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清心 圖:來源網(wǎng)絡(luò)
“最愛穿的鞋是媽媽納的千層底?!泵看温牭竭@首老歌,便會想起童年的布鞋時代。
那時農(nóng)村日子窮,人們不舍得買鞋穿,就用穿舊的衣服做鞋,做的布鞋不僅經(jīng)濟實惠而且穿著舒適。
做鞋是一件很繁瑣的事情,首先要搭褯褙(這個詞是我自己拼的),就是把舊布一層層地粘在一起做鞋底用。選一個好天氣,備好漿糊、木板、舊布,舊布須分類整理,長的一捆方的一捆,這樣用起來方便。
一切準備就緒就可以開始“工作”了。先在木板上粘一層報紙,曬干后便于揭下來,然后在報紙上均勻地抹一層漿糊,再往上粘布條。搭褯褙就像是拼圖,要連接得不留縫隙,再按經(jīng)一層緯一層黏貼,一般粘三四層即可,這樣搭出來的褯褙才結(jié)實耐用。把褯褙放在陽光下曬兩三天干后待用,這道工序才算完成。
做鞋的第二部按所需鞋樣剪鞋底鞋面。母親有一個放鞋樣的書本,她還特意用布縫制了書皮,這些鞋樣都是母親精心構(gòu)思剪成的,有方口圓口的,有冬天夏天的,有大的小的,各式各樣應(yīng)有盡有。
大娘大嬸找母親借鞋樣順便要些搭褯褙的報紙時,母親每次都極熱情地送給她們。鞋底剪好后用白布條包邊,再用麻線納結(jié)實。鞋面一般用比較結(jié)實的絨條布,里面襯幾層舊布,也用白布條包邊。最后一道工序是把鞋底與鞋面用細麻線绱好,這樣一雙美觀結(jié)實的布鞋就大功告成了。
因做鞋很費時,所以一般選擇農(nóng)閑或者冬天,大人們的多做幾雙,孩子們的腳因長得快則少做些。
冬天的夜長,吃過晚飯,母親就坐在火炕上借著煤油燈微弱的光做鞋。母親納的鞋底細密勻稱,結(jié)實耐穿。
睡意朦朧中,母親納鞋底的“哧哧”聲及煤油燈時而發(fā)出的“滋滋”聲就會飄進我的夢里,悠遠悠長……
逢年過節(jié),我穿上母親做的新鞋,心里就會無比的快樂。
上中學時,雖然家里有錢買鞋了,但我依然喜歡穿母親做的布鞋,透氣舒適,走起路來輕便,絲毫不遜色于買的鞋。
工作后,也許是因為布鞋有失雅觀,也許是我的自尊心在作祟,布鞋便走出了我的視野。
母親一年年的老了,再也做不了布鞋,而我卻懷念母親做布鞋的日子,懷念母親做的布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