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jīng)文解讀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jīng)》全稱《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jīng)》,或《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真經(jīng)》,又稱《太上混元上德皇帝說常清靜經(jīng)》,簡稱《清靜經(jīng)》、《常清靜經(jīng)》?!疤侠暇笔俏覀兊澜掏綄Α袄献印钡淖鸱Q?!疤睘椤按蟆敝?,“上”為尊之意;高真莫先眾圣共尊,“太上”系道門最高之辭,用以稱呼其神仙體系中品位極高之神。老即壽,君是尊號,道清德極,所以稱為君。說明老君為萬圣之祖,真神之宗。一切萬物,莫不皆因老君所制,故為宗祖也。常為恒也。清為元,靜為氣,經(jīng)為法。一則為圣人之徑路,二則為神仙的梯凳。凡學(xué)道的人,都因經(jīng)戒而成真圣。圣人沒有不借經(jīng)而成為圣人,不憑借元氣而成道的。此經(jīng)主要闡述“如何清靜,漸入真道”。
《清靜經(jīng)》在道教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歷來為此作注者甚多?!缎T日誦早晚功課經(jīng)》把《清靜經(jīng)》放在眾經(jīng)之首,每日持誦,可知該經(jīng)是道教徒修持的一部十分重要的上乘經(jīng)典。每每朗誦此經(jīng)“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遣其欲而自靜,澄其心而身自清”。自然而然就能“清靜”,“漸入真道”。下面,我們先對經(jīng)文做一個簡單的了解。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yǎng)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此段總的是講,太上老君教人知道什么是萬事萬物的根源。世界萬物的根源是什么?我們現(xiàn)代人習(xí)慣了現(xiàn)代科技的思維模式,對于組成世界的根源往往習(xí)慣于用顯微鏡去探知,殊不知,在顯微鏡所能顯現(xiàn)的分子、原子、質(zhì)子之外,還有諸多無法為我們所感知的。天地的產(chǎn)生、日月的運行、萬物的滋養(yǎng)……,其實都是因為“道”。
道是萬物的根源,她是沒有形狀,沒有情欲,她是天地萬物的運作長養(yǎng)的唯一操作者,《道德經(jīng)》中說她“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世間萬物都是由她所生,所謂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她是沒有名字的大道之體,因天地萬物都為“道”化生,故稱“大道”?!兜赖陆?jīng)》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梢詾樘煜履?。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睕]有她,世界將毫無生機可言,凡是有智慧的人士,應(yīng)當(dāng)觀察她的永恒長存,向她學(xué)習(xí)。一要學(xué)習(xí)她的無形?!巴馄渖矶硇?,忘其形而形存”?!拔崴杂写蠡颊撸瑸槲嵊猩?,及吾無身,吾又何患?!倍龅綗o情,無情就是無念,就是沒有七情六欲,心地才能清靜,本性才能永住。第三要做到無名。萬事萬物都是從無名中生出,修行的人,如果能做到舍去有形之身,忘掉肉體之我,即是大道無形之功;能做到一念不動,心地圓滿無缺,即是大道無情之功。能做到這些,在你的性海中無一物可思,無一事可言。達(dá)到不可名狀的元始先天境界,即有無名的大道之體了,到此則萬福并致,圓滿無缺,常此先天大道必然有成了。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此段總述了所謂大道的造化,乃是大道中自然而然大道無形的運作,絲毫沒有一點自私的作為,這樣才能做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境界。清、濁、動、靜、天、地、男、女,萬事萬物的生生化化,由本到末的運行,永不停止,人在其境,如果迷于其中,隨波逐流,便是生死輪回!如果放下身心,合于大道的清靜無為,便是道德崇高的人了。
道有清有濁,有動有靜。清為天,正陽之氣,上升為天。濁為地,正陰之氣,下結(jié)為地。有清有濁,指能清能濁,好比水的源頭本來是清的,但在奔流的過程中,加入某些因素的變化,就會有的清、有的濁了。道的源頭本來也是清的,但在變化的過程中分出了陰與陽,同時也就產(chǎn)生了清與濁。以整體來說稱為「道」,分開來說就有陰陽清濁。
動,指動態(tài)。靜,指靜態(tài)。有動有靜,指能動能靜。就像人們有動的時候,也有靜的時候。無論你個性再怎么好動,也不能沒有靜的時候。不論你的個性再怎么好靜,也不能沒有動的時候。這動靜兩種特性是同時共存于大道本體之中的。
而「動靜」究竟什么意思呢?就像一棵長在路邊的植物,看起來一動也不動,夠靜了吧!但這植物內(nèi)在的造化卻是動的、是活的。如果把這植物內(nèi)的細(xì)微造化過程拍成影片播放出來,那動態(tài)連世上第一流的科學(xué)家都會大為贊嘆的。
天清,指天動而清。地濁,指地凝而濁。好像蛋黃蛋白一樣,你把它攪一攪,是分不出來的。但你若把它沉淀一段時間,你會發(fā)現(xiàn)蛋黃會一直跑到下面去,蛋白浮到上面來,這兩者自然就變成相對。也就是說,這個道的動靜清濁,可以兩者混合,而也可以兩者分離,這個都是大道本自具有的特性之一。分離到終點又混合,混合到終點又分離,這就是道的運行、道的造化。因此「清濁」的名稱不可執(zhí)著。但道理不說不明,若是對清濁還不清楚的話,那就看看「天地」吧!
天動地靜,指天地有動有靜。男清女濁,大道的一股清氣造了男,大道的一股濁氣造了女,所以說「男清女濁」。清濁都是道的一部分,只不過特性稍有不同,清有清的特性,濁有濁的特性,因稟性不同,所以男女思想、外貌、行為本來天生就有所不同,這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但從品格上來說,清與濁沒有分高低,因為大道本來就有清濁,你如果硬說清的比較高,濁的比較低,那大道少了一邊,還叫道嗎!清濁同屬一道,在大道中清濁是平等的,所以說男女本自平等,無分高下,只是他們的思想、個性、外貌等,因賦性不同而稍有差異罷了。
男動,男子好動。女靜,女子好靜。陽氣生了男,陰氣生了女,陽氣好動,而陰氣好靜,所以男孩子生性都較好動,女孩子生性都較好靜,這是普遍的現(xiàn)象。
降本,歸于根本;流末,返于末端。這句話告訴我們,雖然人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和本源有所差距了,但是如果懂得溯本之道,懂得逆流而上的話,每個人都可以回溯到完全一樣的本源,就像下游的魚,可以逆流而上,找到最清澈的本源一樣,這才是「降本流末,而生萬物」的真正用意。即經(jīng)云:“江河淮海,非欲于魚鱉蛟龍,魚鱉蛟龍自來歸之。人能清虛寡欲,無為非于至道,至道自來歸之于人。但能守太和元氣,體道合真,萬物悉歸耳?!币簿褪钦f,學(xué)仙之人,能堅守于至道,一切萬物自然歸之。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內(nèi)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yuǎn)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yīng)物,真常得性;常應(yīng)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圣道。
此段主要是講了要“遣欲”、“澄心”,在做到“無心”、“無形”、“無物”的境界后,還要把“空”、“無”及湛然之“寂”也當(dāng)作有名之物,遣而忘之,以達(dá)到“真常”、“清靜”,從而“得道”。所謂得道,并不是指有形有象之道,而是得證虛靈本性圓滿無缺之道,得了此道之后,可以應(yīng)物應(yīng)事,玄同萬物。妙合先天之氣,而運化于萬物內(nèi)外,綿綿無盡。
神,此處指人的元神本性,來自無極之中的真陽之靈。心,元氣結(jié)成的東西。圣人云:“聲色不止神不清,思慮不止心不寧,心不寧兮神不靈,神不寧兮道不成。”七情六欲,是識神著了外境而生之貪念,元氣所結(jié)成之心,本來也是好靜,但貪欲之念一起,牽動一心,就不再平靜了。此句言人的心神本來清靜。都是因世欲之事干擾,而使之不清靜。
人的神性有其自然原始的造化特質(zhì),這個特質(zhì)在未受貪嗔情識污染之前稱為「清」。但人的心意紛紛,卻使它擾亂了,使它的神性偏離了應(yīng)有的造化軌道,因此稱為「濁」。就像我們的心受到某件事情掛礙的時候,身中那份清明太和的氣機感受馬上就不見了。所以人們的神由清變濁,是誰使然?是心識所造成的!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常感到神昏氣暗,睡到十點都不會飽,頭腦很重,常常遲到,這都是因為神性漸漸由清轉(zhuǎn)濁的緣故。一個人氣如果很清,精神會很好,一到該起床的時間就睡不著,整日神采奕奕。人的氣一濁就昏昏沉沉,怎么睡都睡不飽,做什么都沒精神,整日無精打采。
老君說「人神好清」,為什么說人神是好清的呢?因為它在清靜的氣機中最容易展開它的神性,又只要它的造化神性一展開,就能去濁留清,就能使自己的氣愈來愈清純,這便是神性的特質(zhì),故曰「人神好清」。
然而這個良善的功能被誰破壞呢?「而心擾之」,是被我們的妄心給破壞了。至于心如何牽擾去濁留清的神性?如何使你的神性變得昏昏濁濁、變得與鬼日近,這是怎么造成的呢?答案就在于人的欲望。什么是「欲」呢?「心」上加一個「欲」,簡單的說,就是隱藏在內(nèi)心深處的那個「要」!「要」、「不要」都算欲!那是一種「我很想要」、「我沒有要到會難過…」等欲望;當(dāng)然也包含著種種「不要」的意念在內(nèi)。
你說「要」、「不要」都算欲,那么對明天的行程做一個計劃表,這也算欲嗎?不算的,因為你在計劃之間,沒有欲望來襲時的那種強烈沖動,也沒有欲罷不能的煩惱牽絆,這種念頭通通叫「無念」!對帶好惡情緒的念叫「無念」,不叫欲!這個觀念一定要辨別清楚,經(jīng)典才看得懂,也才不會在研究圣賢心法時,墮入頑空之病。
比如一個人連續(xù)三天生悶氣,你就會發(fā)現(xiàn)整個人的精力會不足,氣色也會走了樣!或是當(dāng)你盛怒之后,整個人會覺得非常疲累,有時連腰都會酸,背都會痛??梢娙藗兊挠囊粍?,就立即能耗散我們身中這一股浩然之正氣。時間再久一點,你會變得晚上睡不著,白天卻起不來,這就是你那安定的精、氣、神已經(jīng)散失大半的證明了。在你身中造化的主軸就是氣,氣散失了,造化必然遲滯,你的精神必然失調(diào)。
好比一個人要得到健康,最起碼就是血液循環(huán)要流暢,如果你的血管變小了,血液的流動只剩下百分之六十,請問這個代謝效率還可以維持你的健康嗎?我想能維持不死就不錯了!我們身中的浩然正氣也是一樣,氣散失了、變少了,整個神性的代謝造化功能也遲滯了,去濁留清的功能也降低了,清的留不住,濁的必然增加,所以就愈來愈無精打采,愈來愈昏昏沉沉,這是自然的道理。
有這種情況的人一定常常遲到,上班情緒也會不太好,雜念很多,煩惱很多,因為氣一不足就飄蕩,氣飄蕩也等于心情在飄蕩,所以心情常常不太好,心情不好又會產(chǎn)生很多渴求,很多「要」與「不要」,就這樣走入惡性的循環(huán)而無法自拔。這些看起來好像不相干的事,其實都有著非常直接的關(guān)系。
總之,心會擾亂人的氣血、精神,這絕不是個理論而已,而是非常確切在你身中發(fā)生的事實。好比聽到一句話你覺得不入耳、不服氣,那當(dāng)下胸口的氣血發(fā)生了什么變化?不服氣時必有一個感覺在胸中變化,那個感受讓人不舒服,不然你怎么知道你不服氣?這不是你在頭腦里面想著「不服氣」三個字而已,事實上這三個字你并未想象,然而你內(nèi)在有一個非常不舒服的感覺正在發(fā)生,是那個感覺代表你的不服氣,是那個感覺讓你不舒服。所有的情緒都是這樣,情緒并非只是一個想法而已,最重要的是一種動蕩的感覺。
如何讓我們的心、神重歸清靜呢?去除七情六欲,內(nèi)守元和自然之氣,內(nèi)心自然而然就會安靜,七情六欲就不能存在。古仙云:“欲從心起,息從心定,心息相依,息調(diào)心靜?!?所謂不被貪嗔對待及分別知見所捆綁,是要對「胸中」任何正在升起的感受,不要加以分別取舍,只是看著它自在的發(fā)生,看著那股能量自在的來去,就像站在山頭看著云霧在山頭升降一般,投入其中,只是不與云霧有什么罣礙而已。所以「遣其欲」要從哪里遣呢?若比較「胸中感受」及「腦中思考」這兩者來說,關(guān)鍵在于正了「你對胸中感受的知見」,這點分別知見若能透過觀照加以導(dǎo)正,則腦中多如牛毛的飄蕩思緖,將不平而自平矣。
凡事要成功必要找對方法,「欲」是一種感覺上的知見,因此要遣去你的欲,要從正了感覺上的知見來著手,雖然這樣聽比較不容易懂,但是只有這樣做才是有用的。
只有導(dǎo)正你對胸中感受的知見,才有可能使你從「欲」的捆綁中解脫出來。而不是一直在腦中告訴自己,這個不對、那個不該、我不能如此…你這樣一直告訴自己,并不是沒有用,而是只能得到短暫的作用,最后你不是感到內(nèi)心無比的矛盾,就是覺得老是在欺騙自己,以至于澈底的失敗。
不能遣除欲望的人,心就亂,能夠遣除欲望的人,心就靜。接下來我要來解釋什么叫「靜」。經(jīng)典所謂的靜,不是舉止動靜的靜,而是順著本性才叫靜,靜與動相對,「順性曰靜,逆性曰動!」靜就是順著身中本性的自然律動叫做靜,違反這個本性的自然律動一概叫做動。好比太陽從東邊起來西邊下去,你說它是動還是靜?這就是靜。因為它沒有一點點人為的造作去破壞原有的規(guī)律。同樣的,人心的靜,也是指那自然的規(guī)律而言。人心可以思考、可以計劃、可以謀略、可以感覺…,這都屬于人心的自然功能的一部分,它本來就該這樣。如果人心順著它應(yīng)有的功能來運作、來思考、來感覺,我們說它是動還是靜?是靜!
六欲,指六根,六根指眼、耳、口、鼻、心、意。欲,染著之貌,情愛之喻。觀境而染,謂之欲。所以眼見耳聞,意知心覺。世上之人如果能斷其情,去其欲,澄其心,忘其慮,而安其神,那么六欲自然而然就會消滅不能存在。三毒,指身、心、口。人有身時,身有妄動之業(yè)。心有妄思之業(yè),口有妄語之業(yè),又說三毒為三尸,上尸彭琚、中尸彭瓚、下尸彭矯。上尸好華飾,中尸好滋味,下尸好淫欲。人若能斷其華飾,遠(yuǎn)其滋味,絕其淫欲,去此三事,就能使三毒消滅,三毒既滅,就能神如氣暢,自然清靜。
所以不能者,所以不能夠做到的,指人心被名利、聲色、滋味等所動,性亂情惑。為心未澄,指心不能澄清。欲未遣也,指欲不能去除。此句言人心迷惑未斷,心有所染,不能窮盡妙理。
人能斷情、絕貪、去欲,即無三業(yè)之罪,使心處于形內(nèi),不能夠從外形上看到心內(nèi)世界,心無其心。即無心可觀,無心可觀則無所用,無所修,就達(dá)到清靜之道了。
形由心主宰,心由形表現(xiàn)出來。形無主就不能安靜,心沒有形象表現(xiàn)出來就不存在,心處于內(nèi),形見于外,內(nèi)外相承,不可相離。心離開形體,叫做無心。無心,也就無形,所以叫做形無其形,形無其形就合于道。老君曰:“吾有大患,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span>
物,道之妙用,非世間的一般物體,五行造化謂之物,塊虛然有凝謂之形。凡是有形質(zhì)的,都是后天之物,物無其物,謂之真,真空也?!兜赖陆?jīng)》云:“道之為物,惟恍惟惚?!庇衷啤盎匈夂踬猓渲杏形??!贝司溲孕薜乐浚瑧?yīng)當(dāng)認(rèn)取先天恍惚中的真物,而放下后天有形的假物,如此才能修道成真。
三者,指心、形、物???,道之用。此句言凡夫俗子,都執(zhí)著身、心、外物三種東西,而學(xué)道的人,又常常執(zhí)著外面的法界,內(nèi)里的元神,遠(yuǎn)處的神通,以至“凡”能證“圣”,“圣”不能證“神”。如果能摒棄這些,使大道賦予了神性,即可超凡入圣了。再進一步修煉到“圣而不可知謂之神”的高上境界,即是真空的境界了。
觀空亦空,空無所空:空,真空??沼袃煞N形式,有大空,有小空。此二空具無則自然不染正性,以成真道。觀空也空,大道無象,空也有空象,應(yīng)把此空象也加以忘去,則真空之境更加真實。空無所空,凡居有質(zhì),都憑借大道而成形,一切物類,都是從道產(chǎn)生。大道坦然常存于物,非為斷滅也。
所空既無,無無亦空:大道沒有窮盡,修道到了空也沒有處所之后,空也沒有了。如果仍然有空,就不能達(dá)到無空的境界,再進一步做到無之又無,就無也不存在了。
無無既空,湛然常寂:無無,無執(zhí)。世間萬事萬物,都?xì)w于無,功夫到了無也沒有的地步,就萬法都空了。達(dá)到湛然而又圓滿的真體,即成真道了。
寂無所寂,欲豈能生:寂到了盡頭,連寂都不存在了,就到了無為、無事、無欲的境界,自然成道了。
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靜,自然無欲。求靜必先遣欲,有欲則患生,無欲則無憂,無憂則可進入真靜。
真常應(yīng)物:真,體無增減謂之真。常者,法也。常能法則叫真常之法。法則真常應(yīng)物,隨機而化導(dǎo)眾生?!凹湃徊粍樱卸焱ā?,“感而遂通”依舊“寂然不動”。才能真常應(yīng)物。
真常得性:凡欲得成真性,須修常性而為道性。得者動也。動其本性,謂其得性。
常應(yīng)常靜,常清靜矣:“事來則應(yīng)”常應(yīng)則無所不應(yīng)。常者道體也,應(yīng)者靈機也,言道體可以隨機而應(yīng)萬變?!笆氯t忘”如浮云過空,云過則天又清又靜??芍还芴熘性茻o云,而天體本靜,不管心之有事無事,皆可常若無心,無心之心,是為道心,是為真心,真心乃清靜無染之心,也即可應(yīng)萬境萬變而永恒不變之心。舉個例子:就像收音機一樣,頻率如果差一點,就很多噪聲;頻率如果對了,音質(zhì)就非常的清晰,能夠清晰的去執(zhí)行它的發(fā)音,這就是真正的「清靜」!清靜乃是最活潑、最暢然、最明白四達(dá)、沒有一點習(xí)性的噪聲干擾,這才叫做「清靜」。若以為什么訊號都必需沒了才叫清靜,那么這臺收音機也可以丟了!
如此清靜,漸入真道:真道,指清靜之性。真,即為道。此句言經(jīng)中不言,令人須假性修,漸進而成真。
既入真道,名為得道:此句接上句,言既入真道,名悟修真。煉凡成真,煉真成神。
雖名得道,實無所得:雖然從名目上說,似乎是得到了道,但其實道為天地之本原,宇宙之原動力,大自然之規(guī)律。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于上古而不為老。太上無極大道,本無得無失,無形無象,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故曰實無所得。
為化眾生,名為得道:化,返以守神謂之化?;?,遷變之義。逐換應(yīng)見之名,化別種種,應(yīng)見容儀。有無莫測,透化時人。透化者,指事為喻。恒勸開悟教道之名。普令后學(xué)之人。舌惡從善,惜身保命。故要歸于圣教。只有太上西化流沙,八十一國,亦法視相,或見大人,身千丈;或見小人,身長丈八。變化無方,易形改號。或曰金仙,或曰梵仙。隨方設(shè)化,同體異名。教人修道,去妄成真。乃立清靜之教,是為得道。
能悟之者,可傳圣道:悟,覺,猶通。此句言凡學(xué)仙之人,若得真理,則不以西竺東土為名,分別六合之內(nèi),天上地下,道化一也。若悟解之者也不以至道為尊,也不以眾教為異,也不以儒宗為別。能悟本性,非分別所得。但能體似虛無,常得至道。歸身內(nèi)修清靜,則順天從也,名合人事,可以救苦拔衰。以此修持,自然清靜。人能清靜,至道自來,不求而得,不學(xué)而成。清靜自然,至道歸身,所以說可傳圣道。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zhí)德。執(zhí)著之者,不明道德。
上士,有修為有涵養(yǎng)的上等智慧的人,是上德派生的。下士,指修為涵養(yǎng)各方面都次于上士的人。爭,求靜,執(zhí)有之意。此句言有修為有涵養(yǎng)的上等智慧的人,不與外界爭勝爭強而自強。你看那兩三歲的小孩在劃拳,贏也高興、輸也高興,一點也沒有受到輪贏的捆綁,這就是「無爭」。這是上士所獲得的福氣,而下士由于一味爭取身外之物,而失其內(nèi)在真性,終使神喪氣絕,一無所獲。就如同兩個小學(xué)生在劃拳就不太一樣了,輸多了就會有點生氣了。而兩個成人喝酒劃拳,劃到吵架的,也有劃到相殺的!在辦公室里也??吹絻蓚€人互不順眼,一句來一句去,刺激來刺激去,想讓對方難看!可見那爭勝的心,年紀(jì)越大捆綁越深。
德,是道所表現(xiàn)出來的,通于道。經(jīng)云:“道之在我即為德?!庇衷疲骸暗抡叩乱??!钡碌捏w性特征都同于道,道無形無象,含而不露,空虛而無跡象,卻無所不有,無所不在,無所不為,無所不成。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養(yǎng)萬物,卻不自恃、自彰。這種特征表現(xiàn)在人身上,就叫“上德”。上德和常德一樣,是內(nèi)在的、實質(zhì)的,無形的、自然的,而不是外在的、表面的、形式上的東西。因而,無形的道是大道,無形的內(nèi)在之德是上德。而下德之人,一味追求有為之法,漂流于形、情之間,自以為是,無法突破小我而進入無我的高尚境界。古人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上等德行的人心地磊落坦蕩,而下等德行的人總是計計較較、哀哀戚戚!這都是爭得失、爭聲名的執(zhí)德的心態(tài)所造成的;這個社會上大家總是追求鶴立雞群,追求出類拔萃,這「好名」的心態(tài)堅不可摧,就是這里所說的「執(zhí)德」。
執(zhí)著之者,不名道德:執(zhí)著,指執(zhí)德、下德。道德,指通變無方,存亡自在,應(yīng)見即用,能尊能貴,悉皆自然。此句言下德之人,故執(zhí)諸相,行流涉于有為,是不懂事理,不懂道德的人,不能得道。例如:貪求名譽是不好的事,這是很容易懂的。但追求出類拔萃、追求被眾人肯定,到底里面有沒有隱藏著貪求名譽的成分呢?實際上大多數(shù)的人在努力的追求一個高遠(yuǎn)目標(biāo)時,心中常隱隱約約懷著好名的貪執(zhí)在里面!也就是想要讓人家看得起的心理。
你會問說:「盡力的在社會上努力,追求更超越、更美好的生活,不應(yīng)該嗎?」這當(dāng)然是應(yīng)該的。譬如:專心的研究科學(xué),這可以讓社會更好,當(dāng)然是應(yīng)當(dāng)?shù)模谶@個努力不懈的過程里面,不要隱藏著邀名、邀功、邀利的心在里面作祟。
很多人窮一輩子精力去追求一個目標(biāo)、一個什么獎,甚至還有人用盡各種巧詐的手段要去獲得,這就隱藏著不凈的因素存在了。這到底是在貢獻(xiàn)人類,還在偷名?你也聽過大學(xué)教授偷學(xué)生的著作,或抄別人的著作來達(dá)到創(chuàng)作來提升自己,這就是「下士好爭」與「下德執(zhí)德」的手段。
因此在所謂有志節(jié)、有程度、有勇氣的表象下,常常是夾帶著好名、好位等不為人知的不凈心理存在。想指出這類的病,卻又惹得大家振振有詞的反駁,所以說「執(zhí)德」是特別難治的病。
??吹饺藗冇玫美聿火埲说膽B(tài)度,來批評一些犯了一點點過錯的人,以便顯示自己的正義感;或是有些自律甚嚴(yán)的人,對于別人的一可點錯誤,便顯現(xiàn)得無法容忍,滿臉的不屑,這不也是過了頭嗎!
為什么老君叫我們不要執(zhí)德,要放下?原因是當(dāng)我們在執(zhí)德時,情識也正在奔動,周身造化也正在改變,你正以這種貪執(zhí)的方式,在殺傷你的生生之性,雖然這種貪執(zhí)義正辭嚴(yán),但依然是走向消亡之路,不是走向返本還原之路。執(zhí)著「德」與執(zhí)著「不德」的情識皆傷本性,所以修行要學(xué)習(xí)在你的內(nèi)心上,把「德」與「不德」的執(zhí)著皆放下,因為它們都是對待,皆傷本性。
此段總講了人能安分守己,善保自性,摒去一切塵障,樂道抱德,自然靈性升華,福壽無邊,切莫執(zhí)著一事一物而自困愁城,成為一個不明事理,不能自拔的人。
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但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妄,動。情浮意動,心生所妄。動,亂思,因妄亂了本性。此句言一切眾生不得真道的原因,都是被情染意動。妄有所思,思有所惑(惑,感其情而妄動于意)。意動其思而妄生于心。人一旦有了妄動之心,自然不能清靜,又說妄動即亡。都亡失道性。所以說逐境而感情妄動,不能得到真道。
驚,指心之極畏,不只指盡驚。驚有兩種情況,一指內(nèi)修清靜,忘了形而驚其神;二指外習(xí)事情,勞于心而驚其形。此句言既驚其形體,內(nèi)誘自然驚于其神。要想心神安靜,就要外欲不生,欲不能生,自然清靜。
所以一個人若常常有妄心,心情常常起伏,他的精神便逐漸耗散,久而久之,每天都會覺得很疲憊。好比一個人如果連續(xù)三天心情都處在極不好的情況下,三天后他必然會感到心力交疲的。這就足以證明,人的妄心確實會擾亂周身的造化,會擾亂我們的精氣神,以及我們的本性。
人如果驚其神,外就有所著于境,內(nèi)里就失去正性,也可理解為道貴守一,不可著于萬物而驚其神。
既著萬物,即生貪求:貪,過分追求、偏愛。有兩種情況:一是貪于世事,外求華飾欲樂,這種情況為陰咎,不合于陽,就不能清靜,是為沉滯;二是貪于進修窮尋真理,堅求至道,這叫內(nèi)貪。這種情況屬于陽,能體道合真,自然清靜。該物若能帶給你一種很好的感受,因你對感受有貪求,所以下次你就會一直想追逐該物,以換得這種好的感受,這便是著于該物而生起貪求了;反過來說,如果該物所帶給你的,是一種不好的感受,那么下次你就會因該物的出現(xiàn)而感到不安,最后你會想把它去之而后快。
既生貪求,即是煩惱:貪求外事,要漸漸斷除;貪求內(nèi)事,要勤勤修進。雖然是內(nèi)求至道,也不可以固執(zhí),如此也能生煩惱。這里的煩惱也分兩種情況,有輕重之分,一是輕煩惱,二是重?zé)馈]p煩惱是貪求至道,這種情況也生煩惱。二是外求世法,名重?zé)馈]p就合陽,所以叫清,重即合陰,所以叫濁。雖然分了輕重,但兩者之間有是相對的。貪就會生迷惑,但是要舍重棄輕,內(nèi)守元和,湛然不動,所以叫懷道抱德了,自然而然就淳樸了。
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濁,染。辱,污。流浪,指反復(fù)??嗪?,苦的大海,海指大。此句言人的身心逐于外物,憂苦自然而然就產(chǎn)生而擾亂自身,在生死之間反復(fù),永遠(yuǎn)不能脫離輪回,流浪于苦海之中。憂苦的事不能夠休止,都是出自人心造作的。學(xué)道的人,都內(nèi)守其一外除其思(一,指身)。圣人云:“存三守一。”(三,指精、氣、神。)但守其身,必存于三。所以《西升經(jīng)》云:守身不失,常存也,專守其一,不生妄想,即免于苦海,沉淪憂苦,不著于身。心自然解脫,自然清靜。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真道是常存的,無時不在,不生也不滅,她外包天地,內(nèi)入毫芒。運行日月,長養(yǎng)萬物,人能悟解,自然而得,得的不是外在的東西,而是道。所以太上說,人能覺悟,悟則本性謂之得道也,所得到的道不是大道,大道是難求難得的。經(jīng)云: 道本無形,莫之能名,得悟之者,惟己自知。”善人常能守于清靜,都是得到真道的人。
此段總講了眾生所以不能得道的原因,是由于妄念之起,貪求身外有形之物,大傷自己精氣神,以至流浪生死,常存苦海濁辱之中,受苦受難。如果一心向善,修煉真常之道,一旦了悟大道的規(guī)律,修之不輟,自會有成,以達(dá)到常清常靜,有至樂而無苦難的真常境界。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誦此經(jīng)萬遍。此經(jīng)是天人所習(xí),不傳下士。吾昔受之于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于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于西王母。西王一線乃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于世,書而錄之。上士悟之,升為天仙;中士修之,南宮列官;下士得之,在世長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門。
左玄真人曰:學(xué)道之士,持誦此經(jīng)者,即得十天善神,擁護其身。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煉形。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經(jīng),悟解之者,災(zāi)障不干,眾圣護門。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滿德就,相感帝君。誦持不退,身騰紫云。
這一段是述及《清靜經(jīng)》的出處以及妙用。我們就不再累述。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