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離,是痛苦之源嗎?
最近,我的一位來訪者在咨詢中說了一句:
比起被拋棄,我更害怕沒有被完整地看見。
我感覺,這句話有一點說到本質(zhì)的味道。
我們通常覺得最可怕的莫過于某些肉眼可見的“被拋棄”的事實:
比如從小被父母送到爺爺奶奶家養(yǎng),過早送到寄宿學(xué)校學(xué)習(xí),比如長大了談戀愛被分手,被劈腿,被出軌,等等。
但其實,真的就是因為“被分離”本身而讓人感覺到那么深的恐懼和痛苦嗎?
這位來訪者的經(jīng)歷和感受似乎能夠說明一些問題:
她從小父母離異,但讓她耿耿于懷的,并不是父母離異這件事本身,而是她感覺在這個過程中,她作為父母的孩子,被潦草地對待了。
好像沒有經(jīng)過深思熟慮,父母就結(jié)婚了,
同樣沒有經(jīng)過深思熟慮,她就被生出來了,
就連父母的分開,好像也是充滿著反復(fù),隨意的感覺。
接下來就是因為父母的分開,而造成她生活和學(xué)習(xí)環(huán)境的不斷轉(zhuǎn)換和顛簸,從小學(xué)起就開始了寄宿生活。
這讓她一直特別害怕分離帶來的撕心裂肺:在海外留學(xué)的那幾年里,很多次在從家奔向機(jī)場的路途上,她都不可遏制地嚎啕大哭。
同時她也特別渴望一種“被重視”的感覺,希望父母都能夠“鄭重”地對待她,也“鄭重”地對待他們的婚姻。
也就意味仔細(xì),全面考慮過再下決定,那么無論怎樣的決定都是能夠接受的。
她曾經(jīng)說過,咨詢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有一個人能夠完整地了解她從出生到現(xiàn)在的經(jīng)歷。
她說,在生活中的親人和朋友可能只能了解她某一段生活經(jīng)歷,而心理咨詢是有一個機(jī)會她能夠完整地述說自己。
從根底上,“被完整地看到”也是希望自己被重視,被認(rèn)真對待。
這是她第一次把“被完整看到”的渴望和“被拋棄”的擔(dān)心放在的一起比較,突然讓一些東西更明晰了。
什么是真正被看到
張國榮有一首歌叫《共同渡過》,其中有一句歌詞:活在你心內(nèi),分開也像同渡過。
那么反過來想想也是對的:如果沒有活在你心內(nèi),那么即使待在一起,也像是分開,也是孤獨。
什么叫活在你心里呢?
就是能夠被完整地看到,被重視。
被看到已屬不易,更何況被“完整”地看到。
聽起來像一個烏托邦。
然而,其實,我們說的并不是事實上你做的事情,你的心理活動真的100%被一個人看到,知道(話說回來,這樣的被洞悉的感覺其實蠻嚇人的,一般是重癥精神疾病患者才能感覺到),而是某一刻,你感覺到,有人真正地懂得你,或者愿意去努力靠近理解你,這種理解不是片面的,不是膚淺的。
“不是片面的”,指的是對一個人的理解不是非黑即白,非好即壞,而是能理解他不同的側(cè)面,理解他矛盾的地方。
比如當(dāng)一個孩子因為幾次考試成績不理想,不愿意去上學(xué)的時候。
一個片面的理解可能是:他害怕面對失敗。
而一個更全面的理解可能是:他既害怕面對失敗,想要逃避,同時又非??释軌蛟诟偁幹蝎@勝,對自己有很高的期待和要求。
這樣就從“害怕”和“渴望”兩個方面去理解他,也可以簡單理解為從“負(fù)面”和“正面”兩個面向去理解他,從“積極”和“消極”兩種態(tài)度去理解他。
“不是膚淺的”理解,指的是對一個人理解可以是由淺入深的,是更為細(xì)致的。
比如對于一個人“懶”的理解,就可以分很多層。
第一:最表層看到的是行為層面:懶,動力不足,不想做事。
第二:接下來進(jìn)入到情緒層面,可能有如下幾種情緒:累,煩,挫敗,沮喪,或者也可能是滿足,放松,等等。
第三:然后我們可以再看看情緒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比較淺層的是近期的事件,比如工作繁重,身不由已,做事不順,得不到認(rèn)可,或者是一切順利,但對下面要走的路有一些茫然等等。
被看到,便可承受分離
最深層的可能是那些沉積已久的過往的“感覺”在如今類似情景下的重新被觸發(fā)。
比如,有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在外人看來不足道的挫敗,卻讓一個人陷入了一種與這種挫敗遠(yuǎn)不相稱的消極的狀態(tài)中,那么有可能這個不相稱中,有很多過去挫敗感的“參與”。
他陷入了一種“我怎么總是成功不了,看來我做什么都不會成功”的極度灰心的狀態(tài)中。
如果我們能看到這么豐富而深入的層次,就不會因為只“看到”現(xiàn)實的,當(dāng)下那一個小小的原因而感到費解,感到對方小題大做,或者“太脆弱”。
當(dāng)一個人能夠被全面而深入地理解的時候,他就會感覺自己被完整地看到了。
在咨詢中,我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當(dāng)一個來訪者一遍又一遍地在重復(fù)講某個過往經(jīng)歷的時候,往往說明兩個問題:
第一,這個經(jīng)歷對TA來說,極其重要,所以要一遍一遍地復(fù)習(xí)。
第二,如果TA一再重復(fù),那就說明這其中一定還有沒有被咨詢師看到的地方。
于是,我從最開始的納悶,驚訝,甚至有些不耐煩,轉(zhuǎn)而仔細(xì)回顧,之前我的回應(yīng)是哪些方面,還有哪些方面我沒有回應(yīng)到。
然后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有時候我只是聽了,但并沒有做出特別回應(yīng),有時候我只是回應(yīng)了事情,而沒有看到TA背后的情緒,有時候只是看到了情緒A,沒有想到還有可能是情緒B,有時候只是分析了動力A,而沒有從另一個角度去分析動力B……
原來還有太多的工作沒有去做,太多的面向沒有看到,人類的心靈深邃浩瀚如大海,被盡可能地完整看到,是如此珍貴,卻又如此稀缺。
而就在這一次又一次地被看到之后,來訪者漸漸不提那個總是重復(fù)提起的事件了,說明這個事情已經(jīng)被真正看到了,而那個時候的TA也被真正的看到了,于是,事情可以離開了,那個時候的TA也可以離開了。
所以,真正被看到,就會可以承受分離。
而不被看到,才會一直糾纏下去。
因為真正讓人感覺到被拋棄,感覺到孤獨的,不是那些行為上的“分離”,而是在一起卻始終沒有被你看到的悲涼。
生命如何不虛此行
這個主題還會讓我有一些終極的,或者甚至“怪力亂神”相關(guān)的聯(lián)想。
比如在迷信中常說的,如果“見到鬼”或者遭遇到不好的事情,會被認(rèn)為是“鬼”不肯離去。
通常見到的處理辦法,可能是作法,燒紙,囑咐“鬼”安心離去。
我會想到,這也是一個“鬼”期待被看到,才會離開的過程。
事實上真的有不有“鬼”,我并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也許這個“鬼”正是人們內(nèi)心中的某種恐懼,愧疚,等待著被看到,被言說,而“作法”的過程,就是一個被看到,被言說的過程。
心理咨詢的祖先之一是“巫”,誠不欺我!
最后說說“怕死”。
死亡是人類終極的恐懼,其實也就是一個終極的“分離”,是人都害怕被寂滅的這一刻,然而最害怕的是沒有好好活過的人。
所謂沒有好好活過,可能是既沒有被自己真正看見,也感覺不到別人真正看見過自己的人。
如果一個人自感過了豐富而有意義的一生,臨終之時,不能說對死亡毫無恐懼,但至少,當(dāng)他感覺到自己曾經(jīng)被這個世界某些人完整地看到過,至少是了無遺憾的。
人的一生應(yīng)當(dāng)這樣度過:當(dāng)一個人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 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能夠說,我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xiàn)給了人生最寶貴的事業(yè)——為人類的解放而奮斗。
于是,少時覺得口號式的經(jīng)典名言,如今終于有一些共鳴。
也許我們的目標(biāo)不必如此偉大,努力讓自己被看見,也盡力去看見更多的人,生命便已不虛此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