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艷芳大概未曾想到,自她離開后,自己的那幫“損友”們,一個個變得愛哭起來。
后來,無論是劉德華、張學友還是梁家輝、曾志偉,都曾在節(jié)目中聊起她時,落下淚來。
曾經(jīng),他們約好55歲一起退休,不再插手演藝圈的事情,開著車環(huán)游世界。
而如今,梅艷芳缺席了。
2003年5月24日,張國榮離世的第54天,梅艷芳以監(jiān)制的身份,出現(xiàn)在香港的一場演唱會上。這是一場由梅艷芳發(fā)起的慈善演唱會,目的是為了鼓勵大家,共同抗擊非典。演出所籌得的所有資金,都將悉數(shù)捐出。
那是梅艷芳生命中最后一個五月。
按照原定計劃,這個月,梅艷芳本該去國外治療癌癥,但因為擔心耽誤這場義演,她選擇放棄這次治療機會。
《1:99抗擊非典演唱會》上的梅艷芳(2003)
在那場演唱會上,被稱為“香港的女兒”的梅艷芳說:“我們要留存住這份希望,待到未來的某一天,再以這份希望鼓勵我們。”
這份希望確實被留存住了。
在2020年爆發(fā)的這場疫情中,梅艷芳的粉絲自發(fā)籌集了資金與物資,以梅艷芳的名義捐往疫區(qū)。
但與2003年不同的是,梅艷芳不在了。
今年是梅艷芳去世的第17年,在8月26日七夕節(jié)這天,一部由其粉絲發(fā)起、耗時8年拍攝的電影《梅艷芳菲》,在內陸正式上映。
這部電影以粉絲視角出發(fā),記錄下了梅艷芳的許多人生片段與故事。
曾經(jīng),梅艷芳問粉絲:“當有天我離開,到底還有多少人,能真正記住梅艷芳這個人呢?”故人已去,深情猶在。如今她已離去17年,穿越時空,粉絲們在電影的海報上回答了這個問題:“一生愛你千百回。”
1968年夏天,香港荔園游樂場,那是梅艷芳童年的起點。
每天下午3點,梅艷芳都會與姐姐穿上滿是亮片的連衣裙,被母親用劣質的化妝品在臉上涂抹幾下,然后在不斷的催促聲中登上舞臺,開始今天的演出。
這一年,梅艷芳只有5歲。
幼年時期的梅艷芳
梅艷芳出生的那一天,家中沒有一個人為她的來到感到高興。
在家人眼中,這個渾身皺巴巴的小孩,不過是給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庭,又添了一個包袱。
在梅艷芳出生前的幾個月,做海員的父親因為一次出海意外失蹤,再也沒回來。
從此,一家五口的生計,都落在了母親肩上。
因為窮,在梅艷芳出生前,母親甚至還動過將她送給別人的念頭,但好在,這個念頭很快便被打消了。
父親失蹤后,母親身上的所有家當,僅夠她在香港偏遠的地腳租一個床位。于是這張遠離窗戶,寬度僅有一米二的床位,成了四個孩子的容身之處——通常床頭睡兩個,床尾睡兩個,而母親覃美金則是用兩個板凳一拼,木板一鋪,當做自己的床。
梅艷芳與母親、哥哥姐姐
日子貧困,四歲半時,梅艷芳就與姐姐梅愛芳一起,在母親的安排下進入戲園演出,賺錢貼補家用。
在魚龍混雜的演出現(xiàn)場,梅艷芳從未因為“兒童”的身份而被照顧。
她常常提著水壺穿梭在喝醉酒的客人中,為他們添茶倒水,而罵罵咧咧來收“保護費”的地痞,更是三天兩頭就要出現(xiàn)一次。
這些經(jīng)歷充斥著梅艷芳年幼的人生,讓她早早便看懂了人生百態(tài)。
梅艷芳與姐姐梅愛芳
而在學校,梅艷芳似乎也沒有拾回“兒童”的身份。
她被同學們稱為“怪物”,因為她從不和同學們一起游戲,所有休息時間都被她用來完成功課——放學后,她的大部分時間,都要留給自己那份“戲園工作”。
此外,在那個年代,登臺以歌女的身份演出,被認為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那時,梅艷芳的同學總會追著她,以“小歌女”來稱呼她。
年幼時與姐姐登臺演出的梅艷芳(左)
縱使這樣,梅艷芳都不覺得這些是“人間地獄”。因為和那時自己在家中的處境相比,這些都不算什么。
許多年后,她在采訪中說道:“如果有機會,我想重新再過一遍人生,不過這個人生要從十幾歲開始,十幾歲前的人生就不要了,太苦了?!?/span>
梅艷芳7歲那年,母親決定再婚,從此,梅艷芳的人生中,突然多了一個名叫“繼父”的角色。
和繼父共同生活的那十幾年,也是梅艷芳尊嚴被踩到地上的十幾年:“那時他每天都會在同一時間罵我,用各種各樣難聽的話語:沒用、飯桶……他什么都罵。”
但她從未在繼父面前落過一次淚,她憋著一股勁兒,在心中不斷發(fā)誓:“我一定要做出一點什么來,給他看看?!?/span>
梅艷芳(右)與姐姐梅愛芳(左)
1982年,香港舉辦第一屆“新秀歌星大賽”,梅艷芳的姐姐替她報名參加。
在當時,這個比賽有近3000人報名,這其中,還有當年21歲的張學友,結果比賽時,他還沒唱兩句,評委就將他淘汰了,原因很簡單:“唱得還行,長得太丑?!?/span>
與張學友的處境不同,舞臺經(jīng)驗豐富的梅艷芳一路過關斬將,走到了決賽的舞臺。
決賽之夜,她憑借一首徐小鳳的《風的季節(jié)》,一舉奪冠,并且被當時如日中天的華星唱片簽約下來,正式成為了歌手。
進入娛樂圈這一年,梅艷芳僅有19歲,可是如果按照她4歲登臺演出的時間算起,這一年是她演出的第15年了。
梅艷芳的叛逆期,在她進入20歲之后,才姍姍來遲。
初入娛樂圈,公司給梅艷芳的定位是“鄰家女孩”,所以在她1982年發(fā)行的首張專輯《赤色梅艷芳》中,梅艷芳穿著白色的裙子,留著長長的卷發(fā),唱著少女的哀思。
“鄰家少女”時期的梅艷芳
作為一位新人,從專輯銷量上來說,這張專輯并不算失敗——在當時,該專輯一經(jīng)發(fā)售就拿下了當月中文金曲榜的冠軍。
但是從輿論上看,關于梅艷芳的新聞,卻朝著奇怪的方向走去。
在香港娛樂圈,每一位站在聚光燈下的新人,都將接受來自整個媒體的審視,梅艷芳也不例外。
隨著梅艷芳的過往漸漸浮出水面,香港媒體開始在文章中武斷地認為,年幼時為了生計在歌廳唱歌的梅艷芳,一定會染上惡習。
而這與公司替她立下的“鄰家少女”人設,顯然背道而馳。
鋪天蓋地的質疑聲讓19歲的梅艷芳十分痛苦,她開始選擇用酒精麻痹自己,逃避現(xiàn)實。
就在這時,劉培基出現(xiàn)在了梅艷芳的生命中,將她拉出了人生的泥沼。
在遇見梅艷芳之前,劉培基就已經(jīng)是香港頂級的形象設計師了。
劉培基第一次見梅艷芳時,正是她遭遇鋪天蓋地攻擊的時候,在公司的安排下,梅艷芳來到劉培基的工作室,請他為自己打造一個新造型。
后來,在一次采訪中,劉培基描述了兩人第一次見面的場景:“當時我在忙,我就讓梅艷芳坐在椅子上看雜志等我,但她不看雜志,反而一直緊緊地盯著我,我去哪里,她的目光就跟到哪里?!?/span>
“那時的她,太沒有安全感了?!?/span>
剛出道時的梅艷芳
自此以后,劉培基成為了梅艷芳的設計師,為她把控專輯中的造型,除此之外,他還帶著梅艷芳出入各大藝術展覽,以提高她的審美水平。
一次,有人在采訪劉培基時,對梅艷芳的過往經(jīng)歷發(fā)出質疑。面對媒體,一向溫柔的劉培基,卻一反常態(tài)地嚴厲訓斥了媒體。
在梅艷芳的記憶中,好像從沒有人,這樣維護過自己。
梅艷芳與劉培基
人前,劉培基維護著梅艷芳,人后,他比誰都明白,梅艷芳存在的問題,并非依靠逃避就能解決的。
在梅艷芳出道的80年代初期,香港娛樂圈正值黃金時代的開端,各路香江美人層出不窮,身處其中,梅艷芳的外貌,并不算出眾。
就連她自己都曾說:“我很丑,我也知道自己很丑,我從小就十分害怕照鏡子?!?/span>
不能以外貌取勝,劉培基決定另辟蹊徑,以風格翻盤。
1985年,梅艷芳推出第二張專輯《壞女孩》,出現(xiàn)在專輯封面的她,剪去了長發(fā),取而代之的,是一頭帥氣的短發(fā)。
而在主打歌《壞女孩》MV中,梅艷芳穿著緊身大衣,帶著墨鏡,桀驁不馴地走在街頭的形象,與她之前的鄰家少女形象截然相反。
這種形象上的反差,給觀眾帶來了極大的新鮮感,也讓梅艷芳在娛樂圈中獨樹一幟。
這張專輯在發(fā)行當年,就賣出了40萬張的好成績,隔年,又賣出了72萬張,成為了梅艷芳最暢銷的專輯。
梅艷芳1985年發(fā)行的《壞女孩》專輯
從這張專輯起,梅艷芳開始逐步奠定了自己的百變風格。
無論是《妖女》中性感的埃及艷后裝扮,還是《夢里貴婦》中魅惑的中世紀女人造型,她都能完美消化,并且每次都會掀起一股專屬于她的時尚潮流。
23歲梅艷芳在專輯《妖女》中的造型(1986)
與此同時,香港媒體還將梅艷芳與張國榮、譚詠麟一起,并稱為“兩王一后”,形成了香港樂壇三角鼎立的光輝時代。
張國榮、梅艷芳與譚詠麟
那些年,梅艷芳需要打敗的對手,似乎只有自己。
她曾經(jīng)在香港紅館連開28場演唱會,打破了香港演唱會單人場次記錄,而這個記錄,隔年就被梅艷芳自己以30場刷新。
而她在業(yè)界的綽號,也由“梅二十八”,變成了“梅三十”。
與此同時,她還被《美國時代周刊》冠以“東方麥當娜”的稱號,名利紛至沓來,梅艷芳走進了自己的黃金時代。
張曼玉曾說過,在香港演藝圈里,自己最喜歡的演員是梅艷芳:“因為她是一個很豪爽的女人,她從來都是自在的做自己,不去和其他人作比較?!?/span>
回頭看來,張曼玉與梅艷芳的電影生涯,有著諸多交集。
梅艷芳與張曼玉
1983年,邵氏電影公司開拍電影《緣份》,男主角是張國榮,女主角則是剛從“香港小姐”選拔中脫穎而出的張曼玉。
而女二號卻遲遲沒覓得合適人選,這時張國榮想到了好友梅艷芳,在他的推薦下,梅艷芳拿下了劇中“安妮”一角。
憑借在電影中出色且生動的表演,梅艷芳首戰(zhàn)告捷,獲得了當年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緣份》中27歲的張國榮與20歲的梅艷芳(1983)
如果說《緣份》這部電影,讓梅艷芳邁入了電影行業(yè)的大門,那么接下來她出演的電影《胭脂扣》,則讓梅艷芳真正愛上了演戲。
1986年,電影《胭脂扣》籌備開拍,在最初,女主角就定下由梅艷芳出演,但是男主角卻始終懸而未決。
由于這是一部以女性視角為主的電影,所以不可避免的,男主角的光芒會被縮小,當時,梅艷芳抱著試探的心態(tài)打電話給好友張國榮,問他是否愿意出演,張國榮二話沒說,當即接下了這個角色。
《胭脂扣》中的梅艷芳與張國榮
憑借這部電影,梅艷芳拿下了金像獎最佳女主角,這一年,是1989年,梅艷芳26歲。
從1983年出道,到成為歌后與影后,她只用了6年不到的時間。
《胭脂扣》后,導演關錦鵬又為梅艷芳量身定做了電影《阮玲玉》,因為在他與編劇李碧華眼中,梅艷芳與阮玲玉的經(jīng)歷有幾分相似:同樣都是唱歌出身,又同樣都擁有一個不幸的童年。
但此時,張國榮找到了好友李碧華,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阿梅本身命苦,應該演一些開心的戲,不要拍啦。”
最終由于種種原因,梅艷芳辭演了這個角色,而接檔她演出的,正是張曼玉。
電影《阮玲玉》中的張曼玉(1991)
縱使沒有出演《阮玲玉》,但在香港電影最黃金的那幾年,毫無疑問,梅艷芳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梅艷芳曾說,自己從不會在拍戲上設限,或許也正是因此,她才帶來了那么多經(jīng)典角色。
無論是《川島芳子》中的女特務,還是《鐘無艷》中的齊宣王,對于不同角色,她總有自己獨特的演繹方式。
電影《川島芳子》中的梅艷芳與劉德華
而那些年,代表著香港影壇巔峰的“雙周一成”,也都與梅艷芳合作了個遍。
從與周星馳的《審死官》,到與周潤發(fā)的《英雄本色3》,再到與成龍的《醉拳2》。
在這些至今都被稱之為經(jīng)典的電影中,梅艷芳都留存下了她獨具一格的“梅式演法”。
電影《審死官》中的梅艷芳與周星馳(1992)
當然也有遺憾。
如今看來,那部由徐克執(zhí)導,張曼玉與王祖賢主演的電影《青蛇》,最初定下的主演,其實是梅艷芳與鞏俐。
而在當時,梅艷芳也十分喜歡這個故事,只不過,徐克希望她演白蛇,而梅艷芳卻更中意青蛇的故事。
梅艷芳與鞏俐
徐克曾經(jīng)在自己的自傳《一個人的電影》中,談到自己與梅艷芳的那次“失之交臂”:
“我想找梅艷芳演《青蛇》,希望她來演白蛇,但是她要演青蛇,就沒談好,她不來了?!?/span>
再后來,鞏俐也因為工作原因,辭演了這部電影,最終主演變更為了張曼玉與王祖賢。
電影《青蛇》中的王祖賢與張曼玉(1993)
雖然沒演成青蛇,但是戲外,梅艷芳卻與《青蛇》中的“法?!壁w文卓談起了戀愛。
與順遂的演藝生涯相比,梅艷芳的感情之路,卻不太順利。
遇見趙文卓時,梅艷芳已經(jīng)連續(xù)五年被評為香港最受歡迎女歌手,是當之無愧的歌壇天后。
彼時,是趙文卓來香港的第4年,他拍過幾部電影,有了一些名氣,但地位始終在二線與三線演員之間來回徘徊。
他與梅艷芳的緣起,是因為張國榮。
趙文卓、梅艷芳與張國榮(1995)
一次,趙文卓與張國榮在健身房相遇,張國榮見他體格強健且出身于武術世家,于是和他提到,自己有一位朋友需要一名健身教練,問趙文卓是否愿意指導一二,趙文卓隨即答應下來。
張國榮的這位朋友,就是梅艷芳。
就這樣,趙文卓成為了梅艷芳的健身教練,在不斷相處間,兩人成為戀人,度過了一段極為甜蜜的時光。
與梅艷芳戀愛時,趙文卓正在徐克導演的劇組中拍戲,為了方便時刻與梅艷芳聯(lián)絡,趙文卓的腰間總掛著一個“大哥大”,一有空他就跑出拍攝現(xiàn)場,給梅艷芳打電話聊天。
然而,這段日后被趙文卓稱之為“火星撞地球”的愛情,僅僅維持了一年,就以失敗告終。
一方面是由于兩人生長環(huán)境不同,導致兩人觀念上的差異。但更為關鍵的,是當時香港媒體在報道中不斷夸大兩人之間的地位差距。
最終,在兩人逐漸敏感的關系中,這段感情終于走向破裂。
梅艷芳曾經(jīng)說,如果自己談了戀愛,一定會告訴媒體:“因為戀愛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沒必要藏起來?!?/span>
后來她說:“香港媒體欠我一段愛情?!?/span>
回頭看來,梅艷芳的許多段感情,都是在媒體的報道中漸漸暗淡,而這其中,最讓梅艷芳刻骨銘心的,是她剛出道時的一段戀愛。
1985年,為了宣傳新專輯《壞女孩》,梅艷芳來到日本,在東京音樂節(jié)上,她認識了日本男星近藤真彥。
近藤真彥年輕時
與近藤真彥的這段感情,大概是梅艷芳最接近“小女孩”姿態(tài)的一段時光——那時,剛剛走紅的梅艷芳每日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晚上可以與近藤真彥打電話。
近藤真彥不會中文,而梅艷芳的日語也不太流利,兩個人常常用日語與英語混雜著聊天,一聊就能聊上好幾個小時。
梅艷芳與近藤真彥
一有空,梅艷芳就會飛去日本見自己的心上人——她不想讓距離成為這段感情的障礙。
但她沒想到的是,她克服了語言與距離,卻沒法克服感情中出現(xiàn)第三個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近藤真彥與日本女星中森明菜的關系漸漸浮出水面。梅艷芳這才知道,自己陷入了一場三角戀中。
面對自己珍視的感情陷入如此境地,梅艷芳沒有多做糾纏,而是選擇利落地退出。
梅艷芳與近藤真彥
愛過的人來了又走,最后剩下的永遠只有自己,梅艷芳漸漸習慣了這種空歡喜后的寂寥。
但是偶爾她也會思考,究竟“梅艷芳”三個字,給自己的人生帶來的是榮耀,還是無盡的孤獨。
如今看來,與趙文卓的那段戀情,成為了梅艷芳人生中最后一段戀愛。
與趙文卓分手后,梅艷芳開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事業(yè)與培養(yǎng)新人中,陳奕迅、陳小春、郭富城、謝霆鋒、草蜢樂隊等,都曾受到過梅艷芳的提點。
1999年5月,梅艷芳在香港紅館舉辦“百變梅艷芳”演唱會,張國榮為支持梅艷芳,一連出席7場。
在其中一場,兩人還一同與歌迷約定,到80歲時還要一起唱歌,張國榮開心地對著歌迷喊:
“到時候全場免費!”
1999年《百變梅艷芳》演唱會上43歲的張國榮與36歲的梅艷芳
然而,命運卻給梅艷芳開了一個玩笑。
在這次演唱會開完不久,她就在一次體檢中,查出自己患有癌癥,不過好在,發(fā)現(xiàn)時間較早,經(jīng)過醫(yī)治,梅艷芳很快痊愈。
這次患病,梅艷芳沒有告訴任何人,生來要強的性格讓她決定獨自承受這一切。
黃霑就曾評價梅艷芳:“身為女身,卻一身男人性格?!?/span>
梅艷芳曾說,自己的演藝生涯如果要用四個字來概括,那一定是“友情歲月”。
2002年,梅艷芳在自己出道第20年,推出了一張專輯《with》。
在這張專輯中,她與自己圈中的11位好友對唱,這其中就包括張國榮、劉德華、張學友、王菲、林憶蓮、譚詠麟……
梅艷芳《with》專輯目錄(2003)
這張專輯,成為了梅艷芳人生中最后一張專輯,在這一年的年底,她被醫(yī)生告知,她的癌癥,復發(fā)了。
一切在2003年急轉直下。
先是4月,摯友張國榮的離世,讓彼時身體已經(jīng)十分虛弱的梅艷芳,遭受了重大的打擊。
再是5月,非典爆發(fā),作為香港藝人協(xié)會會長的梅艷芳,四處奔波,連辦幾場義演,以鼓舞人心。
半年后,她身患癌癥的消息,被媒體爆出,使得她不得不在好友的陪伴下,公開宣布自己患癌的消息。
梅艷芳在好友陪伴下召開發(fā)布會,宣布自己患癌
一連串的打擊,讓梅艷芳身心俱疲。
在這之后,她決定在這一年的年末連開7場演唱會,與自己的歌迷告別。演唱會籌備階段,她找到劉培基,請他為自己做一件婚紗。
劉培基反問她,為何要將婚紗作為自己的演出服裝。梅艷芳回答:“我也是女人,我也想要一件屬于自己的婚紗?!?/span>
劉培基至今都記得梅艷芳說這話時的樣子,那時她因為化療的原因,剃光了所有頭發(fā),當她說出這句話時,淚水順著她的臉頰滑了下來。這是梅艷芳最后一次請劉培基為自己做衣服。
劉培基為梅艷芳制作的婚紗
一個月后,梅艷芳穿著這件為自己量身制作的婚紗,在香港紅館連開7場演唱會,她的昔日好友張學友、劉德華、成龍、陳奕迅等紛紛前來助陣。
告別演唱會上的劉德華與梅艷芳
告別演唱會上的張學友與梅艷芳
告別演唱會上的成龍與梅艷芳
最后一場的最后一首歌,她選擇了一首《夕陽之歌》。演唱之前她說:“我是一個歌手也是一個演員,穿婚紗不是第一次,不過沒有一次是屬于我自己的,這可能是我一生的遺憾,但是我有你們的愛,我的遺憾都忘了?!薄拔覍⑽易约杭藿o音樂,嫁給你們?!?/span>
一曲終了,她轉身對著舞臺與觀眾,大聲說了一句:“再見”。劉培基說:“我知道,她是真的在和大家說再見了?!?/span>
按照計劃,2004年1月6日,本應該是梅艷芳進入電影《十面埋伏》劇組的日子。然而,這一天她卻缺席了。
在7天前的2003年12月30日,凌晨2點,梅艷芳在好友的陪伴下,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此時,距離她向大家宣布自己患病,僅過去4個月。在梅艷芳去世后,張藝謀沒有找另外的人來替代梅艷芳,而是在開拍前調整了劇本,刪去了梅艷芳的角色,并在電影的最后,特別致謝了梅艷芳。
電影《十面埋伏》最后,向梅艷芳致敬
曾經(jīng)有人問梅艷芳:“如果有來世,你想擁有什么樣的人生?!彼卮穑骸熬实鼗钸^一次就好了,下一次不要再來這人世間了?!薄安缓猛妗!?/span>
然而這個“不好玩”的人世間,卻始終無法忘記梅艷芳。2013年12月30日,梅艷芳去世第十年。由好友張學友牽頭,舉辦了一場紀念梅艷芳的音樂會,她從前的戀人與好友紛紛出席。
演唱會上,梅艷芳的昔日好友們手持紅色玫瑰,出現(xiàn)在臺上,共同合唱了一首《夕陽之歌》,而在他們身后,是十年前的梅艷芳,最后一次演唱《夕陽之歌》。
十年過去,她的朋友都已漸漸老去,而屏幕上的梅艷芳,仍是當年的模樣。時間帶走了歲月與容顏,卻始終沒有沖散人們對于梅艷芳的思念。
梅艷芳去世10周年群星合唱《夕陽之歌》的感人視頻陳奕迅始終記得,在梅艷芳去世前的告別演唱會上,她拉著自己的手,對著臺下說:“這是我小弟,你們多照顧。”
那一年,梅艷芳40歲,陳奕迅29歲。
梅艷芳與陳奕迅在告別演唱會上的合唱(2003)
后來陳奕迅說:“每年我要想阿梅兩次,10月10日一次,12月30日一次?!?/span>
“一次是她的生日,一次是她的忌日?!?/span>
說這話時,陳奕迅46歲了,而梅艷芳,依然40歲。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