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沒有私心,都以百姓的心為己心。善良的人,我以善相待;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待他,這樣可以得到善良。對于守信的人,我信任他;對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這樣可以得到誠信。圣人對治理天下,收斂自己為天下,混同天下的民心。百姓們都放棄個人的耳目聰明,圣人幫助人民回歸嬰孩的淳樸。
第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圣人以百姓的心為己心,無我而成其我,這是“道”在圣人治理天下的作用彰顯。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種理論同本章“德善、德信”相對立,圣人治理天下,以德為中心,常言“以德服人、以德報怨”,本分守德才不失去德,促使人民守善守信,而天下渾然一體,人民齊心協(xié)力,自然回歸淳樸天性。
關于儒家“以直報怨”,道家“以德報怨”的看法?!墩撜Z.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span>
其一、論語核心是“仁義禮智信”的道德價值觀,原文中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很清楚“德”是符合儒家思想,怨是悖離,為了保證德的正確,要“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所以以直報怨是從道德價值出發(fā);道德經(jīng)“以德報怨”是從大道的得用闡述,道為體德為用,德源自道的作用發(fā)揮,而怨自然能融入德中。所以“以直報怨和以德報怨”表面是一字差別,根本是皆然不同的兩種概念。
其二、這兩個概念直觀上是矛盾對立的,而中國文化是“一陰一陽之為道”,都是源自易經(jīng),所以可看作一體兩面的陰陽之道,根本在于教育人啟發(fā)人,所以用什么方式最貼切適宜,就是正確的方法,佛家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包容,實質和道家“以德報怨”意思相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