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
濰坊有句俗語,叫——
三日寒食五日年
是說寒食節(jié)是三天,過年是五天。那么“寒食”是哪三天呢?一般是從清明節(jié)往前數(shù)三天(包括清明)即:清明的前一天是寒食,寒食前一天是“一百五”,這樣加上清明,一共是三天。這三天中需要解釋的是——
一百五
一百五,即“一百五日”。一百五日的算法是從上一年的冬至開始算到這一天,恰好是一百零五天,而不是一百五十天。一百五在過去是為故去的親人修墳的日子,濰坊話叫—— 一百五,添土。
過去一般的墳都是封土式的,容易損壞。要在這一天重新修葺,為第二天寒食上墳做準備。一百五的第二天,即寒食,濰坊人習慣叫—— 大寒食
大寒食是上墳的正日子。過去這一天都不舉火,要在頭一天搟下拉沓餅,煮下雞蛋。這一天的主食就是餅卷雞蛋。所以濰縣過去有個老話,叫—— 白餅卷雞蛋,越吃越舒舒坦!
因為過去煮雞蛋對一般家庭的孩子來說是奢侈品,所以許多孩子會舍不得吃。手巧的女孩子甚至會提前編好網(wǎng)袋,專門裝雞蛋。而男子多爭強好勝,將各自的雞蛋拿出來頂,這叫—— 頂?shù)啊?/p>
情景對話:
甲:今年寒食你頂?shù)傲藳]有?
乙:頂了。
甲:給人家頂破了幾個?
乙:頂破仨。
當然,寒食最重要的儀式是—— 上墳
上墳,普通話叫掃墓。上墳要去—— 墓田
墓田是濰坊人對墓園的叫法。墓田一般都在城外,不太遠,也不太近。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一家人扶老攜幼,一邊上墳,緬懷祖先;一邊踏青,觀賞春光,實在是一種很好的戶外活動。
大寒食的次日,就是清明,清明以春游為主,有各種戶外活動,比如——
打悠千
即打秋千。
過去濰縣最有名的是白浪河灘上的—— 轉(zhuǎn)悠千
明清以降,濰縣的轉(zhuǎn)悠千盛行了幾百年,一直延續(xù)到解放前夕。縣令鄭板橋先生有詩記其盛況——
紙花如雪漫天飛,
嬌女秋千打四圍。
五色羅裙風擺動,
好將蝴蝶逗春歸!
(鄭燮《懷濰縣二首》之一)
當然濰坊人清明時節(jié)最盛行的活動還是放風箏。放風箏有各種檔次。講究的人家有蜻蜓、螳螂、螃蟹、宮燈等,最代表濰坊風箏的是龍頭蜈蚣。放風箏的工具也十分講究,比如—— 拐子
拐子是放風箏的線輪,做工考究,有紅木的,雞翅木的,鐵木的……等等,拐子似乎是濰坊獨有,在其他地方?jīng)]有見過。大的拐子能纏幾百米的風箏線,放飛得意的時候,會把線都放出去,濰坊人叫—— 撒了滿管兒
撒了滿管兒就意味著盡情釋放,不受拘束。所以在濰坊話中也比喻人不受羈絆,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例句:這倆孩子放了假,送了他爺爺這里來,爸媽又不在身邊,盡(讀“計”)著耍,可“撒了滿管兒”了!
濰坊放風箏還有一種附加的玩具,叫—— 碰兒
“碰兒”是一種竹制的小玩藝兒,可以套在已經(jīng)放高的風箏線上,乘風而上。一旦碰到上面的風箏,機關(guān)會自動關(guān)閉,順線滑下。如此反復上下,十分有趣。
當然,這些對于孩子來說,是太“高大上”了,可望而不可及。好在濰坊的孩子動手能力都極強,多少都會扎一點風箏。筆者小的時候就扎過—— 八卦
即八角星,屬于平板類,一般下面要墜一條長長的飄帶,濰坊話叫—— 飄搖
主要是起穩(wěn)定重心的作用。否則,風箏就會重心向下俯沖,濰坊話叫—— 扎頭
對付扎頭的辦法,一是要配好“飄搖”,二是要拴好—— 腳線
即風箏的母線。它有一定的角度,調(diào)整不好,風箏很難順利起飛。有時風箏會因受力不均而偏向一邊,濰坊人叫—— 偏沉
對付偏沉也要做一些相應的調(diào)整。濰坊孩子扎風箏、放風箏入門級的樣式叫——掙子
北京人叫“屁簾”。掙子是用竹子扎一個“干”字,糊成方型,配三條長長的紙“飄搖”,栓好腳線就可以放了。但有些風箏會因為扎制、放飛不得法,而難以起飛,只能牽著跑來跑去,一旦不跑,便搖搖墜下。濰坊人給這樣的風箏起了個詼諧的名字,叫它—— 跑破鞋
“跑破鞋”是那時孩子們的共同記憶。孩子放風箏,一般都沒有“拐子”那樣的奢侈的纏線工具,會拿母親做針線用的—— 線板子來代替。
把線板子上的線拴在自己扎的“掙子”上,牽著飛跑。如果幸運,風箏便搖搖地飛了起來,越飛越高,飛到只有一本小人書那么大,穩(wěn)穩(wěn)地飛著,那便是濰坊人說的——
到了穩(wěn)風
那是一個風箏少年最大的成功。細心的孩子會摹仿“碰兒”的感覺,將一個個小紙圈套在線上,沿線乘風而上。濰坊的孩子叫它—— 送飯兒
看著那一片片的“飯兒”遠遠地送到高不可及的風箏頂端,內(nèi)心升騰起某種成功的喜悅,將清明的美好記憶永遠留在濰坊少年的心里,不管身處何方,回味一生一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