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的獨特材質——紫砂,造就了我們廣大的能工佳匠,造就了宜興這個陶都名片。他們創(chuàng)造的寶貴財富和一件件留存于世的精美工藝品,就是工藝的證明、品質的的證明。所以說——紫砂是一種特質、紫砂是一門工藝、紫砂是一種品質、紫砂是一門道德!
有的制壺者說自己的制品是采用了“原礦老泥”。準確地說,紫砂礦是沒有“原來”和“后來”的區(qū)別的。只要是紫砂礦,埋藏于地下的時間都在數(shù)億年以上,都是“原來”的。所謂“原礦”的說法,主要是強調(diào)泥料未經(jīng)拼配,是純料。
紫砂礦料從深逾百米的地下礦井開采出來,無論是紫泥、紅泥、綠泥,均稱為“生料”,質堅如石,需經(jīng)過一系列“煉泥”處理,方可成為“生泥”。
要先在礦場上選撿分類。風吹雨打、日曬夜露數(shù)月甚至數(shù)年,以使礦體逐漸分解成片狀,即“露天風化”,在成為松散小顆粒后才能通過石磨的投料孔上磨。除去雜料:進行精選,去掉一些鐵質、石灰?guī)r、玄武巖等雜質。拿一塊巴掌大的磁鐵在泥料里穿梭,吸出泥料中含鐵的雜質。
礦料粉碎:用石磨磨成細粉,石磨制出的顆粒接近圓形,用它制壺后透氣性會好很多。粉料過篩:根據(jù)泥料要求的目數(shù),用不同規(guī)格的篩網(wǎng)進行篩選。
加水拌和:在圓底大缸里加水調(diào)和,紫砂泥浸泡、和水都用雨水,若用自來水和泥,在燒制過程中,水中的凈化劑成分會隨著水分的揮發(fā)而在坯表形成鹽析,使成品色澤變雜。煉制成泥:手工煉制是將干粉加水拌勻,采用人工木杵槌煉或用石碾碾爛后,以銳器劃開,斷面發(fā)亮,泥組織各部分均勻和潤即可。濕泥掇塊:手工掇塊多為1尺多長的長方形。陳腐發(fā)酵:將濕泥塊放置地窖陰濕處或套缸內(nèi)陳腐。
當年顧景舟開始嘗試用黃龍山四號井泥料做紫砂壺。用黃龍山原礦泥料做壺,原礦泥料看上去色彩并不是很出挑,但由于原礦含有自然砂礫,泡茶久了,茶色會透過砂礫滲出,使得紫砂壺色澤更加溫潤,甚至有種玉的感覺,這是一種最上乘的泥料,原礦泥料透氣性比一般泥料好很多。
陳腐亦稱“陳化”。陳腐并不是單純的“長時間放置”,把濕泥塊放入不透日光、不通空氣的窖窯或陶缸內(nèi),還要控制一定的溫度和濕度,以利于腐植酸的生成和發(fā)揮。
陳腐時間大多需要12個月才能成為水分均勻分布、有機質充分分解、可塑性增強、成型不易開裂。條件允許,紫砂泥料的陳腐期越長越好。
陳腐的目的性很明確:水分充分滲透,分布均勻,促使泥料中的有機物腐爛提高可塑性,使一部分可溶性鹽溶解于水中,被沖洗掉,使泥料更純,促進泥料的充分破裂,使泥料松散而均勻,使燒成后的效果更好,其實目的達到了,與時間的長短關系性真的意義就不大了,時間一定不是絕對的,陳腐期長的泥,用起來,壺的變化快,拿在手上要輕一些。敲擊聲比較悶。
泥料的陳腐期某種程度上來說是越久越好,但在制壺前需重新回煉一下。陳腐期久的泥料色澤相對于陳腐期短的泥料要溫潤,可塑性要高一點。感覺沒有那么硬。陳腐期短的泥制好的壺無水色,較難看。陳腐期長的有水色,較好看,經(jīng)過泡養(yǎng),溫潤凝重,不作任何加工,入手便光潤古雅,可比三代銅器。
陳腐是做泥的步驟之一,現(xiàn)代泥料,很多都不陳腐了,原因是時間成本高,現(xiàn)在,很多都是機制泥,陳腐的好處,簡單說來,有三點:1.增加泥的可塑性,泥料經(jīng)過陳腐,“果膠質”增加。2.陳腐期長的壺,燒成后透氣性好,助茶。3.養(yǎng)壺變化快,玩賞樂趣增加。陳腐期越長,泥料越好用。
所以碰見原礦泥料和陳腐泥料就收了吧,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東西。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