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二
在中國,家長與學校莫不是談性色變,以至于很多孩子不知道為什么應該拒絕過早的性。一味的棍棒而不是教育只會適得其反。
國內(nèi)的性教育確實是一片空白,好比我父母,從來沒有和我談及過,我所了解的性教育,完成來自網(wǎng)絡、書本、媒體平臺。但大家對于性教育而言,大多數(shù)只會想起對女孩的性教育,可對男孩呢?如果一位媽媽花費畢生精力教她女兒保護自己,卻從沒有教育過兒子如何保護女性,這是何等的悲哀!
最近有個新聞。
說是一個14歲的女孩早戀,跟小男友去酒店開房。父親慌得腿都站不住了。這還得了,自己好不容易養(yǎng)大一盆鮮花,嬌艷欲滴還沒等開花就被人連盆給端走了。這簡直是要了他的老命。趕緊發(fā)動所有親戚朋友關系出門尋找。
當最終找到女兒時,看見她和男友都光著身子躺在酒店的被窩里。父親強忍的怒火終于爆發(fā)了?;丶液螅瑲獾冒l(fā)抖的他扇了女兒一耳光,罵她不知廉恥,不懂自愛。
從沒被打過的女兒也氣紅了眼,拿起東西就瘋狂地摔,把書一本一本往父親臉上砸??粗翢o悔意的女兒,父親暴怒之下抓起打冰球的桿子,沒料到下手重了,將女兒的尾椎骨打到骨折。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了。我們來聊聊這事!
就事件本身來說,多數(shù)人認為父母控制欲太強,父親如此生氣,看中的是女兒的貞潔。女兒戀愛后雖然母親口中說:“對女兒循循善誘”其實就是直接暗示“分手”,更是規(guī)定出門一定要怎樣,這就體現(xiàn)了父母的控制欲很強,還自以為很民主。如果父母沒有這么大反應,女兒都不一定去開房。有壓迫才有反抗。
如果不是他們監(jiān)控,女兒會玩失蹤?而且他們找人的過程想必動用了所有自己身邊,女兒身邊的人,這樣,這個女孩還有什么隱私可言?這件青春里的錯事是不是會人盡皆知?
父親如此生氣,是不是因為自己拖關系找朋友問同學查出來的結果卻是女兒在開房,覺得老臉掛不???如果女兒在性行為時采取了安全措施,這就是一件少男少女自愿的青春事件。
在女孩30歲時回憶起來,不過也就是一場體驗。這個14歲的少女去開房確實做錯了,但是她錯不在開房,而是錯在青春期沒有保護好自己還不明白性行為可能帶來的懷孕疾病等方面的危險,也不明白真正的愛為何物,就這樣將寶貴的身體賦予他人,若所交之人非真愛,日后想起來必暗暗后悔,但是也許會暗暗慶幸,更加懂得愛情與性之間的平衡,她會從這件事中成長學習。
試問一下,作為父親,一個男人,誰年輕時沒騙過幾個姑娘?
而她父母不理智的行為,卻將這件事情擴大?;蛟S父母在知道這件事的瞬間已經(jīng)對孩子不是愛了,而是恨,恨孩子怎么可以做出這種令他們蒙羞,傳出去“傷風敗俗”之事。
既然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了,就應該往保護孩子的方向走。而事件中的父母顯然不僅沒有保護孩子,還給了孩子身體與心理上更重一擊。這絕對不是愛,至少,是變形的愛。
我們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
越是沒嘗過愛的人,對沖動的抵抗力越低。家長可能會說我給了孩子一切,但那“一切”里,除了你們自私的期待,含愛量又有多少?懵懂的愛,在孩子那里,代表了被接納、被關注、被認可,被一個人愛,會得到內(nèi)心缺失又渴望的價值感。
這些,家長給了嗎?愿意給嗎?有能力給嗎?不解決這些問題,你們?nèi)︷B(yǎng)的養(yǎng)老保險小奴隸早晚還會出逃,因為生命就是渴望被愛。你們的道理,在愛面前都是無力的,注定失敗,除非家長學會了愛。
在我看來,既然孩子早戀,也許是孩子的父母過于管教嚴格,孩子青春期時該有的愛呢?沒有對孩子給予那段年齡所應有的親情的愛?只有嚴格管教與謾罵嗎?
青春期的叛逆所追求的其實是自由、尊重、信任與理解。家長不用平等引導的方式,而是用沒收手機、斷零花錢之類剝奪權利的壓迫來實現(xiàn)其目的,簡單粗暴,難怪引起叛逆行為公然反抗。即便我深深心痛不知底線的少女,但更痛惜的是,父母們竟然親手蔣孩子推向深淵而不自知。
也許越來越多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值得思考了。越是罵越是打越是僵持著,這種緊張的對抗關系,孩子越是不服越是叛逆。如果父母能夠對孩子有尊嚴與交流,保持應有的底線。但更要有猶如沐浴陽光溫和的愛,才不至于在叛逆的青春期失控和作出不顧未來所負責任的事情。
對孩子的底線教育,真的是在平時培養(yǎng),有些家庭看起來父權威嚴,孩子不敢做什么,可當這樣的孩子一旦有機會離開家去打工或者上學,面對社會上的誘惑或是威脅時,做出的事情更加令人瞠目結舌,不可想象。
孩子的價值觀,應該是在平時培養(yǎng)的,過早的性行為會帶來的傷害和痛苦,應該在青春期時就告訴孩子,而不是諱莫如深,一些父母談及這個話題,自己就羞的回避了。
而事件的事實是孩子父親就是泄憤,那個底線也許只是單方面的規(guī)則,對于孩子違反規(guī)則,就用強權壓,不過是一邊控制與反控制。
在孩子看來,如果父母真正愛我,真正尊重我,不會當眾讓我赤裸人前,不會傷害我的身體,想想就覺得很難堪。真正的尊重,會在孩子有點苗頭的時候,就引導孩子怎么去分辨愛和喜歡,什么才是真正的靈魂伴侶和共度一生的人,而不是執(zhí)著于肉體。
青春期的性沖動,本來就是生物本能,所謂的道德約束不過是幾千年男權的糟粕,如果一個只注意是處非處的男人,其實很low。早不去引導性與愛,不去引導孩子找尋成熟的愛,光壓制定什么狗屁規(guī)矩,壓不了,就打殘。這根本就是當孩子是自己的附屬品而已。是極端自私的行為,根本談及不到愛。
教育女孩的底線,更應該教育她愛護自己的身體,如果有性行為要用避孕套,這才是做到最底線的保護。一味反對愛情,父母總是站在高的制高點上譴責孩子不自愛,卻不告訴孩子自愛應該是讓她真的懂得選擇的后果,不是只告訴她這不符合貞操觀,成為所謂的壞女人,影響成績等等。
做父母的不要只破壞孩子對愛情的美好幻想,而是幫她看到愛情背后的本質。
著名作家霧滿攔江老師說過,從認知角度來說,家長是分出五個層次的:
第一層級是物質型父母:舍得為孩子花錢,以為食物充足孩子就會自然長大。
第二層級是道德型父母:舍得花時間,對孩子貼身保護,生恐孩子學壞。
第三層級是思考型父母:開始考慮教育的目標問題。
第四層級是成長型父母:與孩子一起成長,為了孩子愿意提升和完善自己。
第五層級是智慧型父母:鼓勵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父母必須與孩子共同成長,否則他們將成為孩子人生最大的障礙。孩子成長,是個耳濡目染的引導過程。引導的要點有三個:
一是帶孩子看世界,開闊孩子的視野,拓展孩子的心胸。
二是幫孩子看人生,樹立高遠人生目標,一生走出足夠遠。
三是豐富孩子的心靈情趣,免得孩子靈魂枯竭。
所有的孩子都會叛逆。但在叛逆的路上走出多遠,這取決于父母的認知。如果父母腦殼里,只有簡單的道德判斷,就會陷入激憤,和孩子比拼輸贏。最怕你贏了,讓孩子輸?shù)粢簧?。所以,別跟孩子比輸贏。
明智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引路人。你的認知視野,就是孩子飛翔的天空。暴力只是無能的泄憤,無助于化解孩子心理危機。
正如《完美陌生人》里那位父親對自己17歲的女兒所說:
好奇 | 故事 | 電影 | 生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