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精神軟件是責任心
責任心分為對內(nèi)的責任心和對外的責任心。對外的責任心比如對別人、對家庭、對社會的。我們要講的是孩子對自己的責任心。我們太多的家長沒有在孩子心中建立起責任心,沒能使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然后由我們來看管,來強迫。這樣,等于孩子對人生的責任由家長來承擔了。家長當了警察,孩子成了小偷,我們不斷地在后面監(jiān)督。如果孩子建立起對自己負責任的責任心,我們家長的監(jiān)督職能就可以解除了。責任心沒建立,一個孩子是斷然不可能去積極進取的!孩子會變得被動,家長推一下他動一下。
今天正在讀書的一代人,享受著前所未有的物質(zhì)文明等一切有利條件,特別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更加優(yōu)越。這些都使青少年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加重,而責任感卻大大降低,這種狀況應(yīng)該引起每個家長高度警惕。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家長們認為,今天生活條件好了,用不著孩子參與家庭生活,他們只要學(xué)習好,不惹麻煩就足夠了。于是給孩子創(chuàng)造優(yōu)良的學(xué)習生活條件,盡可能滿足孩子的愿望,以期孩子能夠?qū)P膶W(xué)習。然而事實并非如此,這些在家長過分保護下長大的孩子,缺乏責任感、冷漠,在學(xué)習上表現(xiàn)被動與厭倦。要想將孩子培養(yǎng)成人才,就要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使他們將自己的生命與家庭、社會聯(lián)系起來,看到自己好好學(xué)習,將來有所作為,對家庭對社會的影響與作用,從而產(chǎn)生價值感,進而激發(fā)學(xué)習的動力與熱情。
培養(yǎng)孩子責任心,有如下要義:
1.教導(dǎo)孩子關(guān)心別人。隨時建議你的孩子去幫助身邊的親人,像為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為爺爺?shù)贡瑸槔牙讶ベI治胃病的藥等。然后,父母給予及時表揚。通過幫助別人一點一滴的小事,讓孩子找到價值感和重要性,從而樹立孩子的責任心。
2.指出孩子該負責任的事情。我的朋友的孩子在街上看見賣小狗的,要求媽媽買來養(yǎng)。對于一個沒上初中的孩子來說養(yǎng)狗是很難的事,媽媽自然不想買。但孩子愛不釋手,朋友向我求助,當時我這樣對孩子說的:“這是你的事,我只給你我的建議,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然后我夸大了養(yǎng)狗的麻煩:“你是否有時間來照顧它,你計算一下除去你學(xué)習各門功課的時間還有多少時間……既然你要養(yǎng)它,你就得每天喂它,這是你的事情,不可以讓媽媽代替你承擔照顧狗的責任。在這些前提下,你只要能把狗養(yǎng)好,沒人反對你!”孩子最后想想,放棄了。當你指出這是他的責任,他開始考慮事情是否可行,如果你承擔著責任,他就不會考慮事情,只是考慮怎么說服你。
3.和孩子交流你的生活。絕大部分家長跟孩子談話的口氣,總是居高臨下,內(nèi)容也總是訓(xùn)導(dǎo)孩子該如何如何。而很少有家長跟孩子談自己,談自己的苦惱,談自己的難處,談自己的失敗,談自己的人生。因為家長害怕跟孩子談這些,會影響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降低在孩子眼中的威信。事實上,當孩子上初中以后,對人世間的事情已經(jīng)有一些了解,對是非、好壞、善惡、美丑等等已經(jīng)有了一定程度的判斷能力。如果我們的家長們能夠向孩子敞開交流的大門,向他們講一講成年人的苦惱,家事的繁瑣勞神,工作的難處和困惑等,使孩子從小就懂得父母之不易,生活之艱辛,產(chǎn)生為父母擔憂的想法。這時父母應(yīng)敏感地捕捉住孩子的心愿,對他們的理解與分憂的愿望表示欣賞,并且為有這樣懂事的孩子感到欣慰。在對待家事上,父母應(yīng)該聽一聽孩子的意見。采納他們有價值的建議,欣賞他們?nèi)魏螏椭改负透纳萍揖车呐e動,這些都能有效地激發(fā)孩子的責任心。依賴本身就滋生懶惰、精神松懈、懶于獨立思考、易為他人左右等弱點。處處對孩子包辦代替,這不是在幫助孩子,而是在坑害孩子。
4.讓孩子對自己做的事負責任。事先和孩子講清楚如果這件事你都可以承擔,那么就做吧!實際上,一次教訓(xùn)會使孩子不再任性。1920年有一位11歲的美國男孩踢球時不小心踢碎了鄰居家的玻璃,鄰居索賠12.50美元。闖了大禍的美國男孩向父親認錯后,父親讓他對自己的過失負責,他為難地說:“我沒錢賠人家……”父親說:“這12.50美元先借給你,一年后還我?!睆拇?,這位美國男孩每逢周末或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經(jīng)過半年的努力,他終于掙足了12.50美元還給了父親。這個男孩就是后來的美國總統(tǒng)里根。他在回憶起這件事時說:“通過自己的勞動來承擔過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責任?!?/span>
5.要讓孩子參與家庭事務(wù)的決策。當孩子能夠參與討論家里的通常是成年人的問題時,他們才能夠更好地理解父母。而父母一方面可以調(diào)動孩子的責任心,使自己清楚地認識孩子的品質(zhì),另一方面可以得到有關(guān)自己教育的反饋信息。一個人責任心的建立就是看到自己的行為與他人的幸福安危有直接因果聯(lián)系時才建立起來的。我們很多家長不讓孩子參與家庭事務(wù)的決策,是大錯特錯的事。當孩子從小被當作平等的人來對待的時候,家里的事和孩子商量,盡管孩子太多問題幾乎不懂,但是他會感覺被尊重,他是家庭的一員,他的行為對家庭有影響。而這種感覺對孩子來說就太重要了!
6.適當讓孩子分擔家務(wù)勞動。我們很多父母因為愛孩子,不讓孩子參與家務(wù)勞動。讓孩子參與家務(wù)勞動的目的不在于減輕家務(wù)負擔,而是從小讓孩子知道,他屬于這個家庭,自己對其他人負有責任,他不能無償?shù)亟邮軇e人的勞動,孩子要做力所能及的家務(wù)勞動,像打掃房間衛(wèi)生、洗衣服、洗碗及澆花等。否則他沒有參與感,沒有屬于這個集體的意愿。好好學(xué)習,不用干活是絕對錯誤的。很多家長怕孩子干家務(wù)活,耽誤時間影響學(xué)習,寧肯自己咬牙將全部家務(wù)活都承擔下來,盡管下班做完飯后已經(jīng)非常疲倦了。家長必須讓孩子認識到,他是家庭一員,他對別人也負有責任。他應(yīng)該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分擔大人的負擔。而這樣做,絕對不會影響孩子的學(xué)習。當孩子找到價值感、尊嚴感,那他會主動學(xué)習,效率會更高。而一個無責任感無價值感的孩子,盡管坐在書桌旁,可他在無聊的閑談中,在無病呻吟的流行歌曲中,在電視肥皂劇中浪費的時間遠遠大于他干家務(wù)的時間。
孩子責任心的殺手
1.破壞性的批評。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xué)家曾對父母的批評是否對孩子成長有所影響進行了研究。他舉出了一些使孩子產(chǎn)生痛苦連結(jié)和破壞性的話語:
使用難聽的字眼——傻瓜!騙子!不中用的東西!廢物!
侮辱——你簡直是個飯桶!垃圾!廢物!跟你那死爹一樣!
強迫——我說不行就不行!還敢頂嘴!
威脅——你再不學(xué)好,媽媽就不愛你了!滾出去!
央求——我求你看一會英語吧,兒子!
賄賂——只要你這次考100分,我就給你1000塊零花錢。
這些詞語是一些家長經(jīng)常用的話。這樣不但不能把孩子教好,只會把事情弄僵,更會把孩子的不良行為放大,以致于不可救藥。
2.過分嚴厲,使孩子不敢負責,怕失敗,怕懲罰。當我們過分嚴厲,并且出了錯誤后對孩子進行各種懲罰。“你必須把車開出去,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這次物理必須考90分以上,否則就別再進這個家!”“你要是考不上大學(xué),媽媽就不活了!”最后,當我們過分嚴厲,孩子不敢負責任了,因為他感覺負不起責任。
3.越俎代庖,家長包辦一切,使孩子產(chǎn)生依賴感。一旦這種情況產(chǎn)生,家長就要累死了。權(quán)威兒科博士詹姆斯告誡家長們說:“依賴本身就滋生懶惰、精神松懈、懶于獨立思考、易為他人左右等弱點。所以說,處處對孩子包辦代替,這不是在幫助孩子,而是在坑害孩子?!?/span>
4.對孩子不信任。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必須信任他們。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子,受到別人的信任就能自我尊重。管束孩子不許干這個,不許干那個,還不如信任他們,耐心地說服他們更為有效。我們?nèi)绻押⒆赢攭娜藢Υ?,他就可能成為壞人?/span>
5.家長專橫,以自己認為的標準要求孩子、強迫孩子。對孩子不放心,時刻監(jiān)督孩子。孩子對你說:我可以管好自己,你可以不操心了!即使你真的不放心,你也不能表達你的不信任。而要進一步確定規(guī)則。問他:你準備怎么管好你自己?每天你做什么,看什么書,從幾點到幾點……這樣從開始籠統(tǒng)地說負責任,到后來確認下來,實際等于雙方達成了協(xié)議,簽了合同。最后孩子做到了,就進行表揚;若沒做到,幫孩子找原因,為什么不行?這樣,孩子沒傷自尊,又知道了什么叫守諾。
6.家長的負面榜樣作用。孩子是否負責任,父母影響是最重要的。父母的言談舉止直接影響著孩子,為了教育孩子,父母該特別注意自己的行為規(guī)范,不能把錯誤的、不良的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傳染給孩子。如果你欺騙孩子,被他們知道了,他們就不相信父母了。父母失掉了孩子的信任,其后果是不堪設(shè)想的。而且欺騙孩子,孩子也學(xué)會欺騙他人。
7.負責任等于痛苦。如果一個孩子頭腦中,已經(jīng)形成這樣的印象,比如孩子因負責任挨過打,被苛責,那么孩子需要療傷,改變他的認識。讓他明白,負責任并不一定等于痛苦,負責任也可以等于獲得成就、贊許,獲得父母的承認,獲得快樂。
來源:方正工作室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