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的綠釉瓷器燒制已經達到了非常成熟的水平。
在明代占主導地位的綠釉是孔雀綠釉,之前我們也寫過文章。
感興趣的可以戳
等到了康熙時期,綠釉的燒制又達到了一個更為鼎盛的狀態(tài),色調愈加豐富,比較著名的就有蘋果綠和瓜皮綠。
清康熙瓜皮綠釉碗 | 大英博物館藏
清康熙蘋果綠釉梅瓶
2011年11月倫敦佳士得,成交價:32,450英鎊
而雍正時期出現的「秋葵綠釉」,則是一種色澤更淡的綠色,黃中偏綠。
清雍正秋葵綠釉如意耳瓶 | 故宮博物院藏
這打破了清代綠釉以孔雀綠、瓜皮綠釉為主流的格局。
正值夏秋交接,尤為適合來看看這抹清爽淡雅的秋葵綠,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聊聊:
雍正的秋葵綠釉為什么可以這么好看?
1.
技術上的改良
如果從技術角度來看,我們一般會把「秋葵綠」又叫做「吹綠」,因其以吹釉技法制成而得名。
吹釉是明、清時期一種陶瓷施釉技法。
一般匠人會用竹筒一節(jié),一端蒙以細紗,蘸釉漿后,于另一端用口吹釉于坯面,反復至少三到四遍。
這種吹釉法的好處就在于可以使器物著釉均勻一致。
在綠釉燒制中采用這種施釉技術,就能獲得一種色調更淡、更為嬌嫩的綠,吹彈可破。
清雍正綠釉杯 | 臺北故宮藏
而民國時期出現的一些后掛釉偽作,由于采用的是掛釉方法,就容易導致釉面肥厚不平,色調不純。
不過也因為吹釉的方法,不同器物上的釉色較難控制。
就像耿寶昌所說:“這些色調略有差異的器物,形制大體相同。”
比如臺北故宮所藏數十件吹綠杯,就幾乎件件皆有色差,有的偏綠、有的偏黃。
清雍正綠釉杯 | 臺北故宮藏
針對這種色差,按照耿寶昌先生的說法,名字也會有所差異,一般會將其釉色略深者又稱為「松石綠」,泛黃者則稱 “葵綠”、“蔥綠”。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頗有詩意的名字,叫做「西湖水釉」,可謂是「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清雍正 秋葵綠釉花瓣式碗一對
2016年6月香港佳士得,成交價:HKD 3,160,000
不只是施釉技法的特別,釉料配方的改變也很關鍵。
在雍正秋葵綠的釉料中含微量銻酸鉛,此化學物質鮮見于低溫釉瓷器。
根據學者林業(yè)強的推斷:此色首先用于皇宮的琉璃器上,源自耶穌會傳教士帶入宮廷顏料之實驗。
2.
器型上的精致
除此之外,雍正秋葵綠還美在器型上的精致無比。一般常見小碗和杯、碟之類,制作均很精細。
淡雅的釉色配上玲瓏雋秀的器型,才成就了一只美麗的秋葵綠。
我們稍微來總結一下較為常見的幾種雍正秋葵綠器型。
上文提到過的這種「綠釉杯」
清雍正綠釉杯 | 2019年10月香港蘇富比
成交價:3,250,000 HKD
還有一種「弧壁半球形」的綠釉杯
清雍正綠釉杯 | 2019年10月香港蘇富比
成交價:3,875,000 HKD
大英博物館藏有幾件色澤更偏黃的此種綠釉杯
清雍正綠釉杯 | 大英博物館藏
花瓣式碗
清雍正 秋葵綠釉花瓣式碗 | 2011年11月倫敦蘇富比
成交價:133,250 GBP
清雍正 秋葵綠釉花瓣式碗 | V&A博物館藏
菊瓣盤
清雍正青綠釉菊瓣盤 |2019年11月倫敦蘇富比,
成交價:112,500 GBP
3.
裝飾上的低調
雍正秋葵綠器物上的裝飾風格,也很值得分析。
雖然大部分雍正秋葵綠是光素之器,但也有部分器物是刻印的紋飾。
比如蓮瓣紋
清雍正 淡綠彩葵式碗 | 2013年10月香港蘇富比
成交價:7480,000 HKD
暗刻的纏枝蓮紋+弦紋
清雍正秋葵綠釉如意耳瓶(局部) | 故宮博物院藏
龍紋
清雍正秋葵綠釉龍紋碗 | 大英博物院藏
雕花裝飾
清雍正綠釉瓶 | 2008年4月香港蘇富比
成交價:3,847,500 HKD
我們可以來看一個對比,如果在秋葵綠釉上加上些紛繁復雜的紋飾,會是什么效果?
有請乾隆出場,乾隆時期會喜歡在淡綠釉器物上加施粉彩。
這種綠色也是淺淡且綠中閃黃,接近秋葵綠的色調。
清乾隆淡綠彩軋道錦地粉彩「皮球花」圖高足小盤
2013年4月香港蘇富比
估價:150,000 - 200,000 HKD
清乾隆 綠地粉彩花紋膽瓶
2000年9月紐約佳士得,成交價:USD 5,875
清乾隆 綠地粉彩纏枝佛塔
2014年3月紐約佳士得,成交價:USD 125,000
也不能完全說不好看吧,但就是缺少了點雍正秋葵綠的「詩意氣質」。
雍正秋葵綠釉料珍貴,燒造過程繁瑣,但偏偏雍正深諳「less is more」的極簡低調之道,就拿來盡心盡力做一些古樸日常小物。
我們常說“明看成化,清看雍正”,尤其是在當下的焦慮年代,看雍正看得就是這點自信、自得的“松弛”美學吧。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