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思想主張自然無為,儒家的思想主張禮制王道,雖然道家與儒家的思想主張各有不同,但在不以武力統(tǒng)治天下上,卻是非常一致的。
孔子說:“以德治國”,講究德行天下?!泵献诱f:“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也是主張以德為治。
老子認為德是遵從大道的體現(xiàn),一張一翕符合“守之于樸,萬物自賓,始制有名,知止不殆”的思想,這才是真正的自然之道,守“樸”由為重要。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老子曾在《道德經(jīng)》開篇如此說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無法準確描述的,老子又說“道常無名”,道的名字不是固定的,大可以叫“太”,小可以叫“樸”,這都是道的名字,因為老子曾經(jīng)說過,真正的道是無法描述的,所以這里的“樸”也是勉強的叫法,總之“樸”微小到比塵埃還要小,但是“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本退恪皹恪痹傩?,天下萬事萬物也無法讓稱之為”樸“的道臣服。
由此可見,老子稱之為“樸”的道,雖然及其微小,但是萬事萬物卻無法征服它,即使善于兵者可以兵強于天下,可對于微小的“樸”卻無能為力。
所以老子說“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諸侯、君王如果能夠守住這個柔弱微小的“樸”,天下的萬物都會自然歸附于他。
老子認為統(tǒng)治者應該堅守“樸”之道。這里的“樸”有兩層含義。
一層意思就是大道的原始狀態(tài),是大道至“樸”,而老子的哲學充滿辯證思想,有至小,就有至大,有“樸”就會有“太”,所以說“樸”是一種相對的狀態(tài),是微小的意思
再一層意思就是老子認為統(tǒng)治者應該舍棄尚武的精神,守住“樸”以一種柔弱原則處事,就會得到天下的臣服,這里的“樸”又有柔弱的意思。
戰(zhàn)國時期,燕昭王高筑黃金臺,以柔弱的原則對待各路賢士,使得天下英雄紛紛歸附,最后才得以戰(zhàn)勝齊國,一雪前恥。
秦國以前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國,而秦國君,卻能守“樸”之道,對待各種身份低微之人,于是天下智能賢士紛紛西行,最終得以滅六國,一統(tǒng)天下,成就了天下第一。
老子認為,微小和柔弱都是大道的規(guī)律性原則,只有守柔弱才能得天下,剛強的用兵之道戰(zhàn)勝不了微小柔弱的大道原則,也就是說統(tǒng)治者只有按照萬物自有的規(guī)律原則來辦事,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理效果。
這種守“樸”的原則和老子的“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笔且粯拥牡览?。那就是天地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和合普降甘霖,天下的人民沒有發(fā)出過任何口令,而甘露自動均勻的分配,所以老子認為,統(tǒng)治者治理國家應該像微小的甘露一樣,無為而治。而不是極力的去干涉自然萬物的發(fā)展。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
老子說統(tǒng)治者之所以不能像甘露一樣無為而治,是因為“始制有名”。
王弼曰:始制,謂樸散始為官長之時也。始制官長,不可不立名分以定尊卑,故始制有名也。
對于“始制有名”王弼是如此解釋的,始制是微小柔弱的“樸”逐漸散失掉以后出現(xiàn)管理制度的時候,既然有管理制度,就不可以不立名分來確定尊卑貴賤。
由此可見,當人們不再守“樸”之時,都在追求名分的高低。
而老子并沒有否定人們的對名分的追求,而是認為“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名分高低雖然已經(jīng)存在,但也不能無限度的追求,而應該守“樸”懂得適合而止。因為只有懂得適可而止,那么就不會有危險。
王弼曰:過此以往,將爭錐刀之末,故曰“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也。遂任名以號物,則失治之母也,故“知止所以不殆”也。
王弼對于老子的這種思想是這樣理解的,既然有了名分高低的追求,長期以往,誰都想站在錐子尖上面,也就是名分的最頂端。只有得到了最高的名分,就能以身份號令四方,這個時候就會忘記曾經(jīng)所守的“樸”之道,也就是忘記了基本原則,只有守“樸”控制欲望的發(fā)展,才能不至于處于危險之中。
由此說明“始制有名”就是不守“樸”之道的原因,充分說明追求名利欲望的發(fā)展過程就如“樸”的發(fā)展規(guī)律一樣,一點一點的逐漸擴大,以至于越變越大,最后變得無法控制,像極了“嘆息不足蛇吞象”的神話故事。
這個故事說的是,一個窮人救了一條能滿足人愿望的蛇,這個窮人從一開始想得到溫飽的愿望被實現(xiàn)后,欲望逐漸變大,從得到溫飽到想要富裕的生活,從得到了富裕的生活又想要做個小官,從做到小官后又想要當宰相,從當上宰相后又想要當國君,最后蛇發(fā)現(xiàn),這個宰相的胃口太大了,已經(jīng)滿足不了他了,最后直接把宰相吃掉了。
這個故事表明,人的欲望是無限膨脹的,永遠得不到滿足。而正是越來越大的欲望,最后殃及了生命。
所以老子說“樸”很重要“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卑凑帐亍皹恪敝拦芾硖煜?,就如小河小溪匯入大江大海一樣的自然,不求自得。
老子的“守之于樸,萬物自賓,始制有名,知止不殆”的思想辯證地說明了守“樸”的重要性,“樸”是自然純真的存在,雖然“樸”微小柔弱,但“樸”從未臣服于天下,所以“始制有名”后的追求也需要守“樸”,雖然“樸”是順其自然的,柔弱無為的,但是可以守住初心,不會被欲望吞噬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