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傷寒論》
【組成】 赤石脂(30克),干姜(9克),粳米(30克)。
【功效】固下,散寒,止利。
【主治】治久痢不愈,便膿血,色黯不鮮,腹痛喜溫喜按,舌質(zhì)淡苔白,脈遲弱,或微細。
【用法】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溫服七合,內(nèi)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原文】 《傷寒論》第306條: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傷寒論》第307條: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各家論述】 1.《注解傷寒論》:澀可去脫,赤石脂之澀以固腸胃;辛以散之,干姜之辛以散里寒;粳米之甘以補正氣。 2.《醫(yī)方考》:此方用赤石脂,以其性寒而澀,寒可以濟熱,澀可以固脫;用干姜者,假其熱以從治,猶之白通湯加人尿、豬膽,干姜黃連黃芩人參湯用芩、連,彼假其寒,此假其熱,均之假以從治耳;用粳米者,恐石脂性寒損胃,故用粳米以和之。向使少陰有寒,則干姜1兩,豈足以溫?而石脂1斤之多,適足以濟寒而殺人矣!豈仲景之方乎? 3.《古方選注》:桃花湯,非名其色也,腎臟陽虛用之,一若寒谷有陽和之致,故名。石脂入手陽明經(jīng),干姜、粳米入足陽明經(jīng),不及于少陰者,少陰下利便血,是感君火熱化太過,閉藏失職,關(guān)閘盡撤,緩則亡陰矣。故取石脂一半,同干姜、粳米留戀中宮,載住陽明經(jīng)氣,不使其陷下;再納石脂末方寸匕,留藥以沾大腸,截其道路,庶幾利血無源而自止,其腎臟亦安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