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拔劍四顧心茫然

拔劍四顧心茫然

 

李振娟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

 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余光中《尋李白》

 

我特意選在這個有月光的夜晚來到當途采石江,這樣能更真切地體會李白辭世時的心緒。明月還是那樣倒映在江面上,只是沒有了詩人的凝望,凄清了許多,惹得夜風蕩漾的江水很快清淚一般濡濕了我的心田。

李白在表面放達豪邁的一生中,不斷地試圖借酒消除盤恒在心中的愁苦。但每次短暫的沉醉之后,更大的痛苦便會不依不饒地纏上來。痛苦和買醉循環(huán)了他的一生……

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十五作賦凌相如。二十歲便了悟詩道,在詩界恣肆揮灑,一步步抵達詩歌神壇。

這樣一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曠世天才,何故愁苦到一千多年后,還讓今人不能釋懷?

 

原本是草原的一匹黑駿馬

人的志向往往是以出身背景為參照的。李白出生在中亞碎葉城,城外便是橫貫東西的中亞大草原。他的母親沒得說,土生土長的胡人,可父親卻是個極有背景的漢人。他不是別人,正是公元626年玄武門事件時逃出長安的皇室李暠第八代子孫。

盡管時刻不忘自己大唐皇室血統(tǒng)的漢人父親做夢都盼著“太白金星投胎轉(zhuǎn)世”的兒子將來學有所成,重返大唐,求取功名,告慰祖宗,可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小太白覺得跟舅舅們騎馬奔馳在草原上追云逐鹿才叫過癮呢,一通驚心動魄的狂奔,人都呼嘯癲狂了,下得馬來,與舅舅們抱作一團只是狂笑。晚上更過癮,冬不拉伴著豪放的歌聲,在草原的夜空飄揚。一大堆草原好漢聚在熊熊的火堆旁,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酒足飯飽,大伙兒就騎馬摔跤、比武射箭,快活得草原都要沸騰了!

雖然小太白每每被父親連呵帶斥從馬背上拉下來弄回書房,可一旦撂開那些枯燥的經(jīng)書,縱馬馳騁在草原上,就覺得天和地都是自個的了。有時候他甚至覺得自己就是草原上的一匹黑駿馬。

駿馬就應該馳騁在廣袤的原野上。在胡人堆里長大的李白,讀的書再多,那胡人粗獷狂野的習性仍是改不了的。何況他原本就有一半胡人血統(tǒng)。他后來無論是子承父愿還是受縱橫術(shù)的影響,一心要到那正襟危坐的大唐求取功名,很難說是明智之舉。

 

盛唐第二劍客

    用“盛唐詩壇第一人”概括李白,格局顯然是小了。事實上,成為“詩人”并不是他的人生目標。他的理想是做一個劍客,在神州大地上縱橫干謁,遠揚聲名,得到諸侯的禮遇,從而登上將相高位,一展政治抱負,然后功成身退,瀟灑江湖。寫詩只是他另一種形式的舞劍。 

    對李白寄予厚望的父親,在他十五歲時便送他到大康山隨大縱橫家趙蕤學詩練劍。這位一心望子成龍的父親認為,趙蕤是以黃霸之術(shù)聞名于蜀中的,兒子跟他學成黃霸之術(shù),將來一定能為朝廷效命,封侯稱王自不在話下。

    年復一年,山中草枯草榮,李白的詩品劍術(shù)也日漸提高。一日,師徒兩人對練完后,他覺得自己的劍術(shù)大有長進,興奮地問道:“師父,我的劍術(shù)練成了吧。”

    師父走到屋檐下,信手抽出一支干枯的茅草笑道:“劍術(shù)一道博大精深。一般人把劍當成了殺人的利器,殊不知,劍,事實上是一個劍客的心性、氣度。當劍客的心性和氣度修養(yǎng)到一定的程度,任何東西一上手就是劍。而劍,可以殺人,也可以救人。劍客的真正道行盡在殺人和救人之間。”

   頓悟后的李白一邊苦練劍術(shù),一邊潛心鉆研師父所著的分析天下形勢、講求興亡治亂之道的縱橫術(shù)寶典《長短經(jīng)》,矢志不移。十年后,他又周游燕趙之地,遍訪劍術(shù)名師,逐步成長為僅次于“盛唐第一劍”裴旻的絕塵高手。

    可以說,劍客精神貫穿了李白的一生。他二十五歲“仗劍去國,辭親遠游”,散金三十萬,周濟落魄公子;他懷著“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的信念,到處行俠仗義;他抒寫歌頌抗暴安良、重承諾輕生死等俠義行為的詩篇,將劍客精神遠播神州大地。種種傳奇的經(jīng)歷和駁雜的思想,都統(tǒng)一在他“功成拂衣去,搖曳滄州旁”的俠士理想里。而他“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shù),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qū)大定,??h清一”的雄心,他自負自信、在四海之內(nèi)游說干謁,無不具有縱橫色彩。

在李白看來,他一生奉行的劍客精神既能施展抱負,又能保持人格獨立和個性自由。因而,這位被后世尊為“中國詩壇第一人”的李白,在當時一度自負是一個把腦袋拎在手上,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劍客”,而寫詩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為了抒懷,寫了,釋然了,舒暢了就好。

也因此,李白一生棄絕科場,亦道亦俠,拜謁會見過各方人士,屢遭失敗,但卻從未動搖對功名的熱情。而他結(jié)交政要、權(quán)貴,實現(xiàn)建功立業(yè)夢想的方式運用的皆是縱橫術(shù)。

 

結(jié)婚太草率

周國平曾忠告搞文學藝術(shù)的人——慎勿與同行結(jié)婚。進一步忠告——慎勿結(jié)婚?;橐鲆馕吨熑?、束縛,尤其對于男人,結(jié)婚就得養(yǎng)家糊口。要是李白下山初遇現(xiàn)今周國平這樣的文友,根據(jù)他的心性和當時的狀態(tài)設身處地為他策劃一下人生,他后來哪來的那些愁煩呢?

唐朝以詩取仕。出門碰上的文人盡是弄詩的。而詩人的思維都是感性的、跳躍式的,憑熱情憑想象行事。公元725年,李白懷著“濟蒼生、安社稷”的政治抱負開始他的游歷生涯,剛悠游金陵、揚州、江陵等地不到兩年就遇上了中年文士孟浩然。兩個不拘禮又彼此欣賞的文士結(jié)伴暢游名山勝水,不在話下。

一路悠游到黃鶴樓。談到崔顥的《黃鶴樓》,李白說:“崔顥在黃鶴樓題的這首詩,真是千古絕唱。我若再題詩,只讓人笑我不如崔顥”。于是嘆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兩句真誠而謙虛的話,使孟浩然頗為心動,想著這樣一個風流倜儻的青年才俊都二十大幾了,還一個人漂著,心里一股子熱乎勁兒上來,就尋思給他說個媒。

    在孟浩然的熱心撮合下,還沒弄明白婚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的李白,就稀里糊涂作了武后時的宰相許圉師的孫女婿。做成大媒得意之余的孟浩然不曾料到,他這個熱心的“月下老”給他風流倜儻的李白賢弟就此釀下了一世的愧疚和愁苦。

十年來隱居深山學詩練劍的李白,幾乎不食人間煙火,對世俗的婚姻根本就沒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游歷在外,本意是想憑借自己的劍術(shù)和詩才去實現(xiàn)他恢宏的政治理想。可轉(zhuǎn)眼間就給婚姻拌住了手腳,怎能不教人愁煩。要知道,生命中只有詩和劍的他,對世俗的婚姻生活根本就打理不了。

婚后定居安陸的日子里,李白起初也是四處結(jié)交朋友,拜謁權(quán)貴,可總也尋不到機遇。一時入不了仕,又沒有其他的生存技能,只能靠妻子娘家的接濟過活。愁悶了,就借詩酒排遣。日子久了,許圉師的態(tài)度一次比一次冷淡。詩嘛,憑它入仕才能換來俸祿,詩本身是不能當飯吃的。當初把孫女許配給他,原本是看重他的詩品,料定他日后定能以詩取仕,求取功名,讓孫女享上榮華富貴。誰知他整日除了飲酒吟詩,就是瞎晃悠,幾年也弄不出個名堂,老夫真是看錯人了!

自負有“入相”之才的李白,難道甘愿過這種寄人籬下的日子?怎奈他多次求薦王公大臣而不得,反遭人譏諷!

沒有人理解他的苦衷。時間長了,周圍幾乎所有的人都瞧不起他。

士子的心都是敏感而脆弱的。世人的冷眼深深地刺痛了李白的心。陷在世俗的泥沼里,他快要窒息了。好在還有酒,一醉方休后,現(xiàn)實的煩惱遠去了,只剩下一個絕對純凈的縹緲仙境……

十年婚姻,十年不堪。原以為李白日子過得不錯的孟浩然,下廣陵順道來看他,見昔日的翩翩絕世佳公子憋屈得這般頹廢時,只是無言地陪他喝了一宿悶酒。

天明就告辭了,李白送孟浩然到黃鶴樓。故地重溫,卻是與摯友匆匆道別。此地一別,不知何時才能相聚?李白凝視著遠處的長江長吟到:“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孟浩然默默地聽完這首詩,沒有贊嘆,只是兩眼空蒙地望著李白,很久,才感傷地說:“你在安陸十年,一點也沒有白費,只用到崔顥《黃鶴樓》一半的字數(shù),就勝過他了??晌译y過的是,你勝在心里的愁苦上。”說罷,久久地握住了他的手……

摯友乘舟遠去,李白悵然地望著滾滾不盡的江水,一股難言的悲涼襲上心來。是時候了,他也該走了。

李白走的并不瀟灑。在世人眼里,不論你是干什么的,一個養(yǎng)不起家的男人就是一個失敗的男人。只有離開這個人人把他看扁看透的地方,才能找回做人的尊嚴。

臨走時,一向不拘禮的李白突然流著淚跪倒在妻子面前,道:“我走了,娘子。十年的情義,我李白只有來生再報。一雙兒女就拜托你了!”

李白在妻子的哭聲中漸行漸遠。崎嶇的山道上長滿了荒草,他靜默地走著。他隱忍著對妻兒的愧疚和世事的遺恨,走出了安陸。

 

不可能成為宰相

古中國大凡杰出的文人都有“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政治抱負。而歷史上,真正能實現(xiàn)其宏圖大志的杰出文人寥寥無幾。這究竟是為什么?皇帝昏庸?小人當?shù)溃繒r運不濟?是,但又不完全是。這些甚至都不能算作主要原因。同樣的境遇,那些杰出政治家總能一路過五關(guān)斬六將,登上政治生涯的巔峰,而杰出文人卻總是被絆下馬來,借文學療傷勵志。可見,他們落魄失意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于文人本身。

走出婚姻后,李白的政治目標更明確了,那就是努力躋身于名士行列,風云驟起,直取卿相,一展宏圖。 

然一味追求功名的他,對功名背后太多以犧牲尊嚴和喪失風骨為前提的附加條件沒有足夠認識。在這一點上,顯然不如“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的故友孟浩然明智。

公元742年,在故友吳筠的極力推薦下,唐玄宗再三下詔征李白進京。二十年了,機遇終于來了!接到詔書的李白是很感動的,走普通的科舉之路與名震京師被皇帝禮遇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要知道,呂尚、管仲、諸葛亮等名相起初走的都是后一種路。

世人都知道,李白剛進宮不久就憑借“醉答番書”化解了一場大唐與番國的干戈,名震天下。其間還傳出唐玄宗“御手調(diào)羹”的花絮。以他非凡的才智,照此下去,應該說政治前途是不可限量的。可他終究是一個文士,書生意氣不久就暴露無遺。

這天,春光明麗,唐玄宗和楊貴妃到御花園賞花,興致來了便命李龜年譜新曲助興。一時沒有新詞,李龜年只得找李白。填個詞對李白本是小事一樁,可喝了些酒的他,正要吟詠,卻瞥見了權(quán)傾朝野的大太監(jiān)高力士在皇上身旁卑躬屈膝的丑態(tài),再想想他平時在文武百官面前頤指氣使的模樣,心里頓生無限鄙夷,就想借酒勁治治他,便借口靴子太緊思路不暢,要高力士替他脫了。

唐玄宗是愛才的,對李白的這點小要求自然是準奏的??芍粓D一時痛快,提筆一氣呵成千古絕唱的《清平調(diào)》的李白哪知他的禍根就此埋下。

從李白弄出的這樁歷史上著名的“力士脫靴”事件可以看出,隨意揮灑曠世才情的偉大詩人,政治頭腦只是個嬰兒水準。想想看,你李白的詩篇再空前絕后,再波瀾壯闊,但你的職位仍是個翰林待詔,小文士而已。你醉答番書、賦《清平調(diào)》,干得漂亮,皇上夸你兩句,你就把麥秸稈當拐棍了?幼稚!在朝野真正掌控人的是什么?權(quán)力。在權(quán)力面前,你那不能當飯吃的詩又算得了什么?你一個詩人招惹一個權(quán)傾朝野的大宦官,無異于雞蛋碰石頭。

事實上豈止高力士,包括翰林學士張垍在內(nèi)的很多同僚都變著法兒在背后搗鼓他。因為他的萬丈光芒,早已灼紅了人家的眼睛;他的閃亮登場,只能顯出人家的暗淡和平庸,讓人家無法再像往昔那樣“得意鳴春風。”要想再度出頭,只有將他排擠出局。

如此,李白后來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就不難理解了。杰出文學家、政治家、軍事家奇跡般集于一身的曹操決不會這樣意氣用事。 

公元744年晚秋,蕭蕭北風在長安城里漫卷著,李白昂著頭高邁地走了。腳下落葉紛飛。

寫到這里,我的心里也是一片悲涼。要知道,李白不是一般人,一個曠世奇才呀,那舒展于宇宙的詩劍風流和絕代風范,塵世幾人能夠企及?

于是我在想,假如他入仕前認真琢磨琢磨屈原落魄失意的緣由,研究研究算計屈原的靳尚、子蘭、鄭袖等小人,掌握一些為官之術(shù),進了朝廷,變通一下自己,學得世故些,八面玲瓏些,那么憑借他的曠世才情,青云直上,封侯拜相應該沒有問題。若此,退一步說,即使時運不濟,起碼也能趨吉避兇,遠離事端,混一份俸祿,過個安生日子。

可李白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孤傲人格,恰恰與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的品格一脈相承。高潔嘛,那就只能“愁苦而終窮了”。

家破了,濟世抱負又無從施展。走出長安城,李白仗劍昂首獨立于曠野中,茫然四顧。悲涼之余,他憶起當初在大康山求學時趙蕤師父對他說的話:“太白啊,你爹爹一直以為你是個非凡的人,將來一定會在朝廷上有所作為。錯矣!你其實是個詩人。就算你在我這里學通了黃霸縱橫術(shù),但終究還是用不上。因為你太真誠,不諳陰陽變化,更不會洞察人性的弱點而加以利用……”

看來,沒能成為宰相,還是在于李白自己。

                        

漸入人生佳境

濟世理想的破滅使李白再度向往起超脫的仙道世界。“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這次決意追求仙界的逍遙了。他到山東濟南請道士高天師授道,成為一名道士。然后心滿意足地以一個道士的身份去會稽會見同為道士的元丹丘。

在會稽,元丹丘置酒迎接李白。席間,他悲亢長歌:“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在這大河奔流般的詩篇里,他一醉方休,暫且忘卻了內(nèi)心無邊無際的愁苦,婚姻的失敗、政治的失意都拋到九霄云外了。

有了信仰的寄托,走出人生的低谷,李白又南下重游吳越。十年里,與文人豪客超然于世外的山水自然中,飲酒賦詩、酣歌舞劍,逍遙風雅,羨煞世人。

人很多時候事實上都是在折騰自己,放著逍遙日子不過,偏要違背心性去追逐功名,搭進去一生的美好時光。為了實現(xiàn)理想中“郁郁乎文哉”的西周社會而一生奔波于列國之間的孔子,最向往的也不過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看似已悟徹仕途榮枯的李白,活到這個光景是很不錯的。繼續(xù)這樣活下去,可以料想,他的后半輩子不會差到哪里去。

 

中國封建文人的局限性

“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從被唐玄宗打發(fā)了的那一刻起,李白就鐵了心放任心性于天地宇宙間,絕不再屈尊茍且于腐敗黑暗的朝廷。

上文已說過,離開長安的十年里,李白往齊魯、下?lián)P州、游吳越、探幽燕……大半個中國的名山大川留下了他雄奇奔放、汪洋恣肆、變幻莫測、高標逸韻的壯麗詩篇。應當說,那一首首“驚風雨、泣鬼神”的詩篇,已構(gòu)筑了他傲岸高逸的文化人格,實現(xiàn)了一個文士的價值。而且,縱情于大好河山中,也豪放了,逍遙了,灑脫了。都合了他的心意,該平靜了。 

但是,李白畢竟是中國文人,中國封建時代的文人——永遠解不開“濟世之志”的死結(jié)。56歲這年,一直渴望仙界的他,已準備隱居在歷來流傳著各種神仙傳說的廬山五老峰下安度晚年,可永王李璘的一番盛邀,再度讓他頭腦發(fā)熱。此時的他,根本不考慮亂世之中的政治險惡,差點送了命。

那樣一個傲岸而血氣的名士,空負一腔報國之志,奮斗了一生,卻失敗得一次比一次慘,臨了,又給命運變本加厲地捉弄一把。在潯陽監(jiān)獄中,李白感慨萬千,帶淚嘲謔著自己遭遇的這場滑稽的人生悲劇。

“文章憎命達”。李白之前有屈原,同時代有杜甫,后世有劉禹錫、柳宗元、王安石、蘇軾……可以說,中國煌煌古代文學史,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中國古代文士的一部人生悲劇史。

復雜成就天才

從李白一生中我們可以看出,復雜更能成就天才。被世界公認的天才——屈原、李清照、魯迅無一不復雜。天才是以成就說話的。天才的成就,往往是其復雜的人生背景和復雜的思想碰撞而迸發(fā)出來的。

李白是詩人、劍客、謫仙、道士、酒徒、流浪者的總匯,又兼具屈原式的孤憤絕世、魏晉遺風和狂士的叛逆。也因此才誕生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等自信與絕望、追求與頹放、眷念與怨恨相交織的千古名句。

這些“光焰萬丈長”的句子,充滿了浪漫的英雄主義色彩,清峻通脫風骨出于魏晉而勝于魏晉。李白也因此躍升為耀眼的詩壇巨星,成為支撐中國文學和文化人格的一根擎天柱。

試想,若不是那些復雜而坎坷的經(jīng)歷,就憑早年的《峨眉山月歌》、《白頭吟》、《靜夜思》等作品,他頂多是同一時期孟浩然、賀知章那樣的好詩人,是不可能站在盛唐詩壇高峰之巔的。 

棄世仙去

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的李白,已近花甲,身已倦,心已冷。生命之燭將盡,他漂泊到生命的最后一站——安徽當涂,找到時為當涂縣令的堂叔李陽冰,托付了詩稿。

了卻遺愿后,62歲的李白,在一個月夜獨自蕩舟采石江。飲盡了壇中酒,他帶醉漫吟著“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恍惚中,他從江心的明月中望見了終生理想的高潔仙界,欣喜著、愉悅著,縱身撲將過去。隨著一聲憾響,江水晶瑩地劈裂開來,濺濕了古中國文化的內(nèi)里。

江水震顫著漸漸地復歸了平靜,明月皎潔地復照在江面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李白筆下最有殺氣的一首詩,其中一句被演化成絕世武功,千古聞名
除了詩和酒,李白的另一面唐朝天下第二劍客
李白在詩中自稱殺過人,到底是真事,還是吹牛皮
李白為他癡,王維為他狂,他是古代活得最任性的人,一生吃吃喝喝,山山水水,逍遙快活
李白傲視王侯,為何會寫下拍馬屁的《清平樂》?是否過分肉麻了?
李白送給偶像的一首詩,極盡贊美之詞但卻不切實際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