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讓才華不露鋒芒,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01:
《道德經(jīng)》中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任何狀態(tài)都存在著不同的影響,也存在著互相作用的因素,禍中有福,福中有禍,這是事物存在的必然規(guī)律,這更是人生所意識不到的智慧內(nèi)涵。
我們看待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會看到這個事物表面的呈現(xiàn),而忽略了背后看不見的因素。
正如人生的富貴和高位,它給我們帶來的是人生的榮耀,但是卻不知身處于高位之時,卻有“高處不勝寒”的隱患。
身處高位而自傲是人的本性,而這個狀態(tài)觸碰的也是人的本性。
人有嫉妒之心的劣根性,你的高位觸碰的是別人的自尊心,而這一刻也是埋下禍患的種子,所以人生的智慧就是意識到這個問題,并且收斂自己的鋒芒。
《道德經(jīng)》接下來便說:
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fù)為奇,善復(fù)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
誰能知道其中的變化有沒有終極呢?它們并沒有確定的標(biāo)準(zhǔn),方正轉(zhuǎn)變?yōu)槠嫣兀屏嫁D(zhuǎn)變?yōu)樾皭海瑢Υ巳藗兠曰蟛唤?,時間已經(jīng)很長了。
我們存在于思維陷阱之中時間很長了,看不到事情的真正面目,甚至善良轉(zhuǎn)變?yōu)樾皭簳r,我們還沉浸于其中而不自知,自己的鋒芒觸碰了別人的自尊心時,自己還在自得其樂。
《曾國藩家書》之中說道:長傲、多言二弊,歷觀前世卿大夫興衰,及近日官場所以致禍福之由,未嘗不視此二者為樞機(jī)。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驕傲、多言是很難克服的兩大弊病,歷代的卿大夫的興衰和近代官場禍福起伏,無不與這兩大弊病有關(guān),所以愿意與各位弟弟一起鑒戒。
曾國藩所提到的“驕傲、多言”就是人身處高位時常出現(xiàn)的狀態(tài),人會隨著外在的環(huán)境而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身處低谷時過于沮喪,身處高峰時過于高傲,這都是本性常態(tài),但是這樣的常態(tài)卻是存在問題的。
曾國藩重點說道“歷代的卿大夫的興衰和近代官場的禍福起伏,都與這兩種弊病相關(guān)”,由此可見,人生高位帶來福報的那一刻,也埋藏了禍端。
02:
莊子說:
德溢乎名,名溢乎暴,謀稽乎誸,知出乎爭,柴生乎守,官事果乎眾宜。
這句話是莊子延伸了《道德經(jīng)》的思想所闡述的智慧,意思是說:道德敗壞在于追求名聲,名聲敗壞在于過分顯露自己,計謀產(chǎn)生于急近,智慧產(chǎn)生于爭奪,滯塞產(chǎn)生于固執(zhí),行政事務(wù)的成功在于適應(yīng)民眾。
人用自己的才能來追逐名利,很難把握適度,所以世俗之人常有這樣的糾結(jié):如果過分顯露自己的才華,就會有恃才傲物,自持有功的毛病,如果不顯露自己的才華,那么自己的才華則沒有機(jī)會釋放,連賞識自己才華的機(jī)會都得不到。
所以很難在其中把握適度,一旦有些過度偏頗,就會因為自己的高傲而身敗名裂。
歷史上,因為身居高位高傲蠻橫而導(dǎo)致悲慘結(jié)局的人數(shù)不勝數(shù),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有一些人茍且于虛名和功利之中,但是最后卻讓自己葬身于名利之內(nèi),成為別人的笑柄。
雖說難以達(dá)到合適的狀態(tài),但歷史上仍有人能夠?qū)㈦[藏鋒芒,釋放才華的狀態(tài)把握到了適度。
比如說郭子儀,李泌等人,他們一生身處仕途,但是在仕途中卻安然保全自己,得到皇帝信任的同時,也從未招致災(zāi)禍。
比如說郭子儀在身居高位之時,四門大開,甚至還像下人一樣給自己的妻子和女兒端水洗漱,這樣一些低姿態(tài)成為身居高位時,保全自己的根本。
這種狀態(tài)正如《道德經(jīng)》中所說: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燿。
因此圣人處事方正卻不割傷人,有棱卻不刺傷物,直率卻不放肆,光亮而不耀人奪目。
能夠釋放自己才華的人為聰明,那么能夠?qū)⒆约旱牟湃A保持適度,并且讓才華在自己的人生中完全發(fā)揮正面能量的人,才是真正的智慧。
文|國學(xué)書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