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應該是中國武術(shù)的主體,要有武的技能、有士大夫的擔當;武俠,這是最高的境界,中華民族歷來重視俠義精神。
文 | 錢文忠
今天整個中國社會對中國武術(shù)或中國武學遠遠不夠重視,雖然我們都在講中華民族復興。中華民族復興靠什么?首先前提就是國民得有一個能讓中華復興的身體,這是最簡單的道理。我曾看到一段資料,在中國北方、南方、東部、西部四個大城市,初三學生體檢的一項指標中,同齡的中國初三男學生的肺活量只有韓國男生的60%。我們最近也經(jīng)??吹揭恍┲袑W的中長跑面臨取消,結(jié)合我們的獨生子女政策考慮,如果我們再不去關(guān)注國民的身體,中華復興就沒有具有合格身體的人,而人總是最基礎(chǔ)的。
我們對中國的傳統(tǒng),長期以來有一個誤解——認為中國人是文弱的。但實際上,這可能是錯的。儒家從來不文弱:孔子的父親是武士,曾經(jīng)一個人托起城門,掩護別人出逃;孔子本人也是有武功的,不然他怎么敢?guī)е茏又苡瘟袊??怎么當別人圍困時處變不驚呢?孔子的弟子也都是有武功的,他最得意的弟子中就有在前線跟敵人拼殺而陣亡的??鬃恿粝聛淼膱D像也是佩劍的。儒家講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一大半是有武的含義的。儒家強調(diào)“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些都是足夠的證明。
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一定是尚武的,漢朝、唐朝、元朝、清朝等等只要是成為我們民族記憶的強盛時代,一定是尚武的,不尚武的朝代都是非常孱弱的,比如南宋、明朝中晚期。漢民族尚武精神的被磨滅是在清朝,“君子動口不動手”是在清朝流行的。而過去的君子是文武雙全:上得了馬、寫得了字、拉得起弓、畫得了畫、舞得了刀、奏得起琴。
中華武術(shù)在改革開放中也有標志性意義。改革開放初,當時中華民族昂揚的、開放的、勇于拼搏的精神是通過一部電影《少林寺》張揚出來的。往前推,當中國的海外移民向全世界表達中華民族的氣勢時,也是李小龍通過中華武術(shù)去表達這種精神。
中國民族的復興,一定要尚武。
武術(shù)育人功能不可忽略,尚武絕對不意味著輕文,但不尚武,文根本沒有物質(zhì)基礎(chǔ)?,F(xiàn)在中華武術(shù)是放在體育的范疇去認識,但我認為還是按照傳統(tǒng)的方式比較好。中國的古漢語中都是單音節(jié)字,一個字就是一個詞,我們要把體和育分開來解讀,武術(shù)有健身強體的功能,這自不必說,但它更重要的是有育人的功能,武術(shù)既能強體,又能育人。育人通過一整套武術(shù)的文化內(nèi)涵和背后的文化支撐,我們知道武術(shù)有獨特的禮儀,有獨特的境界觀——武者止戈為武,武的最高境界是平和、是不爭,這些都是它有一整套育人的東西。而現(xiàn)在體育的范疇,我們過多傾斜于它的“體”,忘了它的“育”。非常有意思,如果從漢語詞的角度,練武之人大致可以分為5個層次:武夫——貶義詞,只會打打殺殺;武人,還是偏貶義,目前我們整個社會,包括新聞宣傳、影視、學術(shù)研究都把習武之人停留在武夫和武人的級別上,把練武和粗魯?shù)韧趧倧?,暴力等同于堅強,這是不對的;武師,比較中性;武士,這是我們所忽略的,其實武士應該是中國武術(shù)的主體,要有武的技能、有士大夫的擔當;武俠,這是最高的境界,中華民族歷來重視俠義精神。
我覺得中國的9年義務教育中必須普及中國武術(shù),要硬性規(guī)定。如果我們的孩子一直如此文弱,我不相信我們的民族會有光明的未來?,F(xiàn)在的家長都會花力氣送孩子學鋼琴、學小提琴,學音樂、學舞蹈、學跆拳道,但很少有送孩子去學武術(shù)的,這是非常悲哀的,是我們在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中失去的寶貴財富。
原文刊載于《武魂 · 太極》2015年10月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