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草原的所謂“民族政策”和現(xiàn)在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現(xiàn)在可是生怕某些“民族”認為和我們一樣進行區(qū)分管理,實際上在我們北部以及西北部的游牧民里面,往往就是他老大叫啥,整個部落都跟著叫什么,實際上我們熟知的匈奴、鮮卑、突厥等等往往并不是一個單一的大部落,往往這個部落聯(lián)盟下面分成部,就比如突厥下面的回鶻、葛邏祿、薛延陀等等,而每一個部還分成“姓”,其實也就是部落的小單元,所以大家應該都聽過什么九姓回鶻、三姓葛邏祿、三姓蔑兒乞等等。
大致說一下,其實也不是非常復雜。
首先就說這個最早“消失”的匈奴,我們一般認為這個是最早登場的一個大型部落聯(lián)盟了,實際上在匈奴之前北方草原不是說沒人了,只能說一直沒有個老大,而在我們的邊疆地區(qū)也徘徊著樓煩、渾邪、林胡等等一系列被我們稱為狄族的部落,只不過后來這些小兄弟都緊密的圍繞在以冒頓單于為領導下的匈奴中央成為了一個部落聯(lián)盟,所以族群也很復雜,要是非說這群人到底是個什么族群,按照分子人類學一般認為他們和西伯利亞的散裝游牧民,也是遷到美洲的美洲土著血緣很接近,這次大家看里約奧運會也能發(fā)現(xiàn),很多巴西土著是有著典型東亞人面孔的。
圖 西伯利亞黃種人的遷徙,當年北邊的白令海峽還是連著的,這群黃種人也就率先到了美洲大陸。
(如果非要說分子人類學就是父系Y單倍體代號Q和母系mtDNA-NR等。)
匈奴曾經(jīng)在冒頓單于的帶領下西控烏孫等白種人游牧民,東控“東胡”,徹底包圍了漢人中央政權,其實這個東胡和東胡周邊是這樣的。
圖 活動在大興安嶺和嫩江一帶的“東胡”,活動在貝加爾湖東側的“丁零”,活動在黑龍江下游和松花江一帶的“靺鞨”(mohe),這詞在他們的語言里面有“林中百姓”的意思,而這個靺鞨發(fā)展水平也最低,基本都是在大河森林漁獵。當然了雖然分成這三個部,實際上他們內部根本也沒什么政權,但是總的來說這三個族群的血緣和語言相對接近,也是現(xiàn)在“阿爾泰語系”的來源。(這三條江也算是黑龍江的母親河了。)
當年冒頓因為匈奴的擴張,和東胡起了沖突,結果東胡被匈奴擊敗控制,整個東胡分成了兩個部,一個是靠北的“鮮卑”一個是靠南的“烏桓”。
結果漢武帝一通胖揍,先是控制了朝鮮和烏桓,后來又通過對西域的戰(zhàn)爭讓新疆中亞的匈奴白人小弟都歸附,所以匈奴就被漢包圍,開始迅速衰落,后來因為五單于內戰(zhàn),最終呼韓邪這一波開始親漢,也就為匈奴分裂成南北匈奴埋下伏筆了。
所以到了這個時候,到了東漢的時候呼韓邪的后代日逐王南遷,匈奴正式分裂,南匈奴聚居在并州一帶,也就是現(xiàn)在的陜北內蒙山西這一塊,和東胡系的烏桓一樣逐漸的成了漢的犬馬。
而這個時候北匈奴日子也不好過,不僅僅漢和南匈奴合在一起收拾它,鮮卑也盯上了越來越衰弱的匈奴,熟悉歷史的都知道,東漢的時候竇憲又給了北匈奴致命一擊,直接追到了燕然山(蒙古國杭愛山)。
北匈奴越來越撐不住了,最終開始西遷,先是到了烏孫,后來又到了康居,最終就不見音訊了,按照《后漢書》的說法——“鮮卑因此轉徙據(jù)其地。匈奴余種留者尚有十余萬落,皆自號鮮卑?!?,這一波人就是后來鮮卑著名的“宇文部”、“獨孤部”等。
可以說到了這個時候最起碼北匈奴就等于消失了,一部分西遷不知所蹤,一部分跟了新老大鮮卑。
...........................................................................................................................................................
所以也就是說鮮卑這個時候強勢崛起竊取了革命勝利果實,匈奴西遷之后留下了十余萬落全都被鮮卑控制了,而這個時候他們的烏桓兄弟已經(jīng)陷入到了東漢末年的戰(zhàn)亂開始站隊了。
好了我們看下這個北匈奴西遷的烏孫和康居是個啥。
圖 那個騷粉色是漢,鮮卑已經(jīng)從大興安嶺強行殺入,而看過我另一個回答的應該知道在“七河流域”的那位是烏孫,再西邊是康居,再西邊是阿蘭,再西邊是歐洲,嗯。這些當年都是匈奴罩著的印歐白種人小弟,結果這時候大哥來投奔了。
當然了,過了200年后,一個神奇的民族“匈人(HUN)”打敗阿蘭殺了阿蘭王,匈人帶著阿蘭人一路殺到歐洲吊打了日耳曼人和東西羅馬帝國差點跑到大西洋,至于你說這個匈人到底是不是匈奴或者是不是和匈奴有關,那就是個懸案了。
再說鮮卑的問題,這貨代替匈奴成了最大的一支勢力之后,就開始摻和漢人政權的事情了,不過當年活動在燕(北京周邊)代(山西北部)之地的公孫瓚就很能打,讓這群人也沒怎么南下,后來袁紹的時候和烏桓關系也不錯,結果最后烏桓被曹操一窩端,這個烏桓就開始消失在歷史上了,曹操因為這事還在山海關來了個《觀滄海》。
自己小伙伴沒了的鮮卑更是無法無天了,烏桓舊地基本被鮮卑控制,而這個時候西晉也統(tǒng)一中央了,只不過這群司馬也是夠司馬的了,沒幾天就八王之亂,而且本來三國時候就國家內亂,氐、羌等又開始叛亂,熟悉歷史的都知道,這群哥們在東漢的時候就不老實。所以皇帝的席子沒坐熱,就被漢化的南匈奴貴族劉淵同志趕到了東吳的地盤。(劉淵爺爺是當年被曹操吊打的那個于扶羅。)
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這個時候匈奴的貴族劉淵已經(jīng)自稱劉邦后人打著漢的旗號叛亂了,也就是說這個時候離南匈奴徹底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也不遠了o(╯□╰)o,總之劉淵等開啟了五胡十六國。
...........................................................................................................................................................
第2個就是回答題主這個“羯族”的問題,這個羯族在我們的歷史里絕對是來得快去的也快,這群人在史書里的說法是“匈奴別部”,意思也就是當年匈奴帶到中國來的白人小弟,當年中國人不像現(xiàn)在這么喜歡這長相,一直把這群奇奇怪怪的大鼻子當成奴隸。當然這群人就最容易在那個時候叛變了,后來跟著劉淵混的羯族人石勒崛起,開始和劉淵兒子劉聰不對付了,最終石勒的侄子石虎滅掉南匈奴的漢趙政權,只不過這個石虎啊,實在是有點太暴虐了,基本上就把漢人不當人,甚至連豬狗都不如。
所以羯族在石虎的帶領下就這么把自己作死了,石虎的養(yǎng)孫冉閔奪了權。只不過這位冉閔比起他養(yǎng)爺爺暴虐起來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這位可是個漢人,所以又開始反過來瘋狂的殺以羯族為代表的胡人,這么一來除了一部分融合進漢族的羯人,其他都被抹殺掉了。
嗯這下羯族也消失了,但是要知道其實中亞的斯基泰白人本質上也是和羯族血統(tǒng)一樣的,所以也不能說是消失了。
...........................................................................................................................................................
然后就是羌族,這個羌族本來和漢人是同源的,只不過后來我們這一波羌人跑到了平原地帶開始農(nóng)耕,他們留在了青藏高原老家甚至繼續(xù)跑到高原內部過了游牧民的生活,不過三年不見面是親也不親了,東漢的時候羌人就和漢朝打仗(北宮伯玉什么的),而其實這個時候很多羌人已經(jīng)就和漢人融合了,就比如三國那個馬騰馬超,實際上也是不漢不羌的人物,不也跟著大耳賊混了。
其實羌人還有兩撥大的,一波是活動在西藏一帶的“發(fā)羌”,還有一波是活動在昆侖山一帶的“婼羌”,這群人算是新疆地區(qū)最早的一批黃種人了,但是一直相對與世無爭,不過現(xiàn)在新疆不是還有個“若羌縣”么。
當然了,所謂的氐族,古代也叫“氐羌”,這群人活動在甘肅、四川西部一帶,可以說氐羌的血統(tǒng)很復雜,這群人不僅僅有四川土著“百濮”的成分,也有北狄的成分,當然也有羌人的成分,甚至先秦一度出現(xiàn)在我們視野的“犬戎”也很可能和氐羌有很大的關系,而這群人因為離漢人政權最近,所以一度漢化也很深。
圖 婼羌、發(fā)羌、氐羌等,青海甘肅陜西一帶是被統(tǒng)稱“西羌”的——先零羌、燒當羌、鐘羌、勒姐羌、當煎羌、罕羌、且凍羌、沈氐羌等部落,實際上也是個松散的泛稱,所以五胡十六國時期一般叫氐羌“氐”,叫西羌“羌”。
后來五胡亂華的時候,氐羌的李特也曾在四川建立成漢,后來氐人首領苻洪、符堅也建立了著名的前秦政權,本來都要統(tǒng)一中國了,結果被一個淝水之戰(zhàn)打回了原型,氐族慢慢的沒落下去,等到前秦滅亡之后,西羌將領姚萇建立后秦,中原的氐族也就慢慢的被融合掉了。
當然了,留在老家的氐羌,那還是氐羌。
五胡十六國終于從羌人的時代轉入了鮮卑的時代,羌人的后秦被東晉滅了,最后一波匈奴貴族赫連勃勃建立了“夏”,鮮卑的兩個大部落拓跋部和慕容部終于崛起,首先是以慕容垂為代表的鮮卑人先后建立了一堆“燕”國,最后還是比不了在在代地的拓跋部的統(tǒng)一,匈奴的夏也被滅掉,可以說南匈奴基本也就消失了,最終到了拓跋燾的時代,鮮卑拓跋建立的北魏徹底控制北方,南北朝開始。
后來失去了中原控制力的羌人被驅趕回了老家山區(qū),也就是這個時候發(fā)羌開始崛起,一個嶄新的國家“吐蕃”出現(xiàn),吐蕃吞并了大量的羌人部落,這也就是藏族的前身了。
而后來氐羌也被吐蕃控制,一部分吐蕃的發(fā)羌和這群氐羌融合,這也就是現(xiàn)在四川西部所謂“白馬藏族”的源頭。
剩下的羌族因為生存空間被壓榨不斷南遷,他們跑到云南一帶排擠當?shù)氐耐林罱K形成了現(xiàn)在彝族、納西族等一系列云南民族的前身,其中的一波滅掉了緬甸一帶的“驃國”,這也就是緬甸的主體民族“緬族”的來源,現(xiàn)在在語言學的一個分類中,還會說“藏緬語族”的說法,這也是古羌語的一個發(fā)展。
說完羌族,就看一下這個鮮卑吧,離消失也不遠了。
...........................................................................................................................................................
當然了北邊的游牧民本來還是鮮卑的啊,只不過拓跋部混的風生水起的時候,一個叫做“木骨閭包失韋”的部落被鮮卑控制,這個部落的王子就成了拓跋鮮卑的奴隸,不過這位王子也不是個一般人,因為拓跋貴族的壓迫,最終導致部落“逃亡者百余人”,他就開始不斷團結不爽拓跋控制的部落,等到他兒子車鹿會繼位的時候,勢力越坐越大,自稱“柔然”,表面山仍然隸屬拓跋鮮卑。
但是隨后拓跋鮮卑在南邊發(fā)了財,后來又有大家熟知的孝文帝改革,所以這兩個本來是一波的東胡兄弟也分裂了,兩家打的不亦樂乎,和當年的南北匈奴非常像。
但是這兩邊打仗可是對自己都沒什么好處,最終打著打著北魏分裂成東魏和西魏了,而柔然越來越衰落,一場滅頂之災就要到了。
可以說北魏的這一波鮮卑越來越漢化,直到后來所謂的“關隴貴族”也是一波鮮卑人和漢人的集團,融合了宇文、獨孤當然也包括漢人開創(chuàng)唐帝國的李家,這些人為了鞏固統(tǒng)治也是互相聯(lián)姻,后來宇文部的宇文泰統(tǒng)一已經(jīng)分裂的北方,宇文家的小弟楊堅也就崛起了,其實楊堅都是有鮮卑名字“那羅延”的,所以可以說鮮卑基本就和漢融合掉了,但是主體文化卻一直是漢文化。
可是北邊的柔然面臨的不是漢化,而是背后的“丁零”。
其實在這個文開頭的時候就寫到丁零了,這群人一直在貝加爾湖一帶,因為典籍不同所以我們給人家起的名字非常多,比如堅昆、丁零、鐵勒、敕勒、高車等等,從這么多的名字也能看出來這波人也是個很松散的部落集團。
按照官方的說法,我們一般叫他們“鐵勒”,鐵勒在柔然和北魏打仗的時候,迅速發(fā)展力量,按照舊唐書對鐵勒的分析,他們分成回紇、薛延陀、圖瓦、契苾、骨利干、多覽葛、仆骨、拔野古、同羅、渾部、思結、斛薛、奚結、阿跌、白霫,等等部落,不過也不用記這么多,后來鐵勒里面比較厲害的也就是回紇、薛延陀等等。
圖 鐵勒人的分布。
圖 現(xiàn)在俄羅斯的圖瓦人,他們一般認為很接近原始的鐵勒人,人種也是黃種人,面部特征和我們還是很像的,不過有不少藍眼睛的存在,比如這個大爺。
總之鐵勒分布的越來越廣,曾經(jīng)歐洲匈人入侵帶過去的一波“保加爾人”就是這個集團的一支,鐵勒雖然語言和鮮卑類似,但是卻還是有很大差別,而柔然總是壓迫人家,尤其是在阿爾泰山一帶的一個鐵勒小部落一直被柔然當成“鍛奴”也就是打鐵的奴隸,這小部落也是敢怒不敢言。
后來鐵勒以回紇為代表的部落聯(lián)盟開始攻打已經(jīng)衰落的柔然,結果這個鍛奴部落竟然幫著柔然主子去攻打這一波進攻并大獲全勝,正當柔然樂的嘴還沒閉上的時候,鍛奴俘虜了大量鐵勒聯(lián)盟的生力軍,立刻鳥槍換炮,老大阿史那土門立刻進攻柔然可汗庭,最終柔然被打的大敗虧輸,柔然汗國滅亡。
這個鍛奴部落就叫“突厥”。
從這之后北方的老大變成了突厥,鮮卑和匈奴的下場非常類似,一部被漢化掉,剩下很多殘部逃亡西域,一路走啊走就到了歐洲,開始連年和歐洲的日耳曼封建領主作戰(zhàn),終于在巴伐利亞一帶建立了歐洲歷史上的“阿瓦爾汗國”,這一點爭議還是很小的。
而東部不愿意和突厥合作的柔然殘部里,就有兩個呆在東胡老家大興安嶺嫩江黑龍江一帶的“室韋”,甚至有人認為這波人可能就和建立柔然的“木骨閭包失韋”部有關,而還有一波就是生活在西遼河一帶的契丹和“奚族”,總之這波人是同源的,信仰和風俗也類似。
圖 柔然的殘部室韋和契丹。
至此鮮卑作為一個民族的名字從中國歷史上消失。
...........................................................................................................................................................
突厥滅掉柔然后開始大規(guī)模的西征,回紇就一直就是突厥汗國的主力軍,阿史那對人家吆五喝六的打仗,后來突厥把中亞的白叔叔們全都變成了說鐵勒系突厥語的人,如果從某種程度也是黃種人對白種人的征服吧o(╯□╰)o,所以大家看到中亞那些說突厥語的白人就是這么來的。
后來唐朝統(tǒng)一中國,突厥也不是不想打,但是在中央政權的里挑外撅和韜光養(yǎng)晦中不斷瓦解,后來唐終于滅掉了阿史那家族控制的突厥汗國,突厥的地盤也全都被接收一直到了中亞,非常不待見突厥汗國的回紇人簞食壺漿迎接漢人,最終在唐的支持下回紇人又跑到蒙古高原建立“回鶻汗國”,回鶻人用敘利亞字母變過來的粟特字母創(chuàng)造“回鶻字母”,也是游牧民族里非常開化的了。
大家還記得一開始說的最東邊的“靺鞨”吧,這群人有一波在唐的影響下開始漢化,最終在唐滅了高句麗之后,首領大祚榮在東北亞地區(qū)建立了著名的“渤海國”。
當然沒多久就是前面說的,吐蕃統(tǒng)一羌人部落形成藏族的前身,而安史之亂弄殘廢了唐朝,吐蕃趁亂控制河西,中亞的白種突厥就放羊了,而回鶻這時候沒有大哥罩著了,西北來的黠戛斯也就是吉爾吉斯人干掉了回鶻汗國,回鶻人開始遷入新疆地區(qū),這群黃種人和新疆的土著白人融合出了一個新民族,也就是現(xiàn)在維吾爾人的重要祖先。
可以說從這之后鐵勒這個名字也就不存在了,回鶻撤走之后現(xiàn)在我們所說的蒙古高原就出現(xiàn)了權利真空,曾經(jīng)的鐵勒殘部柔然殘部成了無主的部落們,最主要的幾個部落就是北部的蔑兒乞部、高原中部的克烈部、東部的塔塔爾部、西部的乃蠻部,南部的汪古部等。
圖 蒙古松散的部落們。
后來契丹趁著唐朝滅亡五代混亂的時代崛起,契丹的“夷離堇”(軍事統(tǒng)帥的意思)耶律阿保機統(tǒng)一契丹部落控制同源的奚族,最后滅掉了稱霸東北的渤海國,耶律德光還收了個“兒皇帝”也就是我們后晉的石敬瑭,人家做兒子的順便也把燕云十六州割了出去,總之契丹的遼就這么崛起了。
遼和后來統(tǒng)一中國的宋打來打去也打不贏,沒事還總壓迫一下北邊的沒開化的靺鞨人,靺鞨人很不爽但是又打不過人家,只能當小弟,結果一個從高麗過來的老漢“完顏函普”不知道為啥去了一個靺鞨小部落,可能畢竟是從宇宙帝國來的,完顏函普志向不小,幫著這個小部落建立了基本法,后來一代一代的完顏們崛起在白山黑水,靺鞨的野人們不斷被完顏部統(tǒng)一,最終到了完顏烏古乃這一代的時候就基本統(tǒng)一靺鞨了,而遼內部渤海國的靺鞨人也很支持這群野人兄弟的崛起,隨后這群人改名“女真”開始有了取遼代之的想法,后來大家就都知道了,到了完顏阿骨打不僅僅吞了遼,還順手滅了宋。
契丹到了這個時候基本都被女真控制,而貴族耶律大石還不想徹底亡國,帶著百號人跑到了回鶻一帶的一個邊防重鎮(zhèn)“可敦城”,最終或許耶律大石也沒想到自己竟然一路控制了西域和中亞,甚至還打殘了西突厥烏古斯的塞爾柱帝國,耶律大石建立的西遼帝國是契丹人在歷史上的一個絕唱。
當然了前人種豆后人收,還有收人在后頭,契丹滅靺鞨的渤海,靺鞨的完顏滅了契丹的遼,而和契丹同源的室韋也不甘寂寞,室韋本來有9個部落,基本都在黑龍江和內蒙一帶,而最邊緣的一個部落“蒙兀室韋”相對民風最剽悍,一直活動在黑龍江的上游游牧,后來蒙兀室韋的一個小部落“尼魯溫部”遷到了現(xiàn)在蒙古國的斡難河一帶游牧,逐漸發(fā)展起來,這個尼魯溫就是“黃金”的意思,蒙兀室韋也就是后來的“蒙古”,這個尼魯溫也就是所謂的“黃金家族”。
...........................................................................................................................................................
后面的故事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了,黃金家族的鐵木真在老爸被暗殺部眾分崩離析的困境中長大,后來一步步統(tǒng)一了高原上前面所說的蔑兒乞、塔塔爾、克烈、汪古、乃蠻這幾個大部落,乃蠻部的回鶻學者還幫成吉思汗用回鶻文創(chuàng)造了蒙古文,最終因為乃蠻王子逃到西遼滅了西遼,從此契丹人的政權徹底消失。
蒙古滅掉總欺負自己的金國之后,把所有漢化的契丹人、女真人全部都稱作“漢人”,所以可以說這個時候契丹民族就已經(jīng)作為“漢人”活下去了,而現(xiàn)在一般認為契丹的唯一遺留就是黑龍江的達斡爾族,這群人的薩滿儀式和史書記載的契丹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后來根據(jù)一些DNA比對發(fā)現(xiàn)他們和契丹人的血緣也很接近。
當然了,蒙古笑到了最后,轟轟烈烈的征服終于沒有讓新崛起的游牧民族取代自己的地位,而蒙古西征時候帶到中亞去的塔塔爾(韃靼)人、乃蠻人、克烈人到現(xiàn)在還是哈薩克斯坦以及俄羅斯的重要組成部分。
...........................................................................................................................................................
好了接著就是這個西夏,西夏的民族也叫“黨項羌”,一般認為還是西羌的一支,這群人在吐蕃和唐的夾縫中生存下來,把守著要道,后來成了唐的“定難軍節(jié)度使”,控制寧夏甘肅一帶,后來唐越來越慘,老大李元昊就直接吞掉了從吐蕃獨立出來的敦煌一帶的“歸義軍節(jié)度使”建立西夏,后來蒙古崛起的時候就總拿人家西夏練手,后來李德旺的時代突然想反攻蒙古結果消息走漏,正在中亞殺紅眼的蒙古把仇恨全都撒在了西夏的身上,最終西夏被滅國的時候,西夏王族和所有黨項人幾乎全部被蒙古屠殺掉了,這個民族的滅族是說到現(xiàn)在最慘的一個,等于是在歷史長河中被抹下去了。
最后說的就是女真的消失,前面說了蒙古把金國漢化的女真都稱作“漢人”,而留在東北老家的女真就像當年的完顏部和渤海國的關系一樣,也是一群不開化的存在。
這群人主要是黑龍江以南三江平原的“海西女真”和烏蘇里江以東的“野人女真”,野人女真聽這個名字就能感覺很落后了,他們和自己老祖宗一樣,還是過著狩獵采集的生活,這群人也就是現(xiàn)在的鄂溫克、赫哲、鄂倫春等民族的先祖,其實直到現(xiàn)在很多鄂倫春人仍然很不習慣現(xiàn)代化的生活,覺得就愿意在大森林里。
而海西女真在被蒙古統(tǒng)治之后,蒙古仍然按照自己的“萬戶制”進行管理,到了元后期基本上就是已經(jīng)有一定蒙古化的胡里改部、斡朵里、桃溫部這3個萬戶控制松花江流域了,后來因為野人女真不斷騷擾海西女真,最終胡里改部和斡朵里部南遷到圖門江一帶,也就是現(xiàn)在吉林到朝鮮的大片區(qū)域,后來明朝非常愿意讓這群同樣不爽蒙古的人幫著自己對抗逃到高原的“北元”,所以最終封斡朵里部首領“猛哥帖木兒”為“建州衛(wèi)都指揮使”,這也就是后來所謂的“建州女真”的前身,也是漢化程度最好的一個部落。
當然了,這個猛哥帖木兒是個蒙古名字,人家的女真名字叫“愛新覺羅·孟特穆”,總之建州女真成了體制內的干部幫著鎮(zhèn)守邊關,而剩下的海西女真就主要是“扈倫4部”,也就是烏拉、哈達、葉赫、輝發(fā)這幾位,所以除了野人女真之外,這群最落后的女真也開始漢化了。
圖 女真三部。
后來有明朝罩著的建州女真就一直和海西女真斗爭,結果打不過海西女真的建州右衛(wèi)遷徙到遼寧一帶沒事就侵犯明朝,后來明朝就讓左衛(wèi)的“覺羅昌安”擔任向導包圍建州右衛(wèi)(遼寧撫順),結果混亂之中覺羅昌安和他兒子塔克世被誤殺,明朝為了感謝覺羅家的忠心,塔克世的兒子努爾哈赤被明任命建州衛(wèi)都督企事,這么一來努爾哈赤就一手遮天了。
當然了,很多學者認為,這次他老爸爺爺被殺,很可能是策劃的一個陰謀,但是總之,連年受到明朝恩惠的建州女真,被努爾哈赤一個欲加之罪的“七大恨”給挑撥起來造反了,從這之后就是女真對內統(tǒng)一海西對外征戰(zhàn)明朝的過程了,當然了,這也就是我們最后一個由外族建立的政權。
按理說努爾哈赤的朝代本來叫“金”,也就是所謂的“后金”,只不過建州女真也是漢化很久了,他們覺得明是“火德”,那么自己就應該是“水德”,所以后來皇太極直接把國號改成了“清”,也就像當年完顏部落把靺鞨變成了女真一樣,皇太極也把民族從女真改成了“滿洲”(不是地名),按照清朝的說法,崇信藏傳佛教的蒙古認為文殊菩薩(Manjusri)代表祥瑞,所以自稱“滿洲”。但是按照現(xiàn)在的理論,一般認為這個名字可能是從維吾爾語到了蒙古語又到了滿語里的一個東西,總之也是一種吉祥的象征。
圖 回鶻字母變成蒙文字母又變成了滿語字母。
所以我們看到建州女真為了吉祥也是無所不用其極,為了克所謂的“火德”,硬是把族名改成了兩個帶著三點水的字,從此女真這個名字也成為歷史。
...........................................................................................................................................................
我們俗稱的滿族就是這么來的,也就是這個從蒙古里脫離出來的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的名字,所以從某種程度來說女真也沒有消失,不過現(xiàn)在的問題就是滿洲人的老家東北地區(qū)也成了漢人的地盤,而自己的語言也幾乎消亡,其實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滿族最終也只能變成一個名字而已了。
總之說到這里,這些民族的大致走向都已經(jīng)說了,其實在那個時代往往沒有那么嚴重的民族區(qū)分,政治認同和文化認同往往是大于血緣認同的,反過來說如果單純看血統(tǒng)的話,現(xiàn)在歐洲所謂的諸多民族其實DNA相差極少,其實在每一片土地上,血統(tǒng)絕對的“單一民族”也非常的少,所有的民族都在不停的結構和重構,只不過隨著歷史的發(fā)展,有的名字永遠的成為了記憶,而有的名字,就會從一條河,變成一個國,變成一個朝代,最終變成一個民族,一個精神。
漢不就是這樣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