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君——專欄作家,助力個人成長,弘揚傳統(tǒng)文化,傳播國學智慧!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關(guān)注賬號,閱讀更多有價值、正能量的國學文章。
借錢是個讓人頭疼的話題:如果你不借錢給親朋好友,他們會說你不講感情;你將錢給了他們,又擔心有借無還或者要錢難。
大家都知道借錢出去的風險很大,但依然礙于情面,最后不得已借錢給親戚朋友。為什么明知道不應該做的事情,最后還是做了呢?
其實,很多人對于借錢的認知出現(xiàn)了偏差,只是看到了人情的一面,而沒有看到人性的一面。借錢出去之前,我們先要想清楚2個道理。關(guān)于借錢,我們需要明白以下這2個道理。
1、親戚朋友之間的借錢,其實是饋贈。
在《鄉(xiāng)土中國》這本社會學經(jīng)典書籍中,有這么一段話:“在親密的血緣社會中商業(yè)是不能存在的。這并不是說這種社會不發(fā)生交易,而是說他們的交易是以人情來維持的,是相互饋贈的方式。”
所以說,親戚朋友之間,最好不要借錢,因為親友之間的本質(zhì)是饋贈關(guān)系。當你借錢給了親戚朋友,以為是借貸關(guān)系,但是他人并不這么認為,他人認為你借錢是情分,甚至可以有借不還。
這種人情的想法深入國人的文化DNA,只要是親友之間的借錢關(guān)系,都是饋贈關(guān)系。你借錢給親戚朋友的時候,一團和氣,他人對你千恩萬謝;但是你要還錢的時候,親戚朋友就會跟你急,說你不講情面,沒有人情味。
他們甚至還反咬一口:“我們之間關(guān)系這么好,就是借了你點錢,你干嘛那么著急。等我手頭寬裕了,自然會還給你”。
但現(xiàn)實是,在還錢這件事上,親戚朋友的手里永遠都是緊張的。借出去容易,要回來錢難,因為很多親戚朋友壓根都沒有想著還你錢,他們就當是借著人情來占便宜,大不了以后不來往了,還認為用絕交換一筆意外中財也是值得的。
企業(yè)家曹德旺很懂人情世故,于是他說:“最好錢不要借給別人,要么就送給對方。”因為找我們借錢都是親戚或朋友,他們敢張口借錢,就說明是來占便宜的,已經(jīng)做好了有借不還的準備。
所以說,親戚朋友之間借錢關(guān)系,實際上是饋贈關(guān)系,往往都是有借無還。每個人的錢都來之不易,我們最好不要借錢給親戚朋友,一旦借出去了,就要做好拿不回來錢的準備,要不然恨就產(chǎn)生了,關(guān)系也破裂,最后人財兩空。
2、親戚不共財,共財斷往來。
這是一句老祖宗的俗語,也是古人在看透親情本質(zhì)后,得出的一句經(jīng)驗、教訓。人都往往都是趨利避害的,親戚朋友也是如此,當面臨利益抉擇的時候,他們也會變得自私自利。
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親戚在沒有共事的時候,還關(guān)系融洽;可一旦涉及到了利益分配,就會私欲膨脹、爆發(fā)矛盾,親戚也不親了。
人與人之間,和誰都不要走得太近,特別是不要涉及金錢方面的來往,因為很多人是經(jīng)受不住金錢的考驗。
朋友A有個10幾年的好朋友,兩個人的感情比親兄弟還親,互相之間也幫了不少忙。就好像魯迅先生筆下所寫的知己朋友一樣:“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p>
但是因為一次借錢不還事件,這對十幾年的好兄弟反目成仇了。怎么回事呢?原來是朋友A的好哥們借了10萬塊錢后,干脆破罐子破摔,耍賴不還錢了,也不在乎兩個人之間的感情了。朋友A很是傷心,真是后悔沒有聽古人的話——親戚不共財,共財斷往來。
《史記》里面有一段關(guān)于利益之交的記載,令人印象深刻:當初張耳、陳馀貧賤不得志時,彼此信任,誓同生死。但是等各自有了地盤,互相爭權(quán)奪利的時候,恨不得把對方徹底消滅。
為什么他們前后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就是因為朋友之間發(fā)生了利益糾紛,最后反目成仇。所以說,談錢傷感情,親戚朋友之間,最好少涉及金錢來往,盡量不要互相借錢。
結(jié)語:
看過這么一則視頻:一個小伙子借錢給朋友,最后朋友還錢時,很傲慢,一句話沒說,不屑一顧地將一把錢砸到了小伙子的車上,然后頭也不回地走了。小伙子很失望,配上文字說“當初我借錢給你的時候,難道是這態(tài)度嗎?”
不管是親戚還是朋友,在金錢面前,往往都是經(jīng)受不住考驗。我們與其最后人財兩空,借錢借出仇,還不如防患于未然,盡量不要借錢給親戚朋友,若是必須要借,也要做好送給對方的準備。所以說,我們借錢出去之前,先要想清楚以上2個道理。
今日話題:
您有借錢出去的經(jīng)歷嗎?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互動!
跟著琢磨君一起,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