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經(jīng)典方劑6(對癥抓藥)
(五)清臟腑熱
1、導(dǎo)赤散
組成:生地 木通 甘草各等份
功用:清心養(yǎng)陰,利水通淋
主治:心經(jīng)熱盛
特征:心胸?zé)?,口渴面赤,意欲冷飲,以及口舌生瘡?;蛐臒嵋朴谛∧c,癥見小便赤澀刺痛
2、清心蓮子飲
組成:黃芩15g 麥冬15g 地骨皮15g 前仁15g 甘草15g 石蓮肉20g 茯苓20g 黃芪20g 人參20g
功用:益氣陰,清心火,止淋濁
主治:心火偏旺,氣陰兩虛,濕熱下注
特征:癥見遺精淋濁,血崩帶下,遇勞則發(fā),或腎陰不足,口舌干燥,煩躁發(fā)熱
3、龍膽瀉肝湯
組成:膽草6g 黃芩10g 枝子10g 澤瀉12g 木通10g 前仁10g 當(dāng)歸6g 生地10g 柴胡6g 甘草6g
功用:瀉肝膽實(shí)火,清下焦?jié)駸?/span>
主治:肝膽實(shí)火上擾
特征:癥見頭痛目赤,脅痛口苦,耳聾;或濕熱下注,癥見陰腫,陰癢,筋痿陰汗,小便淋濁,婦女濕熱帶下等
4、左金丸
組成:黃連18g 吳萸6g
功用:清瀉肝火,降逆止嘔
主治:肝火犯胃
特征:癥見脅肋脹痛,嘈雜吞酸,嘔吐口苦,脘痞噯氣,舌紅苔黃,脈虛數(shù)
5、香連丸
組成:黃連6g 木香12g
功用:清熱化濕,行氣止痢
主治:濕熱痢疾,胸膈痞悶
特征:赤白痢下,腹痛里急
6、瀉白散
組成:地骨皮30g 桑皮30g 甘草3g
功用:瀉肺清熱,止咳平喘
主治:肺熱咳嗽
特征:氣急欲喘,皮膚蒸熱,日哺尤甚,舌紅苔黃,脈細(xì)數(shù)
7、清胃散
組成:生地12g 當(dāng)歸6g 丹皮9g 黃連5g 升麻6g
功用:清胃涼血
主治:胃有積熱
特征:牙痛牽引頭腦,面頰發(fā)熱,其齒惡熱喜冷;或牙齦潰爛;或牙宣出血;或唇舌頰腮腫痛;或口氣熱臭,口舌干燥,舌紅苔黃,脈滑大而數(shù)
8、泄黃散
組成:藿香葉21g 山枝仁6g 石膏15g 甘草9g 防風(fēng)12g
功用:泄脾胃伏火
主治:脾胃伏火
特征:口瘡口臭,煩渴易饑,口燥唇干,舌紅脈數(shù),以及因脾熱弄舌等
9、玉女煎
組成:石膏15g 熟地10g 麥冬6g 知母6g 牛膝6g
功用:清胃滋陰
主治:胃熱陰虛
特征:煩熱干渴,頭痛,牙痛,牙齦出血,舌紅苔黃且干。亦治消渴善饑等
10、芍藥湯
組成:芍藥15g 當(dāng)歸10g 黃連10g 檳榔6g 木香6g 甘草6g 大黃10g 黃芩10g 桂皮3g
功用:調(diào)和氣血,清熱解毒
主治:濕熱痢
特征:腹痛便膿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舌苔黃膩
11、白頭翁湯
組成:白頭翁15g 黃柏12g 黃連6g 秦皮12g
功用:清熱解毒,涼血止痢
主治:熱痢
特征:腹痛,里急后重,肛門灼熱,瀉下膿血,赤多白少,渴欲飲水,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
(六)清虛熱
1、青蒿鱉甲湯
組成:青蒿6g 鱉甲15g 生地12g 知母6g 丹皮10g
功用:養(yǎng)陰透熱
主治:溫病后期,陰液耗傷,邪伏陰分
特征:夜熱早涼,熱退無汗,舌紅苔少,脈來細(xì)數(shù)
2、秦艽鱉甲湯
組成:地骨皮30g 柴胡30g 鱉甲30g 人艽15g 知母15g 當(dāng)歸15g
功用:滋陰養(yǎng)血,清熱除蒸
主治:風(fēng)勞病
特征:骨蒸盜汗,肌肉消瘦,唇紅頰赤,午后潮熱,咳嗽困倦,脈象微數(shù)
3、清骨散
組成:柴胡5g 黃連3g 人艽3g 鱉甲3g 地骨皮3g 青蒿3g 知母3g 甘草3g
功用:清虛熱,退骨蒸
主治:陰虛內(nèi)熱,,虛勞骨蒸
特征:午后或夜間潮熱,肢蒸心煩,嗌干盜汗,舌紅少苔,脈象細(xì)數(shù)
4、當(dāng)歸六黃湯
組成:當(dāng)歸10g 生地10g 熟地10g 黃芩10g 黃柏10g 黃連10g 黃芪20g
功用:滋陰瀉火,固表止汗
主治:陰虛有火,發(fā)熱盜汗
特征:面赤,心煩,口干唇燥,便結(jié)溲黃,舌紅脈數(shù)
聯(lián)系客服