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歡迎的人,做什么都順。一點小的成績也會被放大和傳頌,錯誤會被認為是瑕疵而很快被原諒,建議更容易被接受,想法也能引起足夠的重視。
不受歡迎的人卻是舉步維艱,好不容易獲取的成績會被認為只是運氣,犯的錯誤會不斷地被提起,建議常常被忽略,而想法根本就不會有人去聽。
受歡迎的人和不受歡迎的人,仿佛就是生活在兩個不同的世界里。
所以一個人受歡迎的程度,能夠直接影響到他未來的命運。
那如何做一個受歡迎的人呢?
《歡迎度》的作者是米奇.普林斯汀,臨床心理學(xué)博士,美國心理學(xué)協(xié)會理事會成員。其“人氣心理學(xué)”課程在耶魯大學(xué)和北卡羅來納大學(xué)廣受歡迎,因為大家都相信,建立恰到好處的人際關(guān)系,才能穩(wěn)穩(wěn)地融入這個功利的世界,從而引爆個人的成功與幸福。
普林斯汀并不是一個天生就受歡迎的人,在書中其還介紹了自己小時候被冷落、被欺凌的一些情景。
所以盡管作者在書中強調(diào),一個人是否受歡迎,在很大程度上會與其中學(xué)時代的遭遇有關(guān),但我們還是有機會像普林斯汀那樣改變自己,做一個受歡迎的人。
不是所有受歡迎的人都能笑到最后,只有那些真正可愛的人才能一如既往的受歡迎。
根據(jù)受歡迎的程度和表現(xiàn),普林斯汀把人群劃分了4中人格類型:被接受、被爭議、被忽視、被拒絕,每種人格類型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四種人格類型,不禁讓我想到了唐僧師徒四人。
我們身邊總有這樣的人,他們的觀點并非總是優(yōu)于別人,卻很清楚應(yīng)該在什么樣的時機提出,并總能獲得褒獎和接納;他們能夠敏銳的感覺到何時出現(xiàn)了共識或者矛盾分歧,也能夠在朋友或同事的交談中調(diào)動情緒引發(fā)共鳴,在團隊中他通常就是組織的核心,我們喜歡圍繞著他轉(zhuǎn),并且也愿意聽從他的意見。
拋開個人喜好的因素,在組織眼中唐僧就屬于這種類型的人,在唐朝做和尚時布道講法,萬人空巷;取經(jīng)過程中目標堅定不移,不懼一切苦難。
某個人怎么可能既不被別人喜歡,又能具有較高的歡迎度?因為“歡迎度”代表了我們所青睞的任何人或者任何事物。
小時候我們說喜歡一個人,可能單純的就是因為對方可愛,而過了一定的年齡之后,我們所記憶的歡迎度的類型則更多的反映了身份和地位。
一個脾氣古怪的科學(xué)家,一個性格暴躁的上級,盡管從心底里我們不喜歡他們,但卻知道他們能給我們帶來很多好處,所以也會從心底里對他們的到來表示歡迎。
在組織眼中孫悟空無疑就是這類人的代表,他非常有能力,披荊斬棘,降妖除魔都不在話下,是組織中能力最強的人不可或缺;但又非常能能惹事,大鬧天宮不說,還動不動就想脫離組織。
而被拒絕型又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具有攻擊性的,通過攻擊建立自己的權(quán)威是靈長類動物的本性。有攻擊性的人會在遭到拒絕時會變得粗魯、憤怒,會因為同伴拿走了自己的玩具而毆打?qū)Ψ?,會在商業(yè)會議上粗暴的打斷對方的發(fā)言。
另一類人是非攻擊性的,其以非敵意的方式違犯了社會規(guī)范。如果你總是在正規(guī)的宴會上衣衫襤褸,總是說出一些不合時宜的話題,很快就會被組織拒絕門外。
相對而言,在組織中豬八戒就屬于這種被拒絕型的,其好吃懶做,貪婪好色,遇到困難就縮頭,碰到危險就想散伙。不過因為老豬會拍馬屁和甜言蜜語,很大程度上也會往被爭議型靠攏。
被忽視的人在組織中的存在感會很低,就算你請了一周假,也不會有人注意到你最近沒來上班。
有的遭到忽視者會非常焦慮,他們渴望的融入到集體,卻缺乏足夠的自信發(fā)起與他人的互動。
而有的遭到忽視者卻會非常坦然甚至表現(xiàn)出色,他們習(xí)慣了一個人的寂寞,更愿意把時間用來獨處。
沙僧是那種典型的被忽視類型的。除了剛出場光彩了一段之外,在西游記一書中大部分的臺詞都是“大師兄”,“二師兄”,“師父又被妖怪抓走了”之類的。
很顯然我們都不愿意成為那個被忽略或者被拒絕的那個。一因為個組織或者團體中,如果要舍棄一部分人員,首當其沖的肯定是這兩種。
那應(yīng)該做哪種被歡迎類型的人呢?
毫無疑問,我們應(yīng)該去做一個被接受的人,做那種因為可愛而被歡迎的人。
而現(xiàn)實中,尤其是在我們小的時候,卻常常會因為為了被接受,而成為那個被拒絕或者被爭議的人。
作者認為,中學(xué)時期的經(jīng)歷會在幕后操縱著一切,另我們一遍又一遍的重復(fù)青春期的行為模式。
小時候,我們會為了建立自己的權(quán)威,想成為被歡迎的那個“大哥大”,而故意去欺凌那些弱小的人。一旦有了這種敵意和欺凌的表現(xiàn),就容易遭到拒絕;而越是遭到拒絕,就更容易導(dǎo)致其和同伴的疏遠,從而愈發(fā)增加了敵意。
就算是這種敵意和欺凌表現(xiàn)出了效果,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憑著極具人格魅力的個性快速的圈粉,讓其周圍凝聚了一批有同樣欲望的擁躉者而顯得備受歡迎。
但如果始終處于這個狀態(tài),路通常不會走的很遠,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擁躉者就會慢慢散去,而這種攻擊性的人格卻很難改變,并且這種攻擊性很難在成人的世界中發(fā)揮同樣的作用。
美國那些中學(xué)里的校園明星、運動員、啦啦隊長,也有的會因為這種情況,中學(xué)的時候備受歡迎,而在進入大學(xué)之后情況發(fā)生逆轉(zhuǎn),成為不受歡迎的那類人。
然而我們卻不一定要對上述這種情況感到沮喪和無助,也并不必然要成為過去的受害者。歡迎度也有其作用和反作用力,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講就是,你怎么對待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就會怎么對待你。
心理學(xué)上有個“交互作用范式”,講的就是這種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連鎖反應(yīng)。作者在校園里開展了這么一個實驗:
實驗第一天,他們穿著平時的衣服,和往常一樣記錄著自己的情緒和狀態(tài):是否和別人談話,是否遇見其他人,以及當時的感受--快樂、無聊、悲傷或是焦慮。
實驗的第二天,這群實驗者穿上了同樣的亮麗的T恤衫,上面印著盡可能吸引注意力的文字。這一改變讓交互作用范式開始發(fā)揮作用,人們開始好奇,開始關(guān)注,開始搭訕,開始聊天,開始融入一體的進行活動。
對話過程中他們也更加自信開朗和樂觀,還有害羞的學(xué)生接近了好幾周前就想打招呼的人。
所以行為和情緒可以隨著我們接觸世界的方式改變而改變。你語氣溫和,別人就會回報善意,你行為粗魯別人就可能以牙還牙或者懷恨在心。
最終讓我們幸福的是我們的可愛,被接受的歡迎度能夠讓我們的生活更為美好。
做一個被接受的人,并不意味著要去隨波逐流和討好別人,而是能夠?qū)⒖蓯壑糜诘匚恢?,選擇幫助他人而非僅滿足自身需求,向他人展示更多的興趣而非爭奪關(guān)注和權(quán)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