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鏈接和資料
回復關鍵字“道德經+章號”,如“道德經04”獲得該章解讀
《道德經》第05章:“天地不仁”章講解
【原文】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chú)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tuó)籥(yuè)乎?
虛而不屈(jué)
動而愈出
多言數①(shù)窮
不如守中
注:
①數:此處應作數術、氣數解,而非數東西的“數”;有一說,當“速”解,均應讀shù。后文“善數不用籌策”,亦讀shù。
【講解】
學完前面的章節(jié)我們就能對這一章有更多的聯想。首先還是對齊和分段。這一章按照習慣分成三段。三段看似沒有聯系,難道真的是韋編三絕之后,再重新排列組合?
第一段對得很齊。天地不仁與圣人不仁。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地是沒有偏愛的,任憑萬物按照自己的自然去發(fā)展。
仁,兩人相親相愛;不仁,指沒有偏愛。
芻:喂牛羊的干草;芻狗,指祭祀用的草做的狗,用完之后,沒有人管。
天地對萬物為啥無法偏愛?萬物組成了生物鏈條,偏愛任何一個,就會造成這個生物鏈條的破壞。所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圣人是沒有偏愛的,任憑百姓按照自己的自然去發(fā)展。
可以理解為,圣人效法天地之自然,不會去偏愛某一個百姓,任其自然發(fā)展而不干預,即第56章:不可得而親疏、利害、貴賤。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天地之間,是不是象風箱和排簫一樣?
第二段好像是話風一轉,與上段毫不相干,講到了天地之間的一個大的氣化現象。天氣下降地氣上升,這種一來一往的現象,老子做了個比喻,叫作橐籥。
王弼《老子注》曰:“橐,排橐也?;a,樂籥也。橐籥之中空洞,無情無爲,故虛而不得窮屈,動而不可竭盡也?!遍?,從甲骨文、金文看就是個袋子。玄應書引蒼頡篇云:橐,囊之無底者。裝滿東西后,兩頭扎緊。到后來,將這個字用于指風箱,如《墨子·備穴》:具爐橐,橐以牛皮。
在本章,橐,指風箱,取其一來一往的象;籥,是古代的一種樂器,多孔,類似幾根簫綁在一起的排簫。
其猶全文出現兩次,77章“天之道其猶張弓歟?”其猶,表示此是個比喻,且不完全恰當,與“綿綿若存、天網恢恢”等肯定的說法不同。老子猶疑,用橐籥來比喻天地之間氣化往來的現象,是不是合適呢?
籥:竹字頭,表示為竹制樂器;三個口,表示排簫的多個吹口;下面冊,表示幾支簫捆綁在一起,為排簫。結合32章: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77章: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就理解,天之道的目標是均。故,籥為排簫的象,多根簫,且簫上很多小孔,才能讓氣化均勻散布于天地之間。
一種意見認為,籥是爐子的吹管;有些道理,也有出處;但是,與籥本來的象不通,義理上吹管與“均”也不符。
所以,本章老子將橐與籥兩個象并用,來形容天地氣化往來,并均勻散布。世間并無橐籥此物,且既然老子用了“其猶”,后人理解了老子的言外之意,完全可以有所發(fā)揮。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空虛但是不會窮竭,動起來源源不斷往外出。
屈讀[jué],有道理:掘、崛、倔,都讀[jué]。
虛而不屈,表示雖然空虛但是不會窮竭;動而愈出,表示天地之間要有往來,才會有東西出來,不能死寂。唯有天氣下降到地,地氣升騰到天,這樣天地才有種交換。地法天,地要取法于天,如何取法?地氣要升騰到天,完成這樣的一個負熵流的獲得;天氣下降到地,也就給地注入負熵流。這樣就有源源不斷的生機。
但是這就有個問題:天氣這樣不就是一直在消耗嗎?所以就理解了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原來大道生育天地,不是生了之后就不管了,她還在綿綿若存,似有似無很難察覺地給天地系統(tǒng)注入高級的負熵流。用之不勤。
這一段是講天地系統(tǒng)的氣化原理。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干預多了加速失敗,不如守住中道就好。
這是第三段,似乎跟上面兩段沒有關聯。熟讀背誦,時時揣摩;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就對本章有個整體的理解。
圣人有兩重境界,一對百姓;一對天地。
49章: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此境界對百姓,前提是天地格局工作正常、穩(wěn)定,天清地寧。
05章: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此境界對天地。對天地時,不對百姓。何以故?此時,需要維護天地氣化的正常格局,即“天地之間其猶橐籥”的機制,保證天氣能下降,地氣能上升;這樣才能做到: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而有了好的天地氣化環(huán)境,自然就能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所以,就能理解,此時圣人的言,顯然是對天地。言,指干預、影響天地氣化,輔助、促進天地氣化的正常進行與穩(wěn)定;也暗示,圣人既然發(fā)“言”,說明天地處于不穩(wěn)定、不正常狀態(tài)。
而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多言,就是具體干預多了反而不好。
注意多。65章:民之難治以其智多;44章:多藏必厚亡。不是不能言,而是不能多言。凡事都有個極,不可逾越;多言也會走向反面,故多言則數窮。數,指預測、推演等數術等。如善數不用籌策?;I為竹制的輔助數學運算工具,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策,政策、神策等。綜合理解,說明數牽涉到的級別很高,與國家大事有關。從本章上下文可見,本章重點講天地;故數,就牽涉到了天地。
言:在《道德經》體系中,皆指圣人與侯王之重要發(fā)言,不是一般家庭內扯閑話。
守中何解?解經的一個原則就是不孤立于本章解讀,又符合全文的義理。
所以守中就一定要跟本章有關。結合上文,中,即橐籥;守中,即守住、維護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兩者相和以降甘露,這樣的一個均勻氣化的通道和機制,就行了;干涉太大、太多、太廣,必然導致失敗。
當然從這句話,我們也可以讀出:老子曾經多言,結果數窮;于是他就有了“守中”這樣一個中的思想。
多言,意味著言多了,干預過了;多言,也有言多必失之意。故可以廣義解為:一切都需要守中,包括言。在過與不及之間,中是離兩極之間最佳的位置。
從一件事情沒做好,反思其中的心智缺失,彌補,舉一反三,升華為普遍的哲思?!岸嘌詳蹈F不如守中”這句精彩立言,完全可以脫離本章(圣人對天地言的境界)而指導一切。
圣人立言往往在道天地人幾個層面同時具備奧義,但是他只在一個境界立言,只言一次。而我們則需要靈活深思:還能用在哪里?
如:言,可以對家人言;對鄉(xiāng)親們言;對同事言;當然還原到本章立意,到了圣人級別,還可以對天地言。
《周易·彖辭上傳》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況其邇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發(fā)乎邇,見乎遠。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制動之主。樞機之發(fā),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可不慎乎。
《荀子·榮辱》: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以言,深于矛戟。
以上兩段,旁通、豐富了本章內涵。
通過以上解讀,就把全文看似沒有關聯的三段,聯系在一起,全面把握住老子的思想。
【本章思考】
1、什么是橐、籥、中?
2、對天地發(fā)言的時候,圣人言什么?
本講解摘自黃曉明老師著《道德經十講——98天輕松入門》,花鄉(xiāng)文藝出版社,2018年夏即將出版。
相關鏈接和資料
回復關鍵字“道德經+章號”,如“道德經04”獲得該章解讀
文化傳統(tǒng)是傳統(tǒng)文化背后一以貫之的精神鏈條,即道統(tǒng)
解悟經典,修身治學,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