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故事 2008-01-28 10:22:22 閱讀2 評論0 字號:大中小 訂閱
注:下面是上海的一位媽媽在參加了孫瑞雪老師的培訓后,做的相關筆記,一個字一個字的輸入,變成我們能夠看到的這個內(nèi)容,這位媽媽希望這個內(nèi)容能夠傳播到更多的地方,被更多的家長朋友看到,了解到......,在此,為她的行動感動....并深表謝意..
去年參加機構培訓時做的筆記,一直想整理出來,一直偷懶,現(xiàn)在慢慢整理,歡迎有興趣的筒子們一起討論
------------------------------------------
這些年,我們在教育的過程中,看到了大量的缺少父母愛的孩子。我們發(fā)現(xiàn):父母說我們是愛孩子的,但我們在孩子的身上看到的狀態(tài)卻是一個無愛的結果。這到底是為什么?是什么導致了這樣的結果?這是我們今天要談的一個話題。
今天,我們要談的第二個話題是:愛,對我們自己,對我們自己的孩子,到底意味著什么?如果我們把這個問題搞清楚的話,我們就能知道,我們?yōu)槭裁匆獝酆⒆印?/p>
對蒙氏有些了解的父母,我們都知道,兒童從生下來的時候,兒童內(nèi)在有個很強大的力量——就是他能夠學習他能夠感受到的所有的東西而不用你指導他,他有這種潛在的力量。但是,如果在出生只后沒有相應的環(huán)境,這個力量就是潛伏在他的內(nèi)在,而無法發(fā)揮作用。由于他沒有外在的環(huán)境的配合,所以這個強大的力量就被浪費掉了。那么現(xiàn)在常常講兒童的發(fā)展,它是智能發(fā)展的發(fā)展,而這個發(fā)展首先需要的就是“愛”。
那么,嬰兒出生以后到底擁有什么東西呢?我們首先要說的就是兒童和成人是不一樣的。一般情況下,我們不可能見到一個成人向周圍人不停的要求對他的愛。但是,當所有的嬰兒出生之后,我們所有的人,無論男人、女人、老人還是小孩,包括有些小孩見到小小孩,他都會對小小孩微笑。我們自己都控制不住,我們一見到小小孩,就會對小小孩“哦……哦……”,就算一個很惡的人,一個罪犯都會對小小孩“哦……哦……”這是什么原因呢?
我們用一個形象的比喻就是:嬰兒剛剛出生的時候,他是從天國來的,是從另一個高于我們這個物質空間的地方來的,而那個地方的法則是以愛的法則存在的。他是從那個地方來到地球,將那個地方的愛的法則也帶來了。所以,嬰兒到地球上頭兩年,基本上大人們都能夠控制住自己惡劣的秉性,能去愛孩子。那不是因為我們成人的內(nèi)在有愛,而是這個嬰兒誘發(fā)了我們的愛。但是兩年之后,我們的這種愛的感覺就會隨著孩子的生長,就會慢慢慢慢被遺忘掉……
從這個角度來看,對兒童的愛和成人的愛,有著本質的不同,不同點在哪兒呢?就是兒童出生的時候,一直到他長到18歲,愛應該是個互動的過程,愛與被愛應該是個互動的過程,那么這個過程一直達到什么時候,愛才能在一個人的內(nèi)在真正被建構起來呢?以我的對兒童的認識,是18歲。當一個人,他獲得愛,獲得到18歲截至的時候,愛就在他的內(nèi)在被真正的構建了起來。(首先他從0-6歲,這個期間他要從成人那兒獲得愛,我們一會兒來說這個東西到底對兒童意味著什么。那有了這個過程以后,我們知道6-12歲,我們說到最完美的狀態(tài)的時候是12-18歲)
那我們來分析一下,愛對孩子到底意味著什么呢?我們首先知道的就是,從出生的時候,兒童身上自身是沒有愛存在的,他沒有愛的品質,他帶給我們的是愛的鏡像。對“鏡像”,我舉個例子說明:比如說,上海人到北京去,一般從面目表情上就能看出他是上海人;而北京人到上海來,從面目上也能看出他是北京人,因為兩個地方的人的面目長相確實不一樣。但是,不要著急,一年以后他們到哪里就是哪里人。都說北京人的面子特別大,但是他到上海以后長著長著面子就會縮小——這個是因為,他來的時候,是把北京的那種鏡像帶來了,但這個東西不能持續(xù)很久。
嬰兒也一樣,他出生的時候,將天國的愛的法則帶到了地球,但這種鏡像并不能存在很久。那么他為什么要將這個東西帶到人間來呢?他是為了喚起成人的愛。他要喚起你們的愛,否則他在地球上沒有辦法活下去的。要喚醒你們的愛,要喚醒多久呢?他用整整兩年的時間來培養(yǎng)你的心靈。
嬰兒剛剛生下來的時候,很多媽媽不知道該怎樣愛孩子,你們自己也一定有體會。一個月以后,你突然發(fā)現(xiàn)你跟這個孩子開始有了溝通。剛開始的時候你說你愛他,那都是假的,(BBMM們笑?。┠鞘且粋€概念,一個詞匯,那不是真的。(再笑!)但是當你生下孩子,一個多月以后,你突然發(fā)現(xiàn),你的內(nèi)在開始跟他有溝通了,而這個過程能持續(xù)兩年,那這個孩子就把媽媽培養(yǎng)出來了。
所以如果頭兩年,你的孩子讓別人帶了,那你不用擔心,你一生都不可能跟孩子溝通得更好。除非2年之后,你努力的發(fā)現(xiàn)你自身的問題,你才能跟你的孩子溝通好。這就是為什么在中國現(xiàn)在的社會中有很多老人過得很……,你就發(fā)現(xiàn),他們的孩子對他們的愛是出于責任,不是出于愛。“我給你錢,你不要鬧。”他不關注他。他在內(nèi)心里不關注他,因為他們之間沒有愛的存在,但由于有愛的時候,他對你的關心就是“我要知道你的心情如何””“我要知道你內(nèi)心的需求是什么”這種互動,你愛我,我愛你,這種互動的關系,才能讓人真正消除人們內(nèi)心的無望。
兒童在出生的時候,自身沒有愛的存在,那怎么辦呢?他只有一個辦法來獲得他內(nèi)心的這種愛,就是通過大人對他的激發(fā)。首先,他帶來一種愛的鏡像,來喚起成人對他的愛,然后成人開始愛他,來激發(fā)他內(nèi)在的愛。愛是在人的童年被激發(fā)的,剛開始只有一點,然后越來越大,越來越大……(此時孫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大大的波波糖的圖形 )
這個愛到多大的時候就完善了呢?到16歲的時候,孩子內(nèi)在的愛就形成了一個自我的體系,這時人就不再需要外來的愛來給他幫助了。他的內(nèi)在的力量已經(jīng)能夠讓他的愛自我循環(huán)了。那這個時候,這個人就什么也不怕了。他就解決了他所有的,也是我們現(xiàn)在所面臨的問題,比如說危機感、不安全感、仇視,即使在一個極度消極的環(huán)境中,他也能夠積極的生活下去。
我們知道有一個心理學家,弗蘭克,他是維也納人。大概他的生存環(huán)境是我們能想到的頂點的生存環(huán)境,他曾經(jīng)被納粹抓進了奧斯維新集中營,那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可怕的一種生存環(huán)境,但是這個人在那樣一種生存環(huán)境中活下來了,而且使他的生活富有了意義。那個環(huán)境是我們不能想象的,但是他在那么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中,為他的生存、為他的生活找到了意義。這樣的人,就是因為他自身的愛的體系是完善的。
因此我們回過頭來再看時,我們發(fā)現(xiàn):由于兒童沒有愛,他需要通過成人的愛來激發(fā)他的愛,他僅僅有一棵種子埋在他的心中,他需要母親對他的愛,讓他自己的愛越來越大、越來越大、越來越大……直到大到在某個年齡的時候,他的愛能自我循環(huán),他不靠外面的愛再給他生活的勇氣。他有內(nèi)在的東西來支撐自己,他不去看別人的臉色,無需靠一些外在的東西,比如搞個好看的發(fā)型來吸引別人的注意呀,穿個奇裝異服來吸引別人的注意呀,做些驚世駭俗的事情來吸引別人的注意呀,他不必靠別人的認可來影響他。
前不久,我在北京見到一位朋友,他是業(yè)界一位非常有名的人,我們有短短的幾天時間在一起學習,我覺得他所作的很多事情僅僅是為了彌補他在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問題,他度過了一段很艱難的時期,經(jīng)過他的努力取得了今天的成就,但是他今天所有的成就都把自我拋棄了,自我、家庭 所有的東西都在為他做犧牲,而他只不過想讓別人承認他非常優(yōu)秀,他就為了這一點點事情,付出了孩子、妻子、全家人以及他生命的代價在做這樣一件事情……
馬思洛所說的“自我超于”的一個過程,就是你必須超越你的自我,那么你如何超越你的自我呢?你不再依賴外界給你能量,你不依賴外界給你動力,你的自我必須依靠自己來完成。
那為什么我們中國的媽媽帶孩子的時候會是這樣一種狀況:上完我們的課,頭兩個月信心百倍——我要給孩子愛,兩個月以后——完蛋!這個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她自身沒有這個愛的體系,由于她本身沒有得到足夠的愛,她的愛的體系沒有完成,所以她要依靠外面的力量來給她輸送能量,就是說她首先要依靠別人的愛來給她力量,使得她能夠去愛她孩子。
那么我們說,兒童為什么需要激發(fā)出成人身上的愛呢?因為兒童要成長,兒童必須通過獲得愛才能成長,如果兒童沒有獲得愛的話,兒童是不成長的。
我們看到大量的孩子的狀態(tài)是:你看到他的年齡在5歲了,但是他的心智停留2歲。成人也是:你看到一個人,他年齡30歲了,但是他在某個領域的心智年齡停留在4歲。舉例說明:比如說我的媽媽,70歲了,她經(jīng)常做的事情象4歲的孩子,你問她為什么呢,她就搖頭說“我不知道嘛”——她確實是不知道嘛,她的心智就還停留在4歲。當一個孩子4歲的時候,他做4歲的事情,你覺得他可愛,是不是?但如果一個人30歲,50歲,70歲……他還在做4歲的事情,你就會覺得他很“可恨”,是不是這樣?
所以我們提到的一個問題就是:如果你不能持續(xù)的給孩子愛的話,孩子的這個過程就不能圓滿的完成,你的孩子就會永遠停留在愛與被愛的層面中上不去——停留在這個層面已經(jīng)是一個比較好的狀況了。你希望你的孩子出人頭地,希望他成為一個杰出的有成就感的人,但如果一個人永遠停留在愛與被愛的層面上,你仔細想想,每個人的精力都是那么多,這個人停留在這個層面,那么他大量的能量都會放在這里:怎樣吸引別人注意力,怎么獲得別人的關注,比如干了漂亮工作,領導一定要夸獎我,他不夸獎我,我就干得沒有意思——為什么呢?原因是我需要獲得別人的肯定。如果人永遠停留在這樣的一個層面而沒有辦法跳躍過去,那他就會被耗在這個一種狀態(tài)中。
我們說說到的另一個問題是,如果兒童無法完成這個愛的體系,那么他還會出現(xiàn)這樣一個狀態(tài):沒有安全感 害怕……
家長:如何掌握您所說的自由,自由和引導之間的關系,還有就是自由的度,怕過了以后變成了嬌慣和溺愛?
孫瑞雪 : 我們不用這兩個詞,因為它不包含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內(nèi)容,我們給孩子的教育的內(nèi)容是提供給孩子好的環(huán)境,自由是讓孩子做自己的主人,在行為和意識上不控制孩子,做到這一點太難了,我們經(jīng)過長達有十幾年的教育,辦學也有八九年,包括我個人在內(nèi)想做到這一點太難了,因為我們太想讓孩子說這個好,我們認為兒童做的這個事情是沒有意義的,甚至我們認為一個孩子為一件小事而哭泣,我們就會對他說:“你看這么小的事你都哭,”似乎每一件事情都應該根據(jù)它的價值而決定滴幾滴眼淚,這個原因是因為我們控制孩子的愿望太濃烈了。所以一般情況下我們會建立幾個規(guī)則。
我認為有兩種規(guī)則是比較可行的,第一種規(guī)則就是對道德沒有傷害,對健康沒有傷害,對生命沒有傷害,其它的都給孩子自由,這是一個比較廣泛的含義。第二種含義是我們學校和我們自己建立的規(guī)則就是第一不可以有粗俗和粗野的行為,第二個別人的東西不可以拿,第三個如果別人先拿了你要學會等待,第四個就是拿了東西以后要歸位。還有一個就是學會拒絕別人。我們是非常提倡學會拒絕別人,并且因為我們的錯誤去給別人道歉,我們的規(guī)則就這幾條。其中我們有一條規(guī)則是別人的東西你不能拿,孩子的東西完全屬于孩子支配,我們不能因為家里來一個親人朋友,就把孩子抱到另一個房間,把房間讓給朋友??;也不能因為家里來了一個孩子,就將他的東西讓給其他的孩子。這不屬于自私的問題,因為你把他的東西給別人,給他產(chǎn)生一個觀念,就是我也可以強行的拿別人的東西,這是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
我覺得,對一個4歲以前的孩子,我認為你把握的規(guī)則就是前面那三條,對道德,對健康,對生命沒有危害,其他的都可以讓孩子去做。
在同齡小社會中成長
3歲前嬰幼兒與人打交道的許多知識和本領,并不都是由父母傳遞的,而是在與小伙伴的交往過程中獲得的。寶寶與小伙伴之間的交往,與他同成人的交往相比,有著人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例如,嬰兒通過互相模仿,可學會一個玩具的多種玩法,開闊了眼界,發(fā)展了動手操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家里孩子習慣于獨占玩具,與家長做游戲遇到問題時,家長往往遷就他,不能學會體諒別人。同小伙伴一起玩耍時,一不能獨占玩具,二要體諒別人,否則會遭到拒絕。而當他向小伙伴們表現(xiàn)出微笑、愉快地發(fā)聲或說話、友好的撫摸、高興地拍手、關切地注意等積極地社交行為時,就能及時得到同伴的肯定與接受,進而得到分享與合作的歡樂;反之,如果他去抓人、打人、搶奪別人的玩具,就會引起同伴的反感,或引起同樣的行為。這樣,就使他在各種各樣的社交情境與場合中,在各種矛盾與沖突中,有機會學習調整自己的社交行為,去掉不友好的行為,以獲得小伙伴的歡迎。這種學習機會是家庭與父母不可代替的。
· 社交--戶外活動的首要任務每當風和日麗之時,家長就抱著小寶寶到戶外活動了。多曬太陽,預防佝僂病;學認周圍的常見物;讓寶寶學爬、站、走、跑、跳等運動技能,固然都是戶外活動的目標,然而,為寶寶提供與同伴交往的機會則應是戶外活動的首要目標。因為在外曬太陽時,會有許多年齡相仿的孩子,這正是鍛煉寶寶社交能力的大好機會。幾個月的寶寶最簡單的社交行為就是對視、相互注意。彼此逐漸熟悉后,您可以教他主動和小伙伴握握手、摸摸腳,互相親親臉蛋等。當寶寶學會稱呼后,每次見面都互相稱呼對方的名字,1歲半左右就可玩一些合作游戲,如互相扔球等。
· 選擇一個"搭擋" 嬰兒兩兩在一起活動比許多兒童在一起活動更有利于社交行為的發(fā)展。因此,您需要仔細觀察寶寶的社交活動,幫他選擇一個他最喜歡的小伙伴經(jīng)常在一起玩;也可在許多友好的小伙伴中經(jīng)常兩兩在一起游戲,進行較深入的交往。
· 和大孩子在一起玩讓寶寶與比他稍大一些的孩子在一起玩有許多益處。一個2歲多的孩子,最容易理解比他小1歲的寶寶在交往情境中發(fā)出的1-2個字音的意思;小寶寶也往往能聽懂小孩子的吩咐,也喜歡模仿大孩子的語言,這對寶寶的語言發(fā)展十分有益。尤其是當寶寶會說8-10個字的寶寶復雜的句子之后,他往往喜歡參與孩子們的"娃娃家"游戲,聽從大孩子的吩咐,幫著給娃娃看病、打針、吃藥、上街買菜、哄娃娃睡覺等,這時寶寶樂于參加到孩子們的"家庭"中當信小角色。大孩子們當爸爸媽媽,小寶寶自然就當孩子,各得其所,樂在其中。在這些角色游戲中,寶寶能學會許多交往的規(guī)則技巧,獲得與人交往的成功體驗。
· 小玩具與大型玩具的作用嬰兒的交往大都是圍繞著玩具或物品而發(fā)生的,而大多數(shù)的同伴沖突往往是因爭奪玩具而起的。當寶寶在玩一個小的、可以個人控制的玩具,如汽車時,別的小伙伴發(fā)現(xiàn)了,也想要,并試圖去拿,這時,寶寶就面臨著兩種選擇,要么將玩具給別人玩,要么自己繼續(xù)獨自玩。前者可使兩個孩子的交往順利展開,后者則地發(fā)生沖突,在這種情況下,成人不宜過多干預。例如,當寶寶抓住玩具不讓別人搶時,您大可不必強迫孩子放棄保護自己的權利。當然,您可以在旁適當?shù)刂笇?,如讓別的寶寶用自己的玩具和寶寶交換玩耍,或讓寶寶和別的孩子在一起玩,共同分享。當兩個孩子發(fā)現(xiàn)他們共同玩一個玩具,各自都想控制玩具時,對方的存在,對自己有一定的約束性,從而學習注意別人的需求與情感反就,以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多帶孩子到有大型玩具的場所和同伴們一起玩耍。大的、不可獨占的玩具,如蕩船、滑梯、攀登架等,能減少小伙伴之間的沖突,使孩子學會按秩序、等待、謙讓、互助等更復雜的積極的交往活動,使孩子的社交能力健康發(fā)展。
愛我就要和我分享,是成人的邏輯。孩子并不是這樣思考的。
將東西遞到別人嘴邊與松手放入別人嘴中,這是兩個獨立的動作,寶寶的大腦要將這兩個動作協(xié)調一致并不是我們眼中看起來那么容易的事情。
1歲4個月的寶寶,開始有自我意識的萌芽了。相對于剛出生嬰兒的“世界既我,我既世界”的認識,他已經(jīng)進步到明白“我是獨立的個體”——吃到我嘴里的并不等于別人也吃到了。他需要反復體驗“我”“他人”的概念。
同時這時期的孩子多數(shù)都會出現(xiàn)咬人、打人,也不是有意識的打和咬,對象多是爸爸媽媽——讓他最能信任的人,這個時候成人不要扳起臉來教訓孩子,可以忍耐一下,這個階段自然會過去。也可以平靜&堅定的握住孩子的手,平視孩子,對他說“不要這樣,媽媽疼”——不必特別灌輸給孩子“打”和“咬”的概念。
現(xiàn)在這個階段多數(shù)孩子都是這樣,如果你觀察到你的孩子有委屈或者不愿意的表情流露,但是不敢對別的小朋友表示出來(很多小朋友是直接用打的),你可以陪陳陳一起過去,對別的小朋友說“這是陳陳東西,請先得到她的允許再玩”“別人的東西,要得到允許才可以拿,請你還給陳陳”,等陳陳的語言能力強了,鼓勵她自己對小朋友這樣說。
象玩具交換我以前是試過的,效果不錯
一次帶湯包下樓,自己還推了輛小車。湯包和幾個同齡小朋友看中了幾個大一點孩子的球也想玩,人家家長就把球拿來給我們。這下球的小主人不愿意了,哭鬧著要搶回來,我告訴她給她玩我們的車,把球給小朋友玩一會,交換下好嗎?她馬上破涕為笑了 很樂意地主動把球交給我,把小車推到一邊玩了。
小朋友到了一定年齡階段都有保護意識,保護自己的東西,保護自己的家人,有主人翁的意識很好啊,不要剝奪她的權利而是給她安全感。引導他們一起玩或者一個個接著玩。方法總比問題多
UU的東西是UU的,必須經(jīng)過她的同意,別人才能拿;
在兒童還沒有這個意識的時候,勉強她去向別的孩子要回是痛苦的,同樣,當UU有了自我的意識之后,仍舊讓心理力量弱的孩子自己解決也是痛苦的,搶她玩具的孩子可能比她年齡大,力氣大,他們的家長不一定能夠給孩子建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和行為規(guī)則,這時候孩子可能需要你的幫助。
對于公共的東西,能誰先得到誰先玩;
UU的東西是UU的,必須經(jīng)過她的同意,別人才能拿;
在恰當?shù)臅r候,您可以告訴UU正確的做法,例如:在她表示出不愿意的時候,告訴她“你可以說:不”,然后你們需要尊重孩子的意見,讓他感到說不的時候是能夠有效表達自己的意愿。一遍一遍反復體驗后,孩子的心理力量會變得強大起來。
家長:如何掌握您所說的自由,自由和引導之間的關系,還有就是自由的度,怕過了以后變成了嬌慣和溺愛?
孫瑞雪 :我們不用這兩個詞,因為它不包含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內(nèi)容,我們給孩子的教育的內(nèi)容是提供給孩子好的環(huán)境,自由是讓孩子做自己的主人,在行為和意識上不控制孩子,做到這一點太難了,我們經(jīng)過長達有十幾年的教育,辦學也有八九年,包括我個人在內(nèi)想做到這一點太難了,因為我們太想讓孩子說這個好,我們認為兒童做的這個事情是沒有意義的,甚至我們認為一個孩子為一件小事而哭泣,我們就會對他說:“你看這么小的事你都哭,”似乎每一件事情都應該根據(jù)它的價值而決定滴幾滴眼淚,這個原因是因為我們控制孩子的愿望太濃烈了。所以一般情況下我們會建立幾個規(guī)則。
我認為有兩種規(guī)則是比較可行的,第一種規(guī)則就是對道德沒有傷害,對健康沒有傷害,對生命沒有傷害,其它的都給孩子自由,這是一個比較廣泛的含義。第二種含義是我們學校和我們自己建立的規(guī)則就是第一不可以有粗俗和粗野的行為,第二個別人的東西不可以拿,第三個如果別人先拿了你要學會等待,第四個就是拿了東西以后要歸位。還有一個就是學會拒絕別人。我們是非常提倡學會拒絕別人,并且因為我們的錯誤去給別人道歉,我們的規(guī)則就這幾條。其中我們有一條規(guī)則是別人的東西你不能拿,孩子的東西完全屬于孩子支配,我們不能因為家里來一個親人朋友,就把孩子抱到另一個房間,把房間讓給朋友住;也不能因為家里來了一個孩子,就將他的東西讓給其他的孩子。這不屬于自私的問題,因為你把他的東西給別人,給他產(chǎn)生一個觀念,就是我也可以強行的拿別人的東西,這是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
我覺得,對一個4歲以前的孩子,我認為你把握的規(guī)則就是前面那三條,對道德,對健康,對生命沒有危害,其他的都可以讓孩子去做。
不知道是寶寶站著就能拿到桌上的東西,還是因為拿不到才爬上桌子,我個人感覺,如果爬桌子這個行為本身沒有危險,不必阻止。
關于玩具,不知道他是否有過主動要求你們幫助的情況?也可以觀察一下,他是不是因為無法放入玩具而非常沮喪的表現(xiàn),比如:孩子已經(jīng)認識形狀,也想按照形狀將積木放入盒中,但手的使用能力可能略比大腦慢一拍,造成了孩子的預期與最后能達到的結果不一致而產(chǎn)生焦慮的情緒。如果有呢,可以在他允許的前提下適當給予幫助,比如說將適合的形狀放在靠近他手邊的地方;如果他自己很投入的工作并沒有要求你們幫助的愿望,或者非常專注并沒有焦慮、失望等強烈的負面情緒,成人不應該打擾孩子。
還不僅僅是這樣,找到適當?shù)慕虣C的能力建立在對孩子充分的了解、細致入微的觀察和敏銳的反應之上。
李躍兒在《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書中寫到:
中國的家長一般分為三類:第一類既懂教育又有責任心,他們的孩子容易成為人才;
第三類家長既不懂教育又沒有責任心,他們的孩子也比較容易成為人才;
最可悲的是第二類家長,不懂教育但有責任心,他們占據(jù)絕大多數(shù),失敗的孩子大都由這類家長制造。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