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資治通鑒》漢紀 孝獻皇帝 初平二年 公元191年
紹遂領(lǐng)冀州牧,承制以馥為奮威將軍,而無所將御,亦無官屬。
紹以廣平沮授為奮武將軍,使監(jiān)護諸將,寵遇甚厚。
魏郡審配、巨鹿田豐并以正直不得志于韓馥,紹以豐為別駕,配為治中,及南陽許攸、逢紀、潁川荀諶皆為謀主。
紹以河內(nèi)朱漢為都官從事。漢先為韓馥所不禮,且欲徼迎紹意,擅發(fā)兵圍守馥第,拔刃登屋,馥走上樓,收得馥大兒,槌折兩腳。
紹立收漢,殺之。馥猶憂怖,從紹索去,往依張邈。
后紹遣使詣邈,有所計議,與邈耳語;馥在坐上,謂為見圖,無何,起至溷,以書刀自殺。
【譯文】袁紹于是兼領(lǐng)冀州牧,以皇帝的名義,任命韓馥為奮威將軍,但既沒有兵,也沒有官。
袁紹任命廣平人沮授為奮武將軍,派他監(jiān)察諸將,對他很是寵信。
魏郡人審配、鉅鹿人田豐都因為人正直,不被韓馥欣賞,袁紹任命田豐為冀州別駕,審配為治中,與南陽人許攸、逢紀、穎川荀諶都成為袁紹的主要謀士。
袁紹任命河內(nèi)人朱漢為都官從事。朱漢之前被韓馥輕慢,這是又想討好袁紹的心思,便擅自發(fā)兵包圍韓馥的住宅,拔刀登屋,韓馥逃上樓去,朱漢捉到韓馥的大兒,將他的兩只腳打斷。
袁紹立即逮捕朱漢,將他處死。但韓馥仍然憂慮驚恐,請求袁紹讓他離去,袁紹表示同意,于是韓馥便去投靠陳留太守張邈。
后來袁紹派使者去見張邈,談到機要處,使者便在張邈耳邊低聲細語;韓馥正好在座,以為是在商議如何對付自己,過了一會,他起身走進廁所,用刻字的書刀自殺了。
【解析】這篇材料,講的是冀州牧韓馥退位讓賢之后的故事。當初董卓入京摘桃,袁紹當朝互懟后逃往冀州。
由于三互法的存在,本州人不得任本州職,袁家在冀州的勢力是很強的,至少強于豫州汝南老家,否則袁紹不可能不逃往汝南老家而逃往冀州。
董卓擔心袁紹在冀州造反,便任命袁紹為渤海太守以安撫其心,同時董卓派韓馥為冀州牧,以牽制監(jiān)視袁紹。
再后來,董卓在關(guān)中洛陽為所欲為,誅名士、殺富戶、盜皇陵,將百姓全部趕去長安,將宮室全部付之一炬,搞得洛陽地區(qū)千里無雞鳴。
關(guān)東士族認識到了董卓的反動性,快速形成統(tǒng)一戰(zhàn)線,討伐董卓成為一種趨勢,有些人真的想討伐董卓,有些人則是借著討伐壯大自己,總之討伐董卓是共同訴求。
在這個過程中,董卓任命的冀州牧韓馥也反水了,因為他身處關(guān)東反董浪潮之中,如果不反水自保,立刻就會被吞噬。
所以,韓馥也見機行事的加入了反董聯(lián)盟,任由袁紹等人起兵討伐董卓,而自己則呆在冀州為袁紹籌措糧草。
隨著孫堅攻入洛陽,董卓退往長安,討伐董卓的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董卓失去洛陽盆地,被封殺在函谷關(guān)以內(nèi),不再具備威脅關(guān)東的實力。
隨著反董戰(zhàn)爭的結(jié)束,之前各懷鬼胎的諸侯瞬間土崩瓦解,開始著手掉頭搶奪關(guān)東這塊最肥的蛋糕,因為大家都明白,這塊蛋糕誰吃的最多,未來誰就是老大。
因此袁紹從河內(nèi)回軍鄴城,準備處理韓馥的問題,一方面袁紹派人聯(lián)系幽州的公孫瓚,與他約定瓜分冀州;另一方面袁紹自己也向韓馥進軍,意圖不明。
會董卓入關(guān),紹還軍延津,使外甥陳留高幹及馥所親潁川辛評、荀諶、郭圖等說馥
同時袁紹又暗中指示韓馥的親信辛評、荀諶、郭圖等人,勸說韓馥將冀州太守的位置讓給袁紹,大家一同抵抗公孫瓚。
連韓馥的親信都是袁紹的人,可見袁紹對冀州官場的滲透力。韓馥這人只是個保守官僚,極其厭惡風險,在這種形勢下,一犯慫就將冀州的治權(quán)拱手讓給袁紹了,想求個全身而退。
等于說這一套拳法打下來,公孫瓚被袁紹利用了,在這件事情上成了袁紹的打工仔,說好的平分冀州,現(xiàn)在你袁紹TM吃獨食。
幽州這個地方,拿不下冀州,就無法爭奪中原,在這種利益沖突和個人恩怨之下,后續(xù)公孫瓚和袁紹火并打得眼睛通紅。
二、袁紹處理韓馥問題犯下的三個錯誤
袁紹處理韓馥問題,我認為是犯了錯誤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不該過早排擠韓馥
(袁紹)承制以馥為奮威將軍,而無所將御,亦無官屬。
袁紹掌握冀州以后,將原來的冀州刺史韓馥排擠成了光桿司令,這是非常不明智的。
我明白袁紹的意思,他是擔心韓馥死灰復燃,所以明面上將他封為奮威將軍,卻不給他一兵一卒,把韓馥搞成了紙面將軍。
這是袁紹對韓馥的不放心、不信任。這很正常,但我認為袁紹未免太沒品了,韓馥是怎么落到袁紹手上的?他是自己主動讓位的。
馥又不聽,乃避位,出居中常侍趙忠故舍,遣子送印綬以讓紹。
如果韓馥是個有野心的人,怎么會在手握重兵的時候,將冀州牧的大印拱手相讓?這樣一個厭惡風險的人,手握重兵的時候都不敢冒險,難道等把位置讓給袁紹之后再造反?
再者,韓馥將冀州牧的位置讓給袁紹,有退位讓賢之功;袁紹這個時候,只不過才得一州之地,就急不可耐的排擠有功之人,格局未免太小。
真要排擠韓馥,那也要等到統(tǒng)一全國之后,在自己快要死的時候,將韓馥這種人一波帶走,把惡名帶進棺材里,將好事留給兒子做。
現(xiàn)在這個形勢,天下大亂,如果貿(mào)然排擠韓馥這個有功之臣,以后誰還敢放棄抵抗?這是不利于后續(xù)爭奪天下的。
在這種形勢下,比較好的處理手法是一方面給予韓馥極高的地位、優(yōu)厚的待遇,剝奪兵權(quán),授予行政權(quán),同時通過聯(lián)姻進一步表達誠意。
只有這樣,袁紹才能更好的接收消化韓馥的勢力;只有妥善安置好了韓馥以后,其他人以后才敢向袁紹投誠,這樣爭天下才能人心所向,以德服人。
否則,向袁紹這樣安置韓馥,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加劇抵抗,以后擴張勢力越來越難了,因為有韓馥的前車之鑒,誰還敢相信袁紹。
這一點曹操就比袁紹做得好,都說曹操是奸滑小人,其實袁紹才是奸滑小人,曹操個人氣概方面,遠勝于袁紹。
比如說張繡的事情,張繡把曹操搞得多慘,大家都知道,曹操宛城之敗,我認為更甚于劉備夷陵之??;
如果是袁紹,張繡豈不要被五馬分尸?而張繡在曹操手上,是善終了的。
這就是曹操說的山不厭高,海不厭深。袁紹他就做不到,沒有容人之度,必然就不能夠天下歸心。
2.不該暗示下屬
紹以河內(nèi)朱漢為都官從事。漢先為韓馥所不禮,且欲徼迎紹意,擅發(fā)兵圍守馥第,拔刃登屋,馥走上樓,收得馥大兒,槌折兩腳。
都官從事的職能類似于司隸校尉;一方面,袁紹沒有給韓馥足夠高的地位,也沒有和韓馥聯(lián)姻,對于韓馥的政治保護是不夠的。
另一方面,袁紹又把韓馥的仇人朱漢放到監(jiān)察百官的職位上,看到袁紹對于韓馥的安排很寒酸,又把自己安排到都官從事的位置上。
朱漢自然而然的就揣摩袁紹的意思,認為袁紹是想暗示自己對付韓馥,而如果自己不對付韓馥,自己這個都官從事的位置也就保不住。
所以朱漢看袁紹這樣操作,一下子就想多了,認為袁紹提拔自己上位,就是要暗示自己去搞掉韓馥。
但朱漢想的還是不夠多,他低估了袁紹的陰險歹毒,袁紹的打算是,先排擠韓馥讓大家看到自己不喜歡韓馥。
試問,如果袁紹直接將韓馥任命為郡太守,然后讓自己的兒子娶韓馥的女兒,誰敢動韓馥?
朱漢之所以想動韓馥,還不是看見袁紹將韓馥搞成了光桿司令,袁紹對韓馥的保護不夠,明知朱漢和韓馥有仇,偏要將朱漢放在有權(quán)力合法搞韓馥的職位上。
這不就是鼓勵暗示朱漢對韓馥動手么?如果朱漢這樣揣測了,他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就不得不動手。
而朱漢一動手,就中了袁紹的套,袁紹只不過是在利用朱漢而已,暗示朱漢搞韓馥是真的,但袁紹并不想承擔殺掉韓馥的惡名。
朱漢在這方面也有顧慮,怕自己會錯了意,所以第一次行動也沒有趕盡殺絕,只是試探性的將韓馥的大兒子的雙腿打斷,以觀察袁紹的態(tài)度。
而袁紹想要的是什么?
他想要的跟朱漢不太一樣,朱漢是想要滿足袁紹的愿望,以保住官位、獲得重用;袁紹是既想要韓馥去死,又不想承擔殺害韓馥的責任。
袁紹不想承擔殺害韓馥的責任,必然就要清算殺害韓馥的人以推脫責任,這個責任必須朱漢承擔。
所以,當朱漢試探性的打斷韓馥的大兒子的雙腳,想看袁紹的反應的時候,袁紹就直接將朱漢殺了。
為啥?因為袁紹的目的就是要通過殺朱漢,來塑造自己根本不想殺韓馥的形象。
朱漢能殺掉韓馥最好,但不管朱漢有沒有殺掉韓馥,朱漢只要開始搞韓馥了,朱漢就必死。
袁紹不該這樣去暗示下屬啊,一個健康的團隊,最講究的就是開誠布公,大家有什么事情都擺在桌面上說,該承擔什么責任,能得到什么利益都談開來,才是正途。
像袁紹這樣遮遮掩掩的,通過暗示去驅(qū)動下屬做事,以推脫責任,下屬心里自然也是疑慮重重,做事不知道做到什么程度,不知道領(lǐng)導會不會害自己。
領(lǐng)導干部如果是這種風格,就算一時得利,長久下去也是弊大于利的。必然導致團隊上下離心,互相懷疑,各行其是,這樣的團隊,又怎么能走得遠!
3.不該同意韓馥離開冀州
袁紹殺了朱漢以后,表明了自己根本無心殺韓馥。但韓馥為什么仍然害怕?執(zhí)意要離開冀州?
因為袁紹既沒有在冀州為韓馥提供足夠的保護,還提拔自己的政敵到能夠制裁自己的位置,這是袁紹想借刀殺人。
所以韓馥就想跑路求平安,我離開冀州,求求你放過我了吧?袁紹也同意了,但袁紹仍然沒有放過韓馥,而是派出使臣逼死了韓馥。
后紹遣使詣邈,有所計議,與邈耳語;馥在坐上,謂為見圖,無何,起至溷,以書刀自殺。
袁紹的使臣,在韓馥在座的情況下,和張邈咬耳朵,不過是有意去暗示韓馥而已。
韓馥明白,不管使者做這個動作是不是真的要對付自己,都是有意做給自己看的,目的就是告訴韓馥,不管你走到天涯海角都得死。
所以韓馥沒一會就跑進廁所了自殺了,自殺好啊,犧牲自己保全家人,既沒有臟袁紹的手,又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然而,在我看來,袁紹就根本不應該放韓馥離開冀州,袁紹即使在謀上構(gòu)思得再精巧,如果在略上錯了,就所有的東西都是錯的。
袁紹放韓馥離開冀州,巧妙的把他逼死在張邈的地盤上,就真的可以去除韓馥的威脅,又洗脫自己恩將仇報的惡名嗎?
不能啊,放韓馥離開冀州,不管是在路上遭到馬賊截殺,還是在張邈的廁所里自殺;
不管是落水淹死,還是被閃電擊中而死;最終都會被算到袁紹頭上,損失袁紹的威望。
袁紹的這種伎倆,騙笨蛋還行,是騙不過精英的,但袁紹就是喜歡玩這種自以為高明的權(quán)術(shù),來愚弄眾生。
最終導致一個什么結(jié)果?那就是聰明人見到他的虛偽都離他而去,最后圍繞在身邊的都是比他笨的蠢人。
袁紹的這種權(quán)術(shù),用來解決外部問題是可以的,但由來解決內(nèi)部矛盾,實在不是明智的選擇。
解決內(nèi)部矛盾的第一選擇,還是要以誠待人,童叟無欺,這樣的領(lǐng)導才能團結(jié)到比自己聰明的人,只有這樣才能越做越大。
否則,長此以往,圍繞在身邊的就只有一群看不懂權(quán)術(shù)的笨蛋了,在外部競爭充分的態(tài)勢下,組織怎能不逐漸走向失?。?br>
政治玩到極致就是真誠,但這不代表你可以不懂詭詐,不懂詭詐的真誠很危險,知而不為,才是英雄本色。
袁紹這個人,相比于曹操而言,陰險詭詐有余,真誠氣概不足,自以為謀略天下第一,用陰謀去運營團隊,雖然極盛一時,但終因組織離心離德,最后官渡慘敗。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