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變臉是川劇表演的噱頭,那么川菜中的魚香味則不同,因為許多專業(yè)人士都把魚香味看作是川菜技藝中的特技。
麻辣味、椒麻味、怪味、魚香味,是傳統(tǒng)川菜獨有的四大味型。其中的魚香味,把川菜調味的本事淋漓盡致地顯擺了一盤。四川人都喜歡“天府之國”這個名號,總覺得自己的家鄉(xiāng)物產極為豐富,食材琳瑯滿目,這固然不錯,可是一些在四川,特別是在川西平原所產的東西,多是多也,卻有些欠佳。比如來自川西平原的牛羊雞鴨魚,都稱不上優(yōu)秀,就連土豆白菜比起外面許多地方的,也只能算馬馬虎虎,因此,川菜廚師就被逼得要在調味上使出渾身解數(shù),力求用最平常、最普通的食材,做出人間的美味佳肴,而魚香味型的菜,就屬于川菜點石成金的樣本之一。
(魚香肉絲)
魚香味,既要吃得出酸、甜、辣、鮮、咸以及蔥姜蒜諸味,又要這多味渾然成濃郁的魚香。調料的品質和比例,烹制的程序和火候的把握,都有各自的講究,這需要拿捏得恰到好處。因此,行業(yè)內考川菜廚師時,魚香味的菜總是少不了。一個館子,只要把魚香味的菜做得不錯,那其他菜的味道也就基本上可以放心。做得魚香,可以菜天下??墒?,適合這絕妙之味的菜卻很少。筆者以為,真正擔得起“魚香”的絕配之菜只有三個——魚香肉絲、魚香茄子、魚香紅油菜薹。三個魚香,所用調料都一樣,但所用的比例和手法卻稍有些差異,而正是這“稍有些”,才讓成菜的色香味形都各有說道和吃頭了。
泡辣椒(川人叫“魚辣子”),這可是魚香味的殺手锏。初秋時節(jié),成都東山一帶出產的二荊條鮮紅辣椒,放老鹽水壇里泡一個月以上,硬錚紅亮,味厚香醇,用它才能調出讓人垂涎的魚香味。烹魚香味所用到的其他一些調輔料,包括泡姜、蒜、香蔥、醋、醬油、糖、鹽、芡粉、味精等。
魚香肉絲在“三個魚香”中,可以說名頭最響,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是炒肉絲,不僅重刀工,講火候,而且碼味下料也需要一些手段。首先是要選好肉,多數(shù)菜譜上,都說做魚香肉絲要選里脊或精瘦肉,這對怕吃肥肉者當然好,可是對于我這種信奉美味至上的好吃嘴來說,顯然不合適,我們一定會選用三分肥、七分瘦的豬肉,細切成絲炒出來,這樣才有脂香味。吃豬肉就該有豬肉的香味,而豬肉的香味,主要還是來自于肥肉?;劐伻狻⒓t燒肉為什么入口溢香,就在于它在煎熬時,肥肉的脂香被熬煉出來了。成都的肉圓子,揚州的獅子頭,都要有一定比例的肥肉在其中。更何況,讓人長胖的首罪不是肥肉而是飯、面之類。西方人當中胖子多,其罪魁禍首是面包,是三明治、熱狗等。不過,做京醬肉絲卻不能有肥肉,那必須全瘦才行,因為甜醬膩,要是當中夾有肥肉,那不是成肥膩了嗎?
切三肥七瘦的肉,要斜刀切,不然瘦肉部分就成了筋絲紋理一順風,炒出來的肉都很難嫩氣。肉絲切好了要碼味,加一點鹽、一點芡粉就好。用鹽一是為了給肉絲鋪底味,二是為了給肉絲上勁,后邊炒出來才嫩,才有韌性。但鹽不能多放,因為入鍋后所加放的泡椒、泡姜和醬油,已經有鹽味了。芡粉也不能多,多了,肉絲會黏糊,吃起來不滑爽。一點淡鹽,一層薄粉,卻要用手去揉勻。揉的時候還要加一點水,只有把水揉到肉里邊,肉才滑嫩。最后,還要淋一點油上去,讓油膜在肉絲的表面保水,這樣入鍋進油滑炒,水分才不會流失。
取醬油、醋、白糖、味精、蔥花(可多一些),用很清淡的芡汁勾成味汁。調魚香肉絲的芡汁一定要淡薄,因為厚了下鍋會糊成一團,而肉絲的顏色和口感也欠佳。不過魚香茄子的芡汁卻要濃稠些才好,淋上去要掛得住,茄子吃起來才有魚味。做魚香紅油菜薹時,則無需芡汁,因為此菜要的就是清清爽爽,這也是“三個魚香”最大的不同。
傳統(tǒng)的魚香肉絲都是用全肉絲,也就是說不加俏頭,可是現(xiàn)在幾乎每家館子都會加些冬筍絲、木耳絲或者青筍絲之類,據說原因是為了少些肉。有一次看烹飪比賽,有個廚師做出來的魚香肉絲就全是肉絲,結果評委還說他做得不正宗。不過我覺得,加點俏菜在當中也別有風味,最好是用青筍絲。選用青皮萵筍,不要切得太細,用鹽腌漤幾分鐘便可,因為腌漬久了,青筍絲會失去清香脆爽。
單鍋小炒,一次定味,這都是川菜廚師擅長的?,F(xiàn)在可以上灶開炒了。鍋熱下油,是把菜油和豬油相混合,比例按五五或者六四都行。油熱至七分時,小火下切碎的泡辣椒、泡姜、蒜,同時加點蔥花進去。此時加蔥花,為的是給底味起香。等到炒出香氣,改中火并下肉絲,炒至散籽才把青筍絲加進去,改大火翻炒幾下,再勾入兌好的味汁,炒勻便可出鍋裝盤。這時你再看,肉絲微黃中透出嫩白,筍絲青綠,泡椒的亮紅點綴其中,魚香撲鼻,誘人食欲。有它在,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碗里的飯都下得很快。
有人問,我也用這些調料和同樣的手法去烹魚,不知可不可以?而我的回答是:當然可以。這些調料和這種手法本身就是做魚的,只不過你不能把做出來的魚隨便叫魚香魚吧。
三個“魚香”的不同
魚香菜品的三個“先進代表”:魚香肉絲、魚香茄子、魚香紅油菜薹,調料相同,卻因食材的差異,而在調料比例和烹制的方法上略有變化。很多做菜的人和很多館子,都不怎么在乎這些“略有”,結果是做出來的菜都很難成為“三個代表”,這也是人們常說的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魚香茄子)
先說勾芡。魚香茄子最為濃稠,要掛住才有味。魚香肉絲薄之,因為厚了肉絲黏糊。魚香紅油菜薹則無需勾芡,因為要的就是清爽。
再來說用醋。魚香肉絲的醋要少,因為豬肉擔不住酸味,特別是炒肉絲,酸不拉幾的肉絲恍若酸溜溜的人生。燒魚香茄子時,醋可以稍稍多放一點,但是不能吃出太濃的酸味。在炒魚香紅油菜薹時,就要求醋味重一些。紅油菜薹蘸醋辣子,可以說本身就屬于妙吃。有經驗的廚師認為,在調味的環(huán)節(jié),最見功夫的還在于用醋。
最后來說烹制。做魚香肉絲要經過碼味、揉芡,然后才下到油鍋里加調輔料滑炒,一般都是急火快炒。做魚香茄子的茄子,都是先用油煎炸過,這樣成菜后的茄子皮,吃起來就有魚皮的口感。魚香茄子的味汁是炒好了澆上去的,是做魚的本法借用,所以我們說魚香茄子才是法如做魚,形也如魚,口感和味道也最有魚香,也才會被列入“無魚有魚香,無魚卻似魚”的經典。做魚香紅油菜薹,卻是鮮菜下鍋,炒勻再勾一點湯汁燜燒,但又不能燒過了,要帶一點脆性才好。炒,煎,燒,三個魚香,手法各有不同。現(xiàn)在館子里做的魚香茄子,基本上都是加些泡椒燒出來,即便有些魚香味,我也不敢說這就是魚香茄子。
三個魚香,都要用到醬油,并且加入的量都要少。由于醬油容易壓味,所以最好是用生抽,如果能用蒸魚豉油,風味會更佳。在做這三種魚香味菜肴時,糖都不能多放,因為甜過則膩,糖多則百味淡。至于說泡椒、泡姜,則屬于可多不可少,當然,也不能多得來就是在吃一盤泡椒和泡姜吧。蒜末是一定要加的,而且還可以多一些。
(魚香紅油菜)
要知道,蒜是“混搭”出魚香味的另一個秘密武器。大家可以去試試不加蒜的魚香菜,做出來你就知道是個什么味道了。其實,最叫人心喜的還是加進去的蔥。把香蔥切成魚眼蔥花,在炒料的時候放一點,勾汁的時候和一點,起鍋裝盤后再撒一點,可以說這三種蔥香都是在給“三個魚香”畫龍點睛。
石光華 / 文
本刊發(fā)布內容拒絕網絡整合!
微信搜索:四川烹飪雜志 為官方微信平臺,其他均為盜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