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郡 主
主播:梁龍躍
編輯:王 斐
花,亙古以來,就是美好和幸福的象征。
中華古典傳說中,盤古開天、女媧造凡后,最初的三界是沒有花的,只有樹和草。
玉皇大帝的胞妹花神仙子嘔心瀝血種出了盤古大仙留下的種子,長出了美妍驚人的植物,賜名為花。
花一誕生,就為遍嘗百草仍無能為力的神農(nóng)氏解救天下蒼生于令人聞風(fēng)喪膽的瘟疫立下了汗馬功勞。
關(guān)于花瓣入藥,能清除瘟疫的美麗傳說,正是華夏人民對自然界這種美好存在致以的最崇高最誠摯的敬意。
大千世界,愛的表現(xiàn)方式有多種。
花書,花詩,花畫,花歌,花舞,花織錦,花工藝品以及花節(jié),花神,花會,花語,莫不是國人愛花的表現(xiàn)。
以花入饌,花飲花膳,也是人們能夠想到的一種愛花的方式。
丁香花可以健胃止嘔,山茶花可以止血消腫,杜鵑花可以止咳化痰,木棉花可以清熱、解毒,牡丹花可美白、調(diào)經(jīng)……
如此神奇好物,初開即謝,豈不暴殄天物。不忍它們盛開時繁榮一時艷壓萬物,枯落后卻萎縮腐朽華土為泥,入饌便是兩全其美的好方法。
采花入菜,作為我大中華之國粹,已經(jīng)有2000多年的歷史。
屈原《離騷》中就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詩句;
自武則天于花朝日令宮女采集百花,和米搗碎,制成百花糕分賜臣下,食花之風(fēng)在唐宋時期便盛行于皇室。
此后,文人雅士把食花看做是一種高雅的生活享受,不僅有東坡松花酒等“秀色可餐”的佳話,還著作《山家清供》《養(yǎng)小靈.餐芳譜》《養(yǎng)余月全》等烹調(diào)鮮花的“花饌譜”;
而慈禧太后以鮮花為食得以花容月貌、青春長駐的坊間傳言,使得這美容養(yǎng)生與風(fēng)雅怡韻并存的花膳“飛入尋常百姓家”。
從中國的菊花茶、茉莉香片、百合蓮子湯到日本的櫻花冷面、韓國的杜鵑花煎餅、西方的郁金香色拉、三色菫糖漿、玫瑰果醬、罌粟籽蛋糕……
花的色、香、味,早已成為現(xiàn)代都市人賞心悅目、芬芳可口、健康休閑的美點佳肴中不可或缺的一隅。
正如中國古代那個嗜好吃花的文人袁枚所講“春食玉蘭、夏食荷花、秋食菊花、冬食臘梅”,在吃貨的世界里,一年四季都有花可食。
有道是“春萌養(yǎng)生花宴、夏生保健花宴、秋收美容花宴、冬藏滋補花宴”,說得是食花之道,也是自然之道。
春日里,杏花、玉蘭花、槐花、蘭花都可食,還可做點心。
據(jù)傳女作家凌叔華在北平的春天宴請?zhí)└隊?,用的就是玫瑰花餅和藤蘿花餅。舊時代文人的詩情與才情,想必和著這花點心的香韻也更加濃郁了吧。
炎炎夏日,百合花炒魷魚、晚香玉燴鮮貝,南瓜花炒魷魚,薄荷綠豆煮紅棗,無一不是清涼爽口,消暑生津的佳肴。
滿城盡飄槐花雪的時候,京城里的文人墨客還會結(jié)伴直奔妙峰山,采回成筐的玫瑰花做玫瑰醬,烤玫瑰餅,釀玫瑰酒。
成熟豐滿、花果飄香的秋天,菊花、南瓜花、木槿花和桂花又相繼送來了食材。
入秋的第一頓菊花火鍋,撕下條條花羽,配上雞脯、魚肉、蘑菇和炸酥的粉絲,定是免不了的曲目。
就連大媽們用石臼搗爛如泥的韭菜花兒也是京城少不得的秋味兒。
小雪時節(jié),臘梅花、墨蘭、梅花、家養(yǎng)山楂花等又裝扮了餐桌。
即食的成菜和鮮湯,隨意撒上幾瓣梅花,便有擋不住的香味馥郁來撩人食欲;
采滋補功效的茴香花,取低脂的牛羊肉,烹一碗香湯,陣陣暖意便在這休眠的節(jié)日里彌漫開來。
除了做花膳,紫蘇花、佛手花、野薔薇、牡丹、芍藥花、桅子花、玉簪花和蘭花等可以飲用露漿。
桔梗根、小麗花根、雞冠花、香千頭菊花等可以泡制花酒。金銀花、茉莉花、玫瑰花、野菊花、苦丁等可以制作茶飲。
鮮花食品含有十多種微量元素,14種維生素,80余種活性物質(zhì)。
花香撫慰心靈的作用也不容小覷,桂花的甜味能消除身心疲勞,紫羅蘭、玫瑰的香味令人清新爽朗,杏花香惹人喚起美好回憶,丁香、茉莉幽香能緩解疼痛。
食用花蜜花粉還能防衰老,增食欲。
餐桌上的芳蹤麗影,怎能不受食客青睞。
但入口之物,必要慎之又慎,某些花如一品紅、曼陀羅、五色梅、蝴蝶花、凌霄花、鈴蘭等,卻各含程度不同的毒性。
作為食物鏈最高級別的吃貨們,且要繞了這些美麗的陷阱,才能盡舌尖上的花事, 品花飲花膳花滿堂,享花香花夢花生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