴露的樣子,一雅一俗,一看即知。圖十七為三墳書(或稱墳書)「人生幾何恰便是一枕夢南柯」「掩卷焚香」,後者藏紫雪樓,款為「雪漁」。字體橫重直輕,尚不脫篆書面目,金農(nóng)之隸書即本於此。圖十八為欹文「秋梧 雨」「掩重門淺醉閒眠」,上印見小石山房印譜,較佳。下印傾斜無度,便浮亂不能入目。圖十九為古文奇字「一簾【【 】】雨竹聲喧」「憂國願年豐」。圖二十為雙鉤體(飛白的一種)「移華閣」「掃華閣」,「移華閣」為鄧石如刻,「掃華閣」為今年張慕漁刻。圖廿一為九疊文「文行忠信「張爰之印」,前者為元代之印,後者為今人曾紹杰為張大千治印。圖廿二為殳書「接治」「王梁私印」「張應(yīng)」,均為漢印,上下二印為玉質(zhì),甚精緻,古人之精工製作者,多加以美化,此種書體多見於兵器上及印章上?!竿趿核接 辜?yōu)殪瘯?,其他二印係殳書與魚書合寫。故殳書中有魚形。即謂之魚書,有鳥形者,即謂之鳥書。圖廿三為鳥書,圖廿四之中間一方亦鳥書,係周璽,是知鳥篆與殳書一樣,起源甚早,也是一種美化的篆體書。圖廿三上「張爰私印」為今人曾紹杰刻,下「瀟湘畫樓」為近人方介堪作,皆是仿古鳥書之印。圖廿四為魚書「王武」「侯志」,橫筆幾全作魚形,也是漢人通用的一種華美的刻法。
統(tǒng)觀以上所舉各印,大體而言,圖一至十四,近代印人亦不復(fù)使用此種書體入印,因為大多係畫蛇添足,除去裝飾性之外,並無意義,其體式雖異,然終不雅,故近人所採用者除大小二篆外,平整者則用摹印篆(或稱繆篆,即漢印的印文體)。其間,偶爾亦用古文奇字之有據(jù)者,或用雙鉤飛白以異其體材,或用蟲、鳥、魚、殳書以增其華麗,有的更用九疊文以表現(xiàn)甚繁密整飭,或效古印之斑剝而成爛銅之體。然究屬別格,不能與漢印及大小二篆分庭抗禮。學(xué)習(xí)篆刻的人,不可為這些稀奇古怪的篆書所擾,而棄正途於不顧。本篇所述,亦僅止使學(xué)者知所正偽,不至入歧途而已。
〈四)隸書及其他書體
篆刻所用的書體當然是篆,篆書的變化極多,並且適於在方寸之間發(fā)揮它的藝術(shù)性,所以治印的人大多數(shù)都以篆書為主。自從漢代隸書流行之後,官府及民間書寫的書體則甚少有篆書出現(xiàn)。篆書很快地就被人視作一種古老的、莊嚴的書體而不再被使用了。到了晉唐時代,楷書完全代替了隸書,行草被士大夫階級運用熟練的筆法,寫出超逸灑脫的字來,使書法成為高深抽象的藝術(shù)品,篆書被人使用的機會便更少了。所以唐代的印章,使用的篆書,便有隸書的筆韻夾雜在內(nèi),一方面是為了容易認識,一方面也是那一個時代篆書的特色。宋代因襲唐代的制度,印章改變甚少,但民間的印章,則以小篆為尚。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民間的印章大事改變,以隸書及楷書入印,並流行花押。篆書的印章,除了文人墨客及士大夫們使用之外,一般平民便都不再用篆書刻印了。這也便是現(xiàn)在社會上一般人使用楷書刻印的來源。但到了明代,印章有了重大的改革,文三橋何雪漁等人對印藝的復(fù)興,具有很大的革新力量。文人墨客們使用的印章,不再是纖弱的小篆,而採用漢印模式的繆篆,使印有了章法與筆法的韻緻,並且能夠以熟練的刀法表現(xiàn)出印章的藝術(shù)性。明代末年,有一位莆田人宋比玉,專用隸書入印,這種刻法,也護得若干文人的支持。於是以隸書入印,便也成了藝術(shù)範圍中的一環(huán)了。宋比玉以後,隸書的印章,曾因浙皖兩派的盛行而在文人的使用範圍內(nèi)消失,但明爽簡勁易於辯識的隸書終因在印章上有它的特色,而至民國初年再度抬起頭來。廣東的篆刻家們,對隸書有偏好,簡琴齋、鄧爾雅、耀叔重等,便是常常用隸書刻印的名家,他們的隸書印,多雜有北朝碑意,也可以說是北朝與隸書的合體。結(jié)體有疏有密,筆意挺勁有力,再加上刀刻的金石趣,便成了既通俗又典雅的印章了。圖一、二、三所示為簡琴齋作「宗仰三民」「千石樓」「餘閒」。有的挺勁,有的蒼渾,如窺漢分,意趣盎然。圖四、五、六為鄧爾雅所刻「綠綺臺」「鄧」「啟康清玩」,四、五兩印是純法隸書,圖四圓渾清雅,圖五厚重簡當。但圖六則有篆隸相合之意,隸書是面貌,篆書作精神,無怪鄧爾雅先生被推崇為學(xué)黃牧甫最有成就的印人了。圖七、八為羅瑛(叔重)所刻「故家喬木」「共此天涯」,此兩印以細挺縱橫見長,不造作、不光俗,也是隸書印的佳作。
篆隸入印以外,楷、行、草皆可入印,楷書入印,唐代已有之,但民國以後,以楷入印的,多採用北朝書體,這當然是受了清代尊碑抑帖的影響,對北碑喜好及攻習(xí)的緣故。但北碑在刻製時能剛樸並見,容易刻出筆以外的意趣來,也是很大的原因。圖九、圖十是簡琴齋所刻,圓渾自然,猶如由隸始進於楷,樸實可喜。圖十一為鄧爾雅刻,則完全仿北碑挺勁一路,並以佛像為主,直是六朝造象的縮寫。圖十二、圖十三是簡琴齋刻,是行書的面貌,而滲以隸書的筆意,看起來便覺得不俗了。至於以草書入印,我在北平讀書的時候,曾看到壽石工先生以詞句刻成的草書印,他的學(xué)生也有若干人刻過,但手邊沒有資料,只好有待來日再補充了。
除了以中國的文字刻印外,用外國文字入印的,遠在唐宋時弋便已實用了,女貞文、西夏文以及元代的蒙古文、清代的滿文均曾有官印,為數(shù)且不少。近代更有人以英文入印(圖十四、陳昭貳刻),鈐於畫件,不但國人在西畫(油畫、水彩等)上使用,在國畫上也可使用,這大多數(shù)是希望流傳至異邦,使人容易辨識。陳昭貳兄,五年前曾用國音字母刻了一方印使用,他把「陳」「昭」「貳」三字所用的拚音字母,經(jīng)過安排,刻成一方很像徽字的國音?。▓D十五),細心人可以依他的排列讀出左右兩個字母是陳,中間則是昭貳,就連四聲符號也刻了上去,實是前人所無,開了印史的先例。但這種新的嘗試,未能繼續(xù)下去,只是偶然拿來作消遣而已。如果談篆刻的藝術(shù)性,則仍以篆書為尚,其他書體,實在有大巫小巫之分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