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經(jīng)》簡介
整理:心空禪月;QQ:694681983
《阿含經(jīng)》(agama),是原始佛教的基本經(jīng)典。梵語Agama音譯阿晗、阿含暮、阿笈摩,是“由彼而此”,“來”或“去”的意思,因此古譯“阿含”為“趣”與“歸”,“輾轉傳來”,有傳授、傳承的意思,意譯“法歸”、“無比法”、“教”、“傳”等,意為“傳承的教說”、“輾轉傳說之教法”、“集結教說的經(jīng)典”,指此類基本經(jīng)典為佛陀教說之所持、所歸、所聚。如《瑜伽師地論》卷85 :“如是四種,師弟展轉傳來于今;由此道理,是故說名阿笈摩 ?!鄙亍堕L阿含經(jīng)》序說:“秦言法歸?!┍司藓?,百川所歸,故以法歸為名?!薄渡埔娐膳派场肪硪唬骸叭菔芫奂x名阿含。如修多羅說:佛告諸比丘:我于三界中,不見一阿含,如畜生阿含,純是眾生聚集處也?!?/span> 《阿含經(jīng)》記錄了佛陀的開示錄、言行錄,是佛法的根本,是佛世流傳之“教法”,是佛滅后所借結集之“圣教集”,師、弟之間代代傳承,為“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所公認的“根本佛法”。
《阿含經(jīng)》由眾多小經(jīng)組成,是一種言行錄的體裁書籍,是佛陀大般涅盤后由弟子們所結集而成,并非佛陀親自所寫、所輯。內(nèi)容記述佛陀及其弟子的修道和傳教活動言行。述及佛教的基本教義有四諦、四念處、八正道、十二因緣、十二分教、無常、無我、五蘊、四禪、四證凈、輪回、善惡報應等論點及營生處事、倫理法則、普度眾生等思想,世為小乘佛教各派所宗。漢明帝時,譯有《四十二章經(jīng)》,內(nèi)容是阿含中節(jié)譯而成。
據(jù)記載,佛入滅(涅盤)后,大弟子摩訶迦葉(Maha Kasyapa)在葉波國聞佛滅而返回,由于佛祖生前沒有留下任何著作,三個月后,在摩竭陀國之阿阇世王支援下,6月27日大迦葉遴選五百名碩學僧人在王舍城七葉窟主持了首次結集三藏,會誦了法藏與律藏兩部分。釋迦牟尼所說的“經(jīng)”(又稱修多羅)由弟子阿難(Anada)誦出,“律”由優(yōu)婆離(Upali)誦出。有五大部阿含,過程極其復雜,各家言殊,以摩訶迦葉為上首。史稱“五百結集”,又稱“第一結集”。
第一次結集時已確定了《阿含經(jīng)》的基本內(nèi)容——優(yōu)婆離結集《律藏》,阿難結集《經(jīng)藏》,《阿含經(jīng)》就在其中,阿育王時代之前尚未經(jīng)編輯。
法藏記錄了佛陀及弟子們的言教行跡,包含了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法藏分為4部或5部阿含(依據(jù)文字長短和內(nèi)容特點分為四大阿含:長阿含經(jīng)、中阿含經(jīng)、雜阿含經(jīng)、增一阿含經(jīng)。)
佛滅百年頃( 前3世紀 ),七百比丘會聚于毗舍離(吠舍離)以耶舍為上首,舉行了“第二次結集”,此次結集以律藏為主,此即著名之“七百結集”。
佛陀入滅后236年頃,即阿育王之時期,在華氏城以目犍連子帝須為上首,舉行第三次結集,至此三藏教法始告完成。
佛陀入滅后400年,在迦膩色迦王護持之下,于迦濕彌羅國以脅尊者、世友為上首,舉行第四次結集,此次結集以論釋三藏為主。
綜上所述,阿含經(jīng)于第一結集時誦出,于第二結集以后,即西元前三世紀前后,為《阿含經(jīng)》正式成立時期?!峨s阿含經(jīng)》、《中阿含經(jīng)》、《長阿含經(jīng)》、《增一阿含經(jīng)》四部阿含經(jīng)正式集成,阿含才陸續(xù)系統(tǒng)地經(jīng)過整理,后進入部派分化的“部派佛教”時期。
原始佛典以文字寫定是在公元前1世紀。一般認為《阿含經(jīng)》形成與部派分裂同時,所以各部派都有大同小異的阿含經(jīng)典。阿含分北傳佛教和南傳佛教兩系。
北傳方面,北傳漢譯的阿含經(jīng)典有四部,稱《長阿含經(jīng)》、《中阿含經(jīng)》、《雜阿含經(jīng)》和《增一阿含經(jīng)》,現(xiàn)代學者認為它們并不屬于同一部派?!堕L阿含經(jīng)》序認為,《阿含經(jīng)》乃“萬善之淵府,總持之林苑”?!斗g名義集》把“阿含”譯為“無比法”或“教”,意思是“法之最上者也”。
南傳方面,南傳上座部的巴利文阿含經(jīng)典,屬于分別說系銅鍱部的“經(jīng)藏”有5部,稱《長部經(jīng)典 》、《 中部經(jīng)典》、《相應部經(jīng)典》(samyutta-nikāya)、《增支部經(jīng)典》、《小部經(jīng)典》。其中《小部經(jīng)典》的內(nèi)容,錫蘭、緬甸所傳的部類,略有出入。此中前4部與北傳四阿含經(jīng)大體相當 ,但經(jīng)文數(shù)目 、排列以至部分內(nèi)容都互有差異。漢譯《長阿含經(jīng)》22卷,分4部分,分別敘述有關佛陀、教行,與外道論難及世界成敗之說;《中阿含經(jīng)》60卷,222經(jīng),說四諦、十二因緣及佛陀與弟子們的言行;《增一阿含經(jīng)》51卷,從1法而至11法,宣說法數(shù),故名增一;《雜阿含經(jīng)》50卷,含其他《阿含經(jīng)》未收的經(jīng)文?!栋⒑?jīng)》類在漢地譯出始于東漢明帝時的《四十二章經(jīng)》編譯,整部阿含經(jīng)問世在4~5世紀。此前則有《阿含經(jīng)》中單品陸續(xù)譯出。
中國自隋唐以來,學佛者只宗大乘佛教,視小乘(Hinayāna)為低下,不受重視,使《阿含經(jīng)》束之高閣千年之久。十八世紀末《阿含經(jīng)》才在歐美學者的提倡中,重獲地位。
《阿含經(jīng)》法義本來就很深,加上早期未有文字經(jīng)典前,都是靠背誦,所以詞句都盡量力求精簡。凡事有利就有弊。精簡又含有深義的經(jīng)文,眾生不是看不懂、沒興趣,就是以為懂,但卻曲解法義。加上有很多的精華都是要真修實證才能體悟到,若光從文字上去理解,極易產(chǎn)生誤解。這就是阿含經(jīng)被判為小乘經(jīng)的重要原因。
漢譯的《長阿含經(jīng)》,與巴利文五部中的“長部”相當。漢譯的《別譯雜阿含經(jīng)》,與“相應部”的“有偈品”等相當。漢譯的《雜阿含經(jīng)》、《中阿含經(jīng)》──二部,與“相應部”及“中部”相當。漢譯的《增壹阿含經(jīng)》,與“增支部”相當。
《長阿含經(jīng)》共二十二卷,后秦弘始十五年(413年)于長安由罽賓三藏沙門佛陀耶舍口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為漢文,秦國道士道含筆錄。對《長阿含經(jīng)》“長”意義有不同的理解,據(jù)《四分律》卷五十四、《五分律》卷三十、《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五等載,是以長經(jīng)的總集,故有此名;《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載,破諸外道,是為《長阿含》;《分別功德論》卷一則謂,長者,乃說久遠之事,意即歷劫而不絕。
《中阿含經(jīng)》六十卷,苻秦建元二十年(384年)由曇摩難提譯出,東晉隆安二年(398年)瞿曇僧伽提婆重譯?!吨邪⒑?jīng)》的“中”指篇幅中等的圣教集(據(jù)《分別功德論》卷一)。
《雜阿含經(jīng)》五十卷,南朝劉宋求那跋陀羅(394年-468年)在楊都祇洹寺口述,寶云傳譯漢文,慧觀筆錄。另有二十卷本《別譯雜阿含經(jīng)》,譯者失傳,譯出的時間可能早于五十卷本。據(jù)《五分律》卷三十、《四分律》卷五十四所載,《增一阿含經(jīng)》是依法數(shù)次第,自一法順次增至第十一法而分類輯成,故稱增一;據(jù)《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載,《增一阿含》是佛陀為諸天、世人隨時說法,總集而成。
《增一阿含經(jīng)》又稱《增壹阿含經(jīng)》,五十一卷。最早由苻秦曇摩難提于建元二十年(384年)誦出,竺佛念翻譯漢文,曇嵩筆錄。東晉隆安二年(398年)瞿曇僧伽提婆重譯。關于《雜阿含》名稱的由來,據(jù)《五分律》卷三十、《四分律》卷五十四等所載,此經(jīng)是佛陀為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天子、天女等講說四圣諦、八圣道、十二因緣的教說,今集為第一部,稱《雜阿含》。又據(jù)《摩訶僧祗律》卷三十二載,以匯集文句之雜者,故稱《雜阿含》。另據(jù)《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載,《雜阿含》是闡明諸禪定,為坐禪人所必修習法門?!惰べ煹卣摗肪戆耸遢d,一切事相應教,間廁鳩集,故稱《雜阿笈摩》(《雜阿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