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之理,古人稱之為“道”。
道,是中國傳統(tǒng)哲學(xué)中最豐富的表達之一。
老子講天道,孔子講人道,莊子也說盜亦有道.....
那么到底我們應(yīng)該遵循什么樣的道呢?
《周易》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br>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天道支持人的勤勞奮進。
一個人只有肯努力,才能獲得上天的垂青,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
早年的曾國藩并不聰明,科舉考試接連失利。
在一次鄉(xiāng)試中,甚至被湖南學(xué)政當(dāng)眾羞辱,他屢試不第,考了足足七次才成為秀才,可謂命途多舛。
曾國藩是家里的長子長孫,本身就承擔(dān)著巨大的家族壓力,心中況味可想而知。
智力不如別人,就只能一點點努力,進步一點是一點,他時刻檢省自己,書本不舍,日課不輟,堅持了幾十年。
曾國藩對自己兒子說:“熬過此關(guān),便可少進。再進再困,再熬再奮,自有亨通精進之日?!?br>
困境之中,勤奮刻苦,一步步走,慢慢熬過去,自然可以不斷精進!
不僅對自己如此,曾國藩對子孫后代的教育也是這樣。
所有的曾氏子孫必須自己灑掃庭院,從小杜絕他們好吃懶做的壞習(xí)慣。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付出才有收獲,努力才有回報。
只想著走捷徑,耍小聰明,可能會得意一時,但終將原形畢露。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zhǔn)備的人,刻苦努力,才能抓住機遇,一飛沖天。
《周易》講:“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br>
一個人只有像大地一樣厚實寬廣,才能像大地一樣承載萬物、生長萬物。
厚道的人,為人樸實厚重。
他們?yōu)槿苏鎿矗鋈俗鍪聸]有那么多花花腸子。
一是一,二是二。他們不會投機取巧,也不會斤斤計較。
做人踏實,做事靠譜。有氣度,有擔(dān)當(dāng)。
清末,曾國藩帶兵平定太平天國。
因為軍隊?wèi)?zhàn)斗力低下,曾國藩奉行穩(wěn)扎穩(wěn)打的策略。
每到一個地方,都老老實實的挖壕溝、扎營盤。
正是因為肯下苦功夫,太平軍十幾次偷襲都以失敗告終。
而左宗棠對曾國藩并不服氣,一次他抓住太平軍的“漏洞”擅自出擊。
結(jié)果遭到埋伏,大敗而歸。
曾國藩不僅沒有怪他,反而幫他料理了爛攤子。
左宗棠心性大改之后,曾國藩讓他總領(lǐng)浙江軍務(wù)。
在左宗棠彈劾他之后,他還為左宗棠提供軍需供應(yīng),讓他可以順利收復(fù)新疆。
左宗棠這個倔老頭,也不禁感激他的厚道和胸襟。
晚年的時候,在部下面前屢屢夸贊曾國藩,認(rèn)他是晚清第一人。
《道德經(jīng)》曰: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 。
厚道是最高的精明,厚道之人,人人都愿意與之交往,這樣的人讓人感覺踏實、放心,打心底里信賴、敬重。
厚道之人自帶“真善”貴氣。
一個人能夠厚道待人,厚道處事,將來必定會有福報。
《中庸》里講:誠之者,人之道。
誠,是一個人最基本的底線,無論修身做事,第一件就是誠。
《莊子》講: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一個人如果失去了“誠”自然也就失去了“真”,人與人相交,貴在以誠換誠,以心換心,絲毫不能取巧。
狡詐能欺瞞一時,真誠才能相交一世。
早年李鴻章為人浮躁懶散,好大喜功。因為虛報戰(zhàn)功,被迫投奔曾國藩。
到了曾國藩軍營,他依然不改懶散的習(xí)慣,常常睡懶覺,不去早起集合,對曾國藩謊稱自己頭疼。
曾國藩知道后,對李鴻章說:"既入我幕,我有言相告,此處所尚惟一'誠'字而已。"
意思是說:你來我這里,只要遵從一個誠字就可以了。
李鴻章羞愧不已,從此改掉了自己睡懶覺的習(xí)慣,一次都沒遲到過。
儒家十分講究修身,而"誠"則是儒家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
"誠"是一種真實不欺的美德,為人處世,就該說真話,做實事。
李鴻章對曾國藩敬仰一生,兩人亦師亦友,共擔(dān)風(fēng)雨。
李鴻章晚年的時候說:我的老師曾國藩曾教過我許多東西,而最重要的卻是"誠",讓我這一生都受益匪淺。
為人處事的最高技巧,大概就是沒有技巧。
一片赤誠,真心待人,才能贏得別人的真心;真誠踏實,努力實干,才能贏得別人的信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