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題部分)
□ □ □
+ □ □ □
1 6 9 9
(考試時間:120分 總分:100分)
一、填空。(每題2分,共30分)
1. 右邊算式中的六張小紙片各蓋住了一個數(shù)字,被蓋住的六個
數(shù)字的和是( 34 )。
分析:個位兩個數(shù)字之和是9,十位兩個數(shù)字之和是9,百位兩個數(shù)字之和是16,總和是9+9+16=34。需要注意的是,兩個數(shù)字相加和數(shù)最大是18,如果這道題和數(shù)個位上數(shù)字是8或更小的話,那個位兩數(shù)字的和就有兩種可能了,因而和數(shù)就會呈現(xiàn)多樣。如果和數(shù)是1698,那數(shù)字總和可能是16+9+8=33,16+8+18=42或15+18+18=51.
2. 先找規(guī)律,再填數(shù)。
(1)2,6,18,54,( 162 ),( 486 )。
(2)4,8,10,20,22,( 44 ),( 46 )。
(3)(48,24),(44,26),(40,28),(36, 30 ),( 28 ,34)。
分析:第(1)題,后面數(shù)都是前面數(shù)的3倍,因而54后面填54×3=162,162后面填162×3=486。第(2)題,從第二個數(shù)開始,依次是乘2,加2,再乘2,加2,即有4×2=8,8+2=10,10×2=20,20+2=22,所以22后面應(yīng)該是22×2=44和44+2=46。第(3)題,把每個括號內(nèi)的數(shù)看作一組,比較每組中相同位置上數(shù),有48-44=4,26-24=2,即前面數(shù)減4,后面數(shù)加2,同樣,44-40=4,28-26=2,也滿足這一規(guī)律。因此,當前面數(shù)由40-36少了4后,后面數(shù)應(yīng)該由28+2=30,而30到34加了4,因此,這時前面數(shù)應(yīng)該減兩個4,即用36-4×2=28。
3. 有15把鎖的鑰匙給搞混亂了,至少要配( 105 )次才能使每把鑰匙都配上鎖。
分析:可以這樣思考:先用15把鑰匙去開第1把鎖,如果前14次都不能打開,那第15把鑰匙肯定是這把鎖的,也就是說,這時最多要試14次;這樣就只剩下14把鑰匙14把鎖了,同樣用14把鑰匙去開第2把鎖,如果前13次都不能打開,那第14把鑰匙肯定是開這把鎖的,也就是說,這時最多要試13次,依此類推,我們很容易得出這道題,一共需要試的次數(shù)為14+13+12+11+…+1=(1+14)×14÷2=105(次)。
需要注意的是,這道題講的是配匙,而沒有提開鎖,如果是開鎖,那不僅要把鑰匙配上,還要打開,因此,還要多15次嘗試,這樣一共就需要105+15=120(次)了。
4.《孫子算經(jīng)》中有這樣一道題:“今有屋基,南北三丈,東西六丈,欲以磚砌之。凡積二尺,用磚五枚,問計幾何?”算一算,砌好這一屋基,一共需要磚頭( 4500 )枚。
分析:這道題比較難理解的是“凡積二尺”,這兒的“凡積二尺”指的是2平方尺那么大的地方,需要說明的是,古人的面積單位,體積單位和長度單位是不分的,這可能是讓大家最感困惑的地方,因此,這道題可以這樣列式:(3×10)×(6×10)÷2×5=4500枚。
5. 在題中適當位置只添加、減號,使等式成立。
(1) 1 2 3 4 5 6 7 8 = 45
(2) 9 8 7 6 5 4 3 2 1 = 70
分析:這道題要借助于和差方法來解,第(1)題,左邊所有數(shù)字和為(1+8)×8÷2=36,比45小,因此要有數(shù)連用,如果取12連用,則左邊和數(shù)就會增加9,36+9=45,正好等于右邊,這時就不需要添加減號了,有解12+3+4+5+6+7+8=45;如果取34連用,則左邊數(shù)之和就是3×9+36=63,比45大18,因此,減去數(shù)的和就是18÷2=9,而9=2+7,有解1-2+34+5+6-7+8=45。第(2)題,左邊數(shù)字和為45,比70小得多,顯得得有數(shù)連用,如果取54連用,則左側(cè)數(shù)之和變成5×9+45=90,比70多20,因此,這時減去數(shù)的和是20÷2=10,而10可以表示成8+2或7+3,因此,這時有解9-8+7+6+54+3-2+1=70或9+8-7+6+54-3+2+1=70.當然,這道題也可以取32連用,這時左側(cè)數(shù)之和為3×9+45=72,比70多2,因此減去數(shù)就是2÷2=1,即有解9+8+7+6+5+4+32-1=70.
6. 甲、乙、丙、丁四人共有畫片100張,如果把甲的張數(shù)加4,乙的張數(shù)減4,丙的張數(shù)乘4,丁的張數(shù)除以4,那四個人的張數(shù)就一樣多了。甲原有畫片( 12 )張,丁原有畫片( 64 )張。
分析:這道題可以采用假設(shè)法來思考。先假設(shè)下面等式結(jié)果等于4,這時甲乙丙丁之和是25,而畫片總張數(shù)100正好是25的4倍,因此,等式的正確結(jié)果應(yīng)該是4的4倍,是16,再利用等式結(jié)果為16,推導出甲和丁原有畫片的張數(shù)。過程可簡單列舉如下:
甲+4=乙-4=丙×4=丁÷4 =4
0 8 1 16 和數(shù)為25,而100÷25=4,故正確結(jié)果為4×4=16
甲:16-4=12 ?。?6×4=64
6
5 2
甲 乙 丙
7. 甲乙丙三人一共有畫片135張。如果甲給乙5張,乙給丙2張,丙給甲6張,那么三人畫片的張數(shù)就一樣多了。甲原有畫片( 44 )張,丙原有畫片( 49 )張。
分析:這道題可以借助于流程圖來分析。由變化后,三人畫片同樣多,可以知道,這時每人有畫片135÷3=45(張),從圖中可以看出,甲送出5張,拿回6張,因此,他原有的張數(shù)應(yīng)該是45+5-6=44(張),丙原有的張數(shù)是45-2+6=49(張)。
8. “冰雹”猜想是數(shù)論中的一個有名的猜想。其內(nèi)容是:任意取定一個自然數(shù),按下列兩條規(guī)則做下去,就可以使這個自然數(shù)變?yōu)?。規(guī)則是這樣的:(1)當取定的自然數(shù)或變化后的自然數(shù)為奇數(shù)時,下一步將它乘3,再加上1;(2)當取定的自然數(shù)或變化后的自然數(shù)為偶數(shù)時,下一步將它除以2.比如說12這個自然數(shù)按上面規(guī)則進行計算有:12→6→3→10→5→16→8→4→2→1,經(jīng)過9次變化,12最終變成了1。算一算,自然數(shù)18按上面規(guī)則計算,經(jīng)過( 20 )次變化后最終變成1。
分析:可以根據(jù)上面提及的規(guī)律進行列舉,18→9→28→14→7→22→11→34→17→52→26→13→40→20→10→5→16→8→4→2→1。這樣,一共要經(jīng)過20次變化。當然,也可以只列舉到10就可以了,因為上面列舉的式子中有從10推算到1需要的步數(shù)。兩次相加即可。
9. 明明要爬15級臺階,如果每次可以爬1級或2級,他爬完這些臺階一共有( 987 )
種不同的爬法。
分析:這道題需要借助于列表來處理比較清晰。在列舉時,注意從第3級開始,爬臺階的種數(shù)是前兩階種數(shù)之和。表格如下:
級數(sh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種數(shù)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233
377
610
987
10.從1至600的自然數(shù)中,不含數(shù)字4的自然數(shù)有( 405 )個。
分析:我們可以把一位數(shù)前添加兩個0,比如說004,兩位數(shù)前添加1個0,如075;這樣所有的1至600的自然數(shù)都可以看作是三位數(shù)了。其中百位可以是0、1、2、3、5,一共有5種填法,而十位與個位都有除4以外的9種不同填法,因此,一共有5×9×9=405種,其中000這個數(shù)不在規(guī)定范圍內(nèi),可以用600來代替,這樣,我們就得到了不含數(shù)字4的自然數(shù)的個數(shù)為405個。
當然,我們也可以變換一個角度,先考慮含有4的自然數(shù)。個位是4的有4、14、24、34、44、54、64、74、84、94這10種,考慮到百位數(shù)字還可以是1、2、3、5,因此這時一共有5×10=50種,再考慮十位4,有40、41、42、43、44、45、46、47、48、49這10種,但44與個位4出現(xiàn)重復,故而不作考慮,同樣這時百位數(shù)字還可以是1、2、3、5,因此,這兒又有5×9=45種含有4的自然數(shù)。由于上面沒有考慮百位是4的情況,因而還必須加上百位是4的100個數(shù),這樣,含有數(shù)字4的自然數(shù)一共有50+45+100=195個,不含有數(shù)字4的自然數(shù)就有600-195=405個。
11.把19分拆成若干個自然數(shù),使這些自然數(shù)的乘積為最大,這個最大的乘積是( 972 )。
分析:要使分拆后的自然數(shù)的乘積最大,就要在分拆時注意多用3,少用2,不用1.而19÷3=6……1,故而分拆為5個3,再把余下的4分拆成兩個2,這樣就得到最大的乘積是3×3×3×3×3×2×2=972.
12.把1~9這九個數(shù)字填入□內(nèi),每個數(shù)字只用一次,使下面的等式成立。
□□÷□=□□÷□=□□÷□
分析:這道題需要借助于不變的商來思考,由于商數(shù)等于1、2、3都不可能,那我們不妨從商數(shù)是9考慮起。然后,利用乘法口訣得出有18÷2=27÷3=36÷4=45÷5=54÷6=63÷7=72÷8=81÷9,這當中,45÷5肯定不合題意,先行舍去。再看剩下式子中,數(shù)字9只出現(xiàn)一次,如果有解,肯定得保留,這樣,其它含有1、8、9的式子象18÷2,72÷8都必須舍去。這時剩下的另四個式子中,只有54÷6出現(xiàn)了數(shù)字5,因此也必須保留,舍去含有6的36÷4和63÷7后,剩下的27÷3恰好用到了余下的三個數(shù)字,所以這道題有解:27÷3=54÷6=81÷9.
這道題當商數(shù)為7時還有一解,老師們不妨推導著看看。
13.如果規(guī)定:5☆2=5+55,1☆4=1+11+111+1111。那么2☆5=( 24690 )。
分析:這種題目又稱作新定義運算。這道題中給運算新下的定義為:五角星前面的數(shù)為后面算式中出現(xiàn)的基本數(shù)字,而五角星后面的數(shù)為這個基本數(shù)字從一位數(shù)、兩位數(shù)……依次相加的個數(shù),故而2☆5的基本數(shù)字是2,要用2+22+222+2222+22222這樣五個數(shù)相加,故而得到這道題的得數(shù)是24690。
14.口袋里裝有42個紅球,15個黃球,20個綠球,14個白球,9個黑球。那么至少要摸出( 66 )個球才能保證其中有15個球的顏色是相同的。
分析:要保證有15個球的顏色相同,最不幸運的莫過于所有少于15個球的顏色球都摸到了(象白球和黑球),等于或超過15個球的都只摸到了14個,但這時還是不能保證有15個球是顏色相同的。不過,再摸一個的話,肯定有一種球是15個了。因此,要保證有15個球顏色相同,就得摸14+9+14×3+1=66個。
15.五個完全相同的小長方形剛好拼成一個大長方形(如右圖)。小長
方形的長與寬的比是( 3:2 ),當小長方形長是12厘米時,拼成的大長
方形的面積是( 480 )平方厘米。
分析:從右圖中,很容易看出,兩個長等于3個寬,也就是說,長與寬的比是3:2,再利用長12厘米,算出寬是12÷3×2=8厘米,進而算出每個小長方形的面積是12×8=96平方厘米,大長方形的面積就是96×5=480平方厘米。
二、選擇。(每題2分,共20分)
1. 有2010個2連乘(2×2×2×2×……×2×2),乘積個位上的數(shù)字是( B )。
A.2 B.4 C.6 D.8
分析:這其實是個周期問題,解這種題目的關(guān)鍵在于推算出幾個數(shù)的連乘積的個位數(shù)字是1、5或6,因為不管幾個1、5或6相乘,乘積的個位數(shù)字還是1、5或6.在這道題中,2×2×2×2的個位數(shù)字是6,因此我們把4個2連成看作一組,2010÷4=502……2,因此,這道題乘積的個位數(shù)字應(yīng)該是6×2×2的個位數(shù)字,即是4.
2. 小明上山平均每分走40米,下山平均每分走60米,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 A )。
A.48米/分 B.50米/分 C.54米/分 D.無法確定
分析:這道題可以用假設(shè)法來做,也可以用工程問題的方法來解。先說假設(shè)法,假設(shè)山路全長120米。那么上山用120÷40=3分,下山用120÷60=2分,因此上下山的平均速度就是120×2÷(3+2)=48米。再說工程問題的方法,設(shè)山路全長為單位1,那么上下山一共用的時間就是1/40+1/60=1/24,所以他上下山的平均速度就是2÷(1/24)=48米。
3. 用0、3、6、8和小數(shù)點組成小數(shù)(所有數(shù)字都要用到),一共可以組成( C )個不同的小數(shù)。
A.42 B.54 C.60 D.72
分析:要分兩種情況考慮,一種是0排在最高位,一種是0不排在最高位。先看0排在最高位的,那肯定是三位小數(shù),可組成6種不同的三位小數(shù);再看0不排在最高位的,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先不考慮小數(shù)點,這時一共有3×3×2=18種不同的排列方法,而每一種排列方法又可以在3個不同的位置點上小數(shù)點,因此,這時有18×3=54種不同的數(shù),加上前面的6種,這樣一共有54+6=60種不同的小數(shù)。
4. 在棱長為5厘米的正方體表面涂滿紅色,然后把它切成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其中三面紅色的有( B )個。
A.4 B.8 C.10 D.12
分析:三面紅色的小正方體肯定位于原來正方體的頂點位置,而正方體有8個頂點,因此,就有8個三面紅色的小正方體了。
5. 一個半圓的半徑為 ,那么,它的周長是( B )。
A. B. C. D.
分析:半圓的周長包括半圓弧的長度和一條直徑的長度,半圓弧的長度可以表示成 ,而直徑的長度可以表示成 ,因此,半圓的周長就是 + 。而上面四個選項中,跟它相等的只有B。
6.一根繩子剪成兩段,第一段長 米,第二段占全長的 ,哪段長些? ( B )。
A. 第一段長 B. 第二段長 C. 無法確定 D. 一樣長
分析:這道題,由后面一個條件可以知道,第二段占全長的5/9,那意味著第一段只占全長的4/9,因此,第二段要比第一段長些。
7. 新潮服裝店以200元的價格分別賣出兩套不同的童裝,結(jié)果一套賺了25%,一套虧本了25%,就這兩套服裝的經(jīng)營來看,( B )。
A.賺錢了 B.虧本了 C.不虧也不賺 D.無法確定贏利還是虧本
分析:我們先利用題目條件推算這兩件衣服的原價,一件是200÷(1+25%)=160元,一件是200÷(1-25%)=266 ,這樣兩件衣服的原價就是160+266 =426 元,現(xiàn)在只賣了200×2=400元,自然是虧本了。
8. 五線譜里不同的音符表示不同的時值,音符( )所表示的時值是全音符的( )。
A. B. C. D.
分析:這道題考到了教材中的一個數(shù)學小知識,它反映了數(shù)學與音樂之間的聯(lián)系。這個知識點出現(xiàn)在六上教材的61頁,上面圖中的音符是個四分音符,時值是全音符的1/4。其實,數(shù)學與很多學科之間都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教材中有許多這樣的小知識點,希望老師們在看書的時候也注意理解它們。
9. 學生連續(xù)計算15-7-3=5,48-16-14=18,70-35-15=20后,繼續(xù)計算36-8+12=?,得出了等于16的錯誤結(jié)果,原因是將第四個算式中的加算成了減,這一錯
誤用( )現(xiàn)象解釋最為恰當。
A.思維定勢 B.原型啟發(fā) C.正遷移 D.負遷移
分析:這道題考到了大家對一些數(shù)學原理的理解。在整個考卷中占的份額非常小,肯定在5分之內(nèi),而且內(nèi)容全部出自09年的學科素養(yǎng)輔導材料,主要的想法還是想讓大家對那些跟我們教育教學密切相關(guān)的東西能做到??闯P?。
10.明明和亮亮是同學。在教室里,明明的位置用數(shù)對(4,5)表示,亮亮的位置用數(shù)對(7,5)表示,那么他們倆在( )。
A.同一列 B.同一行 C.同一列或同一行 D.前面三個答案都不對
分析:這道題主要考查老師們對教材的理解,關(guān)于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這是課標教材的一個變化,原先的小數(shù)教材中并沒有這方面知識,如果沒有真正看過整個小學階段十二冊教材的話,有些新的知識點或許老師們在解答時就有了相當?shù)睦щy。出這道題的一個主要想法,就是要我們的老師能真正熟悉小學階段的12冊教材,只有真正理清了知識的前后聯(lián)系,在教學時才能夠真正做到高瞻遠矚,游刃有余。
三、操作。(共22分)
A 1 2 3 4 5 B
C
1
2
3
D
C
A 1 2 3 4 5 B
1. 數(shù)一數(shù),填一填。(每題2分,共4分)
有( )條線段,( )個三角形。 有( )條線段,( )個長方形。
分析:數(shù)圖形十分重視基本圖形,第1題,數(shù)線段,AB和AC線上都有5條基本線段,因而分別有1+2+3+4+5=15條線段,這樣,這兩條線上一共有15×2=30條線段,另外,除AD線上是一條線段外,其余5條豎斜線上都分別有1+2=3條線段,這樣就有3×5=15條線段,因此,總共有30+15+1=46條線段。數(shù)三角形,同樣先考慮基本三角形,在三角形ADC中,有5個基本三角形,一共有1+2+3+4+5=15個三角形,在三角形ABD中,也有15個三角形,另外在三角形ABC中,還有5個以A為頂點的三角形,這樣一共有15×2+5=35個不同的三角形。
第2小題,數(shù)線段比較方便,橫著看,有4條線,每條線上都有5個基本線段,都有1+2+3+4+5=15條線段,這樣一共有15×4=60條線段;再豎著看,共有6條線,每條線上都有3條基本線段,都有1+2+3=6條線段,這樣一共有6×6=36條線段,合起來,一共有60+36=96條線段。數(shù)長方形,如果把橫著看的底邊看作是構(gòu)成長方形的長的話,那這種長一共有1+2+3+4+5=15種可能,把豎著的邊視為寬,寬有1+2+3=6種可能,這樣一共能構(gòu)成不同的長方形15×6=90個。
2. 算一算(用簡便方法計算下面各題)。(每題2分,共8分)
(1)9999×7778+3333×6666 (2)(1+3+5+…+2011)-(2+4+6+…+2010)
分析:第(1)小題要用到乘法分配律,根據(jù)乘法分配律,有相同因數(shù)我們可以提取這個相同因數(shù),3333×6666中雖說沒有9999,但我們可以通過把前面因數(shù)乘3,后面因數(shù)除以3積不變的規(guī)律,將它變形為9999×2222,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提取9999,剩下的7778+2222正好是10000,進而算得這道題的結(jié)果是99990000.
第(2)小題最取巧的算法是分組法,除1外,用(3-2)、(5-4)、(7-6)、(2011-2010),這樣每組的差都是1,而除1外,后面一共能配成2010÷2=1005組,因此,這道題的最終答案就是1+1005=1006.當然,也可以用高斯求和的方法,先分別算出兩邊括號里的和分別是多少,再求差。
(3) (4)20102011×20102011-20102010×20102012
分析:第(3)題, , , , , ,這樣,就會發(fā)現(xiàn)中間有很多項被抵消掉了,只剩下 。第(4)題,如果把20102011看作A的話,則有原式=A×A-(A-1)×(A+1)=A×A-(A×A-1)=1,即原式的結(jié)果為1.
3. 將1~8這八個數(shù)字填入圖中八個○內(nèi),使每個圓周上五個數(shù)的和都等于21。(3分)
分析:解這種題目的關(guān)鍵在公用數(shù)的確定。要填進去的八個數(shù)字的和是(1+8)×8÷2=36,而兩個圓周上數(shù)的總和是21×2=42,顯然這多出的42-36=6,正好是兩個公用數(shù)字的和。如果取公用數(shù)為1和5,左邊余下三個圓中的數(shù)的和是21-6=15,可以填3、4、8,余下的2、6、7填在右側(cè)余下三個圓中就成。如果取公用數(shù)為2和4,左邊余下三個圓的數(shù)的和同樣是15,可以填1,6,8,再把這時剩下的3、5、7填在右側(cè)余下三個圓中就成。
4.把1~9這九個數(shù)字填入□內(nèi),每個數(shù)字只用一次,使下面的等式成立。(3分)
□÷□=□÷□=□□□÷□□
分析:這道題的突破口同樣是不變商。其中滿足□÷□=□÷□的算式相當少,商數(shù)只能是2、3、4.如果取商數(shù)為2.有8÷4=6÷3=4÷2=2÷1,而這當中沒有重復的只有8÷4=6÷3、6÷3=4÷2和8÷4=2÷1三種情況。如果取8÷4=6÷3,剩下的1、2、5、7、9無法組成□□□÷□□,如果取6÷3=4÷2,剩下的1、5、7、8、9恰好有158÷79=2,所以這時有解:6÷3=4÷2=158÷79。其他情況下,是否有解,老師們可以自己試試。
5. 右圖大正方形的邊長是8厘米,小正方形的邊長是6厘米。
大正方形中的陰影部分比小正方形中的陰影部分的面積
多多少平方厘米?(4分)
分析:這道題可以先求出陰影部分的和,再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求出陰影部分相差的。其實大正方形中陰影部分跟小正方形右下空白部分面積是相等的,因為由兩個長方形組成的右下部分的大三角形的面積是(6+8)×8÷2,而大正方形除去上面小三角形余下的梯形的面積同樣可以用(6+8)×8÷2,而這兩個圖形中,右下的的梯形是公共的,故而剩下部分的面積也應(yīng)該是相同的,這樣就巧妙地把大正方形中的陰影部分給移至了左側(cè)正方形的右下,也就是說,陰影部分的面積相當于小正方形面積的一半,是6×6÷2=18平方厘米。而兩個陰影部分同底,因此,它們的面積的比也就是它們高的比,是6:8=3:4,這樣我們很容易得出,兩個陰影部分相差的面積是18的4/7-3/7=1/7,所以這道題的結(jié)果是18×1/7=18/7平方厘米。
四、探索規(guī)律(共8分)
1. 在平面上畫100條直線,這些直線最多能形成多少個交點?(試用列舉或列表的策略
探索出規(guī)律。)(4950)(4分)
分析:一個平面上畫兩條直線,最多能形成1個交點,再畫一條直線,最多能跟原來兩根直線都相交,增加2個交點;再畫一條直線,最多能跟原來的3根直線都相交,又增加3個交點,依次類推,可以列表如下:
直線
2
3
4
5
…
100
交點
1
1+2
1+2+3
1+2+3+4
…
1+2+3+…+99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交點最多為1+2+3+…+99=(1+99)×99÷2=4950(個)。
2. 下面每個小正方體的棱長為2厘米。(4分)
……
(1)先計算出由若干小正方體拼成的長方體的表面積,并填寫好表格。
小正方體的個數(shù)
2
3
4
5
6
……
拼成長方體的表面積
……
(2)當小正方體的個數(shù)為8個時,拼成長方體的表面積是( )平方厘米;
當小正方體的個數(shù)為n個時,拼成長方體的表面積是( )平方厘米。
這道題不難,這兒就不作分析了。
五、解決問題。(用算術(shù)方法解)(共4分)
1. 在一道減法算式里,被減數(shù)、減數(shù)與差的和是600。已知減數(shù)是差的5倍,減數(shù)和差各是多少?
分析:這是一道和倍問題。關(guān)鍵是先要求出減數(shù)與差的和,是600÷2=300,然后再用“和÷倍數(shù)和”求得一倍數(shù),即差是300÷(5+1)=50,減數(shù)就是50×5=250或300-50=250.
2. 袋中有紅球和黃球若干,而且顆數(shù)相等。如果取出10顆黃球,放入50顆紅球,那么紅球的顆數(shù)就是黃球的4倍,原來紅球有多少顆?
分析:這是一道差倍問題。關(guān)鍵在于要先求出成4倍關(guān)系時,兩袋球數(shù)的差,這個差要用50+10=60顆,進而用“差÷倍數(shù)差”求得一倍數(shù),黃球的顆數(shù)是60÷(4-1)=20顆,需要注意的是,這個黃球的顆數(shù)是變化后的結(jié)果,因為這兒的4倍是變化后才有的,進而求出袋中原有黃球20+10=30顆,原有紅球跟它相等,自然也是30顆。
3. 某校將2500元獎金發(fā)給三名優(yōu)秀教師。甲比乙多得200元,乙比丙多得100元,甲乙丙三名教師各獲得多少元?
分析:這是一道用替換法解決的問題。甲和丙都是和乙比的,干脆把多的去掉,不足的補上,使甲和丙跟乙同樣多。這時的總數(shù)就是2500-200+100=2400元,相當于乙的3倍,這樣可以求出乙得2400÷3=800元,進而求得甲得800+200=1000元,丙得800-100=700元。
4.《算法統(tǒng)宗》里有這樣一道名為“以碗知僧”的古算題:
巍巍古寺在山中,不知寺內(nèi)幾多僧,三百六十四只碗,恰合用盡不差爭。
三人共食一碗飯,四人共嘗一碗羹,請問先生能算者,都來寺內(nèi)幾多僧?
請你推算出寺內(nèi)一共有和尚多少人?(624人)
分析:這道題用分組的方法來做最好理解。如果把12人看作一組,那么一組共用碗12÷3+12÷4=7只,再用364÷7=52(組),然后用12×52=624人。
5. 老師給幼兒園小朋友分蘋果。每2人3個蘋果,多2個蘋果,每3人5個蘋果,少4個蘋果。問:有多少個小朋友?多少個蘋果?
分析:這是道盈虧問題。關(guān)鍵在于先要把兩種表述變得一致起來,由“每2人3個蘋果”可知“每6人分得9個蘋果”,再由“每3人5個蘋果”可知“每6人10個蘋果”,比較這兩個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同樣的6個人,就會少用1個蘋果,而兩種情況下,一共相差了4+2=6個蘋果,因此,一共有6×6=36(個)小朋友,蘋果數(shù)就是36÷2×3+2=56個或者用36÷3×5-4=56個。
6. 把 化成小數(shù),小數(shù)點后面第2010位數(shù)字是幾?小數(shù)點后面前100位數(shù)字的和數(shù)是多少?
分析:2/7化成小數(shù)是0.285714285714……,顯然,285714這樣六位一個周期,2010÷6=335(組),所以小數(shù)點后面第2010位應(yīng)該是第335組的最后一位,是4.至于小數(shù)點后面前100位數(shù)字的和。可以先用100÷6=16(組)…4(個),每組數(shù)的和是2+8+5+7+1+4=27,這樣16組就是27×16=432,再加上最后一組的前四個數(shù),即2+8+5+7=22,這樣求得前100個數(shù)的和是432+22=454.
7. 一批蘋果,分給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如果每人分5個蘋果,那么還剩余32個,如果每人分8個蘋果,那么還有5個小朋友分不到蘋果。這批蘋果的個數(shù)是多少?
分析:這也是一道盈虧問題。后面一組條件,可以變換一個說法,變成“每人分8個,就會少8×5=40個”,這樣,兩種情況相差的40+32=72個蘋果,是因為每人相差8-5=3個蘋果造成的,從而求得人數(shù)是72÷3=24(人),這批蘋果的個數(shù)是5×24+32=152個或8×(24-5)=152個蘋果。
8. 一捆塑料繩,第一次用去全長的一半少5米,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一半多12米,第三次用去8米,最后剩下3米。這捆塑料繩原來長多少米?
分析:這是一道用倒推策略來解決的實際問題。第三次用前有8+3=11米,第二次用前有(11+12)×2=46米,第一次用前也就是原來有(46-5)×2=86米。
9. 今年小紅全家人的年齡加在一起,剛好是90歲。小紅的爸爸比媽媽大3歲,小紅比妹妹大5歲。在8年前,他們?nèi)胰说哪挲g和剛好是60歲,小紅家四口人,今年各 多少人?(4分)
分析:這是一道復雜的和差問題。8年前,全家人年齡和是60,8年后也就是今年應(yīng)該是60+8×4=92歲,而實際上只有90歲,說明8年前小紅妹妹還沒有出生,也就是說,小紅妹妹今年只有8-2=6歲,小紅就是6+5=11歲,那她父母的年齡和就是90-6-11=73歲,這樣就可以用“和差問題”的一般方法求出父親年齡是(73+3)÷2=38歲,母親就是38-3=3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