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時(shí)看古裝電視或者是文言文,常常會(huì)聽到很多關(guān)于年齡的稱謂,如“黃口小兒”、“豆蔻年華”、“及冠之年”、“花甲之年”等。其實(shí),古代從呱呱墜地的嬰兒到百歲老人,每一個(gè)年齡段,都有一個(gè)特定的稱謂,這些稱謂大都記載在古書之中被沿用至今,這也是中華文化中的一大瑰寶。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一一介紹古人對(duì)1到140歲的年齡稱謂及來歷,看看你知道多少?
1、湯餅之期:指嬰兒出生三日。
舊俗小兒出生三日,設(shè)筵招待親友謂之“湯餅筵”,也作“湯餅宴”、“湯餅會(huì)”。明朝·程登吉《幼學(xué)瓊林》第二卷中有記載:“三朝洗兒,曰湯餅之會(huì);周歲試周,曰睟盤之期”
2、赤子: 剛出生的嬰兒
“赤子”最早是老子所用的比喻,在《道德經(jīng)》第五十五章中,老子寫道:“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jù),攫鳥不搏。”老子的意思是說:道德修養(yǎng)深厚的人,就像“赤子”一樣,毒蟲不螫他,猛獸不傷害他,鷹也不會(huì)搏擊他。
3、襁褓:古代泛指1歲以下幼童
襁褓本來是指背負(fù)嬰兒的包裹或者是被子,后借指一歲以下的嬰兒,
4、初度:周歲,指生日之時(shí)。
出自《離騷》“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后稱生日為“初度”。
5、孩提:2至3歲的兒童。
還提,是指幼兒始知發(fā)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兒。顏師古注:“嬰兒始孩,人所提掣,故曰還提也?!表n愈詩中就有“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
6、始齔:男孩8歲,女孩7歲。
始齔原指“乳齒”,后指七八歲的孩子。男孩8歲、女孩7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恒牙,這時(shí)叫“齔”,“齔年”或“髫年”。
7、總角: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
古代兒童將頭發(fā)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扎成一個(gè)結(jié),形狀就像兩個(gè)羊角,故稱作“總角”。因而也用“總角”來代指人的幼童階段?!对娊?jīng)》中為大家熟知的就有“總角之宴,言笑晏晏”。意思是小孩子們?cè)谝黄鹜嫠?,說說笑笑誰也不和誰計(jì)較。
8、黃口:10歲以下的兒童
黃口,本指雛鳥的嘴,借指兒童。在古代戶役制度稱小孩為黃,隋代以不滿三歲的幼兒為黃,唐代以剛生的嬰兒為黃,后來,十歲以下的兒童都泛稱為“黃口”。再后來,“黃口”語義發(fā)生變化,常用以譏諷他人年幼無知,如“黃口小兒”、“黃口小雀”。
9、幼學(xué):10歲。
幼學(xué),指初入學(xué)的學(xué)童。在《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xué)?!编嵭ⅲ好挥祝瑫r(shí)始可學(xué)也。因稱十歲為“幼學(xué)之年”。
二、少年
1、金釵之年:女孩12歲
在古代,女孩子到了十二歲的年齡要帶釵,所以后來金釵就成了女孩子年紀(jì)的代稱。金釵之年,就代指女子十二歲。
2、豆寇年華:十三四歲的少女
豆蔻原本是一種植物,唐代詩人杜牧有《贈(zèng)別》詩“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他用早春二月枝頭含苞待放的豆蔻花來比擬體態(tài)輕盈、芳齡十三的少女。再加上“年華”二字,更清楚點(diǎn)明了這個(gè)令人喜愛,亭亭玉立,含苞待放的年齡段。
3、舞夕之年: 13至15歲
“舞夕之年”也稱“舞勺之年”。出自《禮記·內(nèi)則》:“十有三年學(xué)樂誦讀詩舞勺,成童舞象學(xué)射御?!?,后把舞勺代指十三歲。
4、及笄之年:女子滿了15歲
古時(shí)稱女子年在十五為“及笄”。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齡了。《儀禮·士昏禮》:“女子許嫁,笄而醴之,稱字?!?,《禮記·內(nèi)則》:“女子許嫁,……十有五年而笄?!币虼耍绑侵?,也是指女子出嫁的年齡。
5、志學(xué)之年:15歲
《論語·為政》中有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焙蟀咽鍤q稱為“志學(xué)之年”。
三、青年
1、破瓜之年、碧玉年華:女子16歲。
古代女子年滿16歲,被稱作破瓜之年,又稱為碧玉年華、風(fēng)信之年。稱作“破瓜”是因?yàn)椤肮稀弊衷陔`書及南北朝的魏碑體中,可拆開成二個(gè)八字,二八一十六,故當(dāng)時(shí)人們以破瓜表示女子芳齡。碧玉年華,出自唐李群玉的《醉后贈(zèng)馮姬》詩:“桂影淺拂梁家熏,瓜字處分碧玉年。”也是指女子十六歲。
3、弱冠之年:指男子20歲
古代男子20歲叫作“弱”,這時(shí)就要行“冠禮”,并賜以字?!肮诙Y”,就是把頭發(fā)盤成發(fā)髻,然后再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因體猶未壯,還比較年少,故稱“弱”。冠是指帽子,指代成年。
4、桃李年華:女子20歲
桃李年華是女子20歲的代稱,桃李,比喻人的青春年少。出自明徐謂《又啟嚴(yán)公》:“誓將收桑榆之效,以毋貽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
5、花信年華:指女子24歲。
花信,花開時(shí)期?;ㄐ拍耆A指女子的年齡到了二十四歲。也泛指女子正處在年輕貌美之時(shí)。出自宋范成大《元夕后連陰》:“誰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揚(yáng)州百面霜”。
6、而立之年:男子30歲
子曰:吾十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三十而立”指年至30,學(xué)有所成。這里的“立”指的是“立德、立言、立身”。
7、始室:男子30歲。
《禮記·內(nèi)則》:“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因此以“始室”指代男子三十歲。
四、中年
1、不惑(不惑之年):男子40歲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所以代稱男子40歲為“不惑之年”。 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2、知命之年:男子50歲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薄墩撜Z·為政》。所以代稱男子50歲為“知命之年”。知命之年,又稱“知天命”、“半百”。
五、老年
1、耳順之年:男子 60歲。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墩撜Z·為政》),所以后代稱60歲為“耳順之年”。
2、花甲:60歲。
“花甲”即六十甲子,天干地支紀(jì)年,順次組合從“甲子”到“癸亥”為六十年。用干支紀(jì)年,錯(cuò)綜搭配,六十年周而復(fù)始。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稱六十歲為花甲。
3、還歷壽:61歲的壽辰。
由于按干支紀(jì)年法,60年為一輪,61歲正是新一輪重新算起的時(shí)候,故稱“還歷”。
4、從心之年:70歲。
《論語·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因此,70歲被稱為“從心之年”。
5、懸車之年:70歲
古人一般至七十歲辭官家居,廢車不用,因此,懸車之年指七十歲。
6、古稀之年: 70歲
唐代杜甫《曲江》詩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焙笕司投嘁来嗽?,稱70歲為“古稀之年”。
7、喜壽:指77歲。
草書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歲。
8、上、中、下壽:下壽:六十歲。中壽:八十歲。上壽:一百歲。出于《莊子》。
9、耄耋:耄,《鹽鐵論·孝養(yǎng)》中寫道:“七十曰耄?!薄抖Y記·曲禮》說:“八十九十曰耋。”耋,《爾雅·釋言》注:“八十為耋?!彪q笾辏褐赴司攀畾q。九十歲也可稱耄耋之年。
10、傘壽:80歲壽辰。因“傘”字的草體形似“八十”,故稱“傘壽”。
11、朝枚之年,朝枝之年:均指八九十歲
12、米壽:指88歲
因米字拆開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歲。此外,還含有年事雖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13、白壽:指99歲
百少一為99,故以“白壽”借指99歲。
14、期頤:指百歲高壽。
期頤:期,朱熹講是“周匝之義”,即轉(zhuǎn)過一圈了,“謂百年已周”。頤,朱熹講是“謂當(dāng)養(yǎng)而已”。即生活起居詩人養(yǎng)護(hù)。期頤就是指百歲之人。期頤指一百歲?!捌陬U”是人壽至“百歲”的特稱?!抖Y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编嵭ⅲ骸捌?,猶要也;頤,養(yǎng)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盡養(yǎng)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歲,飲食、居住、動(dòng)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養(yǎng),所以“百歲”稱作“期頤”。
15、茶壽:指108歲
茶字上面廿,下面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歲。
16、雙稀、雙慶:140歲
古稀指70歲,因此雙稀是70歲的兩倍140歲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