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學化學教學模式的三個階段
1.“告知”階段
這一階段的教學特點,就是以教師講授化學的基本知識、基本規(guī)律為教學的主線,教學的目的和重點是告訴學生,化學講述的內(nèi)容是什么,要求學生清楚并理解化學的基本觀點、基本規(guī)律。
在教師與學生的關系處理上,突出了以教師的教為主體的特點。
2.“扶持”階段
這一階段的化學教學,認識了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突出了對學生學習化學的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的重點是教會學生如何去解決化學問題。
在教師與學生的關系處理上,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并重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但在這一階段的教學中,“批量生產(chǎn)”的現(xiàn)象比較嚴重,教師的教學在突出學生主體作用的同時,又給學生劃了一個統(tǒng)一的能力標準,客觀上要求學生“齊步走”,甚至于跟著教師走。
3.“研究性學習”階段
化學學科實施新課程計劃,目的就是要“因材施教,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fā)展”,促使學生形成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具有科學精神,形成科學態(tài)度,學會科學方法;進一步發(fā)展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逐步形成適應社會需要的終生學習的能力。
化學學科實施新課程計劃,要求教師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
這一階段的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如何利用自己現(xiàn)有的知識去解決問題,并在解決問題的全過程中形成新的知識,學會如何學習。
在教師與學生的關系處理上,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要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加強和突出教師的指導作用。
二、在新課程標準下對化學教學過程中應該解決的幾個問題
1.明確在高中階段開設本學科的目的,不可因改變了教學模式而忘記教學目的,中學化學教學,第一,要使學生獲得作為一個現(xiàn)代化的社會主義公民常用的基本的化學常識;第二,要使學生在學習基本化學知識的過程中逐步掌握研究化學問題的科學方法,從而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還需大力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
在此基礎上,化學學科的新課程計劃還要求突出化學學科的基礎地位,加強對“化學與其他學科以及化學與技術進步、社會發(fā)展的關系”的了解。化學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品格和修養(yǎng),無論是過去還是將來,“育人”永遠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改革我們的教育教學方式,只是為了更好地達到“育好人”的目的。
2.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依然是教學的重點
化學學科實施新課程計劃,落腳點就是促使學生形成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具有科學精神,形成科學態(tài)度,學會科學方法;進一步發(fā)展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逐步形成適應學習化社會需要的終生學習的能力。
首先必須明確,在化學學科教學中,應該培養(yǎng)學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即化學學科能力的結構是什么樣的,這既是一個理論問題,也是一個實際問題。從教育心理學的理論出發(fā),結合我國教育方針和教學大綱的要求,根據(jù)我國中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可以確定高中化學學習能力應該包括認知方面的能力、操作方面的能力、解決問題和創(chuàng)造性方面的能力、情感意志方面的能力。認知方面的能力對學習行為起著先導和反饋的作用;操作方面的能力和解決問題、創(chuàng)造性方面的能力對學習行為起著執(zhí)行和完成的作用;情感意志方面的能力對學習行為起著動力和調(diào)節(jié)的作用。
其次是確定在化學教學過程中,通過什么方式去培養(yǎng)學生的這些能力。
3.化學學科實施新課程計劃的關鍵是教師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師的觀念、能力、學識等素養(yǎng),直接影響到教學活動的實施,直接關系到教學活動的成效。
教師首先要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是自己學會的,而不是教師教會的;學生能力的提高,是自己在實踐逐步完成的,而不是老師手把手的教所完成的”。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始終體現(xiàn)“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這一觀念,堅持這一觀念,才能切實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
在化學學科實施新課程計劃的過程,轉變教師的角色是刻不容緩的,教師應該由“知識的傳授者轉化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由教學管理者轉化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化為教與學平等中的‘首席’”,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參與者”。
尤其在學生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生是通過直接體驗探索獲得直接知識。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的角色已經(jīng)不適應研究性學習。體現(xiàn)專題性、綜合性和開放性的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特點,決定了教師在課程中需要體現(xiàn)“課程的組織者、情感的支持者、學習的參與者、信息的咨詢者”等角色。
同時,研究性學習一般可以分為四個階段:情境體驗、課題準備、研究實施、總結反思。每個階段學生的學習行為目標各有側重,教師的角色行為相應側重不同。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讓學生進行科學的思維實踐,在科學的思維實踐中,學會科學的思維。首先是鼓勵學生敢想、敢思維,然后在教師科學思維范例的啟發(fā)下,進行次思維實踐,去偽存真,形成適合自己的思維方法。學生的思維能力,是通過學生進行個體思維實踐培養(yǎng)起來的。
第二,學生必須通過正確地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才能有效地培養(yǎng)自己的思維能力。半途而廢不行,一知半解不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不行,錯誤解決問題更不行??茖W的思維方法包含在學生正確地解決一個一個的學習問題的全過程中。
第三,培養(yǎng)學生有目的地圍繞著解決一系列有內(nèi)在聯(lián)系的學習問題,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進行獨立思維活動的習慣。
教師經(jīng)常有目的地提出一系列有內(nèi)在聯(lián)系的問題,讓學生利用獲取的科學的思維方法去思考,尋求知識間的共性。開動腦筋,就是為了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解決問題。
第四,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學生,就需要各種認識條件,如查資料、讀參考書等。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是很難獲得必要的解決問題的認識條件的。
4.化學學科實施新課程計劃要轉變學生的觀念
化學學科實施新課程計劃,重點在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因此學生學習觀念的轉變,也是化學學科實施新課程計劃的關鍵之一,所以我們也應該對學生提出幾點要求:
第一,自我約束--提倡“獨處”精神。
自我約束就是要能約束自己的情緒、行為,處理好各種關系,做到專心致志。無論是平時學習,還是考試測驗,都要有“大將風度”,不驕不躁,坐得住,鉆得進去,熬得艱辛,受得挫折,耐得寂寞,受得榮譽。
第二,自我鉆研--提倡“獨立”精神。
自我鉆研就在老師指導下,能夠自己選擇參考書,自己制訂計劃,主動地閱讀、思考、研究,主動地設計、操作、分析,能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通過獨立的思維、實踐,把前人、別人的知識和技能、技巧,學為己有,融會貫通。
第三,自我考核--提倡“求實”精神。
自我考核就是自己實事求是地評估各個學習階段的成效、缺陷、進度;自己客觀地評價學習態(tài)度是否端正,學習目的是否明確;客觀地看到自己進步中的不足,困難中的成績,以“求實”的態(tài)度修正自己的學習航線。
第四,自我展示--提倡“競爭”精神。
自我展示就是在自我意識的基礎上,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與感想,與人交流。正確的“競爭”意識的自我展示,是有效的學習與提高過程。“坦蕩”的自我展示,與別人取長補短,是集眾人之長。“競爭”是時代的潮流,也是學習的動力。
三、在新課程標準下,化學教學要充分體現(xiàn)“實、細、活、精、新、美”
“實”,就是課堂教學緊扣主線,教學內(nèi)容落到實處,把學生的思維導向重點,使之課堂訓練到位,有相當?shù)拿芏?、廣度和深度。
“細”,就是課堂教學注重各知識點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環(huán)環(huán)相連,使整個教學過程嚴謹細致,層次分明,條理清晰,剖析透徹。
“活”,就是教學手段靈活,注重啟發(fā)。教得活,學得活,讓學生的思維和感覺器官和諧運動,氣氛活躍。
“精”,就是概念、理論解釋的精確,問題闡述的精辟,重點、難點處理的精當,從而達到整個課堂教學的精彩。
“新”,就是指課堂教學要有時代氣息,使學生在新方法、新思想、新感受、新事物中汲取養(yǎng)料,獲得豐富的知識。
“美”,就是指課堂教學富有情趣。通過生動有趣的語言,完美的教態(tài),合理的教學手段,充分展示教學藝術的魅力,在教學美的感受中激起學生的共鳴和高度的求知欲。
四、在新課程標準下,激發(fā)化學“新”興趣
托爾斯泰曾經(jīng)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努力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享受學習的樂趣,是初中化學教學的任務之一,也是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有效途徑。怎樣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現(xiàn)將自己的點滴體會淺談如下:
1、巧設懸念誘興趣
懸念是對一個問題還沒有得到答案的焦慮心理,它是學生對新知識企盼的興趣來源。在教學中抓住初中學生的心理特征及認識規(guī)律,結合化學學科的特點,巧設懸念,誘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如在教《緒言》一節(jié)時可向?qū)W生展示化學科學的發(fā)展歷史和21世紀化學發(fā)展的宏偉藍圖,介紹化學與人類生存和社會文明的重大關系,使學生體驗“處處有化學”的真情實感,與此同時巧妙地配合演示實驗設置問題,使學生在“觀察-----驚嘆------疑問”中感受化學世界的神秘和新奇,使他們從一開始就向往學習化學,增強對化學學科的興趣。
另外,在每節(jié)課的導入時,也可以聯(lián)系實際設計一些與知識有關,并且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驗現(xiàn)象的問題或者實驗,作為懸念,讓學生去思考、去分析、去找“為什么”,使學生一上課就興趣盎然,沉浸在樂學的氣氛中。
2、誘導探究激興趣
誘導探究,培養(yǎng)學生科學態(tài)度,科學的學習方法,能力及創(chuàng)新精神,是化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最終目的。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考慮到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實驗、操作、觀察、設計、討論等)尋找問題的答案,進一步探索新知識的興趣,整個環(huán)節(jié)應該在教師的啟發(fā)誘導下,以思維為主線,視聽并舉,深思結合,讓學生動口、動腦、動手,調(diào)動多種感官參與感知活動,激發(fā)探究化學知識的興趣。如在講第六章鐵時,為了揭示鐵生銹的原因,可以首先啟發(fā)學生結合生活實踐思考鐵生銹的各種情況。如在通常情況下,鐵制品放在空氣中就會生銹,可涂了油漆則不會生銹,而干燥的鐵制品則不會生銹等。然后經(jīng)過學生討論,引導學生提出以下幾種假設:
(1)、鐵制品生銹是因為在與空氣接觸時鐵與空氣中的氧氣化合。
(2)、鐵制品生銹是因為水分子的存在,鐵與水發(fā)生化學反應。
(3)、鐵制品生銹是水和空氣對鐵共同作用的結果。
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大膽推論,然后再根據(jù)不同推論設計實驗驗證自己的推論是否正確,最后由實驗得出結論:即鐵生銹是鐵和氧氣、水等物質(zhì)相互作用,發(fā)生的一系列復雜的化學反應。這樣不但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科學的態(tài)度和探究問題的方法,效果甚佳。
3、研討釋疑增興趣
學生通過學習一些疑問已經(jīng)解決,但同時又會產(chǎn)生或提出一些新的問題。學生在探究新問題的過程中,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啟發(fā)都會反饋出來,甚至爭論不休。此時,教師只要給以恰當?shù)恼T導、點撥,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開展熱烈的討論、認真思考、質(zhì)疑辯難,使探究更深入,這樣學生獲得的知識就會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其科學的學習態(tài)度就會得到培養(yǎng)和提高。如講《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一節(jié)時,在氣體實驗室制取的思路和方法指導下,自學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裝置、制取等內(nèi)容后,提出能否用碳酸鈉代替大理石,用硫酸代替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為什么?讓學生分組實驗,仔細觀察現(xiàn)象,引導學生討論總結出答案:不能。然后誘導學生用吸濾瓶、小試管、濃碳酸鈉溶液、濃鹽酸溶液等儀器及試劑設計一實驗熄滅灑精燈火焰,由此得出,泡沫滅火器的反應原理。這樣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步步設疑,步步深入,步步點撥,使學生參與整個學習過程中增強了學生學習興趣,成功的喜樂。使學生情緒倍增,效果良好。
總之,在教學中要不斷地總結,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優(yōu)化課堂練習,充分利用實驗電教手段,積極開展化學活動課,充分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享受學習知識的樂趣,從內(nèi)心體會到學習的愉快。變“強制性”教學活動為“主動性參與”教學活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減輕學生負擔,提高學生的素質(zhì)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