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茯苓四兩 桂枝三兩 白術三兩 甘草二兩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小便則利。
【作者】張仲景
【出自】《傷寒論》
【經(jīng)典回顧】
1、傷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fā)汗則動經(jīng),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主之。
2、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術甘湯主之。
3、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術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
【劑量】
1、白術茯苓等量;
2、甘草得茯苓則不資滿而反泄?jié)M。
【組成】
甘草 白術 桂枝 茯苓
【功效】
溫陽化飲,健脾利濕
【應用】
1、痰飲病。
2、胸脅支滿,頭眩心悸,短氣而咳,舌淡苔白膩,脈弦滑。
【時機】
1、病人可能還來不及吃藥發(fā)汗,就吃了壞的食物,然后再發(fā)汗,肺里的津液不夠,(上吐下瀉后)腸胃的津液也沒了。脈沉緊是里寒。橫膈里有水排不掉時,人一動就產(chǎn)生暈眩。
2、平時喝水喝得太快,會在中隔積水,也會頭暈。
【方解】
1、茯苓和白術就降中焦的水,頭暈的現(xiàn)象就去掉了。
【現(xiàn)代劑量】
茯苓20克,桂枝15克,白術10克,炙甘草10克
【加減】
1、暈眩得很厲害的時候會吐的,就可用苓桂朮甘湯里面再加半夏;
2、小便不利,加澤瀉。
【說明】
1、苓桂術甘湯是《傷寒雜病論》的名方,臨床運用非常廣泛,它有一系列的類方,都是治療心動悸,但運用遠超于此。方性偏熱,化飲利濕是去掉中焦脾胃產(chǎn)生多余的水,就是橫膈膜一帶的水氣。
2、苓桂術甘湯主要應用于痰飲病,在臨床上,常用于心臟動悸,以及姿勢改變時的暈眩,效果都很好,尤其是水濕較重,舌苔較厚,脈滑,脾胃代謝水飲不好的人。美尼爾氏癥在西醫(yī)說是中耳不平衡,在中醫(yī)是中焦有水濕,用苓桂術甘湯。
3、在《解析方劑學》中,苓桂術甘湯是用在治療頭痛、偏頭痛、眼睛疲勞、頭重、水腫、暈眩。水濕會造成身體重的感覺,水濕越大,身體越重,所以指的頭重、水腫,都是水濕的問題。
4、在組成方劑的單味藥藥性方面,沒有寒涼藥,因為它是用于身體寒的人,所以都是溫性的藥,而且偏補。
5、藥物動力學方面,沒有升性,因為患者的水已經(jīng)在慢慢往上走,開始出現(xiàn)頭暈了,藥性不能再往上,要往下順,所含的藥沒有升性,只有平性和偏降性的藥。方中去水的藥多,就是燥性藥比較多。
6、在方性來看,純溫,補性大,純降,收性大,燥性大,能夠燥濕去水。
【應用集錦】
1、如果嘔而且頭暈,用苓桂術甘湯。小半夏湯沒有暈眩。小半夏湯只是在胃里面而已,苓桂術甘湯是在整個橫膈里面。
2、(1)中膈有水,有時會心悸,會有惡心,蹲下后起身則頭暈眩、天旋地轉(zhuǎn)、暈車、暈船,就是苓桂術甘湯證。有吐,加半夏。小便不利,加澤瀉。苓桂術甘湯是最常用的眩暈方劑。不動的時候沒有頭暈。
(2)精神病人的頭暈也是苓桂術甘湯癥
3、貧血的眼冒金星、頭暈是當歸芍藥散合苓桂術甘湯
4、桂枝甘草湯是治悸的基本方。苓桂術甘湯、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茯苓甘草湯等均可視為之變方,所主也都不離一“悸”證。桂枝甘草湯所主之悸多為一過性,突發(fā)性,陣發(fā)性,故一般多一次頓服,中病即止。心悸明顯時桂枝用量要加大,桂枝甘草之比為2:1,必要時還可加肉桂,尤其治療低血壓及心悸時。
5、心臟肥大、動悸,苓桂術甘湯。溫陽利水、神經(jīng)衰弱、心臟肥大、心臟動悸、頭昏、耳聾都有使用機會。
6、平常感覺肌肉跳兩下,面皮在跳,這是因為水飲,這時候就可以用苓桂術甘湯,因為脾主肌肉,也主四肢。
7、臨床上一般的頭暈多屬苓桂術甘湯,尤其心跳、頭暈,小便有時候也不利,但是不很大明顯。小便不利明顯的時候,再加上澤瀉。
8、于一切脾虛水腫,與痰飲咳嗽都可用到苓桂術甘湯。
9、水飲病人發(fā)汗后身上有陣陣發(fā)搖的感覺,是因為水飲(水毒)進入了血脈,也是用苓桂術甘湯。
10、眼中赤脈攀睛,沖逆頭眩者,苓桂術甘湯加車前子。
11、呼氣之短,用苓桂術甘湯之輕清,以通其陽,陽化氣則小便能出矣;吸氣之短,用腎氣丸之重降,以通其陰,腎氣通則關門自利矣。
12、暈車、暈船。
(1)五苓散也治暈車、暈船,但它是渴而且小便不利,有水腫,
(2)苓桂術甘湯沒有,就是昏眩,頭疼,胸脅支滿
13、忽地一下子劇烈眩暈發(fā)作,用澤瀉湯。愈是急劇而起的病證,愈是藥味少組成簡單的方藥能起效。與苓桂術甘湯相似,站起來時頭暈、有其氣上沖的感覺,但即使安靜下來躺下,也還有頭重、眩暈的感覺。澤瀉湯眩暈的程度,比苓桂術甘湯重而劇烈。
【比較集錦】
1、苓桂術甘湯以干姜易桂枝為腎著湯;若以大棗宜白術為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更以五味子易大棗桂枝茯苓五味甘草湯。
2、(1)苓桂術甘湯:茯苓四兩 桂枝三兩 白術三兩 甘草二兩
(2)茯苓澤瀉湯:茯苓半斤 澤瀉四兩 甘草二兩 桂枝二兩 白術三兩 生姜四兩
3、(1)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茯苓半斤?桂枝四兩(去皮)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五枚
(2)茯苓甘草湯:茯苓二兩?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一兩(炙)生姜三兩(切)
(3)苓桂術甘湯:茯苓四兩 桂枝三兩 甘草二兩 白術三兩
(4)茯苓澤瀉湯:茯苓半斤 桂枝二兩甘草二兩 白術三兩 生姜四兩 澤瀉四兩
(5)桂枝茯苓五味甘草湯:茯苓四兩 桂枝四兩(去皮) 甘草三兩(炙) 五味子半升
(6)桂苓甘草龍骨牡蠣湯:茯苓四兩 桂枝一兩 甘草二兩 牡蠣二兩 龍骨二兩
(7)防己茯苓湯:茯苓六兩 桂枝三兩甘草二兩 防己三兩 黃芪三兩
4、以下皆治痰飲:
(1)小青龍湯以心下有水氣為主;
(2)射干麻黃湯以喉中水雞聲為主;
(3)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湯以吐涎沫為主;
(4)皂莢丸以膠痰為主;
(5)澤漆湯以眩冒、眼前發(fā)黑為主;
(6)苓桂術甘湯以胃里停水為主。
5、氣上沖:
(1)病在少陰心用桂枝甘草湯,可加龍骨、牡蠣潛陽;
(2)沿心上沖的有苓桂術甘湯證;
(3)沿腎上沖的有真武湯證。
(4)陽明上沖,用赭石、半夏,旋覆代赭湯;
(5)引沖下行,用牛膝、沉香;月經(jīng)不來而舌尖紅的,用60g牛膝引血下行,也可以用沉香。
6、(1)苓桂術甘湯證胸脅逆滿、目眩、短氣,呼氣短;
(2)腎著湯證為少腹不仁,或臍下拘急而短氣,吸氣短。
7、此心悸,頭眩,身振振瞤動:
(1)苓桂術甘湯證,為以吐、下之法,以除傷寒外來之邪,而致氣逆,心下滿,上沖胸,雖比心下悸較甚,但全由沖逆所致,雖劇卻易愈,起則頭眩,此若躺臥則不自發(fā)頭眩。茯苓四兩 桂枝三兩 白術三兩 甘草二兩
(2)真武湯證則起臥俱頭眩,且振振欲擗地,其病作為太陽病,自內(nèi)而發(fā),加之有虛寒之證,其發(fā)熱,本不應以發(fā)汗而解,若誤用發(fā)汗,必躁擾氣血,使水氣逆行。雖同以茯苓為主,但真武湯伍以附子溫下焦,利水氣之力較苓桂術甘湯為大。茯苓三兩?芍藥三兩?白朮二兩?生姜三兩(切)?附子一枚(去皮,破八片)
8、(1)五苓散:口渴,小便不利,水逆;
(2)豬苓湯:小便不利,口渴,口舌皮膚干燥,心煩,排尿痛,血癥,夜煩躁,無水逆。
(3)茯苓澤瀉湯:口渴,胃內(nèi)停水,嘔吐,吐食,有器質(zhì)性變化。
(4)腎氣丸:口渴,小便不利,臍下不仁。
(5)白虎加人參湯:口渴,脈洪大,不吐。
(6)苓桂術甘湯:眩暈,胃內(nèi)停水,脈沉緊,不渴不吐。
(7)茯苓甘草湯:胃內(nèi)停水,手足冷,心動悸,心下悸。
(8)吳茱萸湯:頭痛,胃內(nèi)停水,手足冷,煩躁甚,嘔吐重,脈沉遲。
9、(1)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為實證方,介于大、小柴胡湯之間,胸脅苦滿,心下部有抵抗。心下部膨滿,腹部多見臍上動悸,因腹主動脈跳動亢進所致之腹部神經(jīng)癥狀。即所謂上沖、心悸亢進、不眠、煩悶等,易驚、焦躁易怒、易動感情、善太息,甚則出現(xiàn)狂亂、痙攣等癥狀,小便不利,大便偏秘為目標。主訴一身盡重,動作不靈活,難以轉(zhuǎn)側(cè),身動乏力,浮腫、麻痹等亦為目標。
(2)大柴胡湯:肝郁,實熱證,心下急,郁郁微煩,神經(jīng)癥狀少。
(3)苓桂術甘湯:癇癥,心下悸,胃內(nèi)停水,脈沉。
(4)苓桂甘棗湯:癇癥,臍下悸,脈沉數(shù)。
(5)抑肝散加陳皮半夏:癇癥,腹動,神經(jīng)癥狀,臍左旁大動悸,虛證。
(6)柴胡桂枝干姜湯:肝郁,腹動,虛證。
(7)甘麥大棗湯:狂證,急迫,躁狂,神經(jīng)癥狀甚,腹肌拘急。
10、(1)甘姜苓術湯為有干姜而無桂枝,毒主集于上半身,此水毒不上沖而下降,集中于下半身,故其證無上沖目眩之證,胃內(nèi)停水完全不存,或雖存在亦不過些微而已。干姜與附子并稱大熱藥,且有驅(qū)逐水毒之作用,故其證必有寒冷或厥冷與水毒之隱見。本方腹部軟弱無力
(2)苓桂術甘湯無干姜而有桂枝,證必有上沖目眩之證,是水毒之上沖也,且現(xiàn)胃內(nèi)停水。
11、 遇到暈眩的人,如果只是中膈有水,用苓桂術甘湯;遇到寒濕的人,就是用真武湯。怎么知道病人有寒濕,脈比較細小而遲,口不渴、沒胃口,因為濕傷于下,所以腳冷而無力,而且膝蓋骨可能會痛。
12、(1)心下悸,發(fā)汗多,(麻黃湯)將肺里津液傷到了,水停中脘向上沖,桂枝甘草湯,桂枝四兩(去皮)?甘草二兩(炙)
(2)臍下悸,發(fā)汗多,(桂枝湯)將胃里的津液傷到了,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桂枝四兩(去皮)?甘草二兩(炙)?茯苓半斤?大棗十五枚(掰)
(3)中膈的水,一動就頭暈,不動不暈,苓桂術甘湯,桂枝三兩 甘草二兩白術三兩 茯苓四兩 (生甘草)暈得要吐的,加半夏。
13、 動悸的位置:
(1)肚臍以下:茯苓甘草湯
(2)肚臍以上:桂枝甘草湯
(3)肚臍后方:小腸熱、津液不夠,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4)中膈停水:苓桂術甘湯
(5)沒有奔豚,就是心動悸的很厲害,會臍下悸或臍上悸,或者心臟跳得很厲害大部分我們從甘草瀉心湯來做加減。
(6)臍下悸,關元穴,附子證,真武湯;心下悸,膻中穴,桂枝證,苓桂術甘湯
14、(1)大柴胡湯:肝郁,實熱證,心下急,郁郁微煩,神經(jīng)癥狀少。
(2)苓桂術甘湯:癇癥,心下悸,胃內(nèi)停水,脈沉,發(fā)則頭暈。
(3)苓桂甘棗湯:癇癥,臍下悸,脈沉數(shù)。由少腹至心下,水氣上沖,臍下動悸亢進
(4)抑肝散加陳皮半夏:癇癥,腹動,神經(jīng)癥狀,臍左旁大動悸,虛證。
(5)柴胡姜桂湯:肝郁,腹動,虛證。
(6)甘麥大棗湯:狂證,急迫,躁狂,神經(jīng)癥狀甚,腹肌拘急。
(7)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用于實證(大小便秘、胸滿煩驚)之癲癇。淺田流用此方去其鉛丹,加鉤膝、羚羊角、芍藥、甘草。
15、凡以下劑攻下后:
(1)即上沖拘攣、或作急迫者,用桂枝加桂湯;
(2)面浮腫手足攣痛者用當歸建中湯證;
(3)上沖頭眩,小便不利用苓桂術甘湯;
(4)或發(fā)上沖胸脅苦滿等柴胡桂枝湯諸證者,
(5)血氣動者,多為當歸建中湯證。
【名家論述】
1、苓桂術甘湯《傷寒筆記》(倪海廈)
傷寒,如果吐了又大下,腸胃就傷到了,結果心下逆滿,就是胃的地方感覺到脹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fā)汗則動經(jīng),身為振振搖者。為什么會這樣子?這人平素就有水飲,水停在橫膈膜,一種是平常喝水喝太快,慢慢累積在這里;還有一種是「思」,「思」能傷脾,造成脾的運化不好,結果水的運化不好,土生金的時候,一部份會氣化上來,一部份會停在這橫膈膜上,橫膈膜像海綿一樣,里面都是水。被吐、被下了以后,上下的水都沒有了,這水就開始要動起來,這水不在胃的里面,如果在胃的里面,胃就會把它氣化掉,這水停在胃的旁邊,病人一動的時候,這水就開始晃了,頭就昏了,西醫(yī)說這是中耳不平衡,因為頭在暈眩,和貧血不一樣, 貧血是眼前發(fā)黑,他是天旋地轉(zhuǎn),苓桂朮甘湯下去,把這水排掉,就好了。所以起則頭眩,移動或站起來的時候會暈眩,就是苓桂朮甘湯證;如果是躺在床上不動會暈眩,就不是苓掛朮甘湯證,后面會提到真武湯的時候,再說明。
白朮就是因為濕太盛了而用的,健脾整胃最好的藥就是伏苓、白朮,白朮能去濕,茯苓能把水利掉,桂枝甘草在中膈,如果在臍下就加茯苓大棗,所以這是桂枝甘草湯演變出來的,先是桂枝甘草湯,再來是桂枝甘草加茯苓大棗,再來是苓桂朮甘湯,所以苓桂朮甘湯專門去中膈的水。
傷寒,若吐若下后被吐被下后,水飲就跑出來了,平常不會的,結果心下逆滿,胃里面脹滿得很難過,然后氣往上沖,因為這水沒能氣化上來,是水停在這里,當然感覺氣下不去,呼吸的時候,氣會往回逆,一般來說,橫膈膜會下降,氣才會充滿,吐氣的時候,橫膈膜會上升,結果橫膈膜都是水,它根本不下降,一吸它就滿了,滿了就會有氣逆的現(xiàn)象。起則頭眩,脈沉緊,沉代表病在里,緊就是塞,水就是塞的,因為水在中膈,沒有在皮膚表面上,一發(fā)汗會動經(jīng),因為身體的血脈、經(jīng)絡、肌肉,都要靠我們的水份來滋養(yǎng),一發(fā)汗就沒有水份了,他就抽筋,所以身為振振搖,就是晃來晃去的,就中膈的水在晃,就用苓桂朮甘湯。臨床上看到,暈眩得很厲害的時候會吐的,就可用苓桂朮甘湯里面再加半夏。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