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僅手部出汗
哪哪都不出汗,就是手部汗多,“脾主四肢”手汗太多,考慮脾的問題
脾胃氣虛,津液運化失常,氣守不著津液了,它就要找個地方偷偷泄出來,從哪泄呢?哪里虛就從哪里泄啊
辯證后有一張外洗的方子:黃芪、葛根、荊芥、防風
黃芪補氣固表,葛根、荊芥、防風疏風解表防護體表
2、僅腳部出汗
有些人腳汗特別多,味還特別重, 這是濕熱下注。這是身體的濕熱順著經(jīng)絡往下走了,有個中成藥叫四妙散,專調理各種濕熱
3、吃飯滿頭大汗
這是胃腸有熱,胃腸本身熱盛,又加上飲食物下咽,積食漚久了就化熱了,
有人說怎么知道我是積食化熱呢?看看舌苔就知道 ,舌苔厚膩而且發(fā)黃,說的就是它了,食積用保和芄不錯
4、半身出汗
不管是上半身汗出,還是下半身,還是左還是右,說明就是不和,簡單地說
就是營衛(wèi)不和,陰陽失調。
所以用桂枝湯來調和一下,如果汗味明顯重,且汗的顔色很黃,考慮肝膽濕熱,因為肝經(jīng)循行路線是走身體兩邊啊,肝膽濕熱可以用龍膽瀉肝芄
5、自汗
自汗就是白天無緣無故就汗出,像篩子裝水一樣向外漏,
自汗是因為氣虛,衛(wèi)氣虛, 有一個中成藥叫玉屏風顆粒,就是管這個的,如果不行可以考慮牡蠣散加減
6、盜汗
這種汗白天不出汗,到了晚上不知不覺的冒汗,一般這種汗出是陰虛生內熱的表現(xiàn)。
辯證清楚了,可以用六味地黃芄,如果效果不好
還有一個湯方叫當歸六黃湯,也是滋陰降火的名方。
如果是小孩子的盜汗,其實兩味藥就可以了,浮小麥斂汗止汗,烏梅滋陰,兩味藥一下去,汗液就悄悄止住了
7、冷汗
有些朋友汗出,一擦冰冷的,有時候被嚇著了,也會出冷汗,中醫(yī)說恐傷腎,冷汗也出于腎,腎陽虛,沒有陽熱之氣的溫煦作用,就會發(fā)涼,發(fā)冷
這個時候可以喝上點四逆湯,基本就能解決問題。
8、汗出特別多,心口汗伴隨心慌氣短、神疲乏力的感覺,這是思慮過度,用歸脾湯,加重黃芪用量就可以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