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無相生”說的是相互出生嗎?這個“生”就是出生、生產(chǎn)之意嗎?這個“相”就是“相互”嗎?如果真的這么理解,那就錯了。
我們看老子原話:“天下皆知美,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意聲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隨也,恒也。是以圣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昔(措)而弗始也,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居,是以弗去。”
老子把“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意聲相和,先后相隨”這些對立統(tǒng)一的事物,確定為“恒也”,即恒定不變的鐵律。
就是說,連同美惡、善與不善,等等,所有對立統(tǒng)一的矛盾雙方,是互為條件、相反相成的,即“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的,就如硬幣出廠,天然帶有正反兩面,這一方的存在,是以另一方為依據(jù)的,若其中的一方不存在,則另一方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據(jù),也會自動消失。
天下皆知美為美惡已
那么,知道了這些對立統(tǒng)一的辯證關系,就一定得出“是以圣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夫唯居,是以弗去”的結(jié)論嗎?
想想看,我們知道了這些發(fā)展變化的關系,我們能做到“居無為之事……”了嗎?顯然不能。所以,如果老子的結(jié)論沒問題,那一定是我們對“皆知美,為美。惡已”,以及“有無相生”等概念理解錯了。
因此,我們還得在“有無相生……難易相成”上下功夫。
我們知道,對立的雙方是“同出”的,就是說,無沒“生出”有,有也沒“生出”無,是同時出現(xiàn)的。那么這個“生”字,就不是“出生”,而是“呈現(xiàn)”“顯現(xiàn)”“出現(xiàn)”之意。
有無相生
文中的幾個“相”字也不是“相互”,而是“共同”之意,比如《韓非子·內(nèi)儲說下》:“魯孟孫、 叔孫、 季孫相勠力劫昭公”,就是說魯國權臣“三桓”共謀挾制了魯昭公,其中的“相”就是共同。
我們不需要做更多的訓詁,只要聯(lián)系到老子關于矛盾雙方的“同出”屬性,便可明確無誤地判斷,這個“相生”就是共同出現(xiàn)或顯現(xiàn)的意思。
因此我們可以做直白的字面理解:“有”和“無”是在“生”中同時出現(xiàn)的,“難”和“易”是在“成”中共同出現(xiàn)的,“長”和“短”是在“形”中共同出現(xiàn)的,“高”和“下”是在“盈(多)”中共同出現(xiàn)的,“意”和“聲”是在“和”中共同出現(xiàn)的,“先”和“后”是在“隨”中共同出現(xiàn)的——這是宇宙的普遍原則和恒定性規(guī)律(恒也)。
字面的理解當然顯得啰嗦,但這樣啰嗦只是在于說明文本所表達的意思,“意譯”是可以做一些文理上的調(diào)整加工,但是一定要避開“相互”的詞意,而帶有“共同”的含義,這樣才能接近老子的原意。
前后相隨
關于“天下皆知美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更有必要討論一下。
通常,我們的理解是這種類型的: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的,就有了惡了;都知道什么是善的,也就有了不善的了。雖然諸家釋讀眾說紛紜,但大體上不出這個句型套路。
但是請仔細辨析:“天下皆知美為美,惡已”,這個“惡已”怎么就被理解成了“惡就出現(xiàn)了”或者“就有了惡了”之類的結(jié)論句式,如果知道美了,則變成丑了,那如何實現(xiàn)無為自化?
我們在理解這段話的時候,一定要跟后面的結(jié)論聯(lián)系起來,就是什么樣的“因”才帶來“是以圣人居無為之事……”這樣的“果”。
因此,對應這樣的結(jié)果,作為“因”的那個“惡已”只能是“惡就停止”的意思。已,本義是停止。放著本義不用,非要想方設法往“對立面”上靠,不能正確理解老子主張“為美”,其用意就在于消滅“美惡對立”,結(jié)果造成理解上的困惑。而這一困惑就是兩千年。
當天下人皆知“美”“為美”的時候,就忘記了美惡之分,“惡”就會自然消失,這就叫“得一”,即萬物混而為一,不再有分別。
不再有分別,不等于老子放棄“美善”的主張,老子強調(diào)“上善”“善者”“善人”都是要人們體道、用道的,莊子說“天地有大美”,美就美在四時有節(jié),萬物守恒的“守一”上。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而“已”的“停止”字義自古而今,從沒變過,比如《詩經(jīng)》“雞鳴不已 ” ,《列子》“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今天常用語“驚嘆不已”“壯心不已”等,都是停止的意思。
“惡已”就是那些惡就停止了。
有人一定會說:既然是有無相生,福禍相倚,為何要為善去惡?
我們不能忽略老子五千言的用意所在,是要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在于“得一”,人道之亂,亂就亂在不能“得一”,沒有了惡,歸之于共同認可的“美”,這是遵循道的法則,歸根復命于“一”的客觀要求。
因為老子強調(diào)的是“圣人無為而民自化”,因此說天下人都知道美并去“為美”,那么“惡”不就自動消失了嗎?
至善至美
下邊一句“皆知善,斯不善矣”跟“皆知美,為美”意思類同,就是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善,就能分辨出不善來了。斯,不能當指示代詞“這”“這個”“那”“那個”用,而是動詞?!对娊?jīng)》:“墓門有棘,斧以斯之”;《莊子·則陽》:“斯而析之,精至于無倫,大至于不可圍?!?
其中的“斯”,即是裂,是扯開,是分辨。
我們整體分析一下這段話的意思,就可以得出“是以圣人居無為之事……”的結(jié)論了:
世人都知道什么是美的,并且都這樣去做,惡也就沒有了;都知道什么是善,就能分辨出什么是不善。(時間沒有了“惡”,人們能明辨善而從善,也就消滅了分別而歸之于“一”)
所謂的“有”和“無”,“難”和“易”,“長”和“短”,“高”和“下”,“意”和“聲”,“先”和“后”等類似對立的雙方,都是同時出現(xiàn)的,且相反相成、“對立”而又“同一”的,這是宇宙的普遍原理和永恒規(guī)律(恒也)。
所以:圣人依照“無為”法則處理事務,而不是以亂發(fā)政令的方式來化育民眾。安定萬物而不以已為主宰,有所為而不有所依仗,做成事而不居功自傲。因為居功,是不可以長久的。
恒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